习近平语言力量的生成机理论析

2022-03-24 10:23王西亚
关键词:指向话语力量

王西亚

(阜阳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阜阳,236037)

语言是承载交流主体思想的符号,它可以感染人、鼓舞人、说服人、凝聚人,能够生成语言的力量。近年来,围绕习近平语言力量问题,学术界多有探讨,主要探讨了习近平语言力量的深刻意蕴、哲学思考等。这些研究是有见地的,研究成果也是富有启发性的。毋庸置疑,习近平的语言是有力量的。但这种力量的生成机理何在?这是一个需要而又值得探讨的问题。基于此,本文从生成起点、生成过程和价值旨归三个层面予以探讨,试图揭示习近平语言力量的生成规律,以深化对这个问题的理解。

一、对现实问题的回应和关切是习近平语言力量的生成起点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语言的力量来自于对现实问题的回应和关切,缺失了对现实问题回应和关切的语言是空洞无物的,也是没有生命力的。习近平的语言是有力量的,力量的生成基点就在于回应、关切了现实问题,提供了解决现实问题的方案。

(一)回应国内的时代之问

经过长期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的中国仍然面临着诸多问题,在这些问题中,有些是以往留存的问题,有些是现今时代产生的问题;有些是具有普遍性的共性问题,有些是具有差异性的个性问题;有些是需要花较大力气才能啃下来的硬骨头,甚至有些是需要涉险滩才能解决的问题。面对这些问题,习近平总书记从我国国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说出了人们想说而未说出的话,作出了很多前人没作过的决策。这些话语回应了时代之问,生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发出了时代的最强音。

习近平总书记对时代之问的回应是全方位、多层面的。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到党史学习教育活动,从实施脱贫攻坚战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到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心聚力等,习近平总书记从全方位的视角系统回应了时代之问。这种回应是及时的,也是必要的,它强有力地引领了时代的发展,促进了中国社会的发展与变化。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显著,治理效能日渐提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万美元”[1],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已经“突破100万亿元”[2]。这些伟大成就的取得彰显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时代之问的回应是正确的,也是强有力的。

(二)回应国际的困境和难题

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这种大变局中,既存在全球发展的机遇,也面临着全球治理的困境和难题。世界经济乏力,单边主义抬头,重大传染性疾病等全球性挑战上升[3]。“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4],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国际困境和难题的关切之问。

习近平总书记是马克思主义者,为世界谋大同是其利益追求和价值取向。因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5]57-58。这是掷地有声的语言,也是庄严的承诺。正是基于马克思主义者的人类情怀,习近平总书记从“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怎样建设世界”的现实问题出发,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这是一条合作共赢、共建共享的文明发展新道路,它摒弃了丛林法则,超越了零和博弈,拉近了国家间、区域间、民心间的情感距离。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实践是生动的、丰富的。一方面,它以共建“一带一路”为实践平台,让沿线国家和地区分享我国的发展机遇,搭乘我国发展的“快车”“便车”,带动了沿线国家和地区经济向上向好发展的整体势头。另一方面,中国力求通过“双边命运共同体”“周边命运共同体”“亚洲命运共同体”“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等构建,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国际问题的最前沿,以宽广的国际视野,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积极致力于破解人类社会发展中最棘手、最复杂的难题,为推动建设美好世界指明了方向,为人类发展和世界前途提供了中国方案。“这是一位肩负重大政治责任的政治领袖汇聚中国人民智慧,对人类面临全球性时代之问做出的科学回答”[6],体现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担当。

二、话语和受众的双向互动是习近平语言力量的生成过程

任何力量的生成都不能依靠单纯的一方,它是双方或多方共同参与的结果。习近平语言力量的生成也是如此,它既涉及习近平语言本身,也涉及受众,是双向的互动过程。具体而言,是习近平语言触动受众心灵的过程,也是人们自觉选择、认同、内化和外化习近平语言的过程。

(一)习近平语言触动受众心灵的过程

语言即话语,任何语言能打动人,都在于其能够触动受众的心灵。只有能够触动受众心灵的语言,才可能被人们接受,进而生发出语言的力量。习近平的语言中充斥着触动受众心灵的因素,情理交融、形象生动、话语深刻都是其重要体现。

首先,情理交融话语触动受众心灵。情理交融并非情与理的简单相加,它是由情入理和以理驭情的有机融合。

其一,由情入理话语感染受众心灵。人们认识事物总是先从情感出发。白居易曾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白氏长庆集》卷四十五)情感是诱发心灵的“导管”,在情感的引导下,人们更容易明理。习近平的话语能够产生语言的力量,也在于实现了由情入理。在湘西十八洞村,习近平总书记握住石爬专老人的手,说了句“你是大姐”。话语虽短,却富有感情,简短的一句话就拉近了习近平总书记与群众的距离,这样的话语出场,更容易让人们接受精准扶贫政策。“我的家乡陕西,就位于古丝绸之路的起点。”[7]习近平总书记深情的一句话,就把人们的思绪带到了古丝绸之路场景。这为人们理解“丝绸之路经济带”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这样的话语在习近平的语言中随处可见,正是这种由情入理式的话语触发了人们的心灵。因此,习近平的语言才能发生效力,生成语言的力量。

其二,以理驭情话语引领受众心灵。以理驭情即“通过理性去指导、驾驭情感的方向,控制、调节情感的强度”[8],实现既定的目标。习近平语言力量的生成也在于实现了以理驭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9]12寥寥数语,就道出了实现中国梦的艰难,把人们的情感引导到实现中国梦的奋斗中去,实现了中国梦引领人们情感的目标。面对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要以“‘无我’的状态,为中国的发展奉献自己”[9]144。这是理性的语言,也是真实感情的流露,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满腔热情地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美好生活的信心和决心。这种以理驭情的话语引领了人们的思绪和感情,对既定目标的实现起着精神的动力作用。

其次,形象生动语言触动受众心灵。话语的真理性还需要恰当的表达方式,晦涩的语言经常使人望而却步,形象生动的表达就易于被人们接受。习近平的语言是形象生动的。正是这种特性,使得习近平的语言飞进了“寻常百姓家”,产生了语言的吸引力、感染力、说服力和凝聚力。习近平总书记把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象解读为“总开关”,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比喻为我们民族的“根”与“魂”,把对党绝对忠诚形象化为不掺任何杂质的、没有任何水分的忠诚,把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惩处形象比喻为“打老虎”“拍苍蝇”。正是话语的形象生动、琅琅上口和简短有力,使得习近平的语言能够让人们听得懂、记得住、传得开、留得下,触动了受众的心灵。

最后,话语的深刻触动受众的心灵。每个时代都有时代任务,时代任务的变迁也会引起话语内容的变化。只有说出了时代中“最大公约数”的话语,才能被人民接受,才会有生命力。习近平的语言之所以能产生吸引力、感染力、说服力和凝聚力,就在于说出了时代中“最大公约数”的话语。“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5]34朴实的话语说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正是由于话语内容的“最大公约数”特性,说出了人们的心声和时代的“公理”,使得习近平语言具有时代的光芒,闪耀着真理的力量。

(二)受众掌握和运用习近平语言的过程

习近平语言力量的生成并不单纯是语言触动受众心灵的过程,它也是人们自觉选择、认同、内化和外化习近平语言的过程。

选择,是基于对问题的解决而进行的挑选或选取。选择是带有主观性的,人们总是从自身的认知结构和生活经验出发,进行挑选或选取;选择又是具有目的性的,只有符合人们的需求,才可能被择取。习近平语言力量的产生,并不是习近平话语的单方“独白”,它需要被话语受众择取。只有被话语受众择取的语言,才能实现与受众的互动,语言的力量才可能得以显现。习近平的语言说出了时代的心声,符合人们的认知结构和解决问题的需要,因此被人们选择。

“认同是人们在主观上对某一事物的认可、接受、赞同”[10],是对选择结果的进一步深化。仅有选择还是不够的,因为选择具有变动性,还存在着与人们思想不一致的可能性。这就需要深化对这一思想的认识,使人们的思想与选择的结果达成一致,达到接受和认可的状态,形成认同。习近平的语言说出了受众愿听、想听、听得懂、听得进的话语,与受众的思想具有高度的契合性,实现了受众的思想与习近平语言的指向一致,达到了同向同行,被受众认可、接受和赞同,实现了认同。

在认同的基础上,人们会把选择的结果加以内化。内化的基本要求就在于要把选择的结果融化为自身思想的一部分,使之成为自身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习近平语言力量的生成也离不开内化的过程,它是人们在对习近平语言中的思想理念认同的基础上,进一步把它转化为自身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动指南的过程。该过程的实现,是习近平语言力量在思想领域的显现,标志着习近平语言力量的初步生成。

与内化的过程相反,外化是一个由内而外的实现过程。习近平的语言是顺应时代要求而生发的语言,是具有“最大公约数”的语言,是能够解决现实问题的语言。在实践中,人们把习近平语言的知识信息、价值信息、思维信息外化在改造社会的过程中,“把自身已经内化和定型的思想理论自主地转化为自己的外在行为”[10],从而产生了鲜活的实践。新发展理念引领中国发展、脱贫攻坚有效实施,美丽中国建设深入人心,这些都是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也是把习近平语言中的思想理念转变为现实的过程,体现着习近平语言的力量。

三、深沉的人民情怀和鲜明的实践指向是习近平语言力量的价值旨归

语言是抽象的符号系统,但在这种符号系统中却充盈着影响和改变主观世界、客观世界的力量。“语言的力量本质上乃是民众对真理的认可,是语言思想内涵科学性的实践表现。”[11]习近平语言拥有深厚的人民情怀,充斥着真理的力量,给人们提供了精神依托和价值指引,引导着人们不断地改变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这是习近平语言力量的价值旨归。

(一)深沉的人民情怀

时代是出卷人,当我们站在不同的立场去回答问题,就会得出不同的答案。立场将决定着答案的方向、质量和旨趣,立场将决定着为谁说话、为谁服务、为谁办事的问题。

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正是由于拥有了这种立场,习近平的语言中才充满着深厚的人民情怀。“只要还有一家一户乃至一个人没有解决基本生活问题,我们就不能安之若素”[12],这是对人民担当尽责精神的体现,也是他的诺言。要“了解群众、问计于民”[13],这是把人民当作历史的“剧中人”,紧紧依靠人民的表现。在专程视察安徽受灾群众时,他又发出了“我十分牵挂灾区群众”[14]的重要讲话,这是心系人民、把人民的冷暖放在心上的体现,关切关爱之情溢于言表。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有什么样的思维,就会有什么样的语言。正是心中装着人民,摆正了“舟”与“水”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才能说出具有人民心声的话语。人民也才爱戴他、尊敬他,自觉把习近平语言转化为行动指南,彰显出语言的力量。

(二)鲜明的实践指向

语言的实践指向表达的是语言改变现实的能力。习近平语言的实践指向是多维的,既指向了现在,又指向了未来。

习近平语言的实践指向首先是指向当下的,关照当下是习近平语言实践指向的本然状态。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特性,实践首先是当下的实践,习近平语言的实践指向也是如此。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结合世情、国情和党情的变化,提出了许多具有原创性的话语,诸如政治建设上的“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经济建设上的新发展理念;文化建设上的“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汇聚力量”,“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人民提供丰润的道德滋养”;社会建设上的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生态文明建设上的建设美丽中国;等等。这些原创性语言既针对当下,又改变了当今中国的现状,生成了语言的力量。

习近平语言的实践指向也是指向未来的,指向未来也是习近平语言实践指向的应然状态。习近平语言对未来的实践指向体现在很多方面,诸如中国梦的实践指向,它既体现为过去的梦、现在的梦,又体现为未来的梦;再如“两个阶段”理论的实践指向,它就指向了2020年之后未来30年的中国。这样的例子不一而足,这些语言感染着、鼓舞着、凝聚着人们,慰藉着人们的心灵,充满了改造未来的力量。

由上所论可知,习近平语言力量的生成是有其内在机理的。回应现实问题,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案,这是习近平语言力量生成的逻辑基点;话语和受众的双向互动促成了习近平语言力量的生成,这是习近平语言力量生成的逻辑过程;深沉的人民情怀和鲜明的实践指向体现着习近平语言力量的价值旨归,这也是习近平语言力量的现实体现。习近平语言力量的生成是现实实践的展示过程,也是思维逻辑的变化过程。正是在理论与实践的交相运动中,习近平语言力量愈加光彩。

猜你喜欢
指向话语力量
科学备考新指向——不等式选讲篇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麦唛力量 (一)
把准方向盘 握紧指向灯 走好创新路
孤独的力量
怀疑一切的力量
话语新闻
话语新闻
“那什么”的话语功能
从自然中吸取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