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建设美好生活的“审美人”

2022-03-25 16:01陈铁梅
教育研究与评论 2022年2期
关键词:芬奇美感美的

摘 要:借着研制艺术学科阅读书目的契机,读《美的历程》,享受一场美的盛宴;读《如何培养美感》,开启一场美的启蒙;读《艺术发展史》,实现对自我的栽培;读《达·芬奇传:放飞的心灵》,熬一碗不会冷却的汤;读《回归艺术本身:艺术教育的影响力》,为黑夜烫一个特别美的洞……在慢慢读、慢慢悟、慢慢走的一年里,向历史借力光大美,与真善同行培植美,与学生一起逐步积淀丰厚的人文素养和审美底蕴,努力成长为建设美好生活的“审美人”。

关键词:书单;2021年度;艺术阅读;探寻美

2021年,是朱永新老师主持的“中国中小学师生学科阅读书目”研制项目攻坚年。我和我的名师工作室成员一起参与了艺术学科阅读书目的研制工作,从浩瀚书海中挑选出具有经典性、可读性和思维性的艺术类书籍共计300本,汇编成《中小学艺术教师阅读书目》《中学生艺术阅读书目》和《小学生艺术阅读书目》,以期帮助教师和学生按图索骥,领略艺术世界的无限魅力,实现精神正直、内心纯洁、情感富足、信念端正的状态,继而“让生命因艺术而润泽,精神因艺术而升华,生活因艺术而幸福,人生因艺术而完整”(朱永新语)。而我的选题,则围绕美学、画史、艺术家传记、中外艺术名作和艺术教育五个方面展开,探寻美从哪里来、美是什么、美的境界又是什么,探究艺术作为“美”的特有反映所呈现出来的方式、特色,寻求抵达人生自由的人格理想和审美追求的方法和路径。在慢慢读、慢慢悟、慢慢走的一年里,我向历史借力光大美,与真善同行培植美,与学生一起逐步积淀丰厚的人文素养和审美底蕴,努力成长为建设美好生活的“审美人”。

一、 读《美的历程》,享受一场美的盛宴

我一直认为,李泽厚的《美的历程》应该是人们提升审美素养的必读书目。审美素养的提升,不仅是个体成长的诉求,也是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的显著标志,更是建设美丽中国、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推动力。提升审美素养的路径有很多,而阅读高品质的著述不失为一条“捷径”,所以艺术学科阅读书目研制项目启动时,我首推的就是这本《美的历程》。

《美的历程》是一份中国古典文艺发展图谱。从“遥远得记不清岁月的时代”到清末那漫漫几千年的中国古典美学世界,绚丽多姿、壮阔雄浑。李泽厚用凝练的笔触和深邃的思考掀开了历史的沉寂,让我们得以窥见遮蔽于其中的美。他通过《龙飞凤舞》《青铜饕餮》《先秦理性精神》《楚汉浪漫主义》《魏晋风度》《佛陀世容》《盛唐之音》《韵外之致》《宋元山水意境》《明清文艺思潮》十章,对中国古典文艺的发展作出了整体的描绘与勾勒,论述了绘画、雕塑、建筑、文学、书法等艺术门类的兴起与演变,阐释了美作为“有意味的形式”的形成与变化。他从艺术萌芽期的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中的几何纹样开始,描述和分析了由写实到符号、由再现到表现、由内容到形式,慢慢积淀并相互交融为一体,逐渐形成美的意味,随后推动中华美学文化呈现出具有鲜明的时代符号和烙印的美感形式的整个历程。于是,我们目之所及,便是烟波浩渺的中国古典美学史诗中冒出的一座座美之高峰:夏商周的青铜,春秋战国的建筑,秦的俑,汉的工艺和赋,六朝的雕塑和骈体,唐的书法和诗歌,宋的绘画和词,元的曲和杂剧,明清的戏剧和小说……点缀其中,使其丰富绚烂的,是一个个如夜空中星子般闪烁着耀眼光芒的艺术大家,顾恺之、吴道子、阎立本、赵佶、朱耷、石涛、倪瓒、李白、苏轼、陶潜、嵇康……跟着李泽厚的思绪,漫步于美的沙滩上,各个时代最普及、最成熟、最具辨识度的艺术形式与作品绽放出这个时代特有的美,步步生莲,久盛不竭。

而这一切的生成基础,就是从外在自然的人化到内在自然的人化,这一过程就是“积淀”。“积淀说”是李泽厚美感论的基石。他认为,外在自然的人化使客体成为美的现实,内在自然的人化使主体获得美感。美感是感性但不只是感性,是形式也不只是形式。它是感性之中渗透了理性,个性之中具有了歷史,自然之中充满了社会;它是人类生存所意识到的感性的肯定——“新感性”;它是自然人化的成果——美的形式、美的意味。于是,透过这本书,我们看到了中国古代哲学史上一个合规律性的过程,也就是在文字和艺术构筑的美之巡礼之后,种种风神状貌、情驰神纵,都非纯粹的艺术,而是美的世界里社会与自然、理性与感性、主观与客观、历史与现实、人类与个体之间真正的、内在的、全面的交融合一。流连于《美的历程》中,我们不仅能走近“遥远得记不清岁月”的那个年代,还能轻轻地触摸思想的火花、意绪的文化自觉和审美自觉。

《美的历程》铺展的是“遥远得记不清岁月”的过往,但是我们为什么总是对“凝冻在古典作品中的中国民族的审美趣味、艺术风格”②

李泽厚.美的历程[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216,109。保持着全民性的、长时效的喜爱与亲切呢?为什么《清明上河图》、青绿山水、粉墙黛瓦、飞天、汉服等“中国元素”仍然与今天我们的感受和爱好相吻合呢?是因为我们从内心深处崇尚“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理解“超然事外,平淡冲和”“忧愤无端,慷慨任气”②的艺术境界,感怀“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的奇异哲理和神秘的“快慰轻扬”的艺术意境,接纳“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的禅意玄思,追求“近而不符,远而不尽,然后可以言韵外之致耳”

②③④⑤

李泽厚.美的历程[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162,178,216,216,217。

这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情感、意绪、韵味,以及在“无我之境”“有我之境”“细节忠实和诗意追求”②三种境界中游弋的舒怡晓畅。所以,李泽厚在书末总结,在古典文艺作品及其演变的历程中折射出来的哲学思想及其情理结构,与今天的我们的心理结构有着相呼应的同构关系;③并在“人类的心理结构是否正是一种历史积淀的产物呢?也许正是它蕴含了艺术作品的永恒性的秘密?也许,应该倒过来,艺术作品的永恒性蕴藏了也提供着人们心理共同结构的秘密?”④的追问中,给予肯定的答复:“生产创造消费,消费也创造生产。心理结构创造艺术的永恒,永恒的艺术也创造、体现人类流传下来的社会性的共同心理结构。然而,它们既不是永恒不变的,也不是倏忽而逝、不可捉摸的;它不会是神秘的集体原型,也不应是‘超我’或‘本我’。心理结构是浓缩了的人类历史文明,艺术作品则是打开了时代魂灵的心理学。而这,也就是所谓的‘人性’吧?”⑤李泽厚以哲学家的视角自问自答,为我们描绘了一种有机的、有序的动态演变系统,一种凸显着“逻辑”的历史阐释和描述。所以,刘再复先生说:“李泽厚在这个时代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他的理性人文思索,包括理性的政治思索,理性的哲学思索,理性的伦理思索,理性的大文化思索。他最宝贵的价值是他的思想完全扬弃情绪,极为理性。在中国,几乎找不到另一个人可以和他相比。”

刘再复.李泽厚的价值尚未被充分认识[EB/OL].[20140706].http://cul.qq.com/a/20140706/006882.htm。

《美的历程》需要一而再再而三地读。唯有如此,才能以更广的视域了解从史前文化到明清文艺思潮近八千年中国灿烂多彩的艺术境界与文化,才能了解李泽厚主体性实践哲学的建构引发的中国思想文化界对主体性的执着考量和诉求,也才能理解冯友兰先生的评价:《美的历程》“是一部大书,是一部中国美学和美术史,一部中国文学史,一部中国哲学史,一部中国文化史。这些不同的部门,你讲通了。死的历史,你讲活了”

张志强.探秘那些“有意味的形式”——《美的历程》专题研讨[J].语文教学通讯,2019(7/8):105。。

读《美的历程》,是在享受一场美的盛宴。而共读,让我们沉下心来,直面艺术的足迹,督促自己去自觉思索,在“指向未来的”美的历程中,我们又可以做些什么……

二、 读《如何培养美感》,开启一场美的启蒙

生活是人生的中心,学会审美就是学会生活。当社会已经解决温饱问题,美,就成了生活的必需品。那么,美是什么?我们能看到美吗?或者说,我们会看美吗?怎样才能美起来呢?这些困惑急需解答。汉宝德用13万字、118幅图,从生活实例出发,给了我们明白晓畅的回答,这是《如何培养美感》最大的亮点。

首先,我们要“找到美的基准”⑨⑩

汉宝德.如何培养美感[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6:5,6,6。,知道哪些才是美的东西。汉宝德希望我们“相信自己的直觉”,因为欣赏美是人的本能,就像“男孩子喜欢美丽的女孩子是理所当然的”。当然,他幽默地提醒,“不必一定要搭讪、相识”,可以“偷偷地被感动”⑨。随后,我们要学习“从自然之美的体验中寻找”⑩。汉宝德给我们提供的最简便的方法,就是到公园里走走,欣赏大自然之美,例如,欣赏一朵花的色彩、造型等。他还提醒我们,一定是自然造型而非古怪的花艺。

接着,我们可以从简简单单地“欣赏一朵花的几何秩序之美”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B11

汉宝德.如何培养美感[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6:8,8,10,17,31,104,125,126,129,129,129。

开始。汉宝德用语言带着我们一起观看、分析:“它们的花瓣有尖、有圆,少者只有四五瓣,多者如菊花那样数不清,但都是自一个中心也就是花心向外辐射,形成圆形,它们或多或少是仰向天空、面向阳光展开来的”,因此,“几何秩序是美的泉源”②。

继而,我们则可以“建立起视觉的秩序”③。汉宝德教我们“从地上捡起一片树叶”,欣赏它的美:“仔细看可以看到自支脉上分出微血管一样的络,像网一样遍布全叶”,这就是生命的现实。谁说不是呢?要知道,美,是生命奥秘的一部分。

“美,自古以来就有高尚的美和流俗的美。通向性灵的美,我们视为高尚,那就是真美;通向快感的美,我们视为流俗,那是假美。”④那么,如何将这种自然的美服务于生活,实现真美呢?汉宝德倡导道家思想“无的境界”,用古语“女要俏,一身孝”为例提出“强化原有的造型精神”,用“减法去除多余的东西”,最好自“零点开始”,“回到本源,以明心见性”,因为无心,真性才会呈現。只有在简单中发现质感的变化,才会在粉墙黛瓦中看到象牙白的温润,以及光线下的空间变化和丰富。由此,我们才能提高审美敏感度。

以上“培养美感的方法”是本书“辑一”八篇中第一、第二篇的内容。随后的第三至第八篇中,汉宝德分别从秩序、比例、理性、色彩、质感和构成等六个要素,解读美感的概念。有关的概念非常抽象,但他的解读朴实生动,一目了然。例如:“统一就是划一,也可以说是过分的整齐,如同阿兵哥排队。秩序是多样中建立规律,是高级美感的基础,一切美学都是自此开始的。”⑤

如果说“辑一”是对美感的横向解读,那么“辑二”则是纵向分析。“辑二”也有八篇,分别择取器物、书法、家具、建筑、彩瓷、室内、灯具等七个生活截面,举例说明,以案说理。

例如,对于“如何看到美”,汉宝德在“器物篇”里以梅瓶和玉壶春瓶为例,选了“金白釉玉壶春瓶”“金黑釉刻花牡丹纹玉壶春瓶”和“元釉里红玉壶春瓶”三件藏品,请读者比较:“觉得哪一个比较顺眼呢?”他自己回答:“我的观点是,第一只最好,其次是第三只。为什么呢?因为这两只的S形轮廓线比较流畅。”⑥随后,他用几何图形对玉壶春瓶的轮廓线进行解析,让读者迅速建立美感概念,知晓欣赏一件器物的具体方法,并学会推而广之欣赏其他艺术作品。

再如,在“书法篇”里,汉宝德充满感性地陈述:“闲暇时写字消遣是中国人的特权,因为只有中国文字是艺术的化身。写字时既可以有创造的乐趣,又可以培养美的情趣,是西洋人想象不到的。”⑦但事实上,当下许多人并不了解书法,更不用说欣赏书法作品了。所以,他不无遗憾地说:“书法已经失去了生活艺术的地位。”⑧但是,我们还得“拾回来”。那么,怎么欣赏呢?汉宝德整理了书法美感的三条原则。“第一是通篇的和谐重于个别文字的美。”⑨他以石刻书法作品《石门颂》为例来解释:“每个字单独看都是东倒西歪,可是通篇看,却有‘野鹤闲鸥’的美感。”“第二是和谐的秩序由笔画来达成。”⑩他强调,书法家的重要任务就是“把视觉上不相干的笔画构成一个和谐的整体”。“第三是为了通体和谐创造笔画风格。”B11要把相互不相干的笔画形成韵律分明的和音,必须让笔画带有特殊的韵味。为了说明这一点,他将《石门颂》和《西狭颂》两件书法作品做比较:“《石门颂》笔画的特点是细柔带刚,没有绝对的直线,而《西狭颂》则笔画粗直雄壮,以方正取胜。两者的字体都是当时的隶书,却各有特色。”

②③④⑤ 汉宝德.如何培养美感[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6:129,130,196,1,前言2。

同时,他不忘提醒:“只有自己会写一点,才能把书法生活化,才能欣赏书法。”②

综上所述,“辑二”呼应了“辑一”的主旨:什么是美?如何看出美?

事实上,本书的前言“美感的分析”更是精华:汉宝德用短短千字,言简意赅地阐明了写本书的目的。他希望通过教育的手段将民众审美品位养成的过程缩短;是作为美感判断的标准,让民众常常翻阅,以实现“养眼”,继而实现“素养提升”;是希望帮助民众在美感已经成为竞争力的时代背景下,能在竞争中不落后。他为了简洁明了地向我们解释“什么是美的、什么是不美的、如何看到美”,“冒专家批评之险”,用“比较法”来让我们辨析美的层级,明晰读美的方法。

作为美术教师,我非常喜欢汉宝德写这本书简单直白的初衷:“我写‘谈美’,本希望引起教育界注意,使美育在政府体系中受到重视。”

③这个初衷直接呼应了他以“提升民众的美感素养”为志业的教育情怀和社会责任感。他的美育观点极为鲜明:“美感是人类天性的一部分,但需要培养才能广泛地利用在生活中,提升精神生活的品质。”“美是有层级的。”④他的目的也非常明确:“让读者自眼睛的观察所得的‘感觉’,到理性的分析所得到理解。”⑤也就是让读者自己看懂美。他提出的方法也很可行:在生活中选择“合乎美学原则的作品为例”,做直观分析,因为美来源于生活,又必须回归生活。

如果我们要提升审美素养,培育美感,进行美学启蒙,这本书,不可不读。

三、 读《艺术发展史》,实现对自我的栽培

给学生的推荐书单中,我总会放几本关于艺术史的书籍。《写给孩子们的图画史》《图说中国绘画史》《心画:中国文人画五百年》《希利尔讲给孩子的艺术史》《现代艺术150年》《艺术创世纪》等,都曾出现在不同年龄段学生的阅读书单中。读艺术史,就是在读历史绘本。“有图有真相”,艺术史家通过流传已久的图像告诉我们过去发生了什么以及何以发生。所以,读艺术史不仅仅是在了解艺术本身,更是在与历史对话。贡布里希是一个特别善于与历史对话的学者,也是一个特别会讲故事的美术史家。《艺术发展史》就是他的扛鼎之作,一经出版,便被奉为“西方艺术史的圣经”“超越时代和超越时间的卓越著作”和“影响一代人思想的著作”。

这本书虽然像大多数美术史著作一样按照时间顺序阐述,却不是艺术名家和他们作品的名录,也不是专业名词的简单堆砌,而是向我们展开了一个全新的艺术世界,以通俗易懂的文字解读着艺术最根本的问题,那就是:艺术是如何进行创新的?艺术风格是如何发生变革的?一个新的艺术流派是如何取代旧的艺术流派的?旧的艺术流派又是如何坚守或者自我革新的?

例如,对“希腊和希臘化艺术”进行描述的时候,贡布里希提出“艺术走向自由的伟大觉醒大约发生在公元前520年到公元前420年这百年之间”,那时“虽然艺术家仍然被看作工匠……但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赏识他们的作品本身的诱人之处”,由此引导我们思考“艺术家究竟创作了怎样诱人的作品”。贡布里希随即揭晓答案,那就是:“仔细描摹真人的外形,然后加以美化,把他认为不符合完美人体理想的地方和特点统统去掉。”原来,古希腊艺术家为了赞美人的美好,尝试将“自然”进行“理想化”。这一个思考实现了人类的思想领域和审美领域的一大突破,继而创作了诸如现在法国罗浮宫的镇馆之宝之一、人们耳熟能详的雕塑作品《米罗的维纳斯》等经典作品。但读到这里,我们又会产生新的担忧,那就是:这种抹去了所有个性化瑕疵、形式化了的艺术形象,会不会缺乏活力呢?贡布里希以轻快的语言告诉我们,“那样想毫无道理”,因为“在那几百年里,艺术家向那些古老的外壳注入越来越多的生命”。②③④

贡布里希.艺术发展史[M].范景中,林夕,译.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56,58,279,100。于是,“在熟练的雕塑家手下,这些古老的人物型式开始活动,开始呼吸”,他们创造了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和风格,并“达到一种境界,在形式化的形象和具体的形象之间取得了一种新的巧妙的平衡”,“即使这些艺术形象没有任何表情,但是却通过身体和身体的活动表现着苏格拉底所说的‘心灵的活动’”。当我们释怀于“从外部模拟到内心唤醒”的时代超越,解决了“美”与“自由”的问题,而这问题本身就是人类的一大进步的时候,贡布里希又为下一个艺术风格的形成进行了铺垫:“将近公元前4世纪末,这个限制逐渐解除了,艺术家发现了既能赋予面目生气又不破坏其美的两全之策。”②伴随文字描述出现的是《亚历山大大帝头像》《拉奥孔父子》等雕塑作品……图文并茂的描述不仅吸引着我们一个章节一个章节地“追剧”,更鼓励着我们将一个个精彩的历史片段进行复盘,继而勾画出整个西方艺术发展简史。

如果深入研究,我们还能发现,这本书有一个隐含的线索或者理论体系,那就是“所见”与“所知”之间的矛盾冲突与相互妥协。也就是说,艺术家在进行创作的时候,首先想表现出眼睛所看见的真实的世界、客观的模样。但是,卓越的艺术家却发现这不是自己想要——我不是简单再现自然,而是要创造出我的感觉。他们努力实现着“艺术与传统决裂”,“他们能够变成以绘画为手段的诗人,去寻求动人的戏剧性效果,否则就会决心固守面前的母体,用他们的全部毅力和诚实去探索它”。③

当13世纪晚期的大多数艺术家沉浸在“摆脱了模仿自然界这一束缚,获得了自由,并传达出那种超自然的观念”④的时候,画家乔托充分利用缩短法给每个人物形象以该有的空间距离。他想让我们看一幕戏剧——就像正在目睹一件真实事件的发生。与其画“像正在发生着”的,还不如直接画正在发生着的。这一想法被15世纪画家扬·凡·艾克实现了——把意大利商人乔瓦尼·阿尔诺菲尼和他的新娘琼妮·德·凯娜妮的婚礼记录下来,创作了《阿尔诺芬尼的婚礼》。这个婚礼现场极为普通平凡。按照当时的风俗,婚礼在家里举行。头戴宽檐帽、身穿紫色长袍的新郎一脸严肃,举起右手庄严宣誓,并用左手轻轻托住新娘的右手;新娘在神圣的白色头巾和绿色长袍的衬托下异常娇美。他还在吊烛和镜子中间用拉丁文郑重签下了“扬·凡·艾克在场”,从而说明一个事实:“我是现场目击者。”由此,扬·凡·艾克创造了一个新的艺术时代。一切都在“回暖”,人们的思想开始开放。1275年,马可波罗到中国游历让西方一切向东方看齐;1440年左右,德国发明活字印刷;1465年,第一份印制的乐谱出现……一次转型期的大融合正在到来。这是因为艺术家周游各个艺术中心,让画风从封闭走向了开放,从临摹走向了写生。就此,推动世界文明实现大跨越的意大利文艺复兴来临。“正当大学里的博学之士信赖享有盛誉的古代作者的权威性之时,莱奥纳尔多(达·芬奇)这位画家却从不盲目跟从仅仅耳闻而未经目验的东西。每当遇到问题时,他不依赖权威,而是通过实验予以解决。”

贡布里希.艺术发展史[M].范景中,林夕,译.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160161。通过阅读,我们看到达·芬奇这么做,其他如米开朗琪罗、拉斐尔、马萨乔、波提切利、乔尔乔内、提香、丁托列托等这段时间的所有艺术家也都以此为创作目标,他们合力拱起了历史波浪线的顶峰。贡布里希在书中反复强调一个观点,那就是,每一个艺术流派的形成,都意味着艺术家要丢掉自己已知的程序性的方法,而这是极为困难的,所以艺术家就在否定之否定中不断探索和自我革新。艺术家的反复尝试和推陈出新,推动艺术流派的更迭。所以,“所见”与“所知”,不仅是艺术家的创作目标,也是艺术历史进程的前行目标。

学习艺术史有什么用?简而言之,就是提升艺术素养。艺术素养是一种自我栽培,“是为了整个人格的修养”

傅雷.傅雷家书[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7:79。。如果我们希望通过阅读实现自我栽培,那么读《艺术发展史》这本书是一条“捷径”。

四、 读《达·芬奇传:放飞的心灵》,熬一碗不会冷却的汤“汤还未冷。”④⑤⑥

查尔斯·尼科尔.达·芬奇传:放飞的心灵[M].朱振武,赵永健,刘略昌,译.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序1,序7,序7,229。“冷却的汤。”④“因为汤在变冷。”⑤《达·芬奇传:放飞的心灵》译者之一朱振武的序、作者尼科尔的序,以及大英博物馆手稿阅览室内保存着的达·芬奇手稿的最末一行字(也许是他一辈子的最后几个字),都与“汤”有关。于是,我们不禁好奇:《达·芬奇传:放飞的心灵》究竟是怎样一碗汤?

读完这本书,我们就会知道,这是一碗在时间长河里搁置了五百多年,但依然温热如鲜,依然备受人们关注和呵护,乃至于被称道之后,味道更加醇厚、纯美、芬芳的老汤。

在这碗汤里,尼科尔以时间顺序,将达·芬奇的一生分为孩提时期、学徒时期、独立门户、新的天地、宫廷生活、四处漂泊、回到米兰、最后的岁月这八个章节,将一个“天才”和“巨人”的伟大之处以多维、全面的方式呈现在我们眼前。我们看到,五百多年前的达·芬奇独创了“渐隐法”这一绘画技法,让人物脸部从亮的地方过渡到暗的地方,柔和细腻,阴影时隐时现,为人物的额、颊、眼、唇都披上了一层面纱,光线自然而丰富。这个人物活脱脱地坐在我们的面前,呼吸均匀而畅快,举止端庄而典雅,于是,我们看到了世界艺术奇迹——《蒙娜丽莎》。但如果我们对达·芬奇的认识还停留在作為画家的层面,还依旧把《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等作品作为他全部才华的诠释,那就大错特错了。因为,他留下的手稿呈现的是超越了一个时代乃至几个时代的科技发现史、科技实验史、科技进步史——

生物学。涵盖了人体骨骼、肌肉、血液循环、胚胎发育等解剖图。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关于人体比例的作品《维特鲁威人》,画面要表达的是“如果你双腿跨开,使你的高度减少十四分之一,双臂伸出并抬高,直到你的中指与你头部最高处处于同一水平线上,你会发现你伸展开的四肢的中心就是你的肚脐,双腿之间会形成一个等边三角形”⑥

查尔斯·尼科尔.达·芬奇传:放飞的心灵[M].朱振武,赵永健,刘略昌,译.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229。。除此之外,达·芬奇还通过解剖发现了血液循环和胚胎在体内发育的过程,他甚至设想出了用玻璃和陶瓷制作眼睛和心脏。这些解剖图的精确性令现代医学专家们折服。

工程。有人说,如果他的手稿中的工程设计能付诸实践的话,那么人类的科技至少能进步一百年,因为这些手稿中包括了类似海军大炮、飞弹、圆形多功能炮台等军事机器、自行车、飞行器、潜水装备、敲鼓机器人等的力学机械。

物理。他提出了连通器原理、惯性原理,发展了杠杆原理,还算出了速度与臂长的关系。

天文。他反对“地球中心说”,认为月亮自身并不发光,只是反射太阳的光辉,甚至在当时就幻想利用太阳能了。

水利。他的研究比意大利学者克斯铁列早一个世纪。为了排除泥沙,他做了疏通亚诺河的施工计划。他设计并亲自主持修建了米兰至帕维亚的运河灌溉工程。由他经手建造的一些水库、水闸、拦水坝便利了农田灌溉,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有些水利设施,至今仍在发挥作用。

建筑。他设计过桥梁、教堂、圆屋顶建筑和城市下水道、佛罗伦萨运河水系,并奠定了现代城市雏形;他将车马道和人行道分开;他具体规定了房屋的高度和街道的宽度;米兰的护城河就是他设计和建造的。

数学。手稿中涉及诸多数学计算,他在手稿上甚至声明“非数学家莫进”。

同时,作为艺术家,音乐、诗歌、雕塑、绘画等作品雏形在他的手稿中随处可见。一幅人脸素描的旁边可能是一篇关于光学的文章、一种关于特别颜料的配制方法或者一段概念模糊的诗歌,而绘画只是他的工具,用来描摹天地,洞察万物之理。

所有的叙述,全赖于卷帙浩繁但疏于整理的5000多页现存的达·芬奇手稿。尼科尔从内容广博又精微的一张张纸中,为我们剥离出这位天才的才华:雕塑家、发明家、哲学家、音乐家、医学家、生物学家、地理学家、建筑工程师和军事工程师……事实上,这些称谓和头衔根本无法完全涵盖其涉猎的领域。就连达·芬奇自己,也在他的手稿上潦草地写了一句:“多才多艺是件多么容易的事情啊!”

但是,尼科尔绝不是仅仅停留在对达·芬奇的顶礼膜拜上,还展示了作为普通人的达·芬奇的日常:吃饭穿衣、玩笑谜语、箴言解语、交易账目、研制颜料、救命药方、冶炼配方、心得体会以及为资金而烦恼等。事无巨细,生动有趣,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平凡的、普通的、活生生的个体。

然而,上苍确确实实对这个凡体产生了过于偏爱,把整个人类的智慧都给予了他。据传,比尔·盖茨在购买了他的部分手稿后说:“当周围一片黑暗、人人沉睡之时,他却过早地醒来”。达·芬奇“醒来”的方式有很多——

对世界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例如,温莎皇家图书馆收藏的一页手稿上,记录着需要研究的问题:是哪一根肌腱导致眼睛的运动,以至于一只眼睛的运动又带动另一只眼睛的运动?又是哪些肌腱导致皱眉?

他每天给自己布置很多“作业”。法兰西学院皇家图书馆收藏的一页手稿上写着他一天的工作:画云朵怎样形成,怎样散开;研究是什么导致蒸汽从地面水中升至天空中,雾是怎样形成的,空气变厚重的原因是什么;研究什么是打喷嚏、哈欠,什么是癫痫、瘫痪;画啄木鸟的舌头……

他随时提出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例如,写于1485年、收录于《大西洋抄本》的手稿写道:“看看击拍空气的翅膀是如何将一只巨大的雄鹰送上空中;再看看海上空流动的空气是如何使船帆鼓胀,驱动载满重物的船……如果人的身上巧妙地装有足够大的翅膀,那么他也可以克服空气的阻力,最终战胜空气,在空中飞翔。”查尔斯·尼科尔.达·芬奇传:放飞的心灵[M].朱振武,赵永健,刘略昌,译.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187。

几乎是一种强迫症的记笔记的习惯。他“用羊皮纸或者皮革将笔记本的正反面包好,以小木质套索和线将其固定。笔记本有的像现在八开本大小,有的像扑克大小。有证据表明,达·芬奇随身携带这些小本子。米兰的一位目击者在叙述中提到:‘他腰间总是挂着小本子。’……在大街上,在广场上,在田地里,他认真地观察着人们,并用简洁的符号做着记号,例如用O表示头,用直线或者曲线表示胳膊、腿以及身体。回家后他把这些符号改成完整的图形” 。

查尔斯·尼科尔.达·芬奇传:放飞的心灵[M].朱振武,赵永健,刘略昌,译.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11。

尼科尔的著述详尽而有力,因为他都是以史实为依据,通过对达·芬奇手稿、采访录、早期的达·芬奇传记等进行研究、剖析,让我们真真切切地看到了一位出类拔萃的经验主义者观察、试验、提问、解决的探索的身影——一个真实的人——活在真实的时代里,喝着真正的汤的达·芬奇。

这本书里,记载着达·芬奇出的一个谜语,谜面是“那些巨大的人影,你越走近,他们的巨影就会越小”,谜底是“夜晚油灯下的人影”。这个谜语可以看作达·芬奇对自己的预言,但我们更可以将其看作对这本书的读后感:经由阅读,我穿过了黑暗,接近了他,却忐忑地希望他那伟大的身影缩小到与正常人一样,然后,与你一起熬一碗永不冷却的汤。

五、 读《回归艺术本身:艺术教育的影响力》,为黑夜烫一个特别美的洞

艺术教育真的很重要吗?它真的能激发孩子的创造力吗?真的能提高孩子的数学、科学、阅读成绩吗?真的能增强孩子的学习自觉性、自信心和与他人交往合作的能力吗?真的能影响孩子的思维习惯、生活态度和社交技巧吗?尽管我们在各种路径中获得这些问题的肯定答案,而且经年累月之后,将其铆进了我们的大脑深处,成为唯一准确的经典,成为推广和推进艺术教育的准则,但我们也会时不时反问:这是真的吗?再次给出肯定答案的,是艾伦·维纳、塔利亚·R.戈德斯坦和斯蒂芬·文森特兰克林三位心理学教授。他们从大量信息资料、研究数据和实证分析中剥离出客观且有说服力的证据,汇聚成这本《回归艺术本身:艺术教育的影响力》,以此证明:艺术教育能够培育孩子的艺术思维及其习惯,继而让他们终身受益,不论他们是否拥有艺术天赋。

全书共十一章,除第一章介绍了研究背景和研究方法,第十一章阐述了研究概要和研究结论之外,其余九章分别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呈现了一张“研究网”。纵向维度由第二章到第六章,分别从综艺教育、音乐教育、视觉艺术教育、戏剧教育和舞蹈教育五种艺术教育形式出发,对学科学习、学习成绩、智商、阅读能力、空间推理等认知影响进行了分析。横向维度包括第七章至第十章,分别考察了创造性、主动性、社交能力和脑力开发等非认知方面受到综艺教育、音乐教育、视觉艺术教育、戏剧教育和舞蹈教育五种艺术教育形式的影响。于是,我们从中“看见”了艺术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尤其是“艺术容许存在不同的理解方式。因为它们是一个没有绝对正确或绝对错误答案的领域,它们使得学生可以自由探索和尝试”

艾伦·维纳,塔利亚·R.戈德斯坦,斯蒂芬·文森特兰克林.回归艺术本身:艺术教育的影响力[M].郑艳,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概要5。。

同时,在这本书中,我们还看到了串联起整个“研究网”的,是“艺术转移效应”这一倡议与主张,也就是孩子通过一种艺术形式的学习会形成对应的技能,而这些技能有可能“转移”到其他领域。例如,音乐学习涉及听觉训练,听觉提高会提升语音感知技能,因而音乐学习的“艺术转移效应”就是提升语音感知技能。除此之外,“艺术转移效应”还涉及更广泛的领域。如,艺术可以作为孩子进入学术领域的切入点;参与艺术可以提升孩子的自信;艺术能潜移默化培养孩子的自制力、毅力和创造力等更好的工作习惯,而这些习惯可以再“溢出”到其他学科领域;参与艺术活动可以帮助孩子减压。本书客观而审慎的分析,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了为何艺术教育是每个孩子生命成长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而这本书的结论,就是希望孩子通过艺术教育,在学习艺术知识、欣赏优秀作品、习得艺术技能的基础上,掌握艺术思维,拥有艺术品位,具有艺术精神,传承人类文化,陶冶丰富情感,培养完善人格。就如书中所说:“艺术‘抓住’他们并把他们拉回正轨,把一个徘徊在堕落边缘的灵魂变成了一个‘在社会中有一席之地’的有创造力的公民。”

艾伦·维纳,塔利亚·R.戈德斯坦,斯蒂芬·文森特兰克林.回归艺术本身:艺术教育的影响力[M].郑艳,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13。事实上,这一理念已经成为共识,也就是要让艺术教育突破现实枷锁,回归艺术本身、教育本身。而这已经成为所有艺术教育研究者、行动者对生命最美好的期盼。

没有航向的船,吹什么风都是逆风。释疑解惑的阅读,让我们找到了教育的方向感和重力感,并受到它的导引,努力使自己的行为回归到教育的常态上来。更重要的是,从先哲的经典中,找到了教育应有的参照坐标,让我们在自己的课堂中看到了自我实践的意义。所以,如果想知道“教育的目的究竟是什么”,我們可以去读赫伯·里德的《通过艺术的教育》。他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个体的生长”

赫伯·里德.通过艺术的教育[M].吕廷和,译.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3:13。。我们知道,美育是人类个体意识以及智慧所依据的感官的教育。而只有感官与外界有了和谐关系,完整的人格才能够建立。所以,美育是完整人格形成的重要基础。如果想知道“通过艺术教育,究竟要培养怎样的人”,我们可以去读摩伊的《少儿绘画辅导探索》。于是,我们知道,艺术教育并非要造就专门的艺术家(毕竟艺术家是少数),也不是进行一种职业训练,而是为了帮助人在各个方面发展他的认识与智力,特别是每个人所具有的独创能力。对于儿童来说,更是如此。

我一直在想,如果我们长久坚持艺术共读,会变得怎样?应该会像朱光潜先生说的那样:“假若你看过之后,再看到一首诗、一幅画或者是一片自然风景的时候,比较从前感觉到较浓厚的趣味,懂得什么才是美的,然后再以美感的态度推演到人生世相方面去,我的心愿就算达到了。”④

朱光潜.谈美[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6,4。

我很喜欢一首孩子写的诗:“灯,把黑夜,烫了一个洞。”小作者以极为丰富的想象力,寥寥数语,就向我们描述了既写实又浪漫的世界。而同时,这首诗也充满了文化隐喻。比如:阅读,就是将人生可能出现的黑暗烫出一个洞的那盏灯。世界莽莽,时间荒荒,幸好有一盏“艺术”阅读之灯,在日日点亮,为黑夜烫出了一个特别美的洞,让“人生美化,人心净化”④。

(陈铁梅,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东洲国际学校副总校长,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江苏省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培养对象。著有《让孩子喜欢美术的理由》《美术教育的真谤:审美人生教育让生命绚丽成长》《百幅名画欣赏》等。)

猜你喜欢
芬奇美感美的
打破平衡
几何映射
秋冬的暗黑浪漫
美的校 美的人
达·芬奇与文艺复兴(三)
达·芬奇睡眠法
不一样的地面美感 地砖扮靓空间
这美的朋友 这美的如画
自然美感的桌子
达·芬奇与文艺复兴(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