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背景下地方本科高校“三位一体”联动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基于大学生第二课堂的视角

2022-03-29 07:11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传帮带导师制三位一体

郭 娟

(安徽新华学院商学院 安徽·合肥 230000)

一、引言

首先,加快应用型人才培养是推进地方高校应用型改革的要求。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培养了大批人才,为提高劳动者素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促进就业作出了重要贡献。根据2020年全国教育事业统计主要结果,2020 年全国共有普通高校2738 所,其中,本科院校 1270 所,高职(专科)院校1468 所,各种形式的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4183 万人。 尽管地方高等教育有了快速的发展,但是很多地方院校存在办学定位趋同、 专业设置雷同、人才培养方式相近等问题,很难培养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因此,国家开始大力推进应用型教育改革。2014 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 提出采取试点推动、示范引领等方式,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重点举办本科职业教育[1]。 2015 年,教育部等三部委印发《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进一步要求地方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发展[2]。

其次,加快应用型人才培养是数字经济迅速发展的要求。 数字经济是以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为关键生产要素,以数字技术创新为核心驱动力,以现代信息网络为重要载体,通过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不断提高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加速重构经济发展与政府治理模式的新型经济形态[3]。 根据2021 年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39.2 万亿元, 占GDP 比重为38.6%; 数字经济增速达到GDP 增速3 倍以上,成为稳定经济增长的关键动力,我国已经进入数字经济时代。2020 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 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迫切要求地方高校转变人才培养模式。

针对数字经济背景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吴画斌(2019)等提出数字经济背景下创新人才培养的“三核”驱动模式,分别是政府的“内生+外引”、企业的“1+1+N”、高校的产学研“融通”三种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模式[4]。 周震(2019)提出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并以洛阳师范学院为例阐明了该模式的内涵特征,从课程体系、实践教学、评价机制、管理机制等方面,系统阐述该模式的实践过程[5]。 刘峥(2017)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构建了高校、行业企业和政府职能部门共管共建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6]。 胡青华(2017)认为在应用型大学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 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7]。 陈妮娜(2015)认为在创业教育中,高校应从根本上突破“为活动而活动,为竞赛而竞赛”的第二课堂发展弊病,使一、二课堂紧密配合,共同推进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8]。

本文从大学生第二课堂的视角,构建了地方本科高校 “导师制模式+传帮带模式+校企联合模式”的“三位一体”联动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并明确了该模式的实施路径和支撑条件,希望能为数字经济背景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一定的借鉴。

二、“三位一体”联动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为了更好地适应数字经济的发展和地方本科高校的转型发展,我们在长期日常教学和社会实践的基础上探索构建了“导师制模式+传帮带模式+校企联合模式”的“三位一体”联动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见图1)。该模式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使其更适应数字经济发展的时代背景。

图1 “三位一体”联动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以经济学专业为例,实现“三位一体”联动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途径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是贯彻导师制模式,成立经济学工作室,加强经济学专业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联系。 二是贯彻传帮带模式,成立经济学创客协会,加强高年级或比较有经验的学生和低年级或相对缺乏经验的学生之间的关系。 三是贯彻校企联合模式,成立校企合作基地,加强对口企业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三种途径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联动发展,共同促进经济学第二课堂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作用(见图 2)。

图2 “三位一体”联动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基本途径

三、“三位一体”联动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路径和支撑条件

(一)导师制模式(成立经济学工作室)

经济学工作室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经济学教学团队的老师,二是经济学专业中积极性较高、学术能力较强的学生。 教师主要负责课下为学生答疑解惑、指导学生撰写学术论文、指导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等; 学生积极参与指导老师的项目研究,在老师的指导下独立撰写学术论文、开展各类科研活动、参加各类学科竞赛。 (见表1)

表1 导师制模式的实施路径和支撑条件

(二)传帮带模式(成立经济学协会)

经济学创客协会成员包括两部分:一是高年级或者比较有经验的专业学生,二是低年级或者缺乏经验的专业学生。 高年级或者比较有经验的专业学生主要负责联系老师开展经济学讲座、为低年级或没有经验的学生进行相关课程难点辅导、学科竞赛指导等;低年级或者没有经验的专业学生积极参与高年级或者有经验的学生的讲座、指导,积极参加各类学术活动,积极参加各类学科竞赛。 经济学创客协会的成立、运行全部由学生自己负责,能够很好的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发挥良好的传帮带的作用。 (见表 2)

表2 传帮带模式的实施路径和支撑条件

(三)校企联合模式(成立经济学校企合作基地)

经济学校企合作基地成员包括两部分: 一是经济学对口企业,二是经济学专业学生。 对口企业主要负责开展企业家进校园、 交流会等加强和专业学生的交流;学生应积极参与相关企业举办的活动,对应自身不断提升综合素质。 鼓励高校与企业共同发展,促进高等教育的社会化、企业化对接。 (见表3)

表3 校企联合模式的实施路径和支撑条件

结 语

针对数字经济背景下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文章从大学生第二课堂的视角提出了数字经济背景下“三位一体”联动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分别从导师制模式、传帮带模式、校企联合模式三个方向进行了阐述。 文中分析表明,三种模式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三位一体”联动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目前关于数字经济背景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路径、实践等研究尚处于初期。 本文尚不完善,但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对于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猜你喜欢
传帮带导师制三位一体
传帮带中谋振兴
践行“三全育人”理念,推行本科生导师制——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专业导师制的实践与探索
高校体育教师传帮带的实施措施研究
基于“三位一体”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下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途径研究
开放大学“导师制”培养模式的探索与思考——以软件工程专业为例
论“有趣、有用、有效”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在商务礼仪课程中的运用
浅析高职院校三位一体航空服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一主多辅的导师制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基于项目导师制的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索
“五老”传帮带 青工受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