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班主任如何做好高质量的家访工作

2022-04-02 19:39钟振平
中学生报·教育教学研究 2022年6期

钟振平

[摘要]家访工作既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家访质量决定富有个性的教育方法的效果,决定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效果,决定孩子的前途和未来。本文就班主任老师开展家访的重要意义、技巧方法、注意事项等方面谈谈如何做好高质量的家访。

[关键词]家访意义;家访技巧;家访注意事项

引言

中学阶段家访工作既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性问题,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简称《总体方案》)规定“落实中小学教师家访制度,将家校联系情况纳入教师考核。”2021年9月,广东省中小学德育研究与指导中心印发《广东省中小学教师家访工作指引》(粤德研〔2021〕6 号)文件对家访的目的、基本原则、家访流程、家访效果、工作保障给予了明确的指引。家访工作作为义务教育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环节,家访工作质量如何,对班级管理和学生个体教育的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就班主任开展家访的重要意义、技巧方法、注意事项等方面对做好高质量的家访工作谈谈几点看法。

一、班主任开展家访的重要意义

(一)全面把握学生成长发展规律,为富有个性的教育提供支撑

毛泽东在《整顿党的作风》一书中提到:“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实际,怎样互相联系呢?拿一句通俗的话来讲,就是“‘有的放矢。”家访工作也要做到“有的放矢”。一个班级四五十名学生,每个学生因其生长环境、成长氛围、教育氛围、家庭教育、遗传因素、性格特征不尽相同,因此对每个不同个性的学生采取的教育方式也不尽相同。“有的放矢”这个词用在家访方面,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家访的目的何在;二是决定教育的方式方法。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不宜大谈特谈讲大道理大教育,没有针对性的教育是没有任何意义的。班主任通过家访,掌握第一手信息,包括学生及其家长(或监护人)基本情况,全面把握学生成长发展规律,为制定符合班级以及每个学生的教育措施、教育方法提供支撑。正如毛泽东同志在《反对本本主义》强调的“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在这个意义上讲,家访的本质就是调查。

(二)了解学生成长的家庭环境因素,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

妇孺皆知的“孟母三迁”这个典故,充分佐证了环境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性。班主任、家长对孩子因材施教,前提和基础是要营造一个有利于孩子成长的环境。班主任只有通过家访,了解学生成长的环境,包括地理环境、居住环境、家庭教育环境,以此研判学生学习、思想、行为习惯出现偏差的原因,找准切入点,或是居住环境(包括居住空间狭小、周边噪声严重)恶劣,或是家长的家庭教育思想偏差。至于家长教育思想的偏差,班主任要及时纠正其不正确的教育思想、教育方法,引导家长以正确的教育观念引领孩子健康成长。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在多个场合强调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强调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明确了家长和学校的职能,第二章第十四条明确:“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树立家庭是第一个课堂、家长是第一任老师的责任意识,承担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用正确思想、方法和行为教育未成年人养成良好思想、品行和习惯。”第四章第四十一条明确:“中小学校、幼儿园应当根据家长的需求,邀请有关人员传授家庭教育理念、知识和方法,组织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和实践活动,促进家庭与学校共同教育。”

(三)为公正、客观评价学生综合素质提供“原始资料”

《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实施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指导意见(试行)》指出“综合素质评价的目的是整体反映学生初中阶段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情况和个性特长,客观记录初中学生成长过程的突出表现,为落实因材施教、促进学生成长提供依据,并作为学生毕业升学的依据或参考。”班主任在班级管理期间对学生在校期间的表现大都源于日常教育教学中的观察、科任老师及同学的的评价、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等,但是这种“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评价容易受主观因素的制约,不能客观、全面反映一个学生的整体情况。日常生活中老师也存在“以偏概全”现象,比如某个学生学习成绩好,则其思想品德也一定好;或者某个学生长得英俊漂亮,则该生的道德品质也与其外表成正比。只有通过高质量的家访活动,才能更全面地掌握一个学生的综合表现,对其进行综合素质评价也更客观、公正、全面。

二、开展家访的技巧与方法

对每个班主任而言,家访是德育工作和班级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如何做好高质量的家访,包括家访前要准备什么,家访时要提出哪些问题,家访时如何与家长实现有效沟通、家访要达到什么目的,家访结束后的总结等,可根据家访前、家访中、家访后三个阶段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

(一)家访前

1.家访前要做好学生的材料收集。包括一段时间以来该生在学习、思想等方面的表现,这些表现要有数据、佐证照片、任课老师和同学的评价,为家访提供更全面的佐证依据。

2.带着主题(问题)去家访。也就是说你去学生家里重点要解决什么问题。家访不是纯粹地摆事实讲道理,也不是通俗的批评,更不是“罗列罪名”,而是为了更好地解决孩子成长道路上的障碍,以科学、合理的家庭教育,促进孩子的进步,提升孩子的综合素质,实现家校更高水平的合作。因此,家访前要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着重要解决孩子的什么问题,比如是学习不理想,还是学习(行为)习惯不好,或是偏科,或是重智轻体,或是沉迷网络游戏……找准了问题方向之后,就要寻找正确的解决措施,班主任根据工作实践经验,可以预先制定方案,以便家访时与家长沟通,达成最适合该生的解决办法。

3.规划好家访方式。为了实现高质量的家访,班主任根据自己掌握的情况,可选择一对一家访,也可以选择一对多家访。如果几个学生的基本情况一致且居住位置比较集中,这样可以提前预先约好几个家长在一个相对安静的地方集中,开展一对多的家访;如果涉及到比较严重的问题且涉及到学生的隐私,宜采取一对一的家访方式。还有一種情况,本班在某个小区有五六位学生,班主任可以和该小区的家长约好家访事宜,把握好每户家访的时间、家访重点内容。gzslib202204021939

(二)家访中

1.以温文尔雅的姿态对待家长。传统习俗中教师往往给人以威严严肃之感,新时代背景下,班主任对待家长要温文尔雅、平等有礼,让家长放下“沉重的包袱”,放下戒备心理。班主任开始要对班级基本情况作简要汇报,对孩子的基本情况作客观、公正的描述,重点指出优点,稍后指出不足之处。然后认真倾听家长的意见建议。最后坦诚交流,提出合理化的意见建议。

2.运用亲切自然的语言沟通。家访工作最忌的是班主任在家长面前对孩子有意扩大缺点、淡化优点,当着家长面对孩子进行谩骂、指责,这种家访不“访”也罢,不仅不能达到家访的初衷,而且有可能激化家校矛盾。特别是“问题学生”,多用鼓励,慎用批评,这样做既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也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家校关系。班主任在家访时语言要亲切平和,因为班主任和学生家长,从工作关系上讲,地位是平等的,都是学生的教育者;目标是一致的,目的都是要培育好学生。所以,班主任说话态度要親切,语言要文明,这样家长才会向你敞开心扉。

3.厘清重点,高效解决。家访时切忌“胡子眉毛一把抓”,要围绕家访的目的,厘清重点,分清主次,把家访的焦点放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上,分析孩子出现学习(行为)偏差、心理问题等原因,结合自己工作实践和家长的表述,研判出可行的、适合孩子特点的解决方案。

(三)家访后

1.及时归档,建立个人成长记录档案。家访结束后,班主任要及时整理材料,包括家访方案、计划、措施、照片、学生及家长信息、学生特长和短板等,建立学生个人成长记录档案,动态观察学生成长点滴、记录学生闪光点、纠正学生缺点、教育和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2.保持沟通,适时反馈。家访结束后,班主任要保持与家长的沟通联系,学生在校期间表现好与不好、学习有进步或退步、思想言行出现偏差、在家沉迷网络游戏等,班主任和家长要保持紧密的沟通联系。非原则性的错误以轻微批评、教育引导为主;原则性的错误班主任和家长要一起严厉批评教育学生,触动学生的思想灵魂,让其意识到必须遵守红线思维、底线意识。

3.善于总结,勤于反思。2019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为第五批全国干部学习培训教材作序时强调:“善于学习,就是善于进步。”这一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善于学习的重要性。不管在生活还是工作中,广大教师都要把学习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才能不断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班主任唯有通过不断学习、不断思考、不断累积、不断总结,才有可能成为习近平总书记标准定义的“四有好老师”。

三、开展家访应注意的若干事项

(一)穿着要大方得体,语言要精炼

教师要有教师的形象,教师的穿着直接影响家长对教师的第一印象,既不能太随便,也不宜太隆重,一般以简约、优雅和庄重为主调,符合教师职业规范,体现教师的精气神。跟家长沟通时切忌啰嗦、重复、漫无边际的“废话”,要让家长能够直接感受到班主任所说的简明要义,这就要求班主任家访前要做好“功课”,在有限的时间内以精炼的语言表达家访的内容。

(二)家访切忌变成投(控)诉会

家访的初衷在于促进家(家庭+家长)校(学校+教师)的良性互动,塑造教育合力。因此,班主任在开展家访活动中,无论孩子怎么违反纪律、行为学习怎么糟糕、学习习惯怎么不好、品行怎么不端,都不应背离家访的初衷,纯粹的投诉控诉,甚至把孩子批得一文不值,只会给家长造成一种误解:我的孩子我教育不好,我没辙,原来“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老师也没辙,其水平也不比我高呀。班主任见到家长时,应该先肯定孩子的优点,然后指出不足,提出合理化的意见建议,合力解决孩子学习、成长中的存在问题。

(三)泛泛而谈,没有主题

前面我们提到班主任家访要带着问题(主题)去,切忌天马行空,泛泛而谈没有边际,这种家访是没有任何意义也解决不了什么问题。家访的流程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全班即使再优秀的同学也有不足,再落后的学生也有优点,班主任就是要带着问题(主题)去和家长沟通、研判,找准解决问题的策略。

(四)媒体家访不能取代上门家访

随着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有相当部分的教师用微信、QQ、电话取代上门家访,虽然提高了效率,但无形中在教师与家长之间催生了生疏感,渐渐形成一道“心墙”。这种媒体家访犹如“隔靴骚痒”,达不到上门家访的效果。只有有温度、有深度的上门家访才更贴心、更有意义。

四、结束语

教育是一门艺术,家访工作也是一门艺术。随着经济、文化及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社会各界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人们对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也相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教师的总体要求给予了更高的期望。作为班主任重要工作环节的家访活动,是构建家校合作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因此,班主任老师要高度重视家访工作,对家访工作的每个细节认真考虑周全,为构建高质量的家访工作而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李安心. 教师工作细节的执行与完善[M]. 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2015.12.

[2]张仁贤,徐瑛.好老师的沟通技巧[M]. 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