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空间观念的培养策略

2022-04-02 23:56胡淑琦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2年9期
关键词:空间观念培养策略小学数学

胡淑琦

摘要: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实施后,数学课程标准把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作为明确的教学目标提了出来。而在几大核心素养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我们的教学目标是能通过实际教学,让学生亲身经历和探究物体与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和变换的全部过程,由此来掌握空间与图形的基本理论和技能。丰富学生对现实空间与图形的认知,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空间观念;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2)-9-

引言

学生的空间观念与思维能力密切相关.学生具有较强的空间观念,一方面有利于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为自身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奠定基础;另一方面有利于自身灵活地学习数学,通过自我思考来理解数学公式,从而避免出现死读书和读死书的现象.在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中,部分教师往往更加注重学生的运算能力及学习成绩,而忽略对学生空间观念和思维能力的培养.这就导致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产生困难,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从而丧失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影响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升.

一、空间观念的培养必须是循序渐进的

一部分教师觉得空间观念只有在学习几何这一部分内容,尤其是立体几何的时候,才会显得比较重要,而且空间观念也只有到学习几何或者立体几何的时候,才需要开始培养。这种教育理念显然是不合适的,任何一种能力的培养过程都是循序渐进的,在逐渐积累的过程中,积累的量足够才会由量变引发质变,学生才能自然而然地掌握这样的能力。所以对于学生的空间观念的培养,必须从小学阶段就开始重视。从简单的生活中的常识开始,经历了从平面到立体的不断纵深发展,整个设计的内容是从易到难的一个过程。所以教师必须要深挖教材内容,不断地转变自己的教育理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要充分地认识到对于学生的空间能力的培养,应当是从小就要开始重视的,整个空间能力的培养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整个小学阶段不断地进行铺垫和锻炼,最终让学生顺利地拥有比较好的空间能力,然后才可以面对和接受更加复杂的立体几何的学习。

二、立足实际生活,感知空间观念

知识来源于现实生活,尤其是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几何内容,更是现实生活中具体事物的抽象化表象。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的生活实际,掌握学生身心发育特点和学习基础,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深度挖掘教材与现实生活中事物的本质联系,将生活中的事物发展作为宝贵的教学资源,为学生构建生活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思维活动,让学生用自身熟知的经验去感知数学问题,使经验与知识在头脑中有效结合,从而感知空间观念,构建知识形体表象。例如,在教学《四边形》时,教师可将学生带出教室,走进校园,让学生亲自去外面看一看。学生认真观察周边事物,发现了很多四边形实物:操场上长方形的足球场、校园中绿色的长方形甬道以及铺设甬道所用的长方形地砖、教学楼上的窗户和门、大门口平行四边形的伸缩性推拉门等,观察中学生就会对不同的四边形产生感性认知。这时,教师可让学生自己组织语言,尽可能准确地表达出所观察物体的形状特点,让学生更加清晰地认识物体的表象,在大脑中构建相应的数学模型。之后,在理论学习中,教师可让学生动手实际操作,将不同的图形拼接成四边形,深化学生的认知。整个过程中,学生一直保持极高的热情参与观察和学习活动,亲自经历了数学模型的抽象构建过程,并从中找出很多与图形相关的信息,感受到探索知识的乐趣。案例中,教师带领学生走进校园,从实际生活中自主发现各种四边形,使学生初步感知图形,形成简单的空间观念。在之后的具体操作中,又让抽象的模型具体化发展,促进了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

三、巧用智慧课堂,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数学新课标指出:课堂教学的组织活动应突出探究性,使学生认识和掌握图形的性质,发展空间观念。在实际教学中,借助学具来进行探究是一个很好的方法。遗憾的是,传统课堂虽然会配备学具,但类型较少、数量不足、质量不够精美,影响学生的操作与探究。而借助平板,设计学习材料并推送到学生端,就能为学生的动手操作提供更形象直观的学具。如教学《体积与容积》一课,需要准备大量的教学用品让学生操作,如水杯、石块、大字典、小字典、土豆、红薯等,对土豆和红薯的大小也有要求,否则会影响体积和容积含义的归纳。常规课堂由于师生无法准备这么多学具,往往由教师直接将结果呈现给学生,或者老师操作学生观看,学生根本无法真正经历学习的过程。而教师借助平板里的资源推送功能,让学生在平板上点击操作来自主探索,在体验、感悟的过程中实现知识的建构,从而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四、加强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教师通过让学生加强实践操作,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感性认识,并在充分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思维能力加工形成一定的空间观念.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在课堂上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亲自动手操作,让学生在亲自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不断思考,促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培养.在学生实践操作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给予他们一定的指导,对于学生存在的问题应该及时解答,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同时,教师应该学会设置适当的问题,在学生实践操作的過程中向学生抛出问题,引出学生思考,对于学生无法回答的问题引导他们在实际动手操作的过程中通过自身思考来寻找答案.

结束语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紧密联系课堂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实物,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林志萍.例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空间观念的培养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0(05):72.

[2]余闻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空间观念[J].现代教学,2019(S2):40-41.

[3]周芹.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空间观念[J].数学大世界(中旬),2019(12):31.

指导老师: 吴希  任梦霞  吴伟

猜你喜欢
空间观念培养策略小学数学
小学生空间观念培养微探
发展低年级学生空间观念初探
关于优化教学策略和建立空间观念的实践与思考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