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引领,画出教师成长最大同心圆

2022-04-02 08:09钱梅娟
安徽教育科研 2022年7期
关键词:研修大数据

钱梅娟

摘要:利用信息化手段,结合大数据对教师课堂教学行为进行深度剖析,探索大数据视野下的新型课堂教学评价模式及教师成长研修路径。

关键词:大数据  观课  研修

对教师的课堂行为进行专业评价是改进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手段。纵观目前的各种教学观摩课和研讨课,观课议课多处于主观评价阶段,可量化操作的科学性评价手段较少。为了使课堂教学行为评价更具有专业性,让授课教师与听评课教师都能通过课堂观察实现专业成长,合肥市颐和佳苑小学教育集团在蜀山区教研室的组织指导下,借鉴“课堂e观察”数据平台,成功申报省级课题“大数据视野下的小学语文教师课堂行为评价研究”,以小学语文学科为切入口,利用信息化手段,结合数据对教师课堂教学行为进行深度剖析,探索大数据视野下的新型课堂教学评价模式及教师成长研修路径。

一、从主观走向客观——探索“四维”观课范式

如何确定观察框架,找准观察视角,是开展教師课堂行为评价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为此,课题组成员多次进行学习讨论,结合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的特点,先后多次易稿,最终确定从四个维度展开观察和记录,即教学目标科学性、教学环节有效性、教学时间合理性、师生活动适切性。四维观察框架的确立为教师理解课堂、解构课堂、观察课堂提供了支架。对于大部分教师而言,准确描述课堂的构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理解课堂的基本构成是教师提高教学效率、形成自己教学特色及风格的前提条件。

为了进一步细化四维观课,课题组成员结合四个维度分成四个观课小组,根据小组观课目标,共同研制每组的观察点,设置观察量表,最终确立了基于大数据视野的四个维度、二十多个观察点的观课框架。

在教学研修实践时,各小组结合研讨课例,分头观察和记录,将数据录入“课堂e观察”平台,生成课堂观察数据报告。借助可量化的数据分析报告,各小组分组讨论,结合本组观察要点形成观课小结,课题组再将四个小组的观课小结进行汇总,形成一节课完整的课例观察报告。基于大数据整合的课例观察报告,为授课教师下一次的教学改进提供了科学有力的实证性数据和分析指导。观课小组的成员也在观课实践中不断总结和反思,对之前设置的观察点进行优化升级,实现观察点的迭代更新。

本节课采用30 s/次的频率对师生行为进行采样,共累积采样80个。

师生互动时间分析图横轴表示教师行为累计时长,纵轴表示学生行为累计时长。其中教师行为T为55个:学生行为S为25个,师生行为转换(由S行为转换为T行为或由T行为转换为S行为)次数g=34。

RT表示教学过程中的教师行为占有率,其计算公式为:RT=NT/N(NT为T行为总数,N为总行为数),该课RT=55/80=0.69。

Ch表示教学过程中的师生行为转换率,其计算公式为:Ch=g/N(g为T行为与S行为互相转换的次数),该课Ch=34/80=0.42。

在教学模式分析图中,RT为横轴,Ch为纵轴,该课教学模式坐标点为(0.69,0.42),从而可知该课教学模式为对话型,其课堂特点表现为师生活动比例相当,且师生活动交互程度较高。

 表中第一竖列代表课例视频的第几分钟,横行代表每1分钟内1—10类语言出现的次数。根据编码系统规则,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对视频按照3秒/次的频率依次取样并赋予编码,同时记录到“师生语言互动热力分析图”中。

本课时长总计41分15秒,按照3 s/次的频率,对课堂师生语言进行采样,累计采样数据825个。

“四维”观课范式力争做到点面结合,从点和面出发,引领授课教师和观课教师理解课堂、反思课堂、不断改进课堂,从普通的观课者成长为一名专业的观察者。

二、从平面走向立体——实践“3+2”研修模式

“3+2”研修即是每一轮课例研修,由两位教师围绕同一主题开展三次课例研修实践,借助大数据观课报告促使研修活动向纵深处发展。

随着小学语文统编教材的推广使用,如何落实语文统编教材“三位一体、双线组元、凸显语文要素”的编排特点是当下语文教研的重要任务。课题组将“推进单元一体教学,扎实落实语文要素”作为研修主题,集团两校区语文组教师均参与了课题研究。为了加速集团师资队伍建设,促进校级骨干教师与新进青年教师共同成长,每轮研修均由一位校级骨干教师与一位新进青年教师同时承担授课任务。在经历“集体备课——个体授课——合作研讨——自主反思”的多轮实践中,校级骨干教师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积淀,在合作研修中,借助大数据观课报告不断总结反思,改进教学策略,学科专业素养快速提升,教学风格日益成熟。新进青年教师有了校级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在课题组观察团队的帮助下,能够很快融入教学情景,适应岗位角色需求,成长为一名合格称职的语文学科教师。这种别具一格的“朋辈学习”取得了“1+1”大于2的研究效果,在课题组内形成了平等合作、互助进步的研修氛围。(附同伴对比分析图,见图5、图6)

三、从单一走向聚合——开启“112”教师成长工程

开展大数据视野下的小学语文教师课堂行为评价研究,不仅为教师提升学科专业素养、提炼教学风格、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科学的数据佐证,更为学校学科教研搭建了合作、互惠的交流成长平台。为了进一步提高研修质量,集团充分发挥两校区省、市级语文名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开启青年教师“112成長工程”,即一位市级名师牵手一位校级骨干教师,共同结对两位新进教师。

在课题研究中,课题组成员分成四个观课小组,每组均由市级名教师担任组长,联合校级骨干教师和新进青年教师形成基于“112成长工程”的观课团队。在骨干名师的带领下,小组成员共同商讨设计四维观课框架、不断细化优化观察点。在观课实践中,再由组长牵头组织平台记录、分析数据报告、形成观课小结。青年教师在观课小组中迅速成长,专注寻找理论观点,钻研语文学科教材,确定篇章语文训练要素,分析大数据,为课堂教学的进一步完善寻找数据支撑。集团两校区语文组分别由两位市骨干教师牵头组织。在每轮研修中,两校区分别推荐实践授课教师,形成基于“112成长工程”的集体备课团队。在反复三次的集体备课中,大家共研共思,结合前次授课的观察报告,不断深耕教材,修订教学目标,调整教学环节,优化教学策略。泰戈尔说:水本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生灵光。在集体备课中,一次次的激烈思辨,一次次的思维碰撞,使团队成员在专业认知上不断融合,大家共同完成了一次语文教学思想的蝶变。(附观课报告节选,见图9、图10)

教师间接与直接影响比率可以反映教师言语对课堂的控制情况,该课堂间接影响比率为500%,高于常模100%,表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倾向于通过鼓励和引导方式对学生进行间接控制。

从课堂结构比率分析柱状图中可看出教师话语百分比为47.7%,学生话语百分比为27.9%,教师话语百分比低于本项常模,学生话语百分比高于本项常模,表明此次教学活动的基本结构相对平衡,即教师的语言伴随学生的学习活动。

参考文献:

[1]崔允漷,沈毅,吴江林,等.课堂观察[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28.

[2]刘武宏.小学语文高效教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104.

[3]彭昕.课堂教学问题诊断与解决[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9:159.

责任编辑:赵潇晗

猜你喜欢
研修大数据
一主六维:深度卷入的研修模式
“三力四项”: 幼儿园男教师区域性研修活动模型的建构与实施
“研训导一体化”教师研修方式的实践与探索
校本研修课程应该如何规划与实施
大数据环境下基于移动客户端的传统媒体转型思路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
数据+舆情:南方报业创新转型提高服务能力的探索
“过程设计”提升校本研修品质
校本研修应避免“四重”“四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