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料库的《旅人》文体学探析

2022-04-02 10:16赵轩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22年3期
关键词:旅人

赵轩

内容摘要:语料库文体学发轫于20世纪80年代,是语料库语言学与文体学相结合的新兴研究领域,为文学研究提供了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全新研究范式。本文自建《旅人》德文原文语料库,使用分析软件AntConc对语料库进行检索,在数据结果的基础上结合时代背景、历史事件以及作者经历对小说的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进行解读与阐释,有利于为小说《旅人》研究提供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视角,以期拓展语料库文体学在德语文学领域的应用场景。

关键词:语料库文体学 《旅人》 德语文学

小说《旅人》既是一部描写时代伤痛的文学创作,也是一份记录个体奔逃的真实自述。小说以“水晶之夜”为背景,记叙了主人公西尔伯曼乘坐火车四处流亡的经历,描写了主人公维持固有秩序的内心幻想与纳粹“反犹”现实之间的深刻矛盾,刻画了犹太富商从理智清醒,到极度压抑,直至精神崩溃,陷于疯癫的心理流变。《旅人》不仅填补了德语小说没有描写“水晶之夜”的文学空白,更以犹太主人公的视角观照时代的剧变,以受迫害者之口亲述个体的恐惧与伤痛,为还原历史、反思暴行提供了独特的文学视角。

语料库文体学发轫于上世纪80年代,是将语料库语言学研究范式与文体学研究相结合而催生的新兴研究领域[1]。为文学文本分析提供了全新的研究范式。语料库文体学基于大量的文学语料,通过对高频词、搭配词、词丛等信息进行检索和统计,为文学作品主题思想、人物形象、叙事发展以及作家风格等研究提供科學、客观的研究方法。基于语料库对小说《旅人》进行文体学探析,可以避免传统文学批评中过分强调主观判断与逻辑演绎的不足,可以为文本阐释提供定量描写与定性分析的研究思路。笔者自建《旅人》德语原文语料库,运用AntConc软件中Word List以及Concordance等功能对语料库进行检索,以期客观阐释小说主题、分析人物形象,拓展语料库方法在德语文学领域的应用,为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一.研究综述

在中国知网以“语料库文体学”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共检索到相关文献181篇,其中大量实证研究聚焦英语文学作品,或对汉语作品的英译本进行分析。

前者对英语文学的研究例如:丁友德基于《双城记》语料库,运用key-words、Concordance和 Cluster功能探索文章的关键词及其蕴涵的意义,以对小说中复仇、人道主义以及仁爱的主题进行直观解读[2];又如宋艳秋运用语料库方法对小说《傲慢与偏见》进行检索,基于文中高频出现的女性词汇,得出小说蕴含丰富女性思想的观点[3]。

后者对对汉语作品英译本的研究例如:霍跃红选取朱自清散文名篇《荷塘月色》的三个英译本作为语料,分析英译本中词汇变化量、句子长度、可读性等数据,并得出结论,三个译本与原文质朴的语言风格相吻合,但在情感词汇使用、比喻修辞翻译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4];又如沈会霞基于《倾城之恋》英译本语料库分析其词汇、句法以及修辞特征,认为译本动词、副词比例较高,句法难度偏小,语言生动灵活,保留了张爱玲的语言风格[5]。

综上所述,当前国内语料库文体学研究主要聚焦英语文本,对其他语言文学作品关注较少,因此本文在借鉴对英语文本研究对基础上,仍具有较大的研究空间,将语料库文体学方法引入德语文学研究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同时期待本文能够丰富德语文学批评领域的研究思路,拓展语料库文体学的应用场景。

二.数据统计与文本阐释

笔者自建《旅人》德语原文语料库,经过检索《旅人》共分11章,包含637589个字符,本文首先将运用Word List功能对小说《旅人》中出现的高频词进行检索,过滤掉无实际意义的虚词后,制作“高频实词表”,在此基础上结合小说情节与时代背景对小说主题进行阐释;其次,将运用Concordance功能对小说中的人物姓名进行检索,通过分析其前后语境中出现的修饰语,以对《旅人》中的人物形象进行描写研究。

(一)主题研究

高频词通常反映一部作品所讨论的话题或问题的焦点,因此基于语料库的文学作品主题研究旨在分析文学作品的高频词,基于此探讨文学作品的主题和意义[6]。本节运用AntConc中Word List功能对《旅人》语料库进行检索并得出词频表,为使结果具有代表性,将词频表中虚词过滤后制作“高频实词表”,选取其中前60位实词如下图所示。在此基础上,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实词,结合Concordance功能对其进行检索,对其上下文搭配词进行分析,以进一步探究小说主旨。

除人名外,高频实词表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名词为Geld(147次),频率第二高的名词是Mark(123次),二者均代表金钱的概念。主人公西尔伯曼原为犹太富商,因此家境殷实,但因纳粹上台后采取的一系列恐怖政策致使西尔伯曼不得不变卖家产,携带巨资踏上了流亡之路。正如主人公自己所言“人们离不开钱,钱就是生命,尤其是在战争年月。犹太人在德国没有钱财,就好比是被关进没有食物的笼子里的动物,让人看不到一丝希望”[7]29,在个体奔逃的旅途之上,金钱不仅主人公维持漂泊的经济基础,也是支撑其逃离德国仅存的希望与寄托,然而随着公文包丢失,主人公几乎全部钱财被盗,流亡的勇气、求生的希望也随之破灭,西尔伯曼遂濒临崩溃的边缘,最终陷入疯癫的状态。由此可见,金钱在小说《旅人》中并不仅仅代表财富与地位,而是象征希望与生存,主人公一次次以金钱换取逃离德国的尝试,却一次次以失败而告终,他一次次购买车票、支付食宿,只为再次启程踏上流亡之旅,寻求内心的慰藉,而最终只是原地打转,无法挣脱恐怖的魔掌,更无法逃脱时代的悲剧,求生的本能与现实的恐惧将个体的绝望演绎到了极致。

Zug一词在文中出现79次,同样位居“高频实词表”前列。从柏林到汉堡,再从柏林到多特蒙德、亚琛...铁路线勾勒出主人公不停奔逃的足迹,火车已演化为主人公寄托求生希望的精神支柱。流亡伊始,西尔伯曼乘坐火车前往各地回收财务,寻求帮助,希望逃离德国,然而随着一次次尝试的失败,主人公陷入了无目的的旅行,他将登乘坐火车作为寻求慰藉的方式,似乎换乘的次数越多心中就愈发踏实,似乎只要自己处在不断的运动状态中便能避免迫害,获得安全。火车同样见证了西尔伯曼精神状态发生的流变,流亡之初,无论是与纳粹党员Turner对弈还是与犹太逃亡者Lilienfeld交谈,西尔伯曼尚能保持清醒,时刻保持谨慎与理智。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精神逐渐被消耗,毅力趋于殆尽,从对待Angelhof女士的疯狂迷恋,到对火车上两名士兵的语无伦次,西尔伯曼已然逐步放弃理智的约束,陷入了精神崩溃的边缘。正如主人公所言“我流亡到了德意志帝国铁路公司”[7]171“我几乎快成为德意志帝国国有铁路的一部分了”[7]245,车轮永远在滚动,似乎给予了西尔伯曼暂时的宁静与安全,然而火车永远无法驶出德意志帝国铁路的版图,西尔伯曼也永远无法逃离时代加之于个体的厄运,Zug一词不仅记录了主人公逃亡的路线,更见证了绝望对人性的巨大摧残,见证了个体奔逃的命运悲剧。

Juden在小说中出现68次,Jude出现60次,属于出现频率较高的词汇,从定量的角度分析可以判断小说《旅人》是聚焦犹太人命运的文学作品。上世纪二十年代,犹太人已基本融入德国社会,而随着1933年希特勒掌权,犹太人悲剧命运开始了,最初的反犹措施仅涉及出行、工作,而随着纳粹势力不断膨胀,德国逐渐采取了更加严厉的反犹措施,取消公民权利、驱逐出境,直至最后种族屠杀的悲剧。小说作者Boschwitz自己作为犹太人亲身经历了纳粹迫害与海外流亡的悲惨经历,因此小说《旅人》中隐约浮现出作者个人的命运写照,使整部作品兼具高度的文学性和自传色彩,这使得本部小说成为德语二战反思文学中特点鲜明的作品。此外,《旅人》填补了没有长篇小说描写“水晶之夜”的文学空白,1938年“水晶之夜”标志纳粹对犹太人有组织屠杀的开始,反犹措施呈现逐步升级的态势,因此主人公西尔伯曼也经历了怀有微弱希望,希望秩序恢复,经历几番尝试,企图逃离德国,到最后接近崩溃,彻底绝望的精神流变。作者以犹太人的第一人称视角观照了整个社会的风云突变,更反映了当时犹太人逐渐绝望的心理历程,小说中Jude(n)一词高频出现,不仅表现为真实的个体恐惧,更刻画出剧烈的时代伤痛。

(二)人物分析

通过观察Word List可以发现,出现频率最高的三个人名分别为西尔伯曼(630次)、Becker(101次)以及Findler(63次),本章将运用AntConc中Concordance功能以及N-Grams功能对上述三个名词进行检索,通过分析其所处语境与高频搭配词以对人物形象进行探析。

1.希尔伯曼人物形象分析

西尔伯曼是小说的主人公,贯穿小说始末,是叙事的焦点,因此出现频率最高。西尔伯曼本为犹太富商,生活优渥,但因受到纳粹势力的冲击与威胁,不得不变卖产业,踏上流亡之旅,他尝试委托身在巴黎的儿子为其办理入境许可却始终遥遥无期,他也试图从比利时边境逃出德国却最终以失败告终,西尔伯曼不得不一次次换乘火车,似乎不停的运动才是获得安全与平静的唯一出路。通过N-Grams功能对Silbermann词条进行检索,可以发现在2词结构中与Silbermann搭配最多的动词是sah(14次)、schwieg(9次)、hatte(6次)、sprang(6次)、nickte(5次)、stand(5次),结合Concordance功能对其语境进行观察可以发现,西尔伯曼在流亡过程中频繁地观察身边的人物和环境,表现其小心谨慎的状态;此外,西尔伯曼还多次表现出对他人观点的沉默与赞许,这既是对处境的无奈,也是对现实的妥协;最后,小说中还多次描写西尔伯曼跃起、起身,实则是对主人公应激反应的写照,或是“从座位上跳了起来”或是“从床上一跃而起”均表现了其焦虑、压抑的心理状态。

2.贝克尔人物形象分析

作为小说中出现频率仅次于主人公西尔伯曼的人物,贝克尔主要出现在前三章,其中第三章最为集中,原因在于第三章聚焦西尔伯曼与贝克尔的激烈冲突,二人在平分公司后分道扬镳,因此第三章之后贝克尔便鲜有登场。

从西尔伯曼的视角出发,与贝克尔搭配的词条多为“朋友”“交谈”“需要”等,由此可见,作为当年参加一战的战友、如今的公司合伙人,贝克尔在西尔伯曼心中拥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主人公遭遇危机后第一个希望求助的人。然而现实却与此相悖,经过观察可以发现,从第三人称视角描写贝克尔的形容词多为“好斗”“自豪”“轻蔑”“摆架子”等负面词汇,由此可见,贝克尔对于自己雅利安人身份的优越感根深蒂固,而且毫不掩饰对与犹太人的轻蔑与鄙视,小说中贝克尔也因此被描述为一个高傲、激进的纳粹分子形象。

3.芬德勒人物形象分析

芬德勒在小说中出现63次,是继贝克尔之后出现频率最高的配角形象,芬德勒主要出现在小说的第一章,主要叙述了西尔伯曼与芬德勒二人就房屋出售讨价还价以及危机之时芬德勒掩护西尔伯曼逃离住所的情节,在此后的章节中,芬德勒仅偶尔被提及,未曾再次出场。

西尔伯曼曾说“我还有两位雅利安朋友,他们是贝克尔和特奥·芬德勒”[7]41,尽管二人均为雅利安人且均为纳粹党徒,但芬德勒具有与贝克尔不同的人物形象,经过检索发现,作者通过“冷酷”“敲诈”“骗子”等修饰语将芬德勒刻画成了一个趁人之危、见财起意的商人形象,在好友西尔伯曼急需用钱时大肆压价,妄图以极低的价格收购好友的住宅;此外,作者在刻画芬德勒形象时还用到“可靠”“正直”“诚实”“正派”等积极的词汇,尽管身为纳粹党员,但仍与昔日犹太旧友保持可以依赖的朋友关系,在纳粹暴徒冲击西尔伯曼住宅之时愿挺身而出,掩护西尔伯曼离开,以至于遭到了无端的殴打。由此可见,芬德勒一方面被刻画成狡黠的盘剥者,另一方面也是纳粹党中温和派的代表,是主人公西尔伯曼可以信赖的朋友。

本文基于小说《旅人》德语原文语料库,采用定量与定性的研究方法,运用AntConc检索软件中Word List,Corcondance等功能对语料库进行检索,结果表明小说《旅人》围绕个体奔逃展开剧情,反映的是“反犹”浪潮下时代的伤痛与恐惧:流亡、绝望成为整部小说的关键词。此外,通过对词条所在语境进行分析,主人公西尔伯曼尽管行事小心谨慎,但内心实则极其焦虑压抑,最终不得不向现实做出妥协;贝克尔被刻画为一个贪财好利、高傲激进的纳粹党徒;芬德勒则表现为一个见财起意却值得信赖的温和派纳粹分子形象。

过往的语料库文体学研究主要聚焦英语世界文学作品,在其他语种文学领域应用较少,本文基于语料库方法对小说《旅人》对主题思想和人物形象进行探析,为德语文学研究提供新的研究思路,以期拓展语料库文体学范式在德语文学领域的应用场景。

参考文献

[1]卢卫中,夏云.语料库文体学:文学文体学研究的新途径[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10(01):47-53.

[2]丁友德.基于語料库的《双城记》主题探析[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20(08):21-24.

[3]宋艳秋.基于语料库方法检索分析《傲慢与偏见》[J].文学教育,2019(05):136-137.

[4]霍跃红.基于语料库的翻译文体学应用研究———以《荷塘月色》的三个英译本为例[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4):69-73.

[5]沈会霞.从语料库文体学的视角浅析《倾城之恋》英译本的文体特征[J].宿州学院学报,2018(05):76-79.

[6]胡开宝,杨枫.基于语料库的文学研究:内涵与意义[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05):143-156.

[7]Ulrich Alexander Boschwitz.旅人[M].刘颖,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21年.

(作者单位:大连外国语大学德语学院)

猜你喜欢
旅人
吴洪激
沙漠中的怪物
旅人蕉
午夜十二点的猫咪旅馆
旅人的故事
秋雨
春风
一湖水
旅人与火
一颗雪白的羊头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