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应高效渗透语法知识

2022-04-02 10:16王艳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22年3期
关键词:语法语文

王艳

内容摘要:在现实的初中语文教学中,很多老师过分淡化语法教学、忽视语法知识,甚至剔除了语法教学的相关内容,这给我们的语文教学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也令我们的语文教师十分尴尬。为了今后做好与高一阶段教学的衔接,那么作为初中七年级的语法教学,该如何实施呢?笔者认为应该从运用教材,创设活动与利用成语,依靠朗读两方面进行实施。

关键词:语文 语法 语用

过去有的老师曲解课标,觉得语法反正不考,即便考分值也极小。不如就在具体的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忽略语法,甚至是剔除了语法教学的相关内容,使得语文教学缺乏一个系统性,完整性。这样随意的语文教学副作用十分明显:学生写作文语法错误频出,丢成分的现象时有发生;语法现象复杂的文句不能理解;到高中一旦涉及到相应的语文知识的讲解,像听天书一样,无所适从。英语语法是铺天盖地的讲,语文语法是不提不讲,这令我们的语文教师也十分尴尬。现在再一次在新编教材里提及语法的教学,可见意义是很重大的。当下作为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语法知识,该如何具体实施呢?編写本套新教材的专家蔡肇基老师关于学生语法知识的学习,有这样一段表述:“初中生语法学习的基本定位是“语用”而非“语识”,要发挥对语法“人文性”的理解。这对目前初中语文的语法教学还是非常有指导价值的。仔细琢磨一下,所谓“语识”就是负载了一定概念术语的语法理论知识。所谓“语用”就是研究怎样通过语言环境来理解和使用语言,而并非仅是单纯了解语法的相关概念。用更通俗的语言来说,就是强调教学不能脱离语文运用实际环境去对语法知识进行专一系统地讲授和练习,更不能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语法的相关概念。

面对这一套部编教材,语文教师讲授语法肯定是必须的。但是如何讲好语法知识,才能更加生动灵活,更容易被我们的学生所理解和接受的问题却是值得我们深思的。对于刚进入初中阶段的七年级的学生,语文教师该怎样高效渗透语法理论、教授语法知识呢?

一.运用教材、创设活动,在现代文教学中渗透语法

对于现代文的语法知识讲解一般以和阅读教学相结合,以随文点拨为原则。只有将语法知识与阅读教学互相结合,把语法概念置于一定的语文背景之中,让学生在具体的语文环境中理解抽象的语法概念,才能最高效把握这些知识中蕴含的价值,从而灵活理解语法、运用语言。

1、揣摩词语渗透语法

对于刚进入初中的七年级而言,学习字词应该是一个重点,要让学生规范、系统地学习汉语的语法基础:实词和虚词,绝不仅仅是单纯依靠死记硬背。对学生而言,无论是词语的积累还是理解能力的提高都是大有裨益的,更有利于后面学习短语和句子。七上书后的附录语法知识是实词,这就要求我们的学生重点掌握。当然对于其他的语法知识如:短语结构、单句成分、修辞手法、复句类型也可以随文适时渗透点拨。例如现代文朱自清《春》中描写小草的“钻”和“偷偷”两个字用语非常准确、形象,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析用得好在哪里。先问学生,作者用“钻”字能体现什么?告诉学生像这样的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存在、变化等方面的词语就是动词。接着可以问一问学生用这个动词,作者想表达什么?学生会自然联想到初春小草勃发的生命力。教师还可以再问:这种“钻”的状态,人们容易察觉吗?的确不容易,而是悄悄的钻出来,写出了小草在春姑娘的催发下潜滋暗长,不愿意被人门察觉的情态,好像故意在躲着、藏着,草仿佛也具有了人坚强的性格,一下子没有感情的小草好像变得像人那样,其实就是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最后小结这两个词语展现出了春草顽强的生命力,展现了春意盎然的动人景象。

2、分析句子渗透语法

对于一些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可以通过渗透一些语法知识来帮助他们更深入地理解文章。例如教授现代文《社戏》时就可以巧妙渗透语法教学:一个较长的句子可以明确告诉学生前半句的主要陈述对象就是“豆麦和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我们就把“清香”称作句子的主语。提醒学生说话或写文章时,要考虑好用什么词作主语的问题。接着问学生,是什么发散出来的清香呢?当然是“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同时提醒学生“两岸的豆麦”与“河底的水草”这两部分都起到修饰后面“清香”的作用,让他们意识到所谓巧妙的修饰成分,并不就是优美的词语,首先最重要的是力求准确,能够符合语境、语义,有时能使文章的文意得到升华。再问问学生“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两者有什么联系?当然是并列关系,“和”是很明显的语言标志。另外还可以问问学生后半句“朦胧”这一词语用在这里,有什么好处“?引导学生思考“朦胧”这一词是由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状态、特征的形容词活用为了动词,形象写出了月色与水气水乳交融的情状。最后进行小结:美景之中渗透着作者在看社戏途中的美好心情。相信如果带着学生这样分析,那么他们对这句话的理解就会更透彻、更深刻了。

3、创设活动渗透语法

广泛开展语文活动,能充分开发、利用学生的学习资源,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创造意识、探究意识[1]。语法教学也可以在语文活动中拓展。如,我们可以开展“成语大全”、“汉字听写大会”、“广告栏找错处”、“比试改病句”等多种活动,将我们语文教学的阵地从教室扩大到周围的生活,做到时时处处有语文。在开拓国学课程的资源中,快乐高效学语法。关于对联,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多多关注书刊、报纸、名胜古迹,搜集精妙对联,积累并合作交流。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分析:你收集的句子为什么是对联?对联有什么特征?对联中的个别字词能换吗?引导学生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了解对联的样式,以及相应位置字词的词性,培养他们的语感。最后还可以要求他们熟读成诵,这样就能使学生积累语言,灵活理解并运用相应的短语语法了。

二.利用成语、依靠朗读,在古文教学中渗透语法

成语脱胎于古代汉语,它受中国语言传统的影响,在形式上也打上了古汉语的烙印,保留了古代语的许多特点。我们在文言文教学中可以适当联系学生从小就熟悉的成语,能挖掘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另外还可以通过对古文的朗读,引导学生认识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在词义、语序的区别来理解古汉语中的语法现象。

1、巧借成语暗示语法教学

在进行文言文教学时,对于一些难于把握的词类活用现象,语文老师可以借助学生所熟知的一些成语进行教学,借助这些成语能够帮助他们对于活用现象的理解与掌握,触类旁通也能引发他们学习古汉语的兴趣。

(1)运用成语理解特殊词义

学习意动用法时,如七年级上册的《论语》“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中的“乐”以……为乐”时,可以介绍“不耻下问”“妻梅子鹤”“幕天席地”等成语,了解这些成语中“耻”、“妻”、“子”、“幕”、“席”的意思分别是“以……为耻”,“以……为妻”,“以……为子”,“以……为幕”,“以……为席”触类旁通,就能理解意动用法了。学习使动用法,如讲授《论语》“曲肱而枕之”的“曲”使……弯曲”时,就可以引入“沉鱼落雁”“汗牛充栋”“威武不屈”等成语,了解这些成语中“沉”、“落”、“汗”、“屈”的意思分别是“使……沉,使……落,“使……出汗”,“使……屈服”来理解使动用法,就会比较容易。

(2)运用成语掌握文言句式

①宾语前置句

初中阶段的文言文动词带宾语会碰到宾语前置的现象,前置是有条件的,学生一时难以理解。当讲到七下的古文“《陋室铭》中 “何陋之有”一句时,可以巧妙的由成语“何去何从”引入,讲清即“有何之陋”,属于疑问句中宾语前置,运用了“何”。学生通过迁移知识点就能很快理解什么是宾语前置的现象,十分直观。

②省略句

古人写作古文时,用语十分精炼,经常会省略一些成分如主语和宾语。学习文言文中的省略句现象,也可以从成语的省略现象入手,如:“叫苦不迭”“捧腹大笑“省略了主语,“一诺千金”省略了谓语中心词,“狼吞虎咽”省略了主语和宾语。例如:讲文言文《三峡》中的“朝发白帝”省去了介词“于”的语法现象时,教师就可以引入相应的“名满天下”、“鸠占鹊巢”等成语进行巧妙的拓展,来帮助学生理解这类省略句的语法现象。

③被动句

古文中的被动句式同样也可以通过引入成语帮助学生理解。例如:在讲授文言文《愚公移山》中的“帝感其诚”这一被动句式时,教师就可以借用相应的“为人所不齿”、“鲜为人知”、“受制于人”、“金石为开”等成语进行拓展,这样学生理解此类语法现象也会相对容易,也能提高学生理解该类语法的能力。

用耳熟能详的成语中暗含的被动句式来帮助学生理解古文中的被动现象,学生更容易接受。运用成语暗示语法的教学方式,既直观有趣,又容易被学生所理解;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让他们在主动探究中习得相对比较抽象的知识,避免了因为老师直白死板地讲解文言语法知识而致使学生觉得晦涩难懂的现象。

2、巧用朗读暗示语法教学

诵读的妙处是很大的,学生需要通过大量的朗读,通过体会音韵的高低、语势的变化节奏、虚词表现的语气等来体会文气,从而深入理解文句[3]。我们现在的文言文教学需要重视吟哦讽诵这一方法,指导学生的朗读才更具价值。教师在指导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发现并归纳正确的停顿方式带来的语气变化背后的语法知识,要让他们理解读准活用的词语字音以及特殊句式的语调所涉及到的文言语法知识。

(1)读好句读,理解语法

①古今异义词间要停顿

古文在措辞表意时非常简洁,古代汉语一般以单音节词为主,一个字大多就是一个完整的词。学生一般难于理解的是古文中有的邻近的两个单音节词合在一起刚好和现代汉语中的某个常见的双音节词形式一样,如“妻子”,但它们的词义却有着很大的差别。诵读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在两个单音节字之间进行细致的停顿,这样也能了解古汉语词义的扩大、缩小、转移,感情色彩发生变化等现象,帮助学生理解该句的意思与结构。“可以为师矣”(《〈论语〉十二章》),这句中的“可以”在现代汉语中就是一个词,合起来读顺理成章,不需要进行停顿。但在此句中“可以”恰恰是两个词,“可”是“可以”的意思;“以”是“凭借”的意思。这句话实际上是个省略句,“以”后面又省略了“之”。显然与现代汉语的“可以”不是一个意思,因此读这句话,“可”与“以”之间及“以”与“为”之间,要引导学生进行停顿。类似的用法还有“地/方”“其/实”等,都可以通过朗读,引导学生理解此处的语法。

②句子成分间要停顿

主谓之间,状语与动词之间,动补之间一般需要停顿。如《卖油翁》中“康肃/笑而遣之”,指导学生划分朗读的停顿,让他们初步感知到主语与谓语有必要停顿,提醒学生“康肃(陈尧咨)”怎么了?笑着打发他走了。“康肃”这个主语与“笑而遣之”这一部分的谓语之间要停顿。

③特殊的虚词后要停顿

文言文中一些虚词,如“而”、“之”、“于”等,有起到平衡音节的作用,朗读时根据需要,可在其前或后停顿一下,能使得整个句子的语气不至于显得急促,而是缓急有致[4]。如“人不知/而不愠”(《<论语>十二章》)。

(2)读准字音,理解语法

在诵读指导过程中,还可以通过正音来理解语法知识[5]。如文言文《木兰诗》和《卖炭翁》中“但闻燕山胡骑”“翩翩两骑来是谁”的“骑”,要提醒学生读成“jì”,这是古汉语中名词活用为动词。相信通过这样的正音指导,学生对于类似的词性活用的语法会非常深刻。

(3)读准句调,理解语法

在朗读中通过语气、语调变化的指导来引导学生了解固定句式[6]。如七上教学《河中石兽》中的一句“不亦颠乎?”中“不亦……乎”就是古人常用的一种固定句式,表示委婉的反问语气,作“不也……吗”讲,教师应提醒学生朗读这一句时,语调要稍有上扬,把略带讽刺的反问语气读出来。相信通过这类的朗读指导,就一定能够让学生了解这类特殊的固定句式。

通過这些有效的朗读指导,学生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逐渐掌握了正确的发音、停顿的方法和语气、语调的调控[7]。

文言文的教学形式灵活多样,无论采用哪种形式,教师在教学中要有“语法”的概念,在“语用”中让“语法”焕发出生命。学好语法,活学语法,等待着你我不断践行!

参考文献

[1]吴伟星.关于初中语文语法教学的忧思[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9,(07):58-59.

[2]陈思.高中文言文诵读教学探究[D].山东:曲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

[3]向佩佩.高中文言文诵读教学研究[D].江苏: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20.

[4]许志文.初中文言文语法教学探究[D].江苏:苏州大学硕士论文.2011.

[5]王嘉蕾.高中语文古诗词情感教育研究[D].江苏: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20.

[6]张霞.初中语文基本阅读方法指导研究[D].陕西:陕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9.

[7]张林林.初中古诗词诵读教学研究[D].江苏: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9.

(作者单位:江苏省镇江市第三中学)

猜你喜欢
语法语文
跟踪导练(二)4
参考答案
语文俱乐部
语法拾趣“尚未”和“仍然”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