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新文科建设的路径研究

2022-04-02 13:39田凯月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22年3期
关键词:文科学科特色

田凯月

内容摘要:自2019年“新文科”建设正式提出以来,地方高校是推进新文科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对此,地方高校要把握好发展新机遇,找准自身发展定位,理解新文科的内涵,依据自身实情和区域特色,构建出全新的新文科建设路径。

关键词:地方高校 新文科 教育学 建设路径

2019年4月,教育部、科技部、财政部等部门在天津大学联合召开“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启动大会,标志着国家“四新”建设工程正式开启。[1]由此“新文科”建设正式拉开序幕。2019年6月,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吴岩司长在一次会议上特别指出:“我们一定要让新文科这个翅膀硬起来,中国高等教育飞得才能平衡、飞得高”。[2]推动新文科建设,就要引导文学、史学、教育学等文科的创新发展,着重人文精神的塑造,体现其价值导向。在推进新文科建设的过程中,地方高校是一股不可忽视且强大的力量。地方高校要把握好国内外发展新形势和教育发展新机遇,密切关注社会需求变化,找准自身发展定位,依据自身实情和特色规划出新文科构建和实施路径,以适应当今社会对多元化人才的需求。

一.新文科的内涵

“新文科”这一概念是相对于传统文科而言的,它不是简单的对传统文科的否定和彻底颠覆,而是在传统文科的基础上拓展和深化,重新定位文科的学科内涵以及人才培养目标,探索新的建设模式,以此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满足国家的建设需求,供给社会的实际需求。[3]新文科建设的任务是打破学科之间长久以来的隔阂,对不同学科进行融合重组与跨越交叉,实现跨学科、跨领域教学,同时将现代科学技术运用到教育与学习之中,从而全面提高文科教育质量。

二.新文科的特征

新文科“新”在何处,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新在人文精神的主题变化上。相较于传统文科,新文科强调以人为本,即要关注人的全面发展,旨在打造一种全新的以人文精神为主题的格局,创造出全新的价值引领作用。第二,新在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上。学科的交叉融合可以把相关学科结合到一起,打破泾渭分明的局限,开展跨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积极开展跨学科、跨专业和跨领域研究,突出自身特色,不断调整学科布局,优化学科结构,是当下新文科建设的应有之义。第三,新在教育教学方式和方法上。新文科建设强调网络技术在教育教学方式和方法上的融合与应用,建设“互联网+高等教育”新形态。第四,新在具有中国特色。在全球新格局的背景之下,立足中国传统文化,把握中国实际国情,借鉴国外先进经验,通过消化吸收和改造成为具有中国特色和本土特征的中国文化,从而创造新的价值引领方向。

三.地方高校新文科建设的必要性

(一)时代的需求

1.新科技的推动

新科技带来的是一次全方位的变革,不仅推动了工科、农科、医科及其高新产业的发展,而且与文科密切相关。新文科“不仅要传承传统的、经典的文化,还要展示哲学社会科学与新一轮产业技术革命交叉融合产生的新变化。”[4]如互联网+教育的新形态,使得教师的教学方式与学生的学习方式产生了极大变化,这些都对文科的教育教学产生了新的要求。

2.新国情的变化

中国已经迈入新时代,新国情促使文科产生新的变化。要实现中华民族的偉大复兴,不仅要有足够强硬的“硬实力”,更要有中国特色和中国态度的“软实力。”2016年5月,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的讲话中指出,要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5]地方高校是我国高校的一支中坚力量,有必要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和地方区域特色把握新文科建设的内涵,加快新文科建设进程。

3.全球新格局的需求

随着中国大国的崛起,国际学术舞台上要发出具中国特色的中国声音。全球新格局视野下,人才需求不断趋于国际化,传统文科所培养的人才与社会所需求的新型文科人才供给并不匹配。我们急需培养一批新型专业人才,如能承担起向世界传播汉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教师人才,能向世界展现国家新面貌的新闻传播人才,能处理好国际关系的外交人才,能融贯中西、发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的哲学人才等。

(二)自身的需求

1、学科专业间的隔阂急需打破

学科分化是学科发展和成熟的主要标志,然而不同知识体系之间长期的隔阂、分离,传统学科专业设置已不适应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当代大学生之间“文不通理”、“理不通文”的现象比比皆是,甚至同一学科内极为相近的两个专业之间也互相知之甚少。这就导致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之间犹如楚河汉界,互不沟通、互不学习,校内资源也无法进行共享,专业发展具有强烈局限性,因此整体的教育质量也无法得到保障。打破学科专业之间的隔阂,在文理之间甚至是学科内部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已经刻不容缓。学科交叉可以把相关学科结合到一起,开展跨学科专业人才培养。构建交叉融合的新文科课程体系,乃至探索建设新兴文科专业,积极开展跨学科、跨专业和跨领域研究是新文科建设的重中之重。

2、对文科的实质需重新理解

文科不是大众眼中相对“简单的”学科,反而文科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和价值导向更加“耐人寻味”。自1999年起,我国高校开始了一轮大规模扩招。在我国高等教育迈入大众化阶段的同时,不少高校在专业设置上的弊端逐渐显露,犹以文科为甚。文科专业不消耗大量的实验设备,各地方高校由于办学资金限制因此纷纷开办文科专业,录取了大量文科学生。长久之下,难免忽略了文科的实质,出现文科教学质量不高的现象。文科须有的批判性思维、价值关怀等出现了问题,人文关怀和人类情感有所缺失。

3、研究方法论需重新定位

文科中很多基本概念来自西方,中国许多文科研究对西方学术有一定的依赖性,甚至部分学科的依赖性相当强。[6]受上世纪西方思潮的影响,我国许多学者在文科理论研究中往往会“矫枉过正”,在文科理论研究中硬套西方的观点和方法,文科研究过度西化和量化,关注微观而忽视宏观,以技术至上而忽视思想,以至于忽略了中国的、文科的本质。新文科建设要求我们不能以精确、定量、客观为目标而孜孜于文科的科学化、规范化的探求,而是确立符合文科发展、符合中国特色的研究方法论。

四.地方高校新文科的建设路径

(一)立足传统文化,依靠政策支持

新文科建设首先要革新學科理念,找准建设定位。不仅要站在开放的国际性视角,还要立足于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深植于中国大地,进一步促进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文化”,通过学术自觉、话语自信和理论自信的实现来提升中国文科的国际影响力,在解决重大问题方面做出中国文科领域的贡献。同时,地方高校要利用自身优势,把握现有的政策推进新文科建设。例如2019年教育部发布的“双万计划”。计划中指出要推动新文科建设,引领带动高校优化专业结构、促进专业建设质量提升,推动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7]因此,地方高校应该抓住机遇,乘势而为,尽力整合资源,积极申报教育学专业国家一流、省一流建设项目,主动地参与融入“双万”建设,为新文科建设增砖添瓦。

(二)顺应人才需求,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新文科建设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注重内涵式发展。新文科建设要求顺应时代发展,提高文科人才培养质量。新文科建设要培养既有家国情怀又有前瞻素养,既有专业知识又有实践能力,既有创新能力又有人文素养,既能独立自主又有协作能力的适应全球新格局的高素质人才。吴岩形象地将从传统文科到新文科培养目标的转变比喻为从“守城”到“攻城”,即传统的文科教育目标是培养“守城”人,而新的文科培养目标应是培养“攻城”人。[8]新文科建设要求在人才培养机制上做出优化,管理机制、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设定等要符合社会和市场的发展需求。首先,要在明确办学定位的基础上明确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各地方高校要培养的是面向地方发展需求、服务区域发展的具有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同时要形成专业人才培养的特色。其次,可多方合作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以确保符合地方发展需求。结合当地人才需求和自身院校专业建设的实际情况,充分吸收行业内资深专家的意见,对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进行统筹协调。

(三)促进交叉融合,探索新兴文科

首先,在促进文科与理科交叉融合方面,地方高校可在现有的专业设置基础上,增强主修核心课程与选修非核心课程之间的结合,培养兼具知识素养及广阔知识领域的人才,既能打破“文不通理”、“理不通文”的隔阂局面,同时也能拓宽人才知识宽度。当然,也可根据不同学科间的相关性和社会需求合理性确定探索建设新的学科。其次,促进人文学科与社科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如社会科学领域内的教育学科与人文科学领域内的法律、艺术、历史学科之间交叉融合,在这一层面更易根据社会需求增设新兴学科。再次,在促进学科内部交叉融合方面,可实行大类招生培养的模式。本科一年级时对新生实行大类培养,修习基础专业课程,一年后让学生谨慎选择适宜专业进行修读,以实现高校内部协作培养和资源共享,消除学科内部专业设置过细且专业之间界限分明的弊端。此外,地方高校在构建交叉融合的课程体系时,可在现有教育资源基础上,整合具区域特征的校本资源和区域资源,如开发红色革命教育课程体系等。在构建交叉融合的课程体系和探索建设新兴文科时,要能体现出相关交叉学科发展的新动态与新方向,同时也要保持课程体系的灵活性和弹性,使得新文科课程体系建设能够应对未来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四)变革教学方式,科技引领创新

现代知识和信息的传播已经打破了实体性教育空间的限制。将人工智能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大数据”、“云计算”等新科技融入到教学手段和学习方式当中,促进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应用,引领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和创新。在教师教学方面,新文科建设的背景下,对教师的专业素养的要求发生了变化,要求教师有运用信息和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教育教学的能力。相应的这些新科技技术的应用也要求融入到教师的教育教学之中。在学生学习方面,打破教室内一元的、线性的学习方式,学生可利用网络技术进行远程学习、慕课学习等。同时也要求学生可以充分利用网络上的优质资源,由被动的学习转为主动的学习,以适应时代发展趋势。无论是高校的教学还是学生的学习,都应把握住现代科技带来的机遇,利用科技智能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做出创造性变革。

(五)发挥特色优势,服务区域发展

新文科建设不能生搬硬套一流高校的现有建设模式,也不能一刀切地设置一个“模板”作为建设标准,否则就会不符合实际,体现不出地方特色,以至新文科建设失去内生活力。因此,地方高校要根据地方区域发展需求,结合自身特点,在新文科建设过程中体现出优势与特色。首先,新文科建设要能够密切关注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变化,了解掌握区域内的企业情况,了解所需人才应具备哪些特点。其次,要有效利用地域文化特征,增强区域文化资源对地方高校新文科建设体系的价值引领作用,并将地方高校作为引领区域发展的科学表征。例如身处孔子、孟子、朱熹等古代教育大家、历史名人故乡等地的地方高校,可以利用这一地理优势和文化优势,将其优秀思想融入在教育学学科的建设中,建立起历史名人与本校文学、哲学、教育学等学科的联系。此外,地方高校在新文科建设过程中要体现包容性和灵活性,既能办出自身特色,又能适应经济社会对人才多元化的需求。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介绍“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有关情况.http://www.moe.gov.cn/fbh/live/2019/50601/mtbd/201904/t20190430_380197.html[EB/OL].2019-04-29.

[2]吴岩司长在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教学指导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EB/OL].[2020-03-07].https://jdx.cdtu.edu.cn/info/2042/3358.htm.

[3]安丰存,王铭玉.新文科建设的本质、地位及体系[J].学术交流,2019(11):5-14+191.

[4]吴岩.加强新文科建设培养新时代新闻传播人才[J].中国编辑,2019,(2):4-8.

[5]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2016-05-17)[2020-03-07].https://www.Xinhuaned.wm//politics/2016-051181c_1118891128.htm.

[6]樊丽明,杨灿明,马骁,刘小兵,杜泽逊.新文科建设的内涵与发展路径(笔谈)[J].中国高教研究,2019(10):10-13.

[7]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的通知(教高厅函〔2019〕18)[A].2019_04_02.

[8]吴岩.“守城”到“攻城”:新文科建设的时代转向[J].探索与争鸣,2020(01):26-28.

(作者单位: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猜你喜欢
文科学科特色
科学构建超学科STEAM课程
文科不懂理科的伤悲
求学·文科版2019年6、7期合刊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
求学·文科版201806、07合刊
“超学科”来啦
孙文科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学生获奖及学科竞赛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