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润疆:时代意义、内涵诠释与实践路径*

2022-04-15 07:33任丽莉伊力夏提艾合麦提
新疆社会科学 2022年2期
关键词:中华文化共同体中华民族

任丽莉 伊力夏提·艾合麦提

内容提要:“文化润疆”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成为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重要内容。“文化润疆”内涵丰富,意义深远;“文化润疆”既有利于增进民族团结、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又有利于维护宪法权威、依法治疆,更有利于团结稳疆、富民兴疆,为长期建疆厚植思想文化根基。文章认为,可从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加强文化领域立法工作和多层次、全方位丰富群众精神生活等四个方面探索“文化润疆”的实践路径。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是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重要源泉。(1)中央民族干部学院教材编写组:《中国共产党的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北京:民族出版社,2013年,第182—183页。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其中所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与道德规范构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符号和精神命脉。习近平多次强调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我们要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紧密结合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第313页。

2020年9月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将“文化润疆”纳入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做好新疆工作,要完整准确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牢牢扭住新疆工作总目标,依法治疆、团结稳疆、文化润疆、富民兴疆、长期建疆,以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保障,多谋长远之策,多行固本之举,努力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生态良好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疆。”(3)《习近平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坚持依法治疆团结稳疆文化润疆富民兴疆长期建疆,努力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疆》,《光明日报》2020年9月27日。这为巩固和深化新疆各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血脉联系,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新疆工作提供指引与遵循。同年10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到2035年把我国建设成为文化强国。“文化润疆”是新疆融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进程的必然选择。

本文在阐释“文化润疆”的时代意义和深刻内涵的基础上,对“文化润疆”的具体实践路径进行探讨,以期为“文化润疆”的深入推进提供些许理论思考和智识资源。

一、“文化润疆”的时代意义

(一)解决事关新疆长治久安深层次问题的固本之举

“文化润疆”作为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首次提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疆的伟大实践中具有重大意义。首先,“文化润疆”聚焦“五个认同”(4)“五个认同”,即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最深层次的认同,即文化认同。习近平指出:“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5)《新发展理念是整体,各民族团结是大局》,中国青年网,https://news.youth.cn/gn/202103/t20210306_12747058.htm。“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不断巩固各民族大团结。”(6)《习近平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坚持依法治疆团结稳疆文化润疆富民兴疆长期建疆,努力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疆》。“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7)尔肯江·吐拉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国共产党新闻网,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20/1103/c40531-31916275.html。其次,“文化润疆”是维护意识形态领域安全的重要保障。意识形态领域的反分裂斗争对于新疆的社会稳定与长治久安总目标的实现至关重要。(8)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宣传部:《正确认识新疆若干历史问题》,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年,第1页。深入推进“文化润疆”有利于引导各民族群众的文化认同从“差异性”走向“共同性”。习近平强调,“要正确把握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增进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差异性是民族工作的重要原则。要正确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各民族意识的关系,引导各民族始终把中华民族利益放在首位,本民族意识要服从和服务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同时要在实现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整体利益进程中实现好各民族具体利益,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都不利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9)《习近平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李克强主持栗战书王沪宁赵乐际韩正出席汪洋讲话》,《人民日报》2021年8月29日。同时,“要守住意识形态阵地,积极稳妥处理涉民族因素的意识形态问题,持续肃清民族分裂、宗教极端思想流毒”(10)《习近平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李克强主持栗战书王沪宁赵乐际韩正出席汪洋讲话》,《人民日报》2021年8月29日。。从思想文化层面引导各族群众正确认识本民族意识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本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认同的关系,巩固和加强意识形态阵地,维护意识形态领域安全。其三,“文化润疆”是依法治疆、团结稳疆、富民兴疆、长期建疆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习近平强调,“要正确把握物质和精神的关系,要赋予所有改革发展以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以维护统一、反对分裂的意义,以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的意义,让中华民族共同体牢不可破。”“要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要完善差别化区域支持政策,支持民族地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提升自我发展能力。”(11)《习近平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李克强主持栗战书王沪宁赵乐际韩正出席汪洋讲话》,《人民日报》2021年8月29日。发展是富民兴疆、长期建疆的重要物质基础。经济发展既有利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疆的传承弘扬,又有利于推动新疆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深入推进“文化润疆”为新疆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精神动力,使各族群众在物质上与精神上共创发展成果、共享发展红利,增强了“五个认同”和国家、民族自豪感。

(二)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014年,习近平指出:“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12)《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人民日报》2014年9月30日。。在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所有工作要向此聚焦”,“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13)《习近平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李克强主持栗战书王沪宁赵乐际韩正出席汪洋讲话》,《人民日报》2021年8月29日。。因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文化润疆”的主线主旨,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增强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增强各族群众的凝聚力与向心力。自古以来,新疆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就有着深厚的认同感,各民族优秀文化扎根于中华文明的沃土,始终是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的关系问题上,习近平强调,“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华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叶,根深干壮才能枝繁叶茂”(14)《习近平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李克强主持栗战书王沪宁赵乐际韩正出席汪洋讲话》,《人民日报》2021年8月29日。。深入开展“文化润疆”有利于巩固新疆各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多元一体”关系,增进对伟大祖国和中华文化的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三)为巩固社会治理成果、凝聚社会共识、实现总目标奠定思想文化基础

近年来,以美国为首的境外反华势力不断以宗教自由、人权保护为借口污蔑和抹黑新疆为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采取的社会治理措施。当前,虽然“三股势力”在新疆得到了有效遏制,但其残余分子仍伺机而动,受民族分裂和宗教极端思想长期影响而存在的错误观点和错误思想在社会层面仍未绝迹,民族隔阂和宗教隔阂在一定范围内仍然存在,削弱了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文化的认同。2020年9月至2021年1月笔者做了问卷调查,1736份有效问卷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问卷调查统计数据

由上述数据可见,虽然问卷调查中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较高,但仍有一小部分的认同感需要进一步增强,增进文化认同的工作依然任重道远。为此,必须大力推动“文化润疆”,实施“文化润疆”工程。“文化润疆”的深入推进有利于消弥隔阂、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交往交融,增进民族团结,为共同应对“三股势力”、境外反华势力的挑战,凝聚起“团结稳疆”、“长期建疆”的磅礴力量。推进“文化润疆”有助于进一步增强新疆各族群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必将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巩固新疆社会治理成果产生深远影响。

二、“文化润疆”的内涵

(一)“文化润疆”的基本内涵

“文化润疆”由“文化”和“润疆”两部分构成。对其中的“文化”的内涵,不同学者有不同的观点。笔者认为“文化润疆”中的“文化”是指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囿于文章篇幅,本文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开对“润疆”的理论思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5000年文明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和其独特的精神标识。(15)《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人民日报》2017年1月26日。事实证明,新疆地区各民族文化始终是在中华文化的母体中不断发展和进步的,中华文化始终是新疆各民族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动力源泉。(16)李元斌:《中华文化是新疆各民族文化形成发展的根和魂》,《中国民族报》2019年8月2日。

“文化润疆”中的“润”是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地推动新疆各族群众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养料,实现对中华文化的深层认同,获得对中华文化的追溯感与归属感,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如果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润疆”的源,那么,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则是“文化润疆”的流,滋养新疆各族群众。

(二)“文化润疆”与依法治疆、团结稳疆、富民兴疆、长期建疆的内在联系

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内涵丰富。学者们的解读各有侧重。侍俊、梁玉春等认为,“八个坚持”(17)“八个坚持”即坚持从战略上审视和谋划新疆工作、坚持把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作为新疆工作总目标、坚持以凝聚人心为根本、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坚持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紧贴民生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加强党对新疆工作的领导。是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核心要义。(18)侍俊:《完整准确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求是》2020年第21期;梁玉春:《完整准确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光明日报》2020年10月16日。张彦虎、夏文斌认为,“总目标”和“八个坚持”构成了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19)张彦虎、夏文斌:《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视角下的新疆精准扶贫与民族团结研究》,《新疆大学学报》2021年第4期。朱宪臣将“二十字”治疆方针与“八个坚持”的关系总结为:“二十字”方针回答“建设一个什么样的新疆”的问题,“八个坚持”回答“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新疆”的问题。(20)朱宪臣:《准确把握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科学内涵》,《学习时报》2020年11月23日。笔者认为,依法治疆、团结稳疆、文化润疆、富民兴疆、长期建疆的新疆工作方针与“八个坚持”共同构成了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依法治疆、团结稳疆、文化润疆、富民兴疆、长期建疆是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密不可分,缺一不可。“文化润疆”如一条精神纽带,将依法治疆、团结稳疆、富民兴疆、长期建疆紧密地连接在一起。

依法治疆是保障。为包括“文化润疆”在内的新疆各项工作的有序推进提供法治保障,既保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疆的传承与弘扬,又保障新疆各民族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推动新疆文化事业在法治轨道上有序发展。依法治疆和“文化润疆”共同助推实现新疆社会稳定与长治久安总目标。

团结稳疆是动力。正如习近平指出的,新疆的问题最长远的还是民族团结问题。团结稳疆,就是要让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要让各宗教更好地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概而言之,团结稳疆的实质是民族团结与宗教和谐的统一。只有坚持民族团结,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维护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才能为“文化润疆”提供养料充足的土壤,开出最绚烂的文化之花,结出最香甜的文化之果。也只有坚持“文化润疆”才能使“团结稳疆”落实到各族群众的内心深处,推动各民族更加团结、各宗教在社会主义大家庭中和睦和谐。

富民兴疆是物质基础。只有发展才能富民,然而实践证明,物质上的富足并不必然带来团结和谐。精神世界的富足不可或缺,而这正是“文化润疆”的目标指向。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满足各族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既是富民兴疆的最终目标,同时又是“文化润疆”的根本目的,实现了“文化润疆”与“富民兴疆”的辩证统一。一方面,将丰富的多民族文化资源开发转化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为富民兴疆提供更广阔文化发展平台与发展支撑;另一方面,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心灵,增进民族团结、社会和谐,激励和鼓舞新疆各族群众为更加美好的生活而奋斗,从而为富民兴疆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与群众基础。

长期建疆是目标和落脚点。依法治疆、团结稳疆、文化润疆、富民兴疆为长期建疆服务,是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新疆工作总目标的必由之路。同时,也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新疆的问题,即建设一个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生态良好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疆。依法治疆、团结稳疆、文化润疆、富民兴疆,非一日之功,需要长期坚持。

毋庸讳言,依法治疆和团结稳疆关系到新疆的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文化润疆”则关系各族群众的向心力与凝聚力;培育各族群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是增进民族团结的重要精神纽带,也是走向富民兴疆、实现长期建疆的关键之所在。

三、“文化润疆”的现实基础

(一)思想基础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基础与根本。习近平强调,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不断巩固各民族大团结。不断增进各民族成员对中华民族这一共有身份的认同,把强化各民族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厚植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作为一项根本性、战略性任务抓紧抓好。(21)《努力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疆——习近平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重要讲话引发热烈反响》,《人民日报》2020年9月29日。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增进各民族对中华民族的自觉认同,夯实我国民族关系发展的思想基础,推动中华民族成为认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强的命运共同体。(22)《习近平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李克强主持栗战书王沪宁赵乐际韩正出席汪洋讲话》。新时代背景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是着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课题,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文化建设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要素”(23)孙秀玲:《新时代西部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方略》,《新疆师范大学学报》,http://kns.cnki.net/kcms/detail/65.1039.G4.20211124.1748.002.html,最后访问时间:2021年11月28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文化润疆”的推进密不可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文化润疆”的首要思想基础,“文化润疆”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路径。在“文化润疆”的落实过程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始终发挥着思想引领性作用。

(二)法律基础

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规范和保障着国家各项制度,其中包括文化制度。我国《宪法》总纲、公民基本权利与义务等章节中均明确规定了文化制度,构成了“文化润疆”的合宪性基础。毋庸置疑,“文化润疆”的提出与实践是宪法文本中的文化制度在新疆地区的深入贯彻落实。推进“文化润疆”,实施“文化润疆”工程,必须高举宪法旗帜,弘扬宪法精神,保障全疆各族群众充分享有宪法赋予的各项文化权利,既是在全疆范围内增强公民宪法意识、法治意识的有力举措,更是维护宪法权威,保障宪法实施的生动实践。只有使全疆各族群众发自内心地拥护宪法、尊崇宪法,才能更好地全面推进依法治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语言文字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立足于不同角度,强调了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与紧迫性。2021年自治区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创建条例》中有多个条款涉及“文化润疆”的具体内容。(24)关于“文化润疆”的内容详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创建条例》第3、5—6、10、13—14、17、24、30、32、40条等条款的规定。

由此观之,不论是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宪法,还是各项具体的法律法规共同构成了“文化润疆”坚实的法律基础,这恰恰体现了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文化润疆”是依法治疆的题中应有之义。

(三)社会基础

近年来,新疆出台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从夯实物质基础和加强精神引领两个方面巩固社会治理成果,为“文化润疆”的开展奠定良好的社会基础。首先,制定完善以扩大就业增收致富为目标的一系列政策,优化产业结构扩充就业容量,帮助重点群体实现稳定就业,支持创新创业带动就业,开展技能培训促进就业,发挥制度优势拓宽就业渠道,等等。(2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疆的劳动就业保障》,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年,第7—10页。其次,坚持因地制宜“去极端化”,通过开展教培工作,有效消除了恐怖主义、宗教极端主义滋生蔓延的土壤和条件,切实保障了新疆各族人民的生命权、健康权和发展权,不仅使新疆实现了社会稳定,也有力维护了地区安全和稳定。(2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疆的职业技能教育培训工作》,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年,第29页。再次,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惠民活动,既丰富了新疆各族群众的文化生活,又调动了各族群众了解与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社会稳定和人民生活的持续改善,有力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新疆各族群众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积极追求现代文明生活、自觉抵制宗教极端思想的社会氛围日渐浓厚,各民族之间更加团结和谐,反恐维稳和去极端化工作的社会基础更加牢固。(2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疆的反恐、去极端化斗争与人权保障》,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年,第33页。

四、“文化润疆”实践路径的几点思考

(一)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凝心聚力画好“同心圆”

正如有学者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充分发挥国家、社会的力量,鼓励各民族学生积极投身社会实践,使其真正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28)蒋文静、祖力亚提·司马义:《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逻辑层次及实践路径》,《民族教育研究》2020年第1期。笔者认为,首先要高度重视对中小学生、大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并全方位地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其次持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民族团结一家亲”和民族团结联谊活动及相关考核体系建设;其三大力开展民族政策宣传教育活动,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宣传民族团结先进事迹,扎实推进“四史”(29)“四史”的具体内容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其四应对有关惠民政策等热点问题作出权威解读,消除误解、增进共识等。通过上述举措推动新疆各族群众共同画好民族团结的“同心圆”,筑牢“文化润疆”的群众基础。

(二)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普及力度,营造浓厚的社会氛围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既是中华文化绵延发展的语言文字载体,也是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30)常安:《用法律保障民族团结的地方立法实践》,《贵州民族报》2021年3月4日。习近平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加强现代文明教育,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31)《习近平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李克强主持栗战书王沪宁赵乐际韩正出席汪洋讲话》。,为“文化润疆”的深入推进指明了方向。近20年来,全国范围内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率不断提高。2000年,全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率为53.06%,而到了2020年这一比率已升至80.72%。(32)《教育部、国家语委发布2020年中国语言文字事业和语言生活状况》,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http://www.moe.gov.cn/s78/A19/A19_ztzl/ztzl_yywzfw/shenghuoxz/202106/t20210602_534959.html,最后访问时间:2021年6月28日。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增进各族群众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的最重要路径,也是“文化润疆”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更是保障各族群众文化权利、受教育权利的关键所在。

笔者认为,在“文化润疆”的具体实践中,通过完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宣传工作机制,进一步丰富农牧民夜校、青壮年农牧民群体专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培训课堂、中华经典诗词比赛等普及形式,吸引基层群众主动参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推广之中,全面提升质量。

(三)加强文化领域的立法工作,做好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加强文化立法工作是保护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自治区人大、自治区人民政府陆续颁布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历史文化名城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条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等地方性法规与部门规章。通过梳理自治区现有的相关法律法规,笔者发现尚缺关于公共文化服务与管理方面的综合性立法,文化设施、文化经营活动、文化娱乐方面的经营与管理等文化市场管理机制亦不完善。因此,出台相关的公共文化服务方面的地方性法规,进一步完善文化市场管理机制十分必要,对相关文化建设企业予以重点支持,从法律机制上促进新疆特色文化产业的建设与发展。

(四)结合区情,多层次、全方位丰富群众精神生活

“文化润疆”提出以来,新疆各地开展了丰富的实践活动。和田县通过开展特色画展、书法展,参观博物馆等活动,让各族干部群众近距离了解和田的历史文化、文物知识,感受自古就根植于中华文明沃土的和田文化。(33)《和田县:开展“文化润疆”主题活动》,新华网,http://www.xj.xinhuanet.com/zt/2020-12/31/c_1126932783.htm,最后访问时间:2021年6月27日。塔城地区通过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打造文化品牌、加强文化交流活动等多种形式发掘当地的传统文化资源,传承发展多元包容的文化传统,各族群众的中华文化认同和地域文化认同不断增强,“中国人”、“塔城人”的认知深入人心,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提升。(34)李艳荣:《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实践与启示——以新疆塔城地区为例》,《新疆社会科学》2021年第3期。喀什地区加强与援疆省市文化交流,开展百场优秀儿童剧目进校园、喀什画家齐鲁行等文化交流活动。(35)《文化润疆齐鲁先行,儒风鲁韵浸润喀什——山东省援疆指挥部文化润疆工作纪实》,新华网,http://m.xinhuanet.com/xj/2020-11/16/c_1126746856.htm,最后访问时间:2021年10月1日。多样态的实践活动丰富了当地群众的文化生活,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念。

笔者认为,“文化润疆”既是一项长期工程,更是一项“人心”工程,应更加注重以现代文明观念、主流文化价值、先进文化理念引导各族群众,不断加强遵法守法意识的培育,通过多种宣传、传播方式将“观念”、“价值”、“理念”浸润各族群众的内心世界;充分发挥援疆省市的文化特色优势,积极探索文化交融新形式,进一步加强文化合作,创造各民族共有共享的精神文化产品;深入挖掘革命文化的内在价值,大力宣传和阐释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精神谱系,引导各族群众从中汲取营养,增强听党话、跟党走的自觉性;同时,通过大力宣传报道先进典型,宣传中华文化、激发群众认同感,促进各民族做到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共同维护好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大好局面。(36)买玉华、孙晋斐:《深入开展文化润疆工程,巩固中华文化主体地位》,《新疆社会科学》2021年第2期。让各族群众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分享“文化润疆”带来的发展红利,不断增强物质和精神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猜你喜欢
中华文化共同体中华民族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爱的共同体
站在日本的讲台上传授中华文化
华侨图书馆将建海外漂流站 让中华文化传播海外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以中华文化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的路径思考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论《飞越大西洋》中的共同体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