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世界遗产教育三维空间路径探析

2022-04-16 23:03周娟娟
关键词:世界遗产青少年文化

周娟娟 张 骏

中国是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大国。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让收藏在馆所里的文物、陈列在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成为教书育人的丰厚资源,让学生在底蕴深厚的课程教材中、在参观名胜古迹的亲身体验中,汲取中华文化精髓,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一代代传承下去。运用互联网新技术赋能青少年世界遗产教育,构建多维空间路径多元助力青少年理解和认知世界遗产中蕴含的强大精神力量,为世界遗产培养未来的领导者、保护者、传承者,意义重大。

一、青少年世界遗产教育的时代机遇

(一)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持续推动青少年世界遗产教育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目的是通过教育、科学和文化手段,促进国家间的合作关系,从而为和平与安全作出贡献,而世界遗产是其中最著名和最成功的项目。[1]世界遗产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承载着灿烂的人类文明,汇聚着最优美的自然生态系统。伴随着世界遗产的产生和发展史,青少年世界遗产教育的倡议和主张不断得到强化和推进。1972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通过的《世界遗产公约》,对实施世界遗产教育的一系列宣传、参观、保护的指导原则和方法予以确定,其中第27条有关“教育计划”的就强调了文化和自然遗产的教育宣传计划。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公告》实施指南,明确提出了“以适当方式将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学习列入学校的正式课程等”。1994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了“青年参与世界遗产保护和宣传”特别计划。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教科书《世界遗产与年轻人》,以30多种语言版本在世界各国发行,以实例进行世界遗产教育,帮助青少年欣赏过去卓越的遗产,教育他们更积极地参与保护遗产,为建立更美好的共同未来做出贡献。2015 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峰会通过《变革我们的世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重大成果。在该框架指导下,201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了《可持续发展教育:学习目标》,以发挥其在文化、科学和教育领域的关键作用。通过以学习者为中心、以行动为导向和变革性的世界遗产教育新的教学方式,培养具有批判性思维能力并参与塑造可持续社会的未来公民。[2]

(二)我国青少年世界遗产教育逐步走上国际舞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一定要重视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保护好中华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根脉。”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是我们的共同责任,是人类文明赓续和世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2001 年,第一届中国世界遗产青少年夏令营在苏州开营,诞生我国第一批“世界遗产青少年保卫者”,标志着我国世界遗产青少年教育活动走上了国际舞台。2004 年,在《世界遗产·中国论坛—关于青少年遗产保护教育》上通过《世界遗产青少年教育苏州宣言》,呼吁与会各国将青少年作为世界遗产保护教育的重点。2017-2019年连续三届“一带一路”青年创意与遗产论坛,鼓励青年投身遗产保护和创新创业,促进沿线国家人文交流。2021年,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福州宣言》,加强面向青年人的世界遗产教育和知识分享,以提高他们对世界遗产保护必要性和价值的认识,增长知识和技能,培养新一代世界遗产青年保护者。亚太世界遗产苏州中心青少年遗产教育项目入围“全球世界遗产教育创新案例”,“莫高学堂”研学项目被评为亚太地区世界遗产青少年教育优秀案例,敦煌研究院被授予“世界遗产青少年教育基地”。[3]

(三)互联网赋能青少年世界遗产教育

我国互联网基础建设稳步推进、5G 规模全球领先,目前已累计建成并开通5G 基站数达142.5 万个,全国5G 应用案例超过一万个,同时在语音识别、视觉识别、机器翻译、中文信息处理等技术方面处于领先地位,特别是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持续赋能文化产业发展。另一方面,互联网已深度融入青少年日常生活,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我国网民规模达10.32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3%,网民人均每周上网时长达到28.5 个小时,其中城镇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95.0%,农村为94.7%,而手机作为当前未成年人的首要上网设备,在该群体中的拥有比例已达65.0%。[4]青少年是生长于互联网时代的网络“原住民”,他们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成长,生活于世间万物相互连接的时代,他们的思维更加活跃、接收信息的方式更加多元多样,他们有自己的文化、自己的语言、自己的价值体系。这一切特征,完全契合人、机、物三元融合万物智能互联的互联网时代特征。互联网基础设施的稳步提升以及互联网与青少年思维行为生活习惯的高度契合,为青少年世界遗产教育提供了全新的空间维度和坚实的技术支撑。

二、青少年世界遗产教育的重要使命

(一)世界遗产可持续发展,培养未来的领导者、保护者、传承者

漫长的历史遗留给我们的世界遗产,就是把世界由一个当代的平面变成千年的纵深的纽带。通过世界遗产了解古往今来各式各样的生活方式、建筑特质和文化形态,同时一代又一代的人积累着自己的知识和看法,塑造了人的特质和人类的形象。青少年是时代的传承人,是世界遗产的未来,要将下一代世界遗产传承人培育置于重要位置。通过合适的教育路径和渠道,使青少年正确认识世界遗产价值,了解《世界遗产公约》和世界遗产保护相关知识;让青少年全方位领悟和掌握世界遗产蕴含的强大精神力量,尊重文化的多元多样性,思考全人类共同价值,主动承担起推广遗产价值和保护、传承、弘扬世界遗产的职责。然而现实生活中,很多人把祖国大地上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博物馆中的文物看作是远离今天社会的事物,看作是已经没有生命的事物,只是被研究、被保护、被欣赏的对象。而通过积极有效的教育赋能青少年,引导青少年正确认识世界遗产所蕴含的强大精神力量,充分认识到对世界遗产的尊重、对世界遗产所代表的独特文化的尊重、对世界遗产所在地和世界遗产拥有者利益和权利的尊重是全人类的共同义务,教育引导并有效支持他们就世界遗产保护传承和发展作出承诺并积极付诸行动等方面还存在差距。

(二)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助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2021 年8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承德考察时指出,要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挖掘其丰富内涵,以利于更好坚定文化自信、凝聚民族精神。中国是世界遗产大国,自1985 年正式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以来,已有56处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还有大量珍贵的文物,其中全国不可移动文物76.67 万处、国有可移动文物1.08 亿件套、国保单位累计达5058 处。这些珍贵的世界遗产共同组成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基础和精神基因,只有让青少年爱上世界遗产,成为青少年集体无意识的身份认同,文化根脉才会生生不息。然而现实生活中,人们对精神和崇高的向往与追求还关心不够,对能为祖先的荣耀、民族的耻辱、人类的智慧、多元的生活方式等等提供特殊见证的、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缺乏敬畏。在育人的实践层面,运用互联网、创意等多维度方式发挥世界遗产教育功能和使用价值,推动世界遗产教育融入国民教育和日常生活方面融合创新不够;另一方面,当前高等院校多以文物价值、遗产和保护研究为主,对保护实践关注不够,有的因为教学科研属性,在理论研究与工程实施之间难以无缝衔接,在育人时难以形成最新科研成果反哺教学的良好教育成效。

(三)增进国际理解,深刻思考全人类共同价值

世界遗产是全球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入选名录的世界遗产要承担起保护全人类的文化魁宝的责任。《威尼斯宪章》开篇:“世世代代人民的历史古迹,饱含着过去岁月的信息留存至今,成为人们古老的活的见证。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人类价值的统一性,并把古代遗迹看作共同的遗产,认识到为后代保护这些古迹的共同责任。”[5]《关于在国家一级保护文化和自然遗产的建议》专门提到:“各成员国应开展教育运动以唤起公众对文化和自然遗产的广泛兴趣和尊重,还应继续努力以告知公众保护文化和自然遗产现在正在做什么,以及可做些什么,并谆谆教诲他们理解和尊重其所含价值。”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主席田学军在边会致辞时表示,凝结在世界遗产中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和平与发展、公平与正义、民主与自由、包容与团结,应当在遗产教育中得到传承和弘扬。然而现实生活中,发挥世界遗产“金名片”,对外讲话中国故事还面临不少瓶颈和短板,特别是分众化精准宣传教育不够、话语创新能力不足,讲话中国故事的叙事能力上还是以宏大叙事为多,能够引起受众广泛共鸣的故事还比较少,运用5G、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应用创新对外表达方式方面还不够畅通多样。

三、青少年世界遗产教育的三维空间路径

(一)第一维度空间:世界遗产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在国民教育领域拓展世界遗产教育,是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的重要载体,要从提升民族属性的高度,通过走进学校主战场、课堂主阵地,推动世界遗产相关知识和保护理念进课程、进教材,引导青少年增强世界遗产意识。一是增强世界遗产教育理念。世界遗产是现实存在的生动鲜活教材,根据世界遗产的特点,广泛开展爱国主义、生态文明、民族文化教育,注重激发青少年关注和保护世界遗产热情兴趣和支持度参与度,着力构建生动活泼的课程体系,培育学生保护遗产的意识与能力,进而增强其自觉性、主动性,自豪感和使命感。同时注重深层次的教育引导,从以“我为中心”的价值观念和文化意识,更加积极主动地延伸到“多元文化和国际理解”,在对世界遗产保持传承的教育过程中,增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生态文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识。二是开展世界遗产学校项目。将世界遗产教育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内容,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编入课程教材、走进课堂。在全国中小学开设世界遗产欣赏和保护的科普教育,突出地方鲜明特色,在语文、历史、地理、艺术、体育等课程中精选教学内容,提高青少年对世界遗产及其保护的认识。在大学设立研究机构,教程中增加世界遗产专业选修课程,开展学术研究,定期举办讲座或研讨会。比如,亚美尼亚共和国在国家的教育规划中,将史诗《撒逊的大卫》纳入高等教育和中等教育的教学计划。亚美尼亚文化部与名为“复兴亚美尼亚传统节日”的社会组织合作建立了独具一格的“民族学学校”,旨在复兴史诗中提到的民族传统。[6]比如,埃及把“从娃娃抓起”作为增强国民世界遗产教育保护的重要环节,每年由政府教育文化等有关部门、国家博物馆和历史古迹,共同举办儿童文物知识培训班;经常组织中小学生参观博物馆和历史古迹;推出面向青少年、儿童的文物说明、照片、绘画和文字宣传教育作品,让孩子从小树立世界遗产保护观念,这些措施收到了很好的成效。三是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十四五”期间我国大力推进文物和考古学科专业建设,实施全国考古人才振兴计划和新时代文物人才建设工程,构建多层次文物人才培养体系。1998 年北京大学已开设《世界遗产》课程并列入第一批素质教育通选课,目前开设考古学、文化遗产、文物保护技术等相关学科专业的高校有近70所。高等职业院校也新增世界遗产保护技术专业,或民间机构举办各类非正式培训项目,或校企共建实习实训基地,支持大师、名师、工匠进校园参与教育教学活动,培养能工巧匠。2015年开始实施高校研修研培计划,全国有100 多所高校不断加入,开拓一条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的非学历教育模式。全国各参与院校累计已举办各种研培班530期,培训学员22936人次,加上各地组织开展的延伸培训,共计覆盖非遗传承人群约7.1万。[7]同时注重加强产学研融通,加快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市场主体的深度合作。高校在学生培养中,更加注重实操性与理论结合,帮助学生掌握已成熟的保护理念、方法和技术。比如,部分高校在博物馆展陈教学过程中注重实践,毕业论文常以展示文本设计的方式呈现,有利于理论研究、项目设计、项目实施的深度融合。

(二)第二维度空间:实践研学交流深化世界遗产教育

世界遗产教育是推动青少年社会实践的重要途径,用青少年喜爱的打开方式,把历史和有趣的体验结合起来,组织开展各种精彩、精炼、丰富的青少年世界遗产教育活动,让世界遗产成为学校之外的综合型“大课堂”。一是融入日常的世界遗产教育。真实生活是世界遗产教育的主要资源,建构全域式、场景式的泛在性、综合性的学习社区课程,以“参观+体验”的定制版研学课程,促进情感认同、习惯养成和行为自觉。比如,在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的“文化与世界遗产日”,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深受公众喜爱的青少年教育活动,培养下一代中华文化情怀。依托公共文化资源比如世界遗产地、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等,设立“世界遗产青少年教育基地”,通过“美丽中国主题研学”活动等,开展好研学活动。比如,2019年青少年平遥城乡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国际工作坊、青少年“创意遗产未来领导力”共创营活动,2020年神农架国家公园地质科普讲座、苏州园林研学系列课程等都是非常好的形式。依托世界遗产地设立教育中心,比如,故宫博物院开展针对不同年龄层次的教育活动,每年开展有组织的公众教育活动达25000场,直接参与观众约20万人次,形成了以“故宫讲坛”为品牌的成人主题讲座,以“故宫知识课堂”为品牌的青少年假期活动,还常年与中小学校合作开展选修课程、配合北京市教委的“社会大课堂”开展综合社会实践活动等。二是“年轻化”思维的世界遗产教育。世界遗产发展在于“年轻化”,以“年轻化”世界遗产教育思路,让青年人以活跃的思维、开阔的“脑洞”参与到世界遗产保护传承上,拉近世界遗产与青少年的距离。发挥高层次专家作用,利用重要国际会议论坛、外国主流媒体等平台和渠道,让广大青少年参加。比如,教育部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期间合作举办了“面向未来的世界遗产教育”主题边会。还可以通过“一带一路”青年创意与遗产论坛等,主动深化与教科文组织及《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缔约国的交流,推动世界遗产教育合作。三是国际传播思维的世界遗产教育。世界遗产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以世界遗产为载体,讲好中华文明的灿烂成就和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要注重提升文化敏感性和对象意识,站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深入理解国际文化的传统和思维方式差异,寻找我们的价值观与对象国家或地区的交集。利用互联网新技术加强受众的大数据分析,实现受众群体的精准定位,进而采取不同的传播策略。运用受众熟悉或听得懂的故事诠释理念和文化,从文化比较的角度,提炼中华文化的独特元素,补充到世界现代化的进程里,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推进中国故事和中国声音的全球化表达、区域化表达、分众化表达。比如,充分发挥孔子学院作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搭建中国与世界各国进行跨文化交流与沟通的桥梁。搭建国际民间文化艺术节,为各国民间文化艺术提供舞台,为各国人民交流对话搭建桥梁,为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织就纽带。

(三)第三维度空间:互联网赋能世界遗产教育

互联网快速发展,特别是人工智能、物联网与混合现实等技术赋能,“无人不网”“无处不网”的青少年将无须顾忌虚拟与现实的边界,在一个虚拟实在的新社会样态中活动,为世界遗产教育开辟新的空间维度。一是数字化保护重构世界遗产。当前世界遗产总数达1122 项,分布在世界167 个国家。通过运用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革命成果,对分布在世界各地的世界遗产原态进行采集、记录处理并生成可再生的数字形态即高精度数字复原,再利用科技与人文相结合的视角通过有效的设计手段对其进行再设计、再演绎,融合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展示和传播,让世界遗产在科技赋能下实现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和全球化共享。比如,利用无人机贴近摄影测量技术对世界遗产进行高速度、全方位记录,还原世界遗产的真实面貌。或运用具有自动获取数据功能的“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不接触物体的前提下以毫米级别的精度获取物体空间内的三维点云数据信息,为世界遗产保护和研究提供数据支撑。比如,南京传统手工艺虚拟展示平台依托大数据和图像分析技术,打造的文化遗产资源库模型辅以动画、纹样拆解、互动游戏、场景游览、高清大图等形式,以交互性的数字技术重新解读非遗工艺。二是新技术助力世界遗产传播。互联网技术实现世界遗产的“新”传播,向更加具有互动性、便捷性、传播性的展示方式转变。比如,在中国希腊文化和旅游年推出“平行时空:在希腊遇见兵马俑”线上展览;对三星堆遗址重要考古发现进行全球云直播;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让数字福建遇上“数字世遗”,成功以在线形式审议世界遗产议题,并通过网络向全球直播,成为世界遗产领域线上线下结合开展工作的重要参照。在具有强烈青年文化属性的短视频文化中融入蕴含世界遗产的国潮文化,创新方式、亲近世遗,通过最大可能视觉化的形式,增强传播内容的接近性。比如,2019 年抖音发布数据,国家级非遗代表项目1372 项,抖音平台上相关内容1214项,产生了超过2400万条视频和1065亿次播放。发挥网络意见领袖在互联网空间较强信息扩散和舆论引导作用,挖掘专业领域的专家学者、社会公众人物或网络红人的正向价值元素。比如李子柒等“网红”将竹编、饮食等中国传统工艺以短视频等形式上线,各大博物馆通过抖音带货等,宣传推介文化创意产品,极大提升网民的民族认同感。充分利用在线聊天、社区论坛、博客、微博、视频分享网站等社会性网络服务的广泛应用,在Facebook、Blogger、Twitter、AIM、YouTube、Wikipedia 等全球知名网站立体传播。三是沉浸式体验助推世界遗产教育。互联网技术实现世界遗产的“新”体验。运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混合现实等新技术新产品,搭建与青少年更多的连接点,在游戏化的互动和情景式体验中完成对世界遗产的认识与了解。比如虚实结合,人机交互赋能内容的生产和创新。美国Magic Leap 公司推出一款基于混合现实技术的人机交互头戴式设备,能够实现体验者与周围环境中实物与画面虚拟物的交互,为体验者带来不一样的虚实体验。基于技术的发展,人机交互场景不断延伸,艺术家可以借助混合现实技术,在虚拟环境下进行世界遗产内容的文化作品创作;工程师能够借助虚拟世界无限的空间边界进行更为宏大与更具创造力的实验和生产,再运用全息投影技术,伴随着视频聊天等社交场景的虚拟化、娱乐场景的线上化与游戏的云端化,使世界遗产蕴含的各个部分都可以逐步向线上应用转移,从而使为受众创造沉浸式交互体验。在虚拟互动中,感受到虚拟与现实融合的双重感知体验,亦真亦幻的氛围以及全息技术带来的空间纵深,青少年无须凭借想象便能够获得走进世界遗产现场一般的“全真体验”。

注释:

[1]Reeves,J:Culture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Narratives,Natives,and Tourists.London;New York:Routledge,2004.

[2]杨启光:《正确认识世界遗产教育在当代的价值与意义》,中国社会科学网,2022 年1 月14 日,http://news.cssn.cn/zx/bwyc/202201/t20220114_5388434.shtml。

[3]《莫高学堂被评为亚太地区世界遗产青少年教育优秀案例》,搜狐网,2021 年9 月5 日,https://www.sohu.com/a/487924250_121106869。

[4]《第49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微信公众平台,2022 年3 月18 日,https://mp.weixin.qq.com/s/yNwj6rpLDjrQzIbvIrxEAA。

[5]《国际古迹保护及修复宪章》,光明网,2005年12月9日,https://www.gmw.cn/01gmrb/2005-12/09/content_343260.htm。

[6]曹德明:《国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经验与启示》(下),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第370页。

[7]文化和旅游部第1号部令聚焦什么内容——《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解读,黑龙江新闻网,2018年12月27日,http://www.hljnews.cn/article/215/92925.html。

猜你喜欢
世界遗产青少年文化
中国的“世界遗产”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中国的世界遗产
青少年发明家
跟淘气章鱼巡游世界遗产
谁远谁近?
从丝绸之路到世界遗产探析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让雷锋精神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