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网课”背景下在线精品课程建设探索
——以教育法规课程为例

2022-04-19 12:32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精品课程法规课程

高 路

(南京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江苏南京 211816)

2018年9月,教育部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中强调,要“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应积极“发挥慕课在提高质量、促进公平方面的重大作用……规划建设一批高质量慕课”[1]。作为互联网与高等教育结合的产物,在线课程打破了传统教育的时空界限,颠覆了传统大学课堂的教学方式,是我国高等教育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正如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所言:“教育改变人生,网络改变教育。”[2]大学生作为互联网的“原住民”,对互联网有天然的亲切感,善于运用“互联网+”学习知识、捕捉信息,但是在国家大力推进在线课程建设、努力写好高等教育“奋进之笔”、在线课程数量快速增长的同时,大学生群体对在线课程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本文试图以教育法规课程为例对“全民网课”背景下的在线精品课程建设进行探索。

一、教育法规在线精品课程的开设背景

1.教育法规课程的性质与知识框架

2015年国家启动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改革,规定“师范毕业生不再直接认定教师资格,纳入全国统一考试范畴”,其中,笔试部分明确将教育法律法规内容纳入考查范围。在这一背景下,许多师范类高校陆续开设教育法规课程,并将其定性为“面向全校师范生开设的公共必修课”。

与其他课程相比,教育法规课程的特征主要包括以下三点:其一,课程的开设与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密切相关,课程内容为师范生通过教师资格考试奠定理论基础;其二,教育法规课程内容广泛,在法律框架下界定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等各方的权利义务关系,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处理家校关系、校园欺凌等问题的正确方法,为学生成为一名知法懂法的“四有教师”奠定基础;其三,教育法规课程包括模拟调解训练环节,旨在通过创造较为真实的案例环境,培养学生解决校园纠纷的调解能力以及沟通交流能力。

事实上,教育法规课程所涉及的内容不仅有助于师范生顺利通过国家统一教师资格证考试,取得教师资格证书,其对师范生考取编制、在职业生涯中遵守师德规范、依法处理各种学生伤害事故与校园纠纷、培养公民法治意识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见图1)。

图1 教育法规课程的课程目标图示

根据教学大纲要求,教育法规课程主要包括基本理论、学校管理法律制度、教师管理法律制度、未成年人保护以及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等教学内容,这5个章节形成了较为系统完整、逻辑严密的理论体系(见图2)。

图2 教育法规课程的知识框架图示

2.教育法规在线精品课程建设的必要性

(1)是推进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的有效途径

2020年,受新型冠状肺炎疫情影响,为保障学生安全,全国各地高校延期开学。为此,教育部印发《关于在疫情防控期间做好普通高等学校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采取政府主导、高校主体、社会参与的方式,共同实施并保障高校在疫情防控期间的在线教学……实现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3]。全国高校积极响应号召,在“全民网课”背景下组织师生综合运用各种教学平台和课程资源,开展线上教学活动,以保证疫情防控期间的教学进度和教学质量。

事实上,新型冠状肺炎疫情不仅是对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考验,同时也是考验我国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水平的试金石[4]。正所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所谓“近道”,其本质在于“修己治人”,而大学教育如何体现时代担当,做到“修己治人”,如何在特殊时期有效保证教育的公平性,如何提升教育应对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能力,……凡此种种,都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显然,在推动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跳出教育看教育”“跳出学校看教育”,关注教育发展的诸多不确定因素,进一步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开设更多的在线精品课程。

教育法规课程作为面向全体师范生开设的公共课程,作为与教师资格证考试息息相关的必修课程,涉及学生之多,知识面之广,若非积极推进线上精品课程建设,即使在疫情结束后也难以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予以弥补。

(2)是挤“水”添“金”打造“金课”的必然要求

2018年,教育部发布《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教育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明确指出“各高校要全面梳理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淘汰‘水课’、打造‘金课’,合理提升学业挑战度、增加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切实提高课程教学质量”[5]。尽管目前对于“水课”“金课”的标准界定尚不明确,但是基本认为“低阶课堂、灌输课堂、封闭课堂、重学轻思”是“水课”的典型表现方式,而“金课”则对应“高阶课堂、对话课堂、开放课堂、学思结合”[6],显然,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建立在线精品课程有利于高校打造“金课”。一方面,在线精品课程的互动性与“金课”所指向的“对话课堂”一脉相承,均是将“句号式”课堂转化为“问号式”课堂,将教师的“一言堂”变为师生互动的“学习共同体”,使知识在师生、生生之间进行传递与交流,提高课堂的“含金量”;另一方面,正是因为在线精品课程突破了封闭式课堂“三固定”模式(固定地点、固定时间、固定的教学内容)的束缚,将学生引向更为开放的新型课堂,引导学生课后积极查阅资料、进行小组探讨,因而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问题解决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维能力,促进学生深度挖掘隐性知识,提高学生自我“觅食”的能力。

“法律的生命在于经验而不在于逻辑”,显然,法律问题首先是一个现实问题,其次才是一个理论问题。教育法规课程的课程性质与课程目标均强调通过选取具有针对性的现实或精编案例或是学生亲身经历的案例进行教学实践活动,其目的不仅在于得出某一项结论,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体验应用法律思维方法获取法律知识的过程,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然而,受到课时、教学体系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学生学到的法学理论、原则和规则往往是非语境的,常常是按照学术传统甚至是教员或学生个人对这些概念的‘私人经验’来界定的”[7]14,从而使得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因此,有必要通过建立在线精品课程推进实践理性知识融入法学教育,促进学生“学思结合”,为教育法规课程挤“水”添“金”。

(3)是提高现代公民意识的应有之义

正如前文所述,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应该“跳出教育看教育”“跳出学校看教育”,教育法规课程作为公共课,不仅应当为学生顺利通过国家统一的教师资格考试奠定基础,同时也应从全社会的角度思考法治教育,为提高现代公民法治意识、构建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添砖加瓦,而建设在线精品课程无疑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步。一方面,通过在线课程建设,教师可以将与教学内容息息相关且有助于学生理解法律条文的案例视频放在教学平台中,也可以将线上线下讨论、案例分析等内容融入在线课程,让学生利用课后时间进行阅读、展开探讨,更加系统、全面地学习法律知识。另一方面,“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8],要想真正实现依法治国,法治教育不可或缺。师范生作为未来的教育者,法治意识更应当根植于其教育理念之中,因此,教育法规在线课程的建设可以使学生不囿于固定的场所、固定的时间,随时随地学习法律知识,提高现代公民法治意识,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二、教育法规在线精品课程建设的策略

1.课程资源的建设

为切实阻断疫情向校园蔓延,教师可以积极探索利用“互联网+”模式开展在线教学,通过创建线上教学平台与提供线上教学素材资源,推进课程资源的建设。

(1)创建线上教学平台

线上教学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网络平台的建设至关重要,这是学生由被动“听”教师讲课转变为主动“学”教学内容的动力所在。为此,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超星泛雅”平台(“超星学习通”手机客户端)、“腾讯课堂”“QQ群课堂”等平台以及QQ屏幕分享等功能进行在线教学(见图3),最终呈现有学生、有教师、有场景的虚拟课堂及有互动、有课后作业、有批阅反馈的教学设计的“三有课堂”。

图3 教育法规课程的线上教学平台图示

(2)建立线上教学素材资源库

为了保证疫情防控期间的教学质量,教师可以尝试充分整合中国大学MOOC(慕课)国家精品课程在线学习平台以及省、校两级优质在线课程的教学资源,同时关注《今日说法》《看见》《庭审现场》等主流媒体栏目,力求为学生呈现最优质、最生活化、最符合教学需求的“三最”教学素材资源(见图4)。首先,可将教学所需的教学大纲、教学课件、电子教学辅助资料、线上教学“导学案”等基本教学资料上传教学平台。其次,可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置在线试题库,包括填空题、选择题、案例分析题、辨析题等多种题型,同时设置闯关关卡与闯关时间,未能在规定的时间内闯关成功的学生可以查看参考答案后重新闯关。如此一来,既提高了学生做题的高效性,也增加了学习的愉悦感。再次,可充分利用线上教学平台开展主题探究与案例分析,如在讲授“限制民事行为能力”这一知识点时,可以结合“全民网课”的社会背景,提出“熊孩子偷偷打赏或进行网游充值怎么办”这一主题探讨,鼓励学生在线上积极留言,深入探究,以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最后,可建立在线视频资源库。视频资源是线上教学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可将每一章节的内容以知识点为单位进行视频录制,在每段视频中设置任务点,以增强与学生的互动效果;同时可在教学平台中引入“无法到达的校车”“女生群殴事件的真相”“少年帮主”“南京虐童案”等来自《今日说法》《看见》等栏目的优质视频资源,以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司法实践更好地融合。显然,教学大纲、教学课件、电子教学资料、线上教学导学案、主题讨论、案例分析、拓展阅读书目、在线试题库以及教学视频等多种资源的有机结合,可使教育法规线上资源覆盖课程全部知识点,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图4 教育法规课程的线上教学素材资源库示例

2.教学理念的设计

教育法规在线课程建设要坚持“学生受益第一、开放共享为先”的基本理念,积极推进线上、线下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1)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以人为本”是与“以物为本”相对应的一种教学理念,其强调将学生视为教学的主体与目的。一方面,教育法规在线课程建设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将教师从课堂上的“演员”转变为“导演”,其作用在于为学生提供参与课堂的多种途径,如此一来,教师可以通过巧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将学生从课堂上的“观众”转变为“演员”,从而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教育法规在线课程建设要注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教育的本质是尊重人、发展人,为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开放的教学方式,将课堂变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学习共同体”,在与学生交流互动的过程中注重抓住学生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展开讨论。

(2)坚持“教学生活化”的理念

法律的强制性、规范性等特点有利于建立法律权威、维护法律的稳定性。但是法律并不是机械的“自动贩卖机”,而是深深地根植于生活世界,与生活密切相关。为此,教育法规在线课程建设要注重精选生活化的教学内容,筛选贴近学生、贴近社会生活的典型事例进行讲解,如以“鲍毓明案”为例引导学生理解“未成年人社会保护”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如何对未成年人进行有效的社会保护”,等等。此外,各种网络平台为教师采用谈话式、活动式的教学方式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教师可以通过预设“问号”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此时,教师是促进者与引导者,而非权威者或教训者,学生通过解决原有“问号”形成新的“问号”,在互动交流中形成生活化的教学氛围。正所谓“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通过教育法规在线课程建设,师生之间可以形成平等交流、尊重信任的互动模式。

3.课堂教学的实施

课堂教学实施效果无论对于线下教学还是线上教学,都是教学追求的目标,尤其是在线上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分属不同的空间,缺少传统的课堂气氛,若教师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采取有效的监管措施,课堂教学效果必将大打折扣。为此,为了保证在线学习与线下课堂教学实质等效,教师可以尝试进行以下工作:

(1)开课前的教学准备

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对于教育法规课程的学习需求,教师可以尝试建立“教育法规课程学委QQ群”,在此基础上,分班级建立QQ群,提前与学生互动,以营造和谐的师生氛围;在开课前,教师可以在“超星泛雅”平台、QQ群中分别上传与章节内容相关的、覆盖面广的各种学习资源,并通知学生提前预习课件内容和相应的教材资源;最后在每一节课前,提前进行直播调试,确保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

(2)课堂上的积极互动与有效监管

英国有句古老的法律谚语:“任何人不能做自己案件的法官”,这句话强调了司法的客观性与中立性,同时也道出了外部监督的重要意义。在“全民网课”的背景下,网络平台服务器过载成为常态,在现有的客观条件下,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对学生出勤进行有效监督,如借助“超星泛雅”平台,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签到以保证到课率;又如,在进行课堂互动时,随机抽取学生回答问题等。在严格要求学生的同时,教师首先应当对自己在为人为学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教育法规课程线上教学不应仅仅强调教学纪律性,更应该重视社群学习的活跃性。为此,在线上教学中,教师要努力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给学生创造出更多自由探索的空间,通过教师循序引导和学生集体讨论的相互碰撞,使学生在获得“法言法语”知识的同时培养其现代公民意识。事实上,在“互联网+”时代,数字技术与网络资源已成为教师授课的重要工具。为了将单向灌输知识的“填鸭式教学”转变为多向交流的“互动式教学”,教师要充分利用“线上投票”“即时的数据分析”等功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参与性与求知欲。

(3)课后定时定点答疑

当前,开放性教学的理念已深入人心,无论是教学内容的开放还是教学时间的开放,或是教学空间的开放以及教学形式的开放都已成为其应有之义。为此,在教育法规在线课程建设中,教师可以通过课后QQ答疑、平台互动等形式,坚持“以学定教”的基本理念,认真解答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同时,在回答问题时,教师应注重情感对话与交流以达到“亲师而信其道”的效果。

三、教育法规在线精品课程建设改革与成效

1.教学方法的探究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推动着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在线教学作为一种全新模式,存在缺乏教师的主导与监管、教学效果远远偏离期望值等弊端。为此,教师要进行深入探究,以选取最适合在线教学的方法。

(1)启发式教学

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启发学生的独立思考与自主探究。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乃为善教者也”[9]30。在教育法规在线课程建设中,教师要通过新颖的问题设计、典型的材料分析,引导学生积极探讨,同时确保问题具有思考价值与探究性。

(2)案例教学

法律乃实用之学,在教育法规在线课程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用生活气息浓、时代感强的材料进行案例教学,同时,加大典型案例的讨论环节,并通过各种平台展示其成果(如课堂限时的案例综述),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在讲授“民事权利能力始于出生,终于死亡”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通过列举孕妇遭受身体伤害造成流产、胎儿遗产继承、死者名誉权等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层层推进,更好地理解“始于出生、终于死亡”的基本原则及其例外情形。

(3)翻转课堂教学

“翻转课堂模式是在信息化环境下,教师提供以教学视频为主要形式的学习资源,学生在上课前完成预习,师生在课堂上共同探究的教学模式。”[10]在教育法规在线课程中,教师可以知识点为划分标准,结合具体生活情境,分别录制10分钟至15分钟的微课视频,将复杂的法律知识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加以呈现。如在讲解“学生伤害事故的责任承担”时,提前录制“学校责任知多少”的系列微课视频,通过典型个案,深入浅出,吸引学生的兴趣。随后在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层层设问,与学生合作探究,为学生答疑解惑,以获得良好的在线教学效果。

(4)情境创设式教学

在教育法规在线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有意识、有目的地创设反映生活特点和生活状态的情境,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如在讲授“未成年人犯罪的封存制度”时可以首先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你是老板,愿意雇佣才华横溢但有犯罪前科的员工还是遵纪守法的普通员工?如果是择偶,你又将如何选择”等问题,使学生产生共鸣,进而理解设置“未成年人犯罪封存制度”的初衷,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求知欲望,使其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理解和掌握知识。显然,在情境学习模式下,“教师的角色由原来的‘主导’变为‘支架’,教师需要注重创设真实情境,引导学生真实参与”[11]。

2.教学改革的推进

根据教育规律和教育法规课程的特点,在积极进行在线课程的教学改革同时教师还应积极开展线上教研活动。

(1)转变教学思想,更新教学观念

要想达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教师要充分利用网络数字资源,使教学结果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的发展程度,就应当加强师生沟通,开展合作教学,提高学生课堂的参与率,由教师的“独角戏”变为师生共同“唱好一台戏”,树立“学生主体”的意识,将课堂由“单向信息交流”向“综合信息反馈”转变。

(2)加强集体教研,提高教学预设水平

事实证明,教师通过“集体研讨探寻热点、难点、困惑点和教学重点的交集处,设计系列问题链进行逻辑思考”[12],可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为此,可以尝试建立集体备课与互相听课两大制度。每周可在固定的时间进行集体备课,讨论下一阶段的教学内容与教学进度,探讨教材教法、教学重点、难点与疑点。同时,鼓励教学团队成员互相听课,听课后及时开展评课活动,并及时与授课教师交换意见。

(3)师生良性互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首先,要求学生课前预习。“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线教学的特殊性决定了课前预习的必要性与重要性,预习本身也是一种自主探究方式,学生通过预习在线教学平台中教师提供的大量学习素材,带着“问号”进入课堂,极大地提高了课堂学习的效果。其次,教学注重创设情境。在教育法规在线教学中,教师力争围绕教学目标创设具体、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采用多种手段和形式加以呈现,以激发学生思考、探究的兴趣和热情。最后,课后及时总结与反思。在线教学中,教师可以借鉴中国艺术作品创作中的“留白”做法,即每节课的最后3—5分钟时间让学生回顾、总结、反思与提问,以此代替“线上满堂灌”的做法,最终达到“方寸之地亦显天地之宽”的教学效果。

3.在线教学的成效

线上课程作为高等教育的新模式,打破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从课中学”的教学模式,“全民网课”、翻转课堂、模块化授课、社群式学习、“云课堂”等模式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极大地推动了高校课堂教学的丰富发展。在教育法规线上精品课程建设中,教师不得不正视各种挑战,但同时也感受到了线上教学模式带来的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与教学模式创新的无限可能性。

教育法规在线教学模式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教师教学的针对性。受到诸多客观因素的限制,传统的高校课堂教学很难在课前预习环节中取得较大的成效,教师也很难有针对性地进行个性化教学,尤其是教育法规这类公共课程,教师与学生在课前甚至是彼此完全陌生的状态,很难取得良好的师生互动。然而,在线课程中的“自主学习、自由讨论是对以学生为中心这一教学理念的有效践行,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巨大改变”[13],通过设置讨论群、在线投票等方式,可以很好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正如《礼记·学记》所载:“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教师需要提高自己教学的针对性,最终形成良性循环,在提高教学活动效率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其现代公民意识。

猜你喜欢
精品课程法规课程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千奇百怪的法规
千奇百怪的法规
千奇百怪的法规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中职学校“汽车空调”精品课程建设实践探索
高职院校网络精品课程的建设与管理探索
精品课程转型升级为精品资源共享课的认识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