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医融合下高校瑜伽课程教学内容改革对学生健康意识的影响研究

2022-04-22 06:39王丹丹
体育时空 2022年5期
关键词:体医融合

王丹丹

摘  要  文章研究了体医融合下高校瑜伽课程教学内容改革对学生健康意识产生的影响。研究采用了对照实验的思路,以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瑜伽选修课的学生为实验对象,结合高校学生的生活习惯和康复理疗知识,有针对性地编排了一系列的瑜伽体式动作,并根据编排的瑜伽体式动作录制了对应的教学视频在实验班学生的瑜伽教学中进行运用。对照班则沿用以往的瑜伽课程内容。实验历时一个学期。结果表明:实验前健康意识处于同一水平的两组学生,实验后在健康意识的六个维度上均出现了显著差别(P<0.05),实验班的健康意识得分更高。说明:结合高校学生的生活习惯、高校瑜伽教学实际以及康复理疗知识,应有针对性地改革高校瑜伽教学的内容体系,将慢性病早期预防和后期康复的相关知识融入瑜伽教学内容体系之中,对学生健康意识的培养具有积极地促进作用。

关键词  体医融合  教学内容改革  高校瑜伽课程  健康意识

一、引言

健康意识,指的是个体为了保持身心健康而形成和遵循的健康知识与健康理念。良好的健康意识对高校学生群体而言至关重要,不但有助于其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还能够为慢性病的早期预防奠定基础。因此,提高学生的健康意识水平,是高校健康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而“体医融合”作为建设“健康中国”的重要路径被提出之后形成的运动促进健康新模式,同样也对高校瑜伽教学产生了重要影响,使得高校瑜伽教学在重视瑜伽健身方式的基础上,也开始逐步关注瑜伽的健身原理、健康知识等内容在瑜伽课程体系中的渗透,开始重视学生健康意识和健康行为的培养。鉴于此,本文就在“体医融合”的背景下,结合瑜伽的健身方式、健身原理、健康知识以及慢性病患者的发病原因和康复理疗知识等,对高校瑜伽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了改革,并采用对照实验的方式,对比了教学内容改革对学生健康意识产生的影响,以验证改革的效果和可行性。

二、实验设计

(一)实验对象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瑜伽选修课2个班的学生,共计90人。

(二)实验时间

实验时间为一个学期。

(三)调查工具

为了客观评价学生的健康意识水平,在研究开展过程中,采用张锦博士编制的《大学生健康意识问卷》作为调查工具,对学生对照实验前后的健康意识水平进行了测评。该问卷分为A、B两部分,共有97个题目,包含了健康意图、健康动机、健康警觉、健康责任、健康参与、健康知识等六大维度。经检验,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23,具有较高的内部一致性信度。问卷A部分每个题目都设置有从“完全反对”、“很反对”、“反对”、“一般”、“赞同”、“很赞同”、“完全赞同”七个选項,从“完全反对”到“完全赞同”分别计“1-7”分;B部分每个题目设置有“完全有消极影响”、“很有消极影响”、“有消极影响”、“无影响”、“有积极影响”、“很有积极影响”、“完全有积极影响”七个选项,同样也分别计“1-7”分,学生在健康意识维度上的得分越高,说明学生的健康意识越强。

(四)实验流程

1.利用《大学生健康意识问卷》对参与实验的所有学生进行健康意识摸底调查,并利用抽签的方式,将学生以班为单位分为实验班和对照班,每班45人。

2.基于对武汉市相关康复理疗医院和康复理疗机构专家进行访谈以及与高校体育教育工作者进行沟通交流的结果,从我国慢性病患者的早期预防和后期康复入手,结合高校学生的生活习惯和康复理疗知识,有针对性地编排了一系列的瑜伽体式动作,并根据编排的瑜伽体式动作录制了对应的教学视频在实验班学生的瑜伽教学中进行了运用。对照班则沿用以往的瑜伽教学内容,不进行外在干预。

3.经过一个学期的瑜伽教学后,再次对学生的健康意识状况进行调查,并基于调查数据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五)数据统计工具

采用SPSS20.0对实验中的数据进行整理与对比。

三、实验结果

(一)实验前学生的健康意识水平调查数据与对比结果

实验前对学生的健康意识状况进行了摸底调查,结果见表1。表中统计的是学生在各健康意识维度上各题目的平均得分,从学生的得分情况可以看出,两组学生在六大健康意识维度上的得分,都没有出现显著差别(P>0.05)。说明,两组学生的健康意识状况一致,处于同一水平。

(二)实验后学生的健康意识水平调查数据与对比结果

表2中统计的是实验班利用编制的瑜伽体式动作开展了一个学期的瑜伽教学,对照班沿用以往教学内容开展了一个学期的瑜伽教学之后,两组学生的健康意识问卷调查数据。从表中可以看出,之前原本六个健康意识维度得分均无显著差别的两组学生,此次测得的得分却出现了明显不同。其中,对照班在健康意图、健康动机、健康责任、健康知识四个维度上的得分有轻微提高,在健康警觉、健康参与两个维度上的得分却出现了小幅度的下降。而实验班的变化幅度要大的多,实验班相较于之前,六个健康意识维度的得分均有了大幅提高,已经明显高出了对照班。并且,与对照班进行组间对比时,在六个健康维度上均出现了显著差别(P<0.05)。说明,在一个学期的瑜伽教学中,进行了教学内容改革的实验班学生的健康意识发展更理想,健康意识水平得到了更有效的发展与提高。

四、分析讨论

通过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可知:进行了瑜伽教学内容改革的实验班学生的健康意识发展更理想,健康意识水平得到了更有效的发展与提高。这说明,结合高校学生的生活习惯、高校瑜伽教学实际以及康复理疗知识,有针对性地编排的瑜伽体式动作在瑜伽教学中的应用对学生健康意识的培养具有积极地促进作用。究其原因,主要如下。

1.本次教学内容改革遵循“体医融合”的基本理念,不但与高校体育教育工作者就瑜伽教学特点、规律、现实需求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同时还针对武汉市相关康复理疗医院和康复理疗机构专家进行了访谈,获取了与慢性病患者早期预防、后期康复等相关的康复理疗知识,并将这些知识融入了瑜伽教学内容体系之中,有针对性地编排了一系列的瑜伽体式动作,录制了对应的教学视频。这样一来,学生在学习编排的瑜伽体式动作时,也同时接触到了很多康复理疗方面的知识。而这些知识的获取,不但能够丰富学生的健康知识,同时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健康动机和健康警觉,提高学生的健康责任,促使学生更积极、更主动地参与到对健康有利的活动之中,逐步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2.本次对照实验历时一个学期。在实验期间,实验班学生瑜伽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创新,使得教学中融入了更多康复理疗方面的知识。随着这些教学内容的接触、学习以及运用,学生会逐步体会到上述知识在生活中的实用价值,以及健康生活方式给自己带来的改变。而上述良好体验会反过来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健康的重视程度,提高学生的健康意识,从而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让学生的健康意识得到了有效地发展。

五、结语

综上,结合高校学生的生活习惯、高校瑜伽教学实际以及康复理疗知识,有针对性地改革高校瑜伽教学的内容体系,将慢性病早期预防和后期康复的相关知识融入瑜伽教学内容体系之中,对学生健康意识的培养具有积极地促进作用。高校体育工作者应积极探索“体医融合”在体育教学中的贯彻路径,并借此推动高校体育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创新!

★项目名称:体医融合下高校瑜伽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研究;项目来源:武汉生物工程学院2020年校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20KCSZ11。

参考文献:

[1]张锦.大学生健康意识的研究和干预[D].杭州:浙江大学,2011.

[2]杨光,李哲,梁思雨.“体医融合”的内在逻辑与时代价值[J].体育学刊,2021,28(06):23-30.

[3]张宇.体医融合背景下医学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探索[J].温州医科大学学报,2021,51(09):772-775.

[4]陳丹丹,焦宗元.边界与可能:体医融合中的身体、技术与知识[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21,40(05):61-66.

[5]罗财,张详,刘得锐,等.体医融合演进的内在逻辑、面临挑战及发展路径[J].辽宁体育科技,2021,43(05):17-23.

猜你喜欢
体医融合
体医融合研究现状分析及思考
体医融合存在问题及未来发展推进思路
健康中国建设背景下体医融合模式在养老地产中的运用
体医融合背景下高校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研究
2型糖尿病中医体医融合技术纲要
体医融合背景下高校运动康复专业人才培养探究
关于体医融合人才培养的探析
基于共生理论的体育业与医疗服务业融合共生路径构建研究
体医融合背景下社区医疗与体育健康产业协同发展模式研究
体医融合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产业的发展创新模式与路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