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声音表达能力培养模式探索

2022-04-23 11:11盛囡囡
校园英语·中旬 2022年3期
关键词:理论模型产出导向法

摘 要:结合我国高校的教育目标和背景,本文重点讨论中国声音表达能力培养新模式,该模式分为理论模型和实践模型。理论模型从三个层次完成语言、思维、能力的层叠式上升。实践模型以理论模型为基础,依托产出导向法设计培养路径,从六个维度提高学生的传播能力。

关键词:中国声音表达能力;理论模型;实践模型;产出导向法

作者简介:盛囡囡(1980-),女,辽宁抚顺人,浙江万里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教学法及跨文化交际。

一、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加强我國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这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及相关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高校作为人才的主要输出地,应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为地方和国家发展输送具有国际视野、了解中西文化、在各领域能用英语准确表达中国声音的国际化人才。

大学英语作为面向非英语专业学生开设的公共课程,应发挥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交际工具”和“文化载体”的作用,将语言、文化、交际有机结合,从而实现学生英语表达能力的跨越式发展,助力中国文化“走出去”。然而,多年来,文化传播及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长期处于语言教学的从属地位,目前尚未形成能够在大学英语课程中推广的成熟模式,跨文化能力与语言能力发展不均衡,在使用英语表达母语文化时,容易出现语言“休克”。这种技能的欠缺成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无形阻碍。

二、文献综述

1996年,美国教育部修改了外语教学标准,制定了5C学习标准,即Communication、Cultures、Connections、Comparisons、Communities,将文化看作一个主观、客观和行为三方互动的整体,确定了文化教学的核心地位。为全面助力成员国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欧洲委员会于2003年发布《从语言多元化到多元语言教育:欧洲语言教育政策发展指南》,强调多语言、多文化教学法的重要性,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帮助学习者适应多元化社会环境,促进交际双方在文化领域的相互理解,培养对不同文化包容和尊重的态度。近年来,多元文化背景下的语言教学实践表明语言教学改革在欧洲成效显著。

由于地域和历史文化背景的不同,欧美学者多年以来在语言教学方面积累的理论体系和实践经验无法完全契合中国的国情和发展需求,中国学者需要用“中国英语”概念找到适用于我国学生的文化教学及文化输出方面的改革方法。

2000年,从丛提出“中国文化失语”这一概念,随后国内学者采用测试、访谈或问卷等方式进行相关研究,结果发现大部分受试者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相关内容时困难重重,经常词不达意,因而认为中国学生的中国声音表达能力十分欠缺,“文化失语”在跨文化交流中是一个普遍现象。尽管越来越多的国内学者关注中国文化传播与英语教育融合的研究,但是针对提高非英语专业学生中国声音表达与文化传播能力的教学理论和应用成果研究还存在相当大的扩展空间。

三、理论模型

本研究基于吴卫平等提出的中国大学生跨文化能力六维度模型尝试构建理论模型,拟从三个层面探索大学英语课程中国声音表达能力培养模式。

(一)积累期

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运用克拉申“i+1”理论进行高阶性和挑战度的显性输入,借助西方文化框架对母语文化进行改造、重构和输出。在教学设计中穿插海外汉学家及我国翻译学家对于中国文学典籍的译作,如英译版《吾国与吾民》《红楼梦》《蛙》等作品,还可以有选择地节选BBC纪录片中关于中国文化的内容等,对这些英语资料进行系统化的统计、编纂,让学生通过对比加深对本国文化的了解,夯实语言基础的同时,增强多元文化交流意识,在对外交流中能够辩证地看待外来文化,实现母语文化与外来文化的融合与重构。

(二)沉淀期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有意义的文化场景,激活学生的隐性能力。中华文明是迄今为止唯一没有间断的文明,中国的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千年以来璀璨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目前中国文化输出的障碍之一是无法以海外受众能够普遍接受的方式用外语准确表达中国声音。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太极八卦、川剧变脸,传统工艺品中的景泰蓝,现代文化中的三好学生、法治社会等,这些具有中国特色的词汇无法在外语中找到合适的表达。解决这个问题,既需要雄厚的语言功底、扎实的文化基础,更需要有敏锐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实践中探索用外语表达中国文化的方式。

(三)爆发期

借鉴产出导向法理论,构建学生的个性化实践网格。与文化输入不同,文化输出的主体是学生,因此要将教师为主导的授课模式转换为以学生实践为主体的学习模式,强调学生的“真实体验”和“自我反思”,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设置输出任务,以任务驱动输入,通过生生、师生共同探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进而获得新知识、新技能。这一阶段需要收集整合素材,设置真实的交际场景,强化学生言语和非言语技能并完善其跨文化交际策略,将所习得的知识和技能等在真实情景中的文化体验和传播中付诸实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中国文化的输出。

大学英语课程的三层次教学模式的尝试,是语言、思维、能力的层叠式上升,助力大学英语课程的衔接性、针对性和创新性,提高教学的高阶性和挑战度,培养学生的英语传播能力。

四、实践模型构建

(一)实践模型框架

大学英语课程中国声音表达实践模型框架根据学生的特点设置,以培养学生用英语表达中国声音的能力为总体教学目标,以讲好中国故事为教学主题,以完成文化主题学习及主题探索为教学任务,依托产出导向法(驱动—促成—评价)设计培养路径,从本国文化知识、外国文化知识、态度、跨文化认知技能、跨文化交流技能和意识六个维度提高学生的中国声音表达能力。

课前通过可视化资料展示文化主题,设置模拟任务,激活学生已有知识储备。通过一系列任务驱动及组内互评互助,发现或定位自身不足。课堂上结合教材、配套补充素材、网络资源、音视频材料等多种模态的优质教学资源, 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进行有效输入。通过角色扮演、场景模拟、小组讨论等形式完成输出。在这个阶段,学生感受到了压力,还会发现自己在表达过程中有些内容无法有效输出,此时需要进行第二轮自我修正、同伴或小组修正,还有权威(教师)修正。课后搭建平台,在真实场景中尝试输出,并写出反思日志,将所学进一步内化、升华。

对中国声音表达能力的评价具有系统性和多样性,需结合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注重能力发展的过程,评价工具包括学习档案袋、反思日志等。终结性评估注重能力发展的最终结果,评价工具包括语言测试及跨文化意识量表等。

(二)实践模型应用

下面以某高校非英语专业一年级的大学英语听说课程为例,介绍中国声音表达能力培养模式实践模型的具体应用。教材选用《新视野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1》,课程教学案例依据该教材第五单元 “Relax and Explore”部分设计。

1.驱动。课前教师通过雨课堂上传视频,启动学习任务。视频中,一对外国夫妇走在街头,向一位年轻人问路,他们要去城隍庙品尝中国特色美食。年轻人非常热情地带路,当外国夫妇想请年轻人介绍、推荐当地美食时,小伙子不知如何表达,一脸尴尬。请学生思考:(1)如果是你,你能否向他们介绍宁波城隍庙及传统美食?(2)你了解美食背后的故事吗?(3)你认为一个地方的美食和当地的文化有关系吗?

产出任务:观看BBC纪录片《发现中国,美食之旅》和CCTV纪录片《味道中国》,小组成员讨论、合作,制作视频介绍一款最具特色的家乡美食。

2.促成。

第一环节:态度培养。

鼓励学生走出舒适区,走进文化他者,传播中国声音。

活动1:互动式交流。

组内及组间讨论:(1)你是否有在国外或西餐厅点餐的经历,有没有遇到由于文化差异产生的“趣事”?(2)在与外国人交流时,你是否遇到过困难,你是如何克服的?(3)若无以上经历,请分析在生活或学习中你所体会到的文化差异。

开展这项活动的目的在于将学生引入更深层次的思考,交流中遇到的问题,不是表象的,其背后有更深层次的原因。想要无障碍交流,我们需要用开放、包容、协商的态度来解决冲突。

活动2:阅读式反思。

阅读 “A Study on Differences of Chinese and Western Food Cultures under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和《求同存异才能真正了解》。前一篇文章介绍了由于中西方社会心理、民族习俗及价值观等方面的多样性,中国饮食文化和西方饮食文化在烹饪方式、用料、用餐方式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后一篇文章则提到文化没有优劣之分,不同文化之间必有差异,他们将在求同存异中愈走愈近。

通过上述活动使学生了解到向外介绍地方美食,需要充分了解其原料、工艺、营养和功效及相关的文化内涵,并能够从受众友好的角度进一步修改自己的作品。

第二环节:知识建构。

知识建构是促成技能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以实现有效传播为基准,探索、体验、归纳不同交际场合的语言使用特征及文化背景,为实现双向理解与沟通作准备。

活动1:语言层面。

通过实例介绍特色菜常用的翻译方法,如“原料+with+作料”“作料+原料”、以“实”对“虚”法、“移花接木”法等。将学生课前准备的作品在班级呈现,教师就语言翻译层面作点评,之后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师生合作共同分析文本的优缺点。

活动2:文化层面。

中国饮食文化有着与众不同的自身特色,是各族人民在100多万年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在食源开发、食具研制、食品调理、营养保健等方面创造、积累并影响周边国家和世界的物质财富及精神财富。教学中可以选取饮食理论、饮食审美、筷子文化、茶文化、酒文化等诸多方面对我国独特的饮食文化遗产进行深入梳理。

要求学生开展田野调查,利用文献资料、人物访谈和观察法等,深挖传统饮食背后的中华传统,并通过与西方饮食作比较,更深刻地理解我国传统文化。

上述活动围绕语言知识、文化知识和交际策略展开,于知识建构过程中促进技能发展。

第三环节:技能促成。

学生运用所学知识,通过完成交际任务,学习、挖掘和弘扬中国文化。

活动1:角色扮演。

以小组为单位,就餐馆点餐、民俗馆导游、美食街问路等场景进行角色扮演,设置情节冲突,并尝试化解冲突。表演过程中,教师及其他小组记录设计精妙处及需改进之处。

活动2:视频完善。

综合第二、三环节所学所练,进一步修改文本,对所选素材进行内容、语言、结构的综合考量,同时完善旁白、配乐等细节。之后,进行课堂展示,教师针对其中的措辞、结构等方面随机进行讲解。

通过上述活动锻炼学生创造性运用语言的能力,在真实场景中以双方都能接受的方式进行有效传播。

第四环节:意识提升。

借助评价与反思,使学生意识到交际中要依据自身已有知识与技巧,找到交际双方都能接受的方式来尝试输出。

活动1. 组间互评。

通过对其他小组视频作品的点评,了解同伴的对外传播意识、态度、知识和技能,并对自己的作品及传播能力进行反思。

活动2. 反思日志。

主题学习结束后,撰写反思日志,评价和反思自己的所思、所得:(1)是否准确传递了自己的声音?( 2)传播过程中是否考虑过对方的接受情况?(3)通过学习,是否在态度、知识、技能方面有所提升?

上述活动旨在帮助学生意识到本族文化和他族文化的统一性和差異性,在不同情境下调整交际方式,实现成功沟通。

五、结语

本研究在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需求的背景下,基于国内外跨文化交际理论研究及大学教学模式改革的成果,依托产出导向法,尝试构建更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突破了单一的语言技能培养目标,强调能力发展与语言技能的有机结合,致力于培养各行各业具有国际视野的实用性人才。打破“外语工具论”,鼓励学生在理性分析、评判、反思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运用语言,准确、得体地传播中国声音,讲述中国故事,成为文化的参与者和创造者,实现文化“超越”。

参考文献:

[1]常晓梅,赵玉珊.提高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大学英语教学行动研究[J].外语界,2012(2):27-34.

[2]张红玲.以跨文化教育为导向的外语教学:历史、现状与未来[J].外语界,2012(2):2-7.

[3]张为民,朱红梅.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S1):34-40.

[4]刘世文.对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的调查及其启示[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3(1):29-32.

[5]邓文英,敖凡.英语专业学生的中国文化失语症分析[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5(4):58-61.

[6]苏雪梅.大学英语教育中“中国文化失语”现状与重构[J].山西大同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79-81.

[7]吴卫平,樊葳葳,彭仁忠.中国大学生跨文化能力维度及评价量表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3(4):581-592,641.

[8]文秋芳.构建“产出导向法”理论体系[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5(4):547-558,640.

猜你喜欢
理论模型产出导向法
产出导向法在大学英语读写课堂教学中应用的几点思考
信息化背景下POA在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中的教学模式研究
产出导向法下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研究
产出导向法指导下的大学英语读写结合教学尝试
浅论“产出导向法”研究及其应用
产出导向法驱动下的微课设计与实践研究
间接技术进步效应的获得途径和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动机和态度对学生考试作弊的影响模型研究
老年生活质量的理论模型构建和验证
如何构建中美两国大学的国际合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