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课堂,有效的教学

2022-04-23 18:36祝丹辉
学习与科普 2022年16期
关键词:教学案例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

祝丹辉

摘要:初中阶段道德与法治课堂往往被学生和教师忽略其在培养国家和社会意识形态形成的重要作用,欠缺情感态度的生成过程。教师从功利的角度出发思考教学,执着于知识点和答题技巧的传授,陷入“假大空”的境地,为学生所不喜。本文旨在以国家统编教材初中道德与法治《网上交友新时空》一课为例,构建真实有效的课堂。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教学案例;课堂教学

【缘由】

第三次工业革命以信息技术的发展为重要标志之一,互联网迅猛发展,走进千家万户,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学习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不够成熟,对外界诱惑的抵御能力较低,更容易遭受网络的负面影响伤害,近些年来青少年沉迷网络的报道也层出不穷。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第五课第二课时《网上交友新时空》试图从网络的利与弊两方面着手,引导学生正确利用网络,改变不良的上网习惯,提高警惕。然而学生面对这一课题,立刻预测老师将要对他們进行“洗脑”教育,说服他们不要玩手机,手机是影响学习的毒瘤,必须立刻禁止。鉴于这样的学情,笔者虚构了一个初中生小凡加入课堂,以小凡使用网络过程中的“喜与忧”贯穿课堂,给学生营造贴近生活的真实感,从而达成教学目标。

【过程】

一、极具真实性的教学案例。案例是现实问题的缩影,它描述的是完全真实的特定的现象或实况。只有发生于教育实践中的真实的“故事”,才有可能引起学生在感情上的共鸣,并吸引他们进入到案例的情境中去,所以只有具有真实性的案例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关注的热情,才有助于他们在以后的生活中发挥迁移作用。[1] 在《网上交友新时空》这一课内容中,当探讨互联网优点时,笔者设计网络给初中生小凡带来了许多的快乐:微信、QQ上与好友聊天;百度上搜集资料;王者荣耀打游戏,抖音刷小视频看直播。因为这些软件都是学生日常在使用和挂关注的,引发了他们极大的兴趣和积极性去表达网络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好处。当探讨互联网的缺点时,笔者设计初中生小凡因为手机使用问题与母亲发生矛盾和争执,母亲甚至想要没收小凡的手机来阻止他沉迷网络。这一情景与班级中一部分同学的家庭情况不谋而合,让学生充满了表达的欲望和参与课堂的热情。

二、具有参与性的课堂活动。教学是“教”与“学”的联动过程,教师的“教”是课堂中的重要环节,但最终要达成的目标是让学生“学”。缺乏参与感,缺乏感受性的课堂,就像虚假的空中楼阁,教师讲解形容的天花乱坠,学生也是触不可及,无法共鸣。故而教学就应当像房屋建造一般,教师是建筑师,对房屋进行初步的勘测和设计,学生像勤劳的工人,在教师的规划下一步一步实施。在《网上交友新时空》这一课教学中,课题和案例的选择贴近学生自身的生活,他们对小凡的处境感同身受,时而会心一笑,时而打抱不平。“你在日常使用网络时有这样的行为吗?为什么这样做?”“你认为小凡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处理和妈妈的矛盾?”整节课我设计了一系列开放性的互动问题,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畅所欲言,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话匣子一旦被打开,一切有价值的东西都会聚集迸发。形式化、程式化的假思考被虽不成熟却闪动着价值光芒的真思维所取代,肤浅机械的符号教学被价值唤醒的意义教学所补位。 [2]

三、饱含真挚性的课堂评价与反馈。德国卡尔·西奥多·雅斯贝尔斯在他的作品《什么是教育》中写道:“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情感的交流在教育中必不可少,教师对于学生的课堂表现应当有所期待和暗示,并且能让学生感受到。真挚的课堂评价和反馈是师生交流的有效途径,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的认可和期待,能更好的保持对课堂的热情与参与度。在《网上交友新时空》一课中,对于学生的任一回答,无论对错,笔者都会率先给与充分的肯定,然后进行思维引导或改错纠正。例如学生回答网络的优点:“网络很好,让我交到了很多新朋友。”笔者评价:“说的很对,这是网络的一大优势,你的新朋友都是你身边真实认识的人吗?你了解你的新朋友吗?”教师要抓住因材施教的时机,选好触发学生心泉腾涌的着力点。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充当学生思想升华的催化剂。[3]

【反思】

本课教学基本达成教学目标,课堂活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略有不足的是在一些问题设置上过于简单和硬搬教材,没有进行分层设问,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学习。聚焦学生的核心素养,构建有趣有效的课堂,是教学的 永恒主题。有效的道德与法治品德课堂教学应该是真实、扎实、充实、丰实的,课堂教学犹如一场旅行,我们不仅要在意目的地,更要在乎“沿途的风景”和“赏风景的心情”。[4]

参考文献:

[1]艾和华.探析教学案例的选择标准[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 2009,(01):116-117.

[2]邓磊.深度教学,让课堂从符号走向意义———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情感教育案例与反思[J].新课程. 2021,(17):159.

[3]任培霞.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反思[J].课程教育研究,2018(10):74.

[4]林泉.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片段教学案例引发教学反思[J].名师在线. 2019,(12).

猜你喜欢
教学案例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小学数学课堂导入技巧及案例分析
反转课堂模式与数学教学案例
促进初中化学定量观建构的教学案例
小学数学“反思型” 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
跨越式跳高课堂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