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与专业实训课程融合的实践研究

2022-05-14 11:09韦加港
三悦文摘·教育学刊 2022年8期
关键词:工匠精神实践融合

韦加港

摘要:“工匠精神”作为现代学徒制的核心精神,在职业院校中培育的方式有很多种。从实训课程特征要素来看,学校实训课程的确是培育“工匠精神”的主要途径。但是就当前职业院校工匠精神与专业实训课程融合现状来看,无论从认知层面、制度层面还是教学层面皆存在一定问题。对此,文章在深入剖析工匠精神与职业院校专业实训课程融合现状的基础上,对二者的具体融合策略展开积极探索与实践。

关键词:工匠精神;专业实训课程;融合;实践

工匠精神来源于手工业时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逐渐演变为一种职业精神,是职业品质、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的具体体现,是从业者的职业价值观念和行为的具体表现,也是培养工匠人才,实现“中国制造2025”战略目标的精神指导。工匠精神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被正式提出,并指出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恪尽职业操守,崇尚精益求精,培育众多“中国工匠”,表明培育工匠精神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在新时代背景下,工匠精神被赋予更多的内涵:爱岗敬业、执着追求、精益求精、创造创新、技艺高超和精湛技艺等,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创造的精神指引和不竭动力。因此,培育新时代工匠精神对于个人、国家和社会繁荣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工匠精神与专业实训课程融合过程中存在问题

实训课程作为职业院校开展教育教学的重要形式,在培养学生工匠精神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职业院校在培养学生工匠精神方面问题及原因分析如下:

(一)观念滞后,对职业教育重视不足

受传统观念影响,工匠的社会地位和人们对工匠精神理解并未到达一定的高度,人们普遍对工匠存在一定的偏见,工匠精神没有得到充分尊重,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职业选择和价值判断,导致职业教育工匠培育面临国家重视、社会冷漠的局面。家长和学生受此观念以及“普高职低”观念的影响,未能正视职业教育以及工匠精神的重要作用,一定程度上对职业教育以及工匠精神培育持不认可的态度,学生未能很好地接受职业院校的职业精神和技能培养,导致人才职业能力不强。部分教师强调理论教学重于实践教学,认为理论弄通了,动手操作自然没有问题,或者部分教师科班出身,缺少企业工和实践经历,实际操作经验不足,对于学生操作技能和职业精神的培养有所欠缺。

(二)缺乏健全制度,工匠精神培育边缘化

自2014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上强调职业精神以来,政府、学校和企业共同致力于工匠精神的培养。但是在培养过程中仍存在由于培养经验的不足,制度不完善以及执行力度不够等问题。职业院校在执行工匠精神培育过程中,缺少可供借鉴的政策框架和制度文本,对于工匠精神培育缺乏经验,难以落实到具体教学环节,并且受社会观念的影响,培育动力不足。企业多满足于员工完成工作任务,技能要求高,职业精神要求相对较低,致使工匠精神培育被忽视和边缘化。

(三)校企合作深度有待进一步拓展

面对职业教育产业化,为提高学生职业技能,部分职业院校将教学重点放在学生技能培养上,一定程度上淡化了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培养,即使课程内容涉及职业道德和价值观等方面,教学内容仍强调技能轻视思想,导致培育出的学生缺少对职业选择的认可和必要的职业素养,学生在工作时难以务实工作,对个人、企业和社会发展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此外,部分职业院校受传统教育模式影响以及实训条件不足的限制,未能完全融合企业、市场需求,强调理论忽视实训课程,教学模式以课堂理论教学为主,在设置专业课程、实施教学的过程中体制机制不够健全,未能很好地实現学生操作能力与企业岗位要求对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同时,校企合作深度和广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职业院校实训课程中“工匠精神”的养成

(一)强化思想引领

转变原有思想观念,正视职业教育和工匠精神的重要作用,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和对工匠精神的认可和尊重,强调实训课程在培育学生工匠精神方面起到的重要作用,引导教师和学生对实训课程的重视,将工匠精神培育纳入实训课程之中。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特别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在此基础上,通过实践训练,亲自体验理解敬业精神、创新意识等专业素质对职业发展的重要性,将工匠精神具体化。工匠精神作为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素质,应纳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在进行道德品质教育的同时,强化职业精神教育,督促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深入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和精益求精的价值理念,教育学生热爱专业技术、增强技术技能、崇尚职业技术,增强职业自信心和荣誉感,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进而升华为良好的职业人格,将内在职业精神转化为学习特别是实训课程学习动力。强化精神教育和文化熏陶,加强校园文化中对工匠精神的宣传,强调专业领域的追求和信仰,营造一种专业、敬业、精益求精的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实现工匠精神的全面渗透,服务实训课程对工匠精神培育。

(二)校企合作建设实训基地

实训课程基于真实的工作环境,而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也必须依托实际工作。就学校而言,既可以通过校办企业来为学生创设实训基地,也可以借由校企合作来构建实训基地。对此,职业院校可从三个方面做好实训基地的建设工作。首先,要综合考虑各相关企业的企业规模、公司效益、市场前景等诸多要素,选择最为适宜的企业作为合作对象,不仅能够为学生的实训提供基地,对其日后就业也有所裨益;其次,在选定合作企业之后,需要与企业联手设计长远的人才培养战略规划,力图将实训基地构建成学生走向工作岗位的重要平台,而不仅仅是满足于学生走完学习流程;最后,学校和企业要紧扣时代发展的脉搏,共同构建好产学研结合的协同机制,通过实训课程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与创新思维。

(三)重点抓住“三个对接”

一是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实训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技术技能,在前期的人才培养中就需要做好与相关产业的对接工作,具体而言,就是从产业的人才需求出发,校准学生的专业培养方向。二是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不同行业企业有着不同的就业标准,能够在实训课程中熟练掌握这些标准,并将之运用到工作中,决定了学生日后能否适应职场需求,因此,要将实训环节的内容与职业标准紧密衔接,为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奠定基础。三是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实训课程不同于校内教学,也不同于在岗工作,它兼具学习与生产双重属性,是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产领域的关键性训练阶段,教学与生产的对接必不可久,“生企对接”才是学生“工匠精神”养成的重要路径,要求我们整合各方优质资源,构建多层次、多途径的人才培养体系。

(四)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

在实训学习环节中,学生自身的学习态度非常重要,它不仅直接关系到学习的最终效果,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养成也有密切影响,因为工匠精神本质上就是一种态度。因此,实训课程过程中需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进而发展为一种良好的工作态度。特别要学生做到:第一,追求完美。学生在实训环节中,要有一种力争完美的精神,尤其是在完成企业交代的具体任务时,切忌敷衍了事。第二,工作严谨。严谨是一个人最基本的工作品质,“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可能一个很小的疏忽便有可能造成全局性的失败,每一步都要谨小慎微,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第三,保持专注“工匠精神”就是在完成一项任务时,能够全身心地投入,达到忘我的境界,这样才能确保工作质量,因而保持专注是“工匠精神”不可或缺的东西。第四,为人诚信。诚信是立身之本,也是学生实训学习中应该获得的宝贵品质,也许,学生在工作中难免有些不足,但在为人上不能有任何瑕疵,那就是不搞假冒伪劣,始终为自己的产品承担责任,这不仅事关“工匠精神”的养成,也与学生的终身发展相关。

(五)实施灵活的监管机制

为了更好地发挥实训基地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作用,我们有必要对实训学生采取灵活的监督管理机制。首先,学校需要综合考虑学校、学生以及实习单位的实际状况,从学生技术技能培训的角度出发,兼顾实习单位的业务特点,构建完善的实习管理制度,包括学生的具体实习规划以及落实这些规划的种种措施,如果实训基地完全建立在企业的,学校还可以派遣一定数量的实习巡查老师,主要负责学生面上的监督管理工作。其次,企业需要构建完善的实习生培养制度。针对学生技术技能普遍不如员工的特点,充分发挥好老员工对学生的“传帮带”作用,例如构建“一对一”的帮扶制度,让企业职工人人都是实习生导师,当然,实习生也可以向老员工介绍一些理论性较强的知识或专业的前沿知识,为企业向学习型企业转化尽绵薄之力。为了使企业对学生的管理落到实处,企业自身也要建立一支学生实训指导教师队伍,通过言传身教和榜样的力量来实现“工匠精神”的培养。

三、结语

综上所述,实训课程作为职业院校培育技术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工匠精神”的培养可以融入整个实践教育中。职业精神的培育主要还是依靠参与实训课程的两大主体:学生和实训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实训教师起主导作用,教师的教学及引导方式就发挥着关键的作用。教師在开始实训前应把握“工匠精神”的核心内涵,每个模块甚至每项任务都将需引导学生学习并感悟“工匠精神”的重要性。作为学生,无论在实训前实训过程中还是实训考核,每一步都渗透着“工匠精神”的培育。

参考文献:

[1]许婉琳.工匠精神融入中职电子专业技能教学探究——以电工实训为例[J].现代职业教育,2021(48):74-75.

[2]杜晓光.新时代职业院校工匠精神的培育[J].教育与职业,2019(07):78-83.

本文系2020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项目“工匠精神视域下的中职劳动教育课实践与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项目编号:GXZZJG2020B045)。

猜你喜欢
工匠精神实践融合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刚柔并济
破次元
融椅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