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意识教育

2022-05-15 05:33何杨雄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2年54期
关键词:语文教学中职

何杨雄

【摘要】学科教学作为学校教育的主阵地,是学生生命教育的重要途径。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探讨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生命意识教育,引导学生尊重生命,珍爱生命,敬畏生命,提升生命的价值,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定基础。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生命意识教育

教育部2020年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在语文教学中,要“自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文化自信,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涵养职业精神,为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提供支撑。”正确的生命观是形成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基础和前提。教育是生命影响生命的事业,是塑造生命,促进生命向上、向善发展的过程。生命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关键。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由于中考失利、就业压力增大、生命教育的缺失、家庭教育的错位等原因,中职校园内自杀、自残、自虐或暴力事件屡见不鲜。因此,中职生的生命教育尤为重要。语文学科丰富的人文资源决定了它在实施生命教育中有着得天独厚的学科优势。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把生命教育与语文教学有机融合起来,引导学生尊重生命,珍爱生命,敬畏生命,提升生命的价值,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定基础。

一、利用文本资源,渗透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是触及心灵的教育,是感染灵魂的教育。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打造生命化的课堂,充分发掘教材中的生命因素。人教版中职语文教材蕴含丰富的人文内容,充满生命情趣。教师应从实际出发,深入钻研教材,寻找渗透生命教育的最佳切入点,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教学,解读文本,解读生命,感悟生命的意义,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例如,语文(基础模块)教材中,林希的《石缝间的生命》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涌动着对高昴的生命力的赞颂。在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揣摩品味文中富有哲理的语句,让学生感受野草、山花、松柏生存环境的恶劣和艰难,生命抗争的不易和执著,认识到生命是不可扼制的,生命就是拼搏,生命正是要在最困厄的境遇中才能使精神境界得到升华。这对于激发中职学生勇敢地面对困难和挫折,在拼搏中实现生命的辉煌,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中职学生承受着比普通学生更多的压力、委屈和挫折,学业受挫 ,社会偏见、择业困难等各种压力源在他们身上交织,越来越多的学生出现自卑、厌学、自暴自弃、自控力差、人际关系问题等诸多心理问题。刘墉的《看吧,我终于办到了》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压力无处不在,当一个人面对压力时,只要坚定信念,就一定能冲破压力,取得事业的成功。”这是文章的中心论点。通过学习本文,引导学生领悟战胜压力的方法,挖掘自身的生命力量,增强生命的韧性,树立面对压力,积极勤奋的人生观,养成勇于克服困难,战胜挫折的优良品质,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态度。

在语文教学中,笔者将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语文综合实践等学习活动有机结合在一起,在丰富多彩的语文学习活动中,让学生多思、多谈、多行,激发学生的生命活力,加深其情绪体验,体会生命的意义及存在的价值。现实中,我发现学生中抱怨父母,不理解他人的现象普遍存在,我利用 “成长的烦恼”这一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大胆诉说自己成长中的烦恼,让学生在活动中认识自我,体验成长,感悟生命,正确对待成长过程中的烦恼,积极面对生活,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我还结合教材中的部分课文进行适当的拓展,指导学生选择与课文有关的课外文本进行阅读,有意识地进行生命教育的课外延伸。如学习《藏羚羊跪拜》《石缝间的生命》后,指导学生阅读沈石溪《斑羚飞渡》、冰心《谈生命》、张抗抗《地下森林断想》、杰克·伦敦《热爱生命》、张晓风《敬畏生命》等,让学生更好地体会生命的趣味,珍视和尊重生命。

二、重视读写结合,培养生命意识

叶圣陶先生曾说:“写文章不是生活的点缀和装饰,而是生活本身。”可见写作教学是塑造学生心灵的重要途径。我们在写作教学中,应重视生命主体意识,让作文表达生命情感的体验,闪耀生命个性的光辉。例如,学习毕淑敏的《我很重要》,笔者通过指导学生反复朗读、品味重点词句,体会课文那种丝丝入扣的理性分析和淋漓尽致的动人情感,感受作者对个体生命与生存价值的感悟与呐喊,领会“我很重要”,学会珍爱生命,欣赏生命,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学完这一课后,笔者让学生模仿本文的写法,以《生命价值来源于你自己》为题作文,让学生写出自己的追求、努力、拼搏。学生在作文中尽情抒发自己对生命的认识:“生命的价值源于你自己的坚守、拼搏与奉献。”“生命的价值来源于自己,只要充满自信,不懈追求,乐于奉献,他的生命才会是无价的。”“生活不能等待别人来安排,要自已去争取和奋斗,抓住生命的每一瞬间,利用好生命的每时每刻,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实现更高的人生价值,才有可能创造幸福美好的人生。”等等。

通过此次写作实践,学生不仅懂得要珍爱生命,而且进一步引导学生对生命的思考、感悟,领悟生命的真谛。在这一感悟与再创作的过程中,学生将在课堂上学到的好的写法和产生的独特想法在自己的习作中体现出来,实现了由读到写的迁移,做到学以致用,以知促行。

此外,教师还可通过日记、周记等形式,引导学生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对周围发生的生命现象和事实进行及时记录,深入的思考,进而培养积极进取的生命意识和精神,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生命质量和生命价值。

三、联系生活实践,强化生命教育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念。生活即是語文,生活中有很多可以对学生渗透生命教育的现象:“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钟南山生命至上, 勇于担当的伟大抗疫精神感人肺腑,催人奋发;2021年度《感动中国》人物张顺东、李国秀夫妇没脚走出致富路,无手修出幸福花的感人事迹让我们心灵震撼,深受感动; 在强大的自然灾害面前人类生命的渺小脆弱让我们深刻自省,敬畏生命……这一切都能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的伟大,生命的可贵!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把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适时引入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关心社会生活,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例如,结合新冠肺炎疫情下的社会热点问题观察思考敬畏生命的表现和意义,让学生更加深切体会和感悟如何去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真正行动起来,在疫情面前不恐慌、不传谣、不信谣,做好防护,为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做贡献。

我们要把语文课引向课外,引导学生贴近生活,体验生活,在生活实践中,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的真谛,促进学生知行的统一。如开展“生命教育”主题实践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生命教育知识竞赛、征文比赛、演讲比赛、诗歌朗诵比赛等活动,寓生命教育于丰富的活动之中,培养生命意识,锻造优秀品格;组织学生参观革命纪念馆,感悟革命先辈坚定的理想信念与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组织学生到本县青少年综合实践基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劳动美”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劳动的乐趣,感受生命的成长;引领学生亲近自然、纵情山水,学会爱护自然,珍惜生命,与自然和谐相处;结合所教班级专业特点和学生的兴趣,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校外实践活动,让学生到相关企、事业单位见习、课程实习、顶岗实习进行课程实践。如定期组织幼儿保育班的同学到德庆县商贸学校开展幼儿卫生保健实训活动,在教育实践活动中,使学生亲身感受到生命的宝贵和守护生命的神圣,增强学生卫生保健意识,提高学生关爱生命和救护生命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通过开展丰富多采的生活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加深对生命意义的理解和感悟,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达到“知行合一”的教育效果。

作为新时代的中职语文教师,在新的课程改革的形势下,必须提高自身心理健康水平和教育能力,立足文本,不断创新,多层次、多渠道对学生进行生动活泼的生命教育,并身体力行去影响学生,让生命的价值在学生的心灵中灿烂绽放。

参考文献:

[1]胡孝华.论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意识[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1(13).

[2]袁勇.中学语文教育中实施生命教育的途径[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6(5).

猜你喜欢
语文教学中职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浙江试点中职与应用型本科一体化人才培养
多媒体技术助力中职美术教学
中职数学作业批改中的问题及对策
高年级古诗词教学艺术之我见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