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如何让理论更加实际化

2022-05-19 19:22杨艳
中学生学习报 2022年22期
关键词:理论教学初中道德与法治

杨艳

摘要: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历、成长需求,根据其身心发展特点、现有的学习与生活经验进行教学设计,通过丰富、生动的形式对教学内容进行表述。同时,教师在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教学时,不能脱离教材,要合理地使用教材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优化,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自主地学习、体验、践行。教师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运用实际化教学,能丰富教学形式,让学生在多样化的情境中对知识进行体验,实现有效学习。本文立足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角度,分析了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让理论更加实际化的策略,希望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理论教学;实际化

引言:作为初中教育的重要内容,道德与法治教育对于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此外,开展道德与法治实际化教学符合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其通过多样化、灵活化的方式,吸引了学生的兴趣,有助于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实现。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基础知识教学越发重要,因此,对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让理论更加实际化的策略研究有着鲜明现实意义。

一、道德与法治课程实际化教学探索

教师为了让学生考出好分数,顺利地考上好高中,会倾向性地进行“灌输式”教学。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在课堂上接受理论知识教学,课下有堆积如山的作业,再加上频繁的考试,只能埋头苦干。“灌输式”教学分数至上,与素质教育的理念背道而驰,不利于学生的学习。

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是教材,教材的质量是决定教学质量的关键,而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材本身存在一些问题,内容与初中生的实际情况相脱离,教学内容超出学生所能接受的范围。道德与法治课程教材中,许多观点与学生社会生活实际不相符,以体现道德生活蓝图为主,远离了社会生活,学生在学习时难以获得真实感。同时,教材中存在一些内容,材料陈旧、观念滞后,有的甚至完全脱离现实生活,学生即便能良好地掌握,也用处不大。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让理论更加实际化的策略

(一)创设生活情境,直观呈现知识

创设情境是课堂教学中常见的教学方式,其中,创设实际化情境更是营造良好课堂气氛的主要方式。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时,可以将生活情境与课堂教学融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情境的帮助下更好地参与探究,最终实现深度课堂的构建。

以“服务社会”的教学为例。教师首先为学生呈现“感动中国”的人物介绍。看完后,有的学生说:“他们都有着‘舍小我和成就大我的奉献精神。”也有学生说:“这种春风化雨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分析何为服务社会,以及该如何服务社会。这样一来,学生的思维就从课堂延伸至课外,进而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率。当前新课程改革极力强调探究性和自主性教学模式,教师在教学中可采取实际化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借助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合理选取素材,凸显课程特征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在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以及学会运用理性思维与敏锐眼光分析社会现象和生活问题。因而,道德与法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搜集社会热点等,并将其与教学内容相融合,充分彰显政治学科实际化特征,便于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运用实际化思维理解学习内容,提高政治素养和敏感力。

例如,中央电视台每年3月15号都会根据当年消费热点举办晚会,教师可指导学生借助政治知识解读社会热点,促使学生积极思考该如何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等问题,提升学生政治素养。新课程改革全面实施,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提出了比以往更高的要求和标准。道德与法治学科与其他科目相比有着较强的理论性,如果教师采取的教学方式相对单一,就难以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引入学生感兴趣的实际化素材,能打破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限制,满足现代教育和新课程改革提出的要求。将教材内容和日常生活相结合能帮助学生实现对理论知识的深层次理解,进而提升学生学习效率。

(三)开展实践教学,让学生践行所学知识

1.创设实践机会,鼓励学生走向社会。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为了保证教学效果,教师必须想办法为学生创设实践的机会,鼓励学生走入社会,延伸课堂知识,进一步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以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一课为例,教师可以举办“文明劝导员”活动,组织班级上的学生去学校附近的路口做文明劝导员,对骑电动车不戴头盔、不等绿灯便通行、擅自翻越围栏等不文明行为进行规劝。教师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可以让学生接触、了解社会生活中的不文明、不规范行为,明白这些行为是不正确的。同时,教师可以顺势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讓学生明白,在生活中要遵守各项规章制度,要爱惜生命,规范自身的行为,做一个文明懂法的人。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实践的机会,鼓励学生到社会中进行实践活动,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到道德与法治的重要性,规范自身行为。

2.进行反思教学,倡导学生落实行动。初中生的思维尚未完全成熟,在学到教材上的知识后,难以将知识内化成自我信念或者外化为行为习惯,这时,教师要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引导。其中,最有效的策略是反思教学,教师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言行举止进行自我反省,改正不良的行为习惯。

结论:开展实际化道德和法治教育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深远影响。新时期,初中教师需要充分认识到道德和法治实际化教育的必要性,然后在教学中深化实际化素材的应用,提升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艳东.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研究[J].天津教育,2021(06):137-138.

[2]柳博.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研究[J].考试周刊,2021(15):101-102.

[3]杜文娟.生活化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J].新教育,2021(05):26-27.

[4]陈海军.浅析道德与法治课堂的“生活化”——以七年级《憧憬美好集体》一课为例[J].读写算,2021(04):33-34.83EADD15-E3AC-4E0A-B9C2-1ADE9E778997

猜你喜欢
理论教学初中道德与法治
师生参与,构建高效课堂
基于课程标准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课堂教学艺术初探
情感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运用
创新视角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探究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改革与研究
和谐教学法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谈外科学教学的几点体会
嵌入式系统课程“中断、异常与事件”教学实践及启示
电气设备控制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