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我们的儿童建设一个“阅知林”

2022-05-22 06:43周佳蓉
中学生学习报 2022年27期
关键词:空间创设环境

周佳蓉

我园历经40年的育人实践,提出“儿童是充满无限可能的成长中的人”的儿童观;幼儿教育就是支持幼儿在适性的阅读和阅历中,获得快乐、美好而有意义的成长。为此,我园建立一整套能够促进我园发展的价值理念系统——“阅·心”教育。“阅”,即“阅读”“阅历”“汇集”的释解,我们的园本理解有三层内涵:一个学习的过程、一段丰富的经历、一个汇聚美好的童年。“心”即“真、善、美”,这种人文精神指引着我们办园方向,同时展现了我园“人本的、人性的、人文的”价值追求。

一、确立“阅知林”环境的内涵

“阅知林”,是我园环境设计的一种理念。我们来进一步走进阅知林,阅是什么呢?阅读有形的书,更阅读生活和社会这本无形的书,“为生活而阅读”是我园的办学特色。

知:是“智”的本义,体现的是我园对知识探索的一种态度——求学有时尽,问知穷无涯。

林:是汇聚、集美之义,体现的是我园的一个愿景——木成林,人成才。

“阅知林”这个设计理念究竟由何而来?有什么底蕴?一直以来梅幼人做过哪些有意义的事呢?我想,这可以从三件事说起吧。

第一件事:对梅幼老园舍的构想。老园舍建于1994年,建筑设计以“童话”为载体,主体以“E”为造型,“三廊三梯”联接起三幢大楼,还有将近1000平方米的自然环境。在改造“阅知林”的过程中,我们依据老园舍结构单一、空间狭小、改造方式方法有限等特点,选择“小而精”的改造策略,重挖人文资源,重启“童话”之路,破解园舍老小旧的不利因素。

第二件事:启心课程的探究。时间能成就一所幼儿园,更能完善一所幼儿园。在10多年研究阅读的过程中,慢慢地提炼了属于我们的文化价值体系,形成了有着属于我们自己的启心课程,摸索出“六心”实施途径,其中“阅知林”环境是其中重要的一个途径。

第三件事:环境创设的蝶变。在40多年的办学经验中,梅幼的环境创设随着课改的推进,大概呈现三个阶段:涂脂抹粉式环创时代,阅读特色环创时代,现在是个性化环创时代的转变。

改造“阅知林”不是一时兴起,也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凝聚着梅幼的历史渊源、办学特色,是梅幼四十年经验、底蕴和教育资源的累积。

可以说,“阅知林”是我们基于梅幼建筑、环境、课程以及人文等背景特点的深刻认知,同时,借助了一股东风——2021年暑期老园改造,让我们大胆地将幼儿园还原成了“一张白纸”,白的走廊白的楼梯白的教室……才有了赋予孩子们创造“阅知林”的经历。

二、和孩子们一起创设“阅知林”的经历

在创设“阅知林”的过程中,我们思考最多的是三个问题:“阅知林”长什么模样?“阅知林”由谁来创造?孩子们如何通过“阅知林”来学习?这也是我们遇到的最大困扰。

这三个问题,我们和孩子们在共同创设“阅知林”的过程中,一起找到了答案。

(一)第一个问题:“阅知林”长什么模样

这个问题,其实在问梅幼娃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环境?

在“阅知林”概念的生成中,幼儿园的空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瞧,你在这张圖上发现了什么?“E”型主体结构图上布满了大大小小的图与标记。有哪些特点?有3个特点。

特点1:孩子们把自己喜欢的故事角色引入了空间设计之中,让每一个空间都拥有了自己的“名字”,如河马广播站、小邋遢清洁站,让空间形象化、有趣化、故事化。

特点2:多样学习空间的出现,形成“三巷三梯”、“54321课程馆相连接的格局。“三巷三梯”分别为“听巷、绘巷、探巷”和“话梯、玩梯、赏梯”;“54321”课程馆——5站:河马广播站、小邋遢清洁站、几米加工站、巴布搭搭站、大卫警报站;4园:小竹园、小梅园、小沙园、绕绕园;3馆:爱丽丝绘本馆、小牛顿科探馆、鼠小弟收藏馆;2场:匹诺曹小剧场、妙妙游乐场;1社:安东尼出版社。21个空间营造出了一个专属于孩子的“故事园”。

特点3:“阅知林”打造了一条完整的“课程链”,更好的诠释了课程与环境之间唇齿相依的关系。

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阅知林”是一个专属于孩子的故事园;“阅知林”是一个课程孵化空间;“阅知林”是一个行动指南空间;“阅知林”是一座充满成长机会的博物馆。

(二)第二个问题:“阅知林”,谁来创造

这个问题其实回答的就是如何使幼儿成为环境设计的参与者、创造者,而不是旁观者、被动接受者?

毫无疑问,“阅知林”是师幼共建的,还有家长以及设计者等人组成一个研究共同体,共同来引导、支持和推动他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以小主人的姿态,去实施校园环境“故事化”行动。这就是“故事变形记”的活动。我们用一组数据来讲述其背后的故事——211、35210、7654……

“211”的故事:21个空间里;有21个角色;21首唱词,我们一起来听听孩子们发出的声音;还有21本小红书;有21个故事等等,从而形成1条属于梅幼自己完整的“课程链”。

“35210”的故事:幼儿能在家长的协助下自主设计“改造图纸”,共有352份宝贵的图纸,融合了他们喜欢的“鲜花”“动物”等元素,之后,进行了10场评选活动,期间有公告、演讲、投票等活动,最终呈现出“阅知林”蓝图。

“765+4”的故事:此次行动最初是大班小部分幼儿参与,慢慢地像滚雪球一样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参与进来,迄今为止,参与人员达到了765位,整个探索历程长达4个月之久,至今还未完工,下学期我们将继续深化。

在故事园变形记中,每一个孩子在每一个空间都留下了或多或少的痕迹,慢慢地与21个空间产生了情感共鸣,也找到了更多的归属感。

(三)第三个问题:“阅知林”,如何学习

这个问题其实回答的就是如何创造性地将“阅知林”与育人过程相结合,推动幼儿主动学习。

学习空间建设的宗旨是“空间不空,人在其中;空间不空,育在其中”,要做到以上两点我们做了两个支架,一是“阅知林”空间变革的策略调整;二是启心课程与“阅知林”空间变革的融合。

我们依据空间特点、变革目标,我们梅幼“阅知林”空间变革的思路进行了三个策略上调整。

策略一“廊改巷”:以更自由化学习的目标来设计,创设“家”的氛围,超越“教室+门前走廊”的局限;创设了多个自由群空间,从而形成“三条自由巷”(听巷、绘巷、探巷);让同层楼的孩子自由组成学习共同体,让三巷成为孩子们的分享空间。

比如在一楼的“听巷”中设计了预告栏、预约栏、问题栏以及榜样栏,这“四栏”既是课程的触发器又是孩子阶段性的成果展示区,自由观看、自由分享、自由探索。

策略二打造文化风景线:3条楼梯是最难改造的,在创设过程中,我们赋予楼梯更多的功能,让楼梯成为一条流动的文化风景线,主要落实德育课程、园史课程、地方课程内容,形成三条“课程梯”(玩梯、赏梯、话梯)。

策略三“联通”:设法增加“外挂空间”、整改“闲置空间”、细化户外场地,实现课程与环境的联通。比如一楼“安东尼出版社”原来的位置是一扇门,现在去掉门,拓展平台与小沙池进行链接,搭建小木屋,成为独特的出版社。红色圆圈内的就是出版社。

三、结语

“阅知林”,就是在孩子心中植一颗梦想的种子,让它在这充满诗意的、洒满人文精神的阳光中自由成长。祝福梅幼,祝福未来。

猜你喜欢
空间创设环境
空间是什么?
创设未来
创享空间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环境清洁工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漫观环境
QQ空间那点事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
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