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研究的格局与气象

2022-05-23 18:15史建国
百家评论 2022年2期
关键词:格局气象

史建国

内容提要:孔范今先生的新著《舍下论学》对一些文学研究、文化研究根本性问题的思考显示出一种学术研究的大格局与大气象。书中知识与思想并重,富有启发性。而采用的“述学体”,也将艰深的理论问题化繁为简,返璞归真,娓娓道出,有别于刻板老套的学术八股之作,为学术研究提供了一种可资借鉴的路径。

关键词:《舍下论学》  格局  气象  述学体

2021年3月,作家出版社出版了著名学者孔范今先生的《人文言说》和《舍下论学》两本新著。《人文言说》是一本论文集,主要收录的是孔先生关于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的系列论文和为诸多后辈学者的研究论著所作的序言。而《舍下论学》则是退休后的孔先生对前来探望的老学生如蔡世连、郭德芳、刘亚伟等人讲述自己最新学术思考的文字记录。在经由各种考评机制的诱导、学术生产已然进入一个疯狂加速的跃进时代的当下,在学术界“内卷”成风,就连一篇学位论文都要拼字数、比“厚重”,用堆砌来证明自己所下“功夫”的奇怪风气日益蔓延之际,在学术研究被各种奖项、奖金以及可能戴到头上“帽子”等功利性因素严重扭曲的学术生态环境中,孔先生的这两本书从体量上来说当然算不得“厚重”,尤其《舍下论学》,只是一本薄薄的小册子,而且也不符合“学术规范”,因而注定不可能获得什么奖励。况且他本人早已退休,著述早已与考评机制无关,所以从功利角度是难以理解何以他在耄耋之年推出新著这一事件的。然而,在学术生产虚假繁荣、学术泡沫泛滥四溢的今天,这本小册子却似一股难得的清流,给人带来一股扑面而来的清新之气。沉浸其中,可以让人从喧嚣芜杂中重新感受到沉静的魅力,并且唤醒自身对学术研究的敬意。

捧读《舍下论学》,首先感受到的就是书中的论题所呈现出来的那种大格局与大气象。“如何认识和评价五四新文化运动”“关于文化”“关于文学”“文学史建构的基本文化立场”“异质文化与中国文学现代转型”“‘通变与‘变通:中国现代文学与传统之关系”“历史与文学的‘现代性问题”“中国现代文学的起点、发展特征和史学评价”,八个论题所涉及的都是关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乃至关于文学和文化研究的根本性问题。而对这样一些文学研究的元问题、根本问题的探索与思考,是与作者丰厚的学养与开阔的学术视野分不开的。孔范今先生那一代学者常常谦虚地说自身的成长过程导致知识体系先天不足,既没有前辈学者扎实的国学根底,同时对西学,尤其是西方理论又不如年轻学者接受得那么快,因而做学问有着难以避免的局限性。但是从《舍下论学》中却可以看出,孔先生对于中国古典文学、文化,对西方的学说、理论,都能信手拈来,侃侃而谈。谈锋所至,无论孔孟学说,《论语》《易经》,唐传奇、宋话本,还是现代性、存在主义,《启蒙辩证法》《单面人》……都成为他思考中国现代文学诸问题的知识基础和思想资源。有这样的知识结构作为依托,才会有能力去思考和探索那些带有根本性的学术问题。这样一种做学问的路径与近年来学术研究的日益“专业化”、精细化的现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专业化、精细化固然可能会使研究者术业有专攻并催生出一些有深度的作品,但缺少宏观视域的观照却也会使研究成果格局狭小、琐屑零碎。当前学科划分越来越细,学科空间越来越狭小,以文学研究为例,不只现当代文学与古代文学、比较文学、文艺学等二级学科之间壁垒森严,就是各二级学科内部也有着严格的界限,专攻现代文学的绝不踏足当代文学,研究鲁迅的完全不读余华、莫言,反之亦然……如此一来,学术研究的格局越来越小,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越来越差。许多学者选择固守自己的那一亩三分地,愿意相信唯有自己正在耕作的那一小片土地才是金光闪耀的,于是围绕一些细枝末节拼命“钻研”,通过制造学术幻象来自我麻痹,久而久之,其实已经远离了学术研究的本味。从这方面来说,《舍下论学》是有重要启示意义的,它不纠缠细枝末节,而是大刀阔斧、大开大阖,显示出一种在当下的学术研究中已经变得越来越少见的大格局与大气象。

当然,除去学术研究的路径所带来的启示意义之外,《舍下论学》中对具体论题的讨论也是充满思想性与启发性的。在阅读过程中既有知识方面的增益,更有思想方面的启迪。比如关于“文学要表现时代精神”问题,书中认为“在时代性、现代性的理解上长期以来意识形态领域制造了一个误导——这些东西都是单一的、纯正的。时代精神就是这种时代精神,历史现代性就是这种历史现代性”,但实际上,“时代精神的内涵并不是单一的”,“历史现代性中还饱含着现代的异化性”。与此同时,“文学所表现的恰恰是与历史现代性相对峙制衡的那种迄未被人重视或者说自觉认识的人文精神。在这个时段中对历史现代性形成对峙并对其进行质疑和批判的这种时代精神,也是这个时代精神的内涵……”a这样一种阐释精准地指出了时代精神所具有的多面性,肯定了那种立足于质疑和批判的精神也是时代精神应有的内涵之一,是推动思想解放、学术解放的重要思维,有助于帮助文学创作和文学研究摆脱现实功利性的禁锢,褒有一定的创作和研究空间,避免沦为廉价的意识形态宣传品。再如书中对五四启蒙运动否定想象与情感,信奉唯科学主义,文化和文学经历了从祛魅到返魅的自我调节过程的讨论,以及对人文文化的阐述与强调等等都表现出了一种思想者的探索勇气。这些探索为打开文学研究的新生面提供了思想资源,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从文体上來说,《舍下论学》也是值得注意的,因为其采用的是谈话体或述学体,而非方方正正四平八稳的学术论文体。书中的论题虽然有许多都是那种理论思辨色彩十分浓厚的问题,比如“历史与文学的‘现代性问题”“异质文化与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等等,但是孔先生在讨论这种问题时却不似今天常见的学术论文那样进行大段大段的理论摘引与推演,不是生搬硬套、生吞活剥,而是将理论著作充分吸收消化之后用自己的语言转述出来,并为解决自己讨论的问题服务,而这才是研读理论著作进行学术研究的正途。以“历史与文学的‘现代性问题”为例,这一论题涉及到的阿伦·布洛克的《西方人文主义传统》、赫尔德的《人的哲学史》、阿多诺的《启蒙辩证法》、马尔库塞的《单面人》等理论著作,其核心要义都被深入浅出地分别讲述出来,并结合中国文学发展的具体历史语境和具体个案进行了阐发,因而论题虽然理论性很强,但读来毫无晦涩之感。应该说,这就是一种学术功力的体现。王彬彬先生曾经写过一篇文章,题目叫做《“是真佛只说家常”》,他从佛教圣地安徽九华山一座寺庙门口摘自袁枚《随园诗话补遗》的楹联“非名山不留僧住,是真佛只说家常”谈起:“‘只说家常,当然不是说只讲那种浅显易懂的道理,而是在强调,总是用浅显易懂的方式,解释那些深奥的佛理”,进而将批评的矛头指向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的学术话语晦涩倾向:“我以为,能否用浅显易懂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学术思考,一定意义上也是检验学者之真假的标准。能用浅显易懂的方式表达自己对某个问题的思考,说明这个问题你自己已经想清楚了;能用浅显易懂的方式复述他人的某种观点,说明他人的这种观点你的确弄明白了。反之,则说明这个问题你自己并没有想清楚,说明他人的观点你也并没有弄明白。”b这些话用来讨论孔范今先生这本《舍下论学》再合适不过了。《舍下论学》的学术密度很高,思想火花的闪耀比比皆是,但却通俗流畅、简洁明了,毫无学术著作常见的晦涩感与八股气。相对于那些在学术规范方面无可挑剔,但实际上却在以整饬、规范来掩盖自己思想贫弱和创造力匮乏的大部头论著,这样的学术著作无疑更有价值和魅力,也能走得更远。当然,述学体确实也非人人都能采用的,因为其对作者的学养和语言表达能力要求很高,能以“家常”来讨论精深佛理的“真佛”毕竟少见,学术界常见的倒是那种只会抡大锤使蛮力的理论搬运工。而处在理论搬运阶段的研究者,离“成佛”尚有十万八千里,还需沉下心来好好“修炼”才是。

“人文文化”或者“人文主义”是孔范今先生学术研究的关键词之一,他曾多次撰文讨论现代转型过程中的“新人文主义”问题,可以说“人文主义不仅是孔范今一系列研究成果的思想基石,也是他毕生与人相处的精神基石。”c这本《舍下论学》是孔范今先生对前来探望的老学生们论学的结晶,而这似乎也在提醒着学者孔先生的另外一重身份,那就是老师。作为教书育人的老师,孔先生宽严相济,以立人为本,多年来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弟子,他们活跃在现当代文学研究领域、教育领域、编辑出版领域、政府职能部门等等。尤其是在学术研究领域,新时期以来的学术史上孔门弟子是不容忽视的一个存在。有的学者会自己做学问,但不怎么会培养学生,而孔先生作为学者、作为老师都十分出色。孔门弟子中有在学术潮头引领风潮、在文学史研究与文学批评领域都十分活跃的,也有表面上不是十分活跃,但实际上却内功深厚,学问十分扎实的。他们共同成了中国当代学术研究领域中的一道靓丽风景。所以,借《舍下论学》出版来讨论孔先生的学术研究之于现代学术史的意义时,除了应当看到他作为一位文学史家对文学史研究的开拓性贡献之外,还应当看到他育人方面的贡献。也就是说,这些优秀的孔门弟子也是孔先生对学术界的重要贡献!而《舍下论学》的出版,使得一些无缘亲身聆听孔先生教诲的读者得以在“如话家常”的论学中接触到他的学术、思想、风骨与人格魅力,也是学界的一大幸事,必将惠及更多的学林后辈。

注释:

a孔范今:《舍下论学》,作家出版社2021年版,第115—116页。

b王彬彬:《“是真佛只说家常”》,《文学报》,2012年8月16日。

c张清俐:《孔范今:以人文情怀观照百年文史》,《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2月9日。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文学院)

猜你喜欢
格局气象
“五桥”联动构建“大侨务”工作格局
走进气象 探索科学——山西省运城市钱学森科技小学开展气象实践活动
气象树
汇聚留学生力量 构建新发展格局
金湖县为侨服务“小切口”打开“大格局”
格局与结局
以天地为格局
文章有象
格局
气象医学与人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