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体中用,原始要终

2022-05-23 18:54蔡世连
百家评论 2022年2期
关键词:学术思想二十世纪中庸

蔡世连

内容提要:现代新人文主义与中国文化血脉相通,儒家的仁爱精神乃是它的精神核心,《舍下论学》也把这一问题作为谈论的重点,目的则在于探本溯源,寻找大道之源。读过《舍下论学》及《人文言说》中的有关论述,能看出孔先生虽非专门的国学家,但对孔子思想的论述却极具超越性。孔先生谈论的是仁、礼、中庸几个关键词,仁体中用可作为孔子思想的核心,孔先生强调的也正是这样一个核心。

关键词:孔范今  《舍下论学》  《人文言说》

2012年人教版的《中国现代文学史》出版,是年恰逢孔先生从心不逾之年。此书的出版便有了多重象征意味。首先,它应是孔先生多年学术水平的一次集中展示;其次,它更表征着中国现代文学史建构的最新最高成就。面对这部在观念和思想上都有所创新的巨著,学界有赞扬,也有质疑。为了回答同仁们的质疑,有关单位组织了一次访谈。

在这次访谈中,孔先生以极其坦荡的胸怀,回顾了他几十年来学术思想的演进过程,重点谈了建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及《中国现代文学史》所依持的逻辑理路、理论基点,可以视作他学术思想的一个小传,一次小结。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界,同行们都知道孔先生是一個能真正持守自由之思想、独立之人格的现代学者,其思想最富独创性。“文革”结束后,现代文学界新潮迭出,热闹非凡,但孔先生却在当时的热闹中保持了一份难得的冷静。他很快发现,对极左政治文学的纠偏,依持的依然是一种片面的真理,尤其是面对的同样是一个残缺的对象世界。他认为要恢复学术的科学性和尊严,首先要回到对象本身,找回被历史丢失的对象世界。于是他下大气力投入了《中国现代文学补遗书系》的编辑整理之中。这套书于1990年出版后,学界都认为是做了一件功德无量的好事。

在编辑《补遗书系》的同时,孔先生也开始了对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的思考。他发现,此时出现的以启蒙为价值依托的文学史同样存在极大的偏颇。这里牵涉到对二十世纪历史结构的辩证理解及评价系统的简单化倾向。于是他大胆提出了二十世纪历史的悖论结构及价值范畴的多样性辨析的命题。1997年出版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则很好地体现了他的这些学术思想,这部文学史也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当孔先生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出版之际,严家炎与黄修己先生也出版了同名文学史,几部史著相比较,最大的差异则在于对二十世纪现代文学的现代性的理解,及它的现代转型方式及起点认定上。为此,中国现代文学的现代转型及其与异域文化、传统文化的关系问题成了他一时思考的焦点。2002年他主持召开的中国文学现代转型及文学史重构学术讨论会,以及2006年召开的中国小说古今通识国际学术讨论会,则是他与中外学者就上述问题进行的几次深入对话与交流。在此期间,他提出了文学的通变、变通与会通,以及文学潮头的起落与文学的祛魅与返魅的重要命题,并将其学术思想聚焦于关于文学的现代性以及新人文主义等一些根本性问题上来。2005年出版的《中国现代新人文文学书系》及2012年出版的《中国现代文学史》无疑都是他上述学术思想的集中展示。

由于孔先生的上述学术思想都是建立在对资料的扎实整理及对理论深入辨析的基础上,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和学理的诘问,所以他有一种坚定的学术自信、理论自信。在与马兵的访谈中,他更是多次表示出这样的自信。与这种自信相关的是,他在访谈中更是显现出一种新的学术冲动,一种对话的渴望。访谈者马兵是孔先生的高足,他明显感受到老师的这种激情,所以在访谈的最后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你是否有想写一部自己的文学史的打算。孔先生以“这部文学史还是能够比较系统地体现了我的学术思想的成果”为由,作出了否定的回答。但聪明的读者还是可以想到,不写自己的文学史,并不意味着可以停止对文学史的思考,停止对新问题的探讨,不可推卸掉一个学者应承担的学术责任。比如在这次访谈中,马兵就发现了与《中国现代文学史》的编撰有关的一些大问题,如孔先生是如何发现梁启超对现代文学的奠基性的,孔先生致力于对现代文学转型的思考所依持的思想资源是什么,等等。而在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中,孔先生事实上已开始进入了一种新的、更具形而上性质的思想空间。

我想,正是由于有这样的学术自信与学术创造的激情为动力,才会有2015年开始的《舍下论学》。

与孔先生其他一些学术论著相比,《舍下论学》具有一些极为鲜明的特点,在他那极为自然、亲切、散漫的谈话体文风后面,充满反思性、论辩性、会通性,以及对一些元问题的追问热情。这一切又导向一种更高的价值追求,即是进一步锤炼、深化以往学术思想,使之向一个更高的层次,即道的层次提升。在《关于文化》一讲中,他专门提到道器之辨:“所谓道,是信仰和信守的方向,是形而上者。而所谓器,则是形而下者。”“之所以要强调这个东西,就在于你这个知识者,你要读书,首先要懂得道 ,信守、尊崇这种大道,而不能首先把它当成工具”。

同时他还强调,人文文化主要是道,是一个信仰。

《舍下论学》谈论的核心则是人文文化问题。其中八讲,都与人文文化相关。如果比较写于2005年的《中国现代新人文文学书系序》对人文文化的论述,可以看出,他在《舍下论学》中对这个问题的论述更为成熟,更为精练。他明确概括出以下几个要点:一、就性质上看,新人文文化告别了人类中心主义与个人中心主义的人道主义,更为关注人性、生命的自由、健康、全面的发展;二、就思想方法看,它通达形而上的信仰伦理,更为重视情感、想象、通悟等把握世界的致思方式;三、就文化功能上看,它具有对历史中出现的人性负面力量抗衡的价值;四、就文化传承上看,它与中国传统文化血脉相通,儒家仁爱精神即是它的文化根性,属道的层次。

正是由于现代新人文主义与中国文化血脉相通,儒家的仁爱精神乃是它的精神核心,《舍下论学》也把这一问题作为谈论的重点,目的则在于探本溯源,寻找大道之源。读过《舍下论学》及《人文言说》中的有关论述,我觉得孔先生虽非专门的国学家,但他对孔子思想的论述却极具超越性,远超一些专门研究孔子思想的学者。比如孔子思想虽博大精深,但也大道至简,有三个关键词,即仁、礼、中庸,可作为纲领,而仁体中用可作为孔子思想的核心。孔先生谈论的就是这几个关键词,他强调的也正是这样一个核心。

一般认为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但应知道这是从本体论,即从大道之体的角度讲的。何谓仁?孔子说仁者爱人。究其本质,仁不过就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最基本的文化属性,是对每一个平等的生命个体的尊重、关爱、同情与理解。此爱有差等,但却是一种广博的爱,具有五个层次。一曰爱心,即每个人天然具有的善端善苗;二曰爱我,强调自尊自爱;三曰爱亲,即有对自己亲人的孝悌之情;四曰爱众,即以忠恕为基本要求的仁爱精神; 五曰爱天,即仁爱万物的天地情怀。这五点,孔先生在谈论中都有所强调。比如关于爱心,他结合目前的种种文化乱象,谈论到人兽之别。关于爱我,他强调孔子说的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以及克己复礼乃为仁之道。更多地方他谈到孝悌忠恕精神及仁人爱物的情怀。他对仁的理解,可谓抓住了本质。

禮为人的各种行为规范,礼之魂在敬,在仁,礼为仁之用。要做到行仁不逾矩,守礼不违仁,在于对度的把握。孔子思想的完整性有机性即在于,他推出仁和礼时,也提出了他的方法论基础:中庸。礼也是仁之用,也是中庸之度。到此,仁本中用说就自然形成了。《荀子·儒效》说“先王之道,仁之隆也,比中而行之。曷谓中,曰礼义是也。”看来他早已认识到仁体中用乃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只是未能引起后世的充分注意而已。孔先生对仁、礼、中庸关系的论述,可谓使这一古老的学说焕发了新机。

在写于1995年的《重新解读孔子智慧》和20年后的《舍下论学》中,孔先生都多次谈到对中庸思想的理解。他指出,中庸是一个屡被误解的概念,有人以为中庸即是调和折中,是和稀泥;俗儒们的传统解释也大都不着边际,如什么无过无不及,无适无莫,无可无不可,以及喜怒哀乐未发之谓中,发而皆中节之谓和,等等。可以说,关于中庸的理解,几千年来都在一个平面上滑动,没有什么进展。理论的发展需要实践的推动,也需要新的理论的唤醒。孔先生在教学和科研实践中,屡屡与这个方法论基础相遇,他更是熟悉作为国家意识形态的唯物辩证法,对上世纪八十年代流行的新三论,即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也多有涉猎,因而能对中庸理论的认识有所突破。在《关于文化》一讲中,他明确指出,在儒家乃至整个传统文化中,中庸是极富意味极有价值的创造,它把社会和整个宇宙都理解为互相制约而又和谐发展的动态系统,人们只有居中制衡,恰当调控,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我以为这些提法都抓住了中庸的本质及基本内涵。比如说,讲整体性及互相联系,无疑就要尊重事物的多样性,文化的多元性。他提出的二十世纪历史是由两大历史支点的替代性转移,造成历史的悖论性结构;现代文学转型途径不一,起点多个;以及价值范畴的多样性辨析,等等,都是对多样性的灵活运用。另如说,讲调控制约,就要把握度。中庸思想的一个要点即是对公平公正的处事原则,即度的重视。孔子多次讲到礼是行仁之度。孔先生进一步指出忠恕之道这一为人的底线,也是度。他讲祛魅与返魅,这里所说的魅,即人文性,也是度。再如说,讲发展变化,就要讲灵活性、权变性,权是对度的实事求是的灵活把握。他谈到五四激进主义,是为启动古老的历史车轮而不得已的矫枉过正的策略性选择,这即是对权变原则的应用。

我认为,对中庸这一中国智慧的现代阐释,近几十年来正酝酿着重大突破,即突破《中庸》一书的传统阐释,而赋予其新的生命。我国一些大师级的学者的研究已逼近中庸思想的核心,只是未引起足够重视而已。比如冯友兰先生强调对中与度的理解,认为中即是规律、准则、标准,临界点、转折点……有中方可言度,言过犹不及。楼宇烈先生强调系统的自我调控。他认为中国文化讲和,孤立的不能叫和。事物的自我完善主要在于由相生相克的两种力量或关系的互动互化造成的。萧萐父先生则明确指出多元主义、包容原则为中庸的思想基础。“中也者,天下之大本,和也者,天下之达道。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此中实涵有儒家形而上学本有的多元文化史观,精义时出,但被长期湮没,未得彰显。孔先生对中庸的论述,彰显的正是中庸的基本精神。所以我认为,仁体中用可作为他学术思想的概括,也可作为理解其学术思想的门径。

(作者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猜你喜欢
学术思想二十世纪中庸
二十世纪初期中国的密码破译
人的伟大
中庸自明
金志春教授“活血保胎法”学术思想与临床应用
二十世纪旧体诗词创作面貌简述
徐福松教授论治勃起功能障碍学术思想总结
《验方新编精要》学术特色研究
浅谈李可染的绘画精神
俄罗斯音乐家在黑龙江省的教学与实践
ntheImportanceofCulturalFactorsinOralEnglishStudy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