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本质,纳入主流

2022-05-23 19:47谢姣禹建湘
百家评论 2022年2期
关键词:网络文学综述

谢姣 禹建湘

内容提要:2021年网络文学理论研究关注转折期网络文学的发展,着眼新问题,发掘新视角,提出新见解:一是展开了对网络文学的源流之辨、存在之思与未来展望,将网络文学置于百年文学史和当下社会现实,思考网络文学的来处和去处;二是回到网络文学的文学属性,探寻其叙事艺术、人物塑造、语言特色、美学风格、价值导向,并强化了作品细评;三是关注网络文学的高质量发展和经典化路径,提出了更科学、具体、可执行的评价体系和批评标准;四是紧密追踪网络文学发展动态,从数字资本主义角度分析网络文学“免费”模式,提出算法批評的创新方法;五是关注网络文学的版权运营、保护以及国际传播和出版,推动网络文学经济、社会效益的实现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

关键词:网络文学  理论与批评  综述

2021年,恰逢建党百年与网络文学30年的时间节点,网络文学发展进入了新的拐点。一方面是市场见顶下商业模式从“付费”到“免费”的转型,另一方面是规范化管理下行业发展从追求速度到提升质量的必然转变。与网络文学发展相适应,本年度网络文学理论研究阵容壮大,高水平研究成果不断涌现。研究者们紧跟新形势,着眼新问题,发掘新视角,提出新见解,在网络文学的历史溯源与本体再议、艺术价值与作品评议、评价体系与批评标准、数字人文与网文算法、出版营销与海外传播等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理论研究亮点迭出,精彩纷呈。2021年的研究整体上日益回归网络文学作为“文学”研究的本质,传统文学研究者对网络文学的关注与网络文学研究者对于网络文学经典化的追求和国际化的探索,体现了网络文学纳入主流的姿态。

一、历史溯源与本体再议:网络文学的来处与去处

从年初开始,学界便展开了对网络文学的源流之辨。此前学界约定俗成地将榕树下网站公司化运营、《第一次亲密接触》诞生的1998年视为网络文学的起点。邵燕君、吉云飞认为网络文学的起始只能是一个网络原创社区,因此1996年金庸客栈的论坛模式是其起点,也即“论坛起源说”或“站点说”a;欧阳友权指出,1991年北美汉语网络文学的诞生已经具备了“网生”文学的技术基础和文学制度,因此这才是网络文学的起点,即“网生起源说”b;马季则认为应该将1998年痞子蔡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在BBS上连载作为网络文学的起点,因为其成为了一个重要文化现象,在民众中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引发社会关注,获得了理论意义上的合法性,即“现象说”c。吉云飞提出了多起源说,同时认为:“就‘文学本体’而言,《风姿物语》是最好的起点;就生产机制层面,金庸客栈会被视为真正的源头。”d关于网络文学起源的探讨,看起来是对网络文学时间层面起点的证实,其实却意味着网络文学研究者对于构建网络文学史的自觉,期望找到理论与实践相一致的“时间坐标”,明确网络文学的“来路”,获得其历史的合法性。

关注网络文学来处的源流之辨之外,是立足百年中国文学或中国当代文学史对网络文学“当下”存在的思考。网络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是什么样的存在?网络文学的本质是什么?网络文学的发展面临什么样的境况?这些问题在网络文学研究界之外,也开始得到传统文学研究者的关注。罗岗认为,网络文学已经使得当代文学的“框架”力不从心,并以《繁华》《齐橙》《临高启明》等作品为例,剖析了当代文学对网络文学作品解释越来越无力的现状。e吴俊则认为,20世纪与 21世纪之交是中国当代文学史的下限,“‘80后’文学诞生,尤其是网络文学标志着世纪之交文学生产制度开始机制和技术转轨、新的文学生产范式形成,文学史全面进入了网络新媒体语境”。f陈晓明同样认为,网络文学和科幻文学的兴盛,预示着中国文学,也是世界文学终将进入另一个世代g。这些传统文学学者从宏观历史角度,对网络文学即将和已经带来的文学艺术的重大历史转折予以了确认,“网络文学代表着文学发展的未来方向”的观点越来越得到学界的认同。而在网络文学研究者内部,却更多地关注到网络文学本身新的特质、新的发展局面和困境等。比如黎杨全认为“网络文学呈现了从印刷文化‘去活态化’向次生口语文化‘再活态化’的转型”“次生口语文化构成了网络文学发展的背景、线索与动力学,并赋予其相应内容、写法与文化特质”h。许苗苗认为,正是由于资本的压制、学术话语的规训,曾经多元化的“网络文学”成为了流水线式规模化生产的通俗长篇小说形态的“网文”,并在数据主导下进入工业化生产。i这些观点关注到了网络文学的变化与新质,对于如何看待网络文学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单小曦认为从机械印刷文学范式过渡到数字文学范式,是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的趋势,但当下中国网络文学正遭遇着来自网络文学平台异化、网络文学制度不健全和精英批评话语错位带来的三大钳制而陷入发展的困厄境地。j

当下之外,网络文学的未来走向也牵动着研究者的目光。在建党百年的历史语境下,网络文学该往哪里去?应该在当下和未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学界的普遍共识是,网络文学已经成为社会主义文艺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站在‘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这样的战略高度和更高层面,把网络文学看成其中的有机构成”k,网络文学也应该要践行党和人民赋予文学的历史责任,积极反映社会生活图景,展现时代精神风貌,传播当下中国核心价值观。同时,网络文学发展已经进入了转折期,未来应该走高质量发展之路。比如薛泽祎指出,网络文学应该要更“接地气”,更“讲正气”,更“讲影响力”;应该做主流价值的建构者,民族复兴的记录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l姚婷婷认为网络文学不仅是时代精神的“探测器”,也是社会心理的“稳定器”。中国网络文学要承担起“聚焦新时代,反映新生活”的社会责任,通过优秀的作品展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精神。m

二、艺术价值与作品评议:网络文学的“文学性”探究

以往关于网络文学的发生发展、创作与生产、阅读版权、媒介平台、IP 产业、海外传播、评价等方面的外部研究较多,但对网络文学的世界设定、叙事艺术、人物塑造、思想主题、美学风格等内部研究较为薄弱。在本年度,批评界对网络文学的内部研究关注度上升,内部研究成果增多,质量提高。学者们把目光更多地投入到了网络文学的叙事艺术、人物塑造、思想主题、语言特色、美学风格等,发掘网络文学“文学性”价值。

在叙事上,研究者关注到网络文学不同题材所采取的不同叙事形态,如“幻想”题材下的玄幻、仙侠、科幻等叙事形态,历史题材下的“正史”和“创越架空”叙事形态,现实题材下的“写实”和“写虚”叙事形态。n同时也把目光转向网络文学不同于传统文学的叙事特征,如网络文学由套路情节、功能性模块、可以复用的小型叙事单元连缀成超长篇作品的“折叠叙事”o,媒介边界越来越模糊下以互文性为特征的“跨媒介叙事”p,以“数据库”为典型结构模式的叙事,也称为“格叙事”,即“作为叙事表层的文字、图像、声音都以数据库索引標签的形式发挥作用,受众通过提取数据库中的资料补完叙事”。q也有学者关注现实主义题材兴起后网络文学叙事的变化,比如经过民族主义叙事、工业党叙事、想象未来的文明叙事重构之后的现代性宏大叙事。r在人物塑造上,研究者关注网络文学以“人设”为中心的更为标签化的人物塑造方式,同时也对网络文学中不同人物群像的塑造进行了分析,比如邵一、张婉宜对刑侦类人物塑造特点的分析,张亚琼以《大江东去》为例对“汇聚了饱满的时代信息、代表时代前进方向、体现出某种新质的人物形象”s的分析,桫椤对支教教师、乡村改革者等农村人物形象的分析和李星辰对女性形象的分析等。对于网络文学语言审美的关注度也在上升,既有对于网络文学语言与传统文学语言的差异性研究,比如郝然指出,网络文学语言“视听特性与图像转化审美特征,杂语共生不断调适的良性发展状态,以及脚本化与跨媒介融合的辐射功能”t;也有网络文学语言对异域文化语言的吸收、借鉴、转化分析研究等。同时,研究者们对于网络文学的价值导向问题也十分关注。欧阳友权指出要对网络文学过度的娱乐化保持警惕,必须设立必要的边界,网络虚拟审美的娱乐本体“要追求媒介合规律性与艺术合目的性的统一,既要避免‘奥威尔式’的文化禁锢,又要谨防‘赫胥黎式’的‘娱乐至死’”u;聂茂、付慧青试图从王船山哲学诗学、审美诗学、诗教诗学入手,探讨对网络文艺艺术本体、审美形式与价值功能的文艺性再造v;江秀廷、周志雄则主要从文化视角肯定了网络文学对昂扬勃发、乐观主义的盛世气象的呈现以及其对当代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w

与此同时,网络文学的作家作品评论成果也不断增加。由肖惊鸿主编的《网络文学名家名作导读》丛书从2019开始持续出版,已经出版了《辰东与〈遮天〉》《希行与〈诛砂〉》,今年出版了《萧鼎与〈诛仙〉》等,计划出版共20辑100本,每本含评论家导读文字和作家作品精选,是对网络文学重要作家和重要作品的总结和批评。由单小曦等人所著的《入圈——网络文学名作细评》也在今年出版,这部专著遴选《天才基本法》《盗墓笔记》《全职高手》等现象级作品,采取“合作式”批评对文本的世界设定、主题思想、叙事艺术、人物塑造、美学风格进行评析。“合作式”批评的方式有利于解决网络文学因体量过大、篇幅过长而很难深入作品开展评析的问题,是一种创新性的批评尝试。在单个的作品评论方面,批评对象既包含了近年来新创作的网络文学佳作,比如现实主义题材的《大医凌然》《大国重工》等;也有网络文学的经典之作,比如《悟空传》《诡秘之主》;还有因为近年来影视改编引起较大热度的作品,比如《赘婿》《庆余年》《最强兵王》《坏小孩》《长安十二时辰》等。在对作家作品的批评角度上也非常多样:有对网络文学本身的叙事风格、精神意旨、人物描写、审美价值、题材创新等方面的批评,比如谭天、蔡翔宇就主要分析了“赘婿文”假升级、真打脸的故事模式和爱恨交加的家庭叙事实质x;也有对网络文学读者反映、电视剧改编、IP价值等方面的分析,比如李智、柏丽娟就以《庆余年》为例分析了网络小说在故事架构、人物书写、影像张力等方面如何突破网改IP剧的模式化藩篱,实现影像创新,再现人文价值。y

三、评价体系与批评标准:网络文学的高质量发展与经典化道路

网络文学要实现高质量发展,须建立科学、具体、可操作的评价体系和批评标准。2021年对评价体系和批评标准的研究成果多,研究视角更为多样,使网络文学的评价体系更为完善,批评标准进一步具化和开拓。

2021年6月,在安徽大学召开了“中国网络文学评价体系与批评标准”学术研讨会,与会者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各层面,全方位、系统性地探讨了网络文学评价体系和批评标准建构的理论范式和实践路径。欧阳友权提出了网络文学的“评价树”构想,将网络文学评价体系的指标设定为可基于网络语境的思想性、不脱离爽感的艺术性、源于技术传媒的网生性、依托市场绩效的产业性和聚焦传播效果的影响力等五个不对等的持论维度,每个持论维度各自设定其指标体系,共同构成“评价树”的根基、主干与末端。z黎杨全认为网络文学的动态性特征体现出一种离心的连接性,网络文学理想的评价体系应该是文学性与连接性相结合的动态评价体系。王宏波提出借鉴出版物全评价理论构建网络文学评价体系,既重视内容评价、形式评价及效用评价,又关注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还要牢牢把握新时代赋予网络文学的新的要求与功能。周冰认为可以使用网络关键词批评深入网络文学研究现场等。除此之外,胡疆峰提出可以将事件理论引入网络文艺批评,文艺评论家要发现网络文艺的事件性,适应平台化、圈层化的评论趋势,充分发挥文艺评论的引领功能。这些构想开拓了网络文学批评标准的构建,使得评价体系更多维和具化。

除了将网络文学作为一个整体开展评价体系和批评标准的探讨之外,还有一些学者对网络文学批评的要素与环节提出了自己的评价或批评标准。比如禹建湘提出了构建网络文学网站的社会效益评价体系,指出网络文学网站社会效益建设过程中要实现作品流量与内容质量、VIP付费和免费作品、类型化写作与受众需求三个方面的平衡,提出了政治导向、队伍建设、文学生产、内部制度等7个准则36个指标,并针对25家网站开展了实证研究。任锦鸾、肖丹则从内容价值、平台价值、衍生价值三个维度构建了网络文学价值评估体系,确定了评估模型,并对18个网络文学改编剧进行了评估验证。刘燕南、李忠利从受众市场、创意内容、社会效益三个维度出发,建构起具有综合性、多指标、可操作的网络文学IP价值评估体系,并对这一评估体系开展了“再评估”。这些研究尝试通过量化的方式对网络文学的平台、作品价值、IP价值等进行评估,使得网络文学评价标准更加具体、详实、可操作,有利于评价标准的确立和实际运用。

网络文学评价体系与批评标准受到热烈关注的背后,是学界对于网络文学走上经典化发展道路的诉求。首先是网络文学到底能不能打造经典的问题。欧阳友权认为虽然当下网络文学有力作、无经典,但通过倡导“工匠精神”、推进网络文学经典化举措、规避误区、实施分层评价、优化创作环境,假以时日,可以创作经典。黎杨全则认为,“网络文学不只是一种故事文本,更是一种活生生、现场的社区行为”,其与经典固定、独立、封闭、模范和规定性的特点有着根本性的冲突,因此,“网络文学经典化是一个伪命题”。这种相悖的见解正是基于彼此对于网络文学本质的差异性认知。其次,是应该有什么标准来评判网络文学是否可以经典化的问题。周志雄认为网络文学是时代文学机制的产物,应该是时代的经典。对网络文学的评判标准在考虑艺术性的同时,要考虑网络性、大众性、市场性、文化产业转化的影响力等。最后是网络文学通过何种路径实现经典化的问题。任美衡、陈娟认为应该从网络文学评价体系完善、读者审美期待引导、网络公共空间管理等方面推动网络文学的经典化。对网络文学经典化的讨论体现出网络文学进一步主流化的趋势,也体现了网络文学研究者主动靠近主流,竭力发现经典,推进网络文学高质量发展的期待和实践。

四、数字人文与网文算法:网络文学研究的视角突破和方法创新

研究者紧密追踪网络文学发展动态,采取综合性研究思路和跨学科的研究方法,积极推动数字人文与网文算法研究,创新了研究方法,拓宽了理论边界。

一是数字资本主义对网络文学场域的塑造。随着网络文学从“付费模式”转入“免费模式”,数字资本主义对网络文学场域的塑造引起了学界的关注。黎杨全、项蕾等学者注意到了网络文学“免费论”体现出的数字资本主义症候。在免费模式下,用户的注意力和创造力被货币化,一方面借助大数据分发,海量用户的数据产生了广告价值,也即是用户注意力的货币化;另一个方面,用户通过点击、转发、评论等提供免费的创造性的数字劳动,为网站创造价值。数字资本主义重塑了网络文学场域,网站的中心地位加剧,作品的推介体现出去中心化特点。签约作者一方面是受到消费者的隐形雇佣,一方面受到平台基于数字技术的控制,而采取“灌水”“结盟”等方式抵抗。这一研究体现学界对网络文学新动态的追踪,也为网络文学研究开辟了新的视角。

二是数字化下网络文学研究方法的革新。单小曦提出应把数字人文的方法引入网络文艺批评,建设“智能化”的网络文艺大数据库,开发智能化探索性的开发工具或“AI批评助手”,同时,推进学者、作者、编者、读者,文艺活动主体与计算机科学、数字技术从业者等多层次的合作,实现合作式批评跨学科、跨领域发展和职能化升级。吴长青归纳总结了网络文学“数据”采集和保存应遵循的五大原则,提出了“数据”保存及使用的四种方法,强调需要重视对网络文学“数据库”的建设。张永禄希望把通过大数据管理实现量化研究的“算法”研究和以定性研究为基本方法的类型学研究结合起来,从而推进网络文学研究的客观性、科学性。这些设想提供了网络文学新的研究思路。

五、出版营销与海外传播:网络文学的社会、经济效益与国际影响

2021年网络文学版权研究得到进一步深化,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一是网络文学的版权运营问题。网络文学的版权运营问题包括网络文学的版权运营现状、创新、网络文学的IP改编等。在网络文学的版权运营现状方面,有人关注后疫情时代这一特殊时段的版权运营,有人以平台为个案关注创作与出版生态,也有学者关注某些具体地域的IP运营与发展战略,比如刘阳以杭州为样本的研究。在关注现状的同时,一些学者也致力于探索网络文学出版的创新模式、运营路径。比如信莉丽指出网络文学平台可以通过粉丝社群运营管理思路加强IP价值链辅助活动的技术赋能,调和利润矛盾,打造网文IP+有声阅读的长音频盈利集群,从而提高网络文学IP的文化内涵,融入全球价值链,提升数字出版竞争力。研究者们也关注到了针对新技术、新群体的创新策略,比如邓祯、梁晓波关注到了人工智能如何赋能网络文学出版,现状如何,有什么潜在风险,如何应对;钱威丞总结了数字技术变革下以网络文学为代表的数字出版产业所构建的包括职业培养机制、价值共创机制、IP共营机制等在内的系统性的创新激励机制;陈洁则结合数字出版新业态,提出了面向社群网络的构建版权管理平台的构想,并就网络文学、学术社交、知识服务、教育出版四个方向提出了不同的数字出版业态与版权运营模式。另外,在网络文学IP方面,学者主要关注网络IP如何实现协同和互哺,消费者对网络文学IP改编意愿受到一些什么因素的影响,网络文学IP转化有什么样的产业偏好和创作特点;在后疫情时代如何实现网络文学IP价值链的创新和营销方式的创新等。研究的视角多样,研究内容深入,为网络文学的IP转化、营销,以及重构IP生态系统提供了参考。

二是网络文学的版权保护问题。网络文学的版权保护问题一直得到研究者的关注,今年关于这一方面的研究主要包括:侵权如何认定的问题,到底以什么样的标准来确定侵权,各平台分别采用什么标准,学术研究上采用什么标准,网络文学采取什么标准,比如叶开的论文《网络文学侵权标准的研究——以網络小说抄袭为例》;网络文学的融梗行为算不算侵权,什么情况下什么程度的融梗应该归属为侵权,比如李小侠、孟俊艳的论文《网络文学作品融梗行为的侵权认定》。另外,现在网络文学版权保护中存在一些什么问题,以及如何去改善的问题。比如禹建湘、蒲钰希指出,网络文学版权专有性弱、地域性模糊、侵权现象复杂、保护期不明,应通过增强对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提高侵权赔偿成本、建立统一的网络文学版权数据库、加强文学网站原创性管理等措施,来切实保护网络文学版权。张辉、王柳则从区块链角度,提出了用联盟链代替公有链、强化网民的版权意识、完善区块链存证平台相关标准、完善区块链版权保护的法律法规等网络文学版权保护的策略。

三是网络文学的海外传播与出版问题。在网络文学的海外传播和出版的问题上,研究者从宏阔的视角出发,关注网络文学海外出版的形态、动力、模态、屏障、着力点等问题。网络文学的海外传播形态已经从作品出版、网文翻译、IP分发逐步进化到网文商业模式和制度的输出,传播动力包括政策扶持、作品的数量和质量逐步提升、中华文化故事的魅力、翻译力量增强、平台影响力的扩大等,但也还存在创作内容质量需进一步提升、文化差异导致理解隔膜、缺乏标准化的平台和格式、对受众了解不够等问题,需要在相关方面着力促进其发展。比如欧阳友权指出,“综合国力的‘文学表情’、中国文化的故事魅力和拓展海外市场的行业需要,构成了网文出海的动力机制。谨遵落地国法规,解决好网文出海的版权难题;把握跨文化传播的社会差异,从文化通约走向文化融入;以品质化内容生产保证适配作品的可持续供给等,是中国网络文学海外传播需要突破的三道屏障”。吴申伦认为中国网络文学海外传播可以构建作品和制度两种海外出版模式,并强调中国网络文学的海外出版正在形成一种生产共同体,其在跨文化交流中培养了年轻一代对中国的认同感。

注释:

a邵燕君、吉云飞:《为什么说中国网络文学的起始点是金庸客栈?》,《文艺报》,2020年11月6日。

b欧阳友权:《哪里才是中国网络文学的起点》,《文艺报》,2021年3月1日。

c马季:《一个时代的文学坐标——中国网络文学缘起之我见》,《文艺报》,2021年5月13日。

d吉云飞:《制作起源:中国网络文学的五种起源叙事》,《文艺理论与批评》,2021年第2期。

e罗岗:《“当代文学”的“极限”与“边界”》,《文艺争鸣》,2021年第2期。

f吴俊:《中国当代文学史的整体性和逻辑性的建立——断代、分期、下限问题漫议》,《文艺争鸣》,2021年第2期。

g陈晓明:《后文明时代的写作或后文学的诞生——百年中国文学开创的现代面向思考之五》,《文艺争鸣》,2021年第9期。

h黎杨全:《走向活文学观:中国网络文学与次生口语文化》,《探索与争鸣》,2021年第10期。

i许苗苗:《“网文”诞生:数据的权力与突围》,《探索与争鸣》,2021年第10期。

j单小曦:《使命与钳制:中国网络文学发展境况思考》,《探索与争鸣》,2021年第10期。

k白烨:《在强国战略的大格局中发展网络文学》,《文艺报》,2021年1月29日。

l薛泽祎:《新时代背景下网络文学如何做好正导向》,《出版广角》,2021年第1期。

m姚婷婷:《网络文学:时代精神“探测器”》,《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9月17日。

n马季:《中国网络文学叙事探究》,《中国文学批评》,2021年第2期。

o汤哲声、黄杨:《网络小说折叠叙事的文化传承与海外传播》[J],《甘肃社会科学》,2021年第6期。

p黄玲、王乃璇、程砾瑶:《网络文学跨媒介叙事:后经典叙事时代的液态文学及叙事特征》,《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4期。

q王玉玊:《“故事社会”与后现代的散布——从网络文艺的新叙事形态说起》,《外国文学动态研究》,2021年第1期。

r高翔:《现代性的双面书写——论当代网络文学中的宏大叙事》,《中州学刊》,2021年第11期。

s张亚琼:《宏大叙事与现实题材网文的“理想化”写作——以阿耐的〈大江东去〉为例》,《当代作家评论》,2021年第5期。

t郝然:《论网络文学语言的审美维度》,《当代文坛》,2021年第4期。

u欧阳友权:《网络文学虚拟审美的娱乐边界》,《社会科学辑刊》,2021年第1期。

v聂茂、付慧青:《王船山诗学思想与网络文艺的文艺性再造》,《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6期。

w江秀廷、周志雄:《守正创新 盛世气象——中国网络文学的文化价值》,《宁夏社会科学》,2021年第4期。

x谭天、蔡翔宇:《假升级,真打脸:逃离不了家庭的赘婿》,《文艺理论与批评》,2021年第4期。

y李智、柏丽娟:《现代价值的跨时空表达——IP古装剧〈庆余年〉改编解析》,《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21年第2期。

z欧阳友权:《网络文学评价体系的“树状”结构》,《当代文坛》,2021年第6期

黎杨全:《新媒介的“连接主义”与网络文学评价范式变革》,《中国文学批评》,2021年第3期。

江秀廷:《如何建构中国网络文学评价体系与批评标准》,《当代文坛》,2021年第5期。

胡疆峰:《作为事件的网络文艺与新文艺评论的再出发》,《中国文艺评论》,2021年第6期

禹建湘:《构建网络文学网站社会效益评价体系——基于25家网站数据分析》,《中国文学批评》,2021年第3期。

任锦鸾、肖丹:《跨媒介视角下网络文学价值评估体系与开发策略》,《现代传播》,2021年第6期。

刘燕南、李忠利:《网络文学IP价值评估体系探析》,《现代出版》,2021年第1期。

欧阳友权:《网络创作能否打造文学经典》,《上海文化》,2021年第8期。

黎杨全:《网络文学的经典化是个伪命题》,《文艺争鸣》,2021年第10期。

周志雄:《网络文学经典化与评价体系建构》,《中国文学批评》,2021年3月。

任美衡、陈娟:《网络文学的经典化及其路径探讨》,《传播与版权》,2021年5月。

单小曦:《數字人文:实现合作式网络文艺批评》,《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9月17日第005版。

吴长青:《数字时代文学研究的转型——网络文学研究中的“数据”管理》,《文艺报》,2021年6月25日。

张永禄:《用“算法”推进网络文学批评》,《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9月17日。

信莉丽:《后疫情时代网络文学IP价值链重构与创新》,《编辑之友》,2021年第5期。

邓祯、梁晓波:《人工智能赋能网络文学出版:现状、潜在风险与应对策略》,《中国编辑》,2021年第8期。

钱威丞:《数字技术变革下出版产业创新激励机制研究》,《商业经济研究》,2021年第19期。

陈洁:《面向社群网络构建数字版权管理平台构想》,《出版发行研究》,2021年第11期。

禹建湘、蒲钰希:《失范与规制——IP 时代网络文学版权问题》,《长沙大学学报》,2021年11月。

张辉、王柳:《区块链下网络文学版权保护问题研究》,《法学论坛》,2021年11月。

欧阳友权:《中国网络文学海外传播的形态、动力与屏障》,《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6月。

吴申伦:《作品与制度:中国网络文学的两种海外出版模式》,《编辑之友》,2021年第7期。

(作者单位:谢姣: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禹建湘: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网络文学观照现实的审美转向研究”(21BZW059)的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网络文学综述
麦香遍地粮满仓——山西省“三夏”生产综述
SAPHO综合征1例报道并文献综述
2021年卫星通信产业发展综述
驾驶员安全带识别方法综述
基于迁移学习模型的小样本学习综述
调查
我国网络文学研究的困境与突破
Southern_Weekly_1920_2020_12_10_p36
中国网络文学闯荡海外江湖
基于媒介革命视野下我国网络文学的海外传播路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