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中“小古文”教学策略初探

2022-05-23 21:13李永洪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22年4期
关键词:小古文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李永洪

摘  要:近些年,“小古文”悄悄走进了小学的语文课堂。通过简短的文言文短句和小故事让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具有非常强烈的教育意义,非常适合小学阶段的学生进行阅读。“小古文”的出现可以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让学生充分的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魅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小古文;教学策略

一、图文结合,认识生僻字

古代文字不够统一,作者往往根据自己的语言习惯进行写作,因此,古文中出现的一些字在现在的文学作品中已经不再使用,将这类文字统称为生僻字。学生在遇到这类生僻字时如果还按照传统的方式进行学习,反复的练习和背诵,学习效果只能事倍功半。在教学古文时遇到生僻字时,需要创新自己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学习,并对这类字留下深刻的印象。

小学阶段学生对于绘画是非常感兴趣的,喜欢欣赏各种图片和自己动手进行绘画。因此,可以根据学生这一特点,让图片与文字相结合,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比如“鼗”这个字,笔画很多,这个字的意思是“拨浪鼓”,现在文学作品中,这个字出现的概率少之又少。那么在学生学习小古文时,出现这个字该如何让学生会读会写会念呢?首先可以拿出拨浪鼓的图片,向学生展示,让学生知道图片中的拨浪鼓就是小古文中的“鼗”,然后让学生自己用纸笔画出拨浪鼓,然后再让学生观察,“鼗”字拨浪鼓就是“鼓”上有一个“兆”,它就像拨浪鼓旁边的两个小鼓槌。这样利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学生对“鼗”的印象就会非常深刻,对“鼗”的理解也变得形象具体而不再那么抽象。

其实,现在的小古文一般旁边都配有插图,在学习小古文时联系插图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比如《守株待兔》中“因释其耒而守株”,因“耒”现在不常见,一般小学生不知为何物,如果只看注释,学生是不易理解的,而借助课文插图学生就很容易记住耒的样子。学习《司马光》时,可观察“跌”“持”的字形,并借助动作体会,理解意思。

二、巧用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文中字词

小古文中的教学,字词教学是基础。文字是语言的载体,组成每篇小古文的字词都是学生通晓“文”意,把玩“文”趣,学习“文”法的基石。在教学小古文中理解字词的时候教学方法要多样,不能单纯地讲解,要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巧用各种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积累一些最基本的古汉语知识。

(一)结合注释理解字词

在小学课本里,所有的古文,旁边都有注释,这些注释对文中出现的重要但难以理解的词语进行了解释,它可以帮助学生充分理解文章的意思。所以,在教学时可先让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结合文章注释理解文章内容。

(二)温故知新

教师在教学小古文时,也要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联系以前学过的知识,以旧知识带新知识,加强知识的连贯性,这样学生就不会学了后面内容而忘了前面,学过的课文越多,给学生的印象也就会越深。学生就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获得好的学习效果。如在教学《杨氏之子》中孔指以示儿中“示”的意思时,联系以前所学过的家陆游的《示儿》中“示”的意思,学生一下就明白了示的意思是给“给……看”。

(三)对照比较,理解字词

在小古文教学中,对照比较法可以拓宽学生思维空间,激发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去获得准确的知识,更好地掌握课文内容。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中,“却看妻子愁何在”中的“妻子”与现代汉语不同,这里的“妻子”是“妻子和孩子”的意思。又比如《杨氏之子》中的“乃呼儿出的”“乃”和“家祭无忘告乃翁”的“乃”进行比较,发现,这两个“乃”是有区别的。这样联系旧知和比较的方法同时运用,学生对词语的解释就一清二楚了。

(四)多义提供,比较理解

小古文中多以单音节为主来表达复杂多样的概念,出现了很多一词多义的现象,这给理解小古文带来麻烦,但是只要结合具体的语境,给出几个选项,让学生用比较法是很容易判断出其中的意义的。比如在教学《自相矛盾》中“誉之曰”中的“誉”的意思时,给出两种解释:(1)名誉,声誉;(2)称赞。学生通过比較,可以很快地给出答案,这里的“誉”是称赞的意思。

小古文中字词的理解方法还有很多,比如换词扩词的方法、联系上下文,结合所看过的影视作品,发挥想象,查阅资料等都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文中的字词,一定要灵活运用各种方法。

三、创设情境,加深对文章思想的了解

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年龄较小,比较活泼好动,好奇心比较强烈。所以在学习小古文时,可以根据古文的内容创设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提高自身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对于学习“小古文”的兴趣。

比如,学《称象》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想办法称一块大石头,在不分割保持完整的前提下应当怎样做,让学生展开讨论,说出自己的办法。再以此活动为引,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了解曹冲是如何“称象”的,利用了怎样的原理。继而可以向学生提问学生有没有更加切合实际的办法,发散学生的思维。通过这样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学生去了解文章的主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另外,在教学小古文的同时,可以大胆地让各小组学生尝试将小古文编排成情景剧,在表演的过程中,让大家共同指出好的地方和不好的地方,这样,学生也可以进一步地理解小古文的内容。如在教学“自相矛盾”一课时,就可以让学生把这一小古文编成现代情景剧,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可以看到卖矛和盾的学生的夸张的叫卖和那个问话人“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时的耐人寻味,从而更好地理解叫卖人做法的自相矛盾,以引起学生对整篇小古文寓意的思考。之后,再让学生分角色诵读自相矛盾的小古文时,学生的神态、动作都会非常到位。

又比如在教学《杨氏之子》时,让学生发挥想象,用白话文写出孔君平怎么样地说,小儿又怎么样地说,让学生从他们的对话中去理解杨氏之子的聪慧与知礼,在学了这篇小古文之后,教师还可以将文中的人物进行换一换,如果来的不是孔君平而是李君平、甘君平、 杜君平……小儿又会如何作答呢?

四、趣味辨析,了解古今异义字

在学习“小古文”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同一个字,古意和现如今意义不相同的情况。比如,学习“复前行,欲穷其林”时,“穷”这个字,而在古文中指的是穷尽的意思,但是现如今指的是经济贫困的意思。那么该如何区分“穷”字的意思,首先,要将含有“穷”字的句子、字词等让学生学习,让学生在脑海中有个粗略的印象。然后讲解这些词语句子,将古文与现代文学中含有的穷字进行对比,让学生了解到什么时候看作“穷尽”,什么时候看作“经济贫困”。

教师可以根据班级学生的特点,展开趣味活动,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效果。比如,开展古今异义抢答活动,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然后进行抢答,积分最高的一组获胜。这样做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学习古文的趣味性,还可以加深学生的记忆,调动学生对于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到课堂当中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五、结语

社会在快速发展,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化都被记录在了这些的古文当中,我们不应当忘掉优秀的传统文化,小学阶段的学生作为社会的未来,教师要不断地完善自己的教学手段,让学生真正爱上“小古文”。

(责任编辑:向志莉)

参考文献:

[1] 汤美萍. 小学语文课堂中“小古文”教学策略初探[J]. 小学生作文辅导(上旬),2021(05):33.

[2] 黄程远. 小学语文课堂中“小古文”教学策略初探[J]. 家庭生活指南,2020(12):136-137.

猜你喜欢
小古文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多维诵读有效感知与积累小古文探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对小古文教学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