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护理对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后患者康复情况及不良反应的影响评价

2022-05-26 02:14李采艳
健康护理 2022年5期
关键词:心脏骤停不良反应发生率生命体征

摘要:目的:分析在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后急诊护理的效果及对患者康复情况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纳入时段为2020年11月至2021年1月,纳入对象为本院急诊收治的48例心脏骤停患者,所有患者均开展心肺复苏,根据不同的护理形式,分为24例对照组用常规护理,24例实验组用急诊护理,就2组生命体征、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护理后,平均动脉压与心率,实验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经统计对比,实验组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心脏骤停患者实施心肺复苏后,采用急诊护理,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生命体征,还能减少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关键词:心脏骤停;心肺复苏;急诊护理;生命体征;不良反应发生率

心脏骤停是目前急诊最常见的一种疾病,如不及时开展心肺复苏抢救,会增加患者的死亡率。因此,对于心脏骤停患者而言,心肺复苏抢救非常重要,其可以挽回患者的生命[1]。但实践表明,给予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抢救仍不够,因心脏骤停的发病原因不明确,易出现不确定的风险因素,如有不慎,即可能会出现不良反应,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胁[2]。因此,在心脏骤停患者开展心肺复苏后,为其实施急诊护理非常有必要。本文就以48例患者为例, 进行对照研究,分析在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后急诊护理的效果及对患者康复情况及不良反应的影响,现做如下阐述。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时段为2020年11月至2021年1月,纳入对象为本院急诊收治的48例心脏骤停患者,所有患者均开展心肺复苏,根据不同的护理形式,分为24例对照组用常规护理,24例实验组用急诊护理。对照组男14例、女10例,年龄23-80岁,均值(51.55±4.86)岁。实验组男15例、女9例,年龄24-81岁,均值(52.05±4.91)岁。由于患者基线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本次研究,所有参与者均符合心脏骤停诊断标准。

1.2方法

患者在明确病情之后,均快速开展心肺复苏,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即保证患者能够绝对卧床休息,密切管理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呼吸、体温、心率等,给予有效的营养支持。基于此,实验组增加急诊护理,如下:

1)在为患者开展心肺复苏中,及时给予患者相应的抗生素,在遵医嘱下应用适量的抗生素,预防并发症(肺部感染)的出现,保证患者的安全性。2)为患者实施完心肺复苏后,及时对其感受进行询问,如了解患者是否有肺水肿、气胸等情况的出现,如患者此时出现不能自主呼吸,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及时给予机械通气干预,做好相应的护理工作,保持患者的呼吸道湿化、清洁。3)患者在实施心肺复苏后,虽心跳恢复,但心功能并不稳定,故需要强化心电监护管理,对其心率、血压等变化情况进行观察,如发现异常,需要立即上报医生,并配合医生处理。4)如患者处在亚低温的状态下时,需要合理应用冬眠合剂,做好保温管理,之后实施复温护理。5)强化患者的皮肤与口腔护理,保持其清洁,积极预防坠积性肺炎的出现或是压疮的出现。6)在患者没有苏醒时,对其家属进行心理指导,减轻家属的不良心理,提高配合度;苏醒后,对患者开展心理护理指导,减轻其恐惧感,提高治疗信心。

1.3观察指标

就2组生命体征、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对比。

生命体征指标为心率与平均动脉压。

1.4统计学方法

通过SPSS26.0软件分析,若数据之间存在组间差异性,则以P<0.05展开。

2.结果

2.1生命体征对比

护理后,平均动脉压与心率,实验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实验组出现1例胸部不适、1例肺部感染,对照组出现3例胸部不适、4例肺部感染、2例压疮,发生率相比实验组较少(P<0.05)。

3.讨论

心脏的射血功能突然停止即为心脏骤停,如果人出现心脏骤停,且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抢救,则会引发全身缺氧、缺血而出现死亡[3]。临床在心脏骤停患者的抢救中,主要采用心肺复苏的抢救方式,通过人工维持心跳、呼吸等方式来挽救患者的生命。但实践表明,虽然心脏骤停患者通过心肺复苏得以抢救,但患者的病情在短时间内不能达到稳定,还需要在此过程中配合有效的护理措施,以此来提升患者的安全性[4]。

对于心脏骤停患者来讲,在其心肺复苏后,为了提高康复效果,关键在于对其生命体征的监测,如发现异常,需要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之后就要做好并发症与不良反应的预防干预,将危险因素及时扼杀在摇篮中,最后需要为患者与家属做好心理疏导,让其可以理解抢救与护理的重要性,提高护理与抢救配合度,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5]。而急诊护理不仅包含了以上问题的解决方式,还将每项护理工作做了细化处理,在稳定患者生命体征的同时提高不良反应的预防能力,减少对患者生命安全的影响。本研究显示:护理后,平均动脉压与心率,实验组均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实验组少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在心脏骤停患者开展心肺复苏后,采用急诊护理,其效果显著,同时还可以稳定患者的生命体征、减少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孙侠逊.急诊护理对心脏停搏心肺复苏后患者的康復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28):162-163.

[2]孙春玲.急诊护理对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后患者康复情况及不良反应的影响分析[J].中外医疗,2020,39(15):151-153.

[3]马引弟.急诊护理对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后患者康复情况及不良反应的影响分析[J].中外医疗,2019,38(06):143-145.

[4]谢燕玲.急诊护理对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后康复效果、不良反应的影响研究[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50):116.

[5]任优梅,张卿,彭金亮.急诊护理对心脏骤停心肺复苏后患者平均动脉压、心率及不良反应的影响[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9,32(20):3346-3347.

李采艳 女 19870824 本科 CCU 护士 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 442000

猜你喜欢
心脏骤停不良反应发生率生命体征
儿童疫苗接种疑似异常反应的预防与护理分析
浅析活血化瘀法在中医内科临床中的应用
凉血固表消斑汤加减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的疗效观察
全程护理干预模式对雾化治疗的哮喘患者生命体征及临床症状的影响
82例心脏骤停患者急诊心肺复苏效果分析
集中护理管理模式对心脏骤停心肺复苏患者的影响
研究不同护理干预方法对新生儿桡动脉采血时疼痛和生命体征的影响
CCU护理干预对心脏骤停行心肺复苏患者预后的影响
有创机械通气在重症急性心源性肺水肿中的应用
心脏骤停患者的抢救体会和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