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康复治疗脑梗死患者心理脆弱的影响因素分析

2022-05-27 02:14杨婷婷刁东晓
医药前沿 2022年10期
关键词:总分关怀人格

杨婷婷,汤 燕,刁东晓

(常州市德安医院康复中心 江苏 常州 213000)

脑梗死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尤其近几年中国人口老龄化进一步加剧,导致脑梗死临床发病率持续性升高,因病致残的患者人数进一步增加。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每年新发脑血管疾病患者大约有200万例,其中超过70%的脑梗死患者伴有各种功能障碍而导致病残,失去独立生活的能力,造成极大的负担。目前,康复治疗是降低脑梗死后病残率、促进患者回归家庭与社会最为有效的方法,但需要患者积极地配合才能发挥康复治疗的最大效益。心理脆弱通常被认为是一种伴有心身症状、精神症状的个体消极反应状态。由于卒中事件、环境、经济、躯体功能限制等多种因素的存在,易造成脑梗死患者心理脆弱,不利于康复治疗。本研究分析住院康复治疗脑梗死患者心理脆弱的相关影响因素,旨在为脑梗死患者康复护理措施提供策略。具体内容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 年1 月—2021 年4 月在我院接受住院康复治疗的脑梗死患者128 例。纳入标准:①均符合我国脑梗死的临床诊断标准;②首发脑梗死,单侧偏瘫;③神志清楚,各项生命体征平稳;④患者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合并恶性肿瘤、脏器衰竭以及其他严重躯体疾病者;②伴有中重度认知功能障碍者、沟通障碍以及视听障碍者;③有精神障碍疾病史、物质依赖史、卒中后抑郁者。

1.2 方法

1.2.1 调查方法 对符合调查条件的患者采取“一对一”地方式解释本次研究的目的与意义,征得患者同意之后发放调查问卷,由调查者采用统一指导语指导患者填写,对无法自行填写的患者由调查者协助填写。问卷不记名,当场发放、填写以及收回。本次调查共发放128 份问卷,回收128 份,有效问卷121 份,有效率为94.5%。

1.2.2 调查工具 (1)基本资料调查表。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文化水平、婚姻状态、经济状况、人格特征、卒中病程、脑梗死病情等。(2)心理脆弱问卷。采用中文版心理脆弱问卷(Mental Vulnerability Questionnaire,MVQ)进行调查,此问卷共有18个条目,分为心身症状、精神症状、人际问题3 个维度,每个条目评分为1 ~5分,总分18 ~90 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的心理脆弱程度越高。(3)20 项多维度疲乏量表(Multidimensional Fatigue Scale, MFI-20)。此量表共有20 个评估条目,包含了生理性疲乏、精神疲乏、一般性疲乏、积极性降低以及活动减少5 个维度,总分为20 ~100 分,得分越高表示卒中后患者疲乏越严重。(4)家庭关怀指数问卷。此问卷共有5 个条目,每个条目评分为0 ~2 分,总分0 ~10 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的家庭关怀程度越高。

1.3 统计学方法

2.结果

2.1 住院康复治疗脑梗死患者MVQ、MFI-20、家庭关怀得分情况

121 例住院康复治疗脑梗死患者MVQ 总分为(47.39±10.96)分,MFI-20 总分为(60.68±12.42)分,家庭关怀总得分为(5.36±2.41)分,见表1。

表1 住院康复治疗脑梗死患者MVQ、MFI-20、家庭关怀得分情况(分)

2.2 不同人口学特征的住院康复治疗脑梗死患者MVQ得分比较

不同性别、年龄、人格特征、脑梗死程度的患者之间MVQ 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2。

表2 不同人口学特征住院康复治疗脑梗死患者MVQ总分比较(± s,分)

2.3 住院康复治疗脑梗死患者心理脆弱与疲乏、家庭关怀的相关性分析

Pearson 相关性分析显示,住院康复治疗脑梗死患者MVQ总分及各维度评分与MFI-20总分呈正相关(<0.05),与家庭关怀总分呈负相关(<0.05),见表3。

表3 脑梗死患者MVQ 总分与MFI-20 总分、家庭关怀总分的相关性分析

2.4 住院康复治疗脑梗死患者心理脆弱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以MVQ 总分为因变量,以性别(男性 = 0,女性 = 1)、年龄(<60 岁 = 0,≥60 岁 = 1)、人格特征(坚韧人格 = 0,非坚韧人格 = 1)、脑梗死程度(轻度 = 0,中度 = 1,重度 = 2)、MFI-20 总分(原值输入)、家庭关怀度总分(原值输入)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人格特征、脑梗死程度、疲乏、家庭关怀是住院康复治疗脑梗死患者心理脆弱的影响因素(<0.05),见表4。

表4 住院康复治疗脑梗死患者心理脆弱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3.讨论

3.1 住院康复治疗脑梗死患者心理脆弱现状

本文结果显示,121 例住院康复治疗脑梗死患者的MVQ 总分为(47.39±10.96)分,表明住院康复治疗脑梗死患者心理脆弱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与现有的研究结果相近。在心身医学中,十分强调了心理活动对个体生命健康的重要性。心理脆弱是个体不良心理活动的代表之一,其被认为是人精神上与心身上的一种症状,这种症状让个体很难与他人进行正常交往。目前的研究认为,心理脆弱是个体早期死亡以及消化性溃疡等疾病的高危因素,一定程度地预示着个体的生命健康。脑梗死作为一种突发性的严重脑血管事件,其改变了患者原有的生活状态、精神状态,特别是大部分脑梗死患者伴有一种或多种功能障碍,需要长期康复治疗,这不仅加重了患者家庭的经济负担、照顾负担,而且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家庭与社会功能,从而导致患者身心压力较大而造成心理脆弱。

3.2 住院康复治疗脑梗死患者心理脆弱的影响因素分析

多元线性回归法分析结果显示,人格特征、脑梗死程度、疲乏、家庭关怀是住院康复治疗脑梗死患者心理脆弱的影响因素(<0.05),即:相较于坚韧人格患者,非坚韧人格患者更易形成心理脆弱,同时,脑梗死越严重、卒中后疲乏水平越高、家庭关怀度越低,患者心理脆弱水平越高。

既往研究显示,人格特征是影响个体心理脆弱的独立影响因素,与此次研究结果相符。通常情况下,脑梗死程度越重,患者脑损伤越重,预后越差,康复难度也越大,常常导致患者产生沮丧、失望、失去康复信心等心理问题而导致心理脆弱。脑梗死后疲乏的发生率较高,为25%~85%,主要表现为精神上、心理上、躯体上的疲倦。有研究显示,卒中后疲乏可加重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患者自我感受负担重,可引发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从而形成脆弱的心理。脑卒中后失能老人的家庭关怀水平普遍较低,而脑梗死患者的康复离不开家庭成员的支持与关怀,当患者与家庭成员的亲密度、情感度、合作度出现下降,可诱发患者产生怀疑、失望、敏感等心理表现,并丧失康复原动力,从而加重心理脆弱。

在此次研究结果中,性别、受教育程度非住院脑梗死康复患者心理脆弱的影响因素,这一结果与郭静等研究结果不一致。可能是因为:本次研究纳入的研究对象是脑梗死患者,而郭静等中纳入的研究对象是社区居民,其中包括了青年人、中年人以及老年人。脑梗死是较为严重的脑血管事件,大部分患者会后遗一种或多种功能障碍,导致生活不能自理,从而改变了既定的生活方式以及理想目标,这无论对于男性还是女性,也无论受教育程度高低,患者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消极情绪,从而引发心理脆弱。

综上所述,住院康复治疗脑梗死患者的心理脆弱总体水平较高,人格特征、脑梗死程度、疲乏、家庭关怀是脑梗死患者心理脆弱的独立影响因素。康复护理人员应采取干预措施改善脑梗死患者尤其是非坚韧人格、中重度梗死患者住院康复治疗期间的疲乏程度,提高患者家庭关怀度,以降低心理脆弱程度,促进患者康复。

猜你喜欢
总分关怀人格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第59届IMO团体总分前十名的代表队及总分
现代就是细枝末节的关怀
情倾赣鄱 殷殷关怀
论君子人格的养成
一年级下册期末考试
一年级下册期末复习题
珍惜信任 传递关怀
漫画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