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路径探析

2022-05-30 17:03祖彤陈昭烨
理论观察 2022年9期
关键词:思政课程协同育人课程思政

祖彤 陈昭烨

摘 要: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有利于引领新时代文化建设、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提升教学改革成效。两者具有育人使命方向的一致性、授课内容主体的差异性以及合力教学的创新性。当前,高校在推进两者同向同行的过程中存在目标协同浅隐化、主体协同单一化、资源协同模糊化、机制协同式微化等问题,必须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为指导,充分发挥育人元素引领力、强化师资队伍导向力、凝聚思政资源亲和力、重塑系统建设整合力,开创高校育人发展新格局。

关键词:课程思政;思政课程;协同育人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2)09 — 0061 — 04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这一论述强调高校中的各类课程都具备育人功能,思政课亟需与其他专业课在创新中求变,焕发育人合力。“课程思政即‘课程承载思政‘思政寓于课程,是一种新的思想政治工作理念”[2]。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到通识或专业课程中,培育学生的内在修养和政治认同,以达到立德树人的效果。二者协同育人是指思政课程向各类课程学习教授方法,吸收不同学科优势,真正地将马克思主义传播做到现代化、大众化、科学化。不仅如此,各类课程也应向思政课程看齐,充分挖掘其自身的德育元素,使高校专业人才培养更具有时代性和针对性。因此,探究二者协同育人的路径策略是新时代提升我国思想政治工作效能的重中之重,同时也是适应当前高校改革对立德树人的新要求。

一、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时代价值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提出,既是一种课程理念的转变,又是一种课程观念的革新,强调的是高校内所有课程都肩负起与思政课协同合作的育人责任,最终培养以德为先、堪当大任、志存高远、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时代新人。

(一)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应着新时代人民的精神,是全国人民精神谱系的“最大公约数”,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于一体的价值精粹,渗透进青年价值观培育的沃土中。高校作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供给站”,推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既是时代之需,也是改革所向:一方面提炼思政课程中的人民观、国家观、历史观,使国家层面的社会主义价值追求发挥渗透性作用,植入各学科的文化根基,使之枝繁叶茂;另一方面发掘课程思政中的伦理要求、工匠精神、责任意识,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内涵。因此,助力高校二者的协同育人建设,有助于培育高校学生的价值追求和观念引领,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根基和实践思维,使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有利于实现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育德。高校大学生正处于“拔节孕穗期”的成长阶段,亟需在思政课、通识课和专业课中培育正向的价值导向。大学教育理应承担起塑造学生健全人格的基本任务,强化立德的先导性要求,在思政课中以唯物主义世界观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在课程思政中以家国情怀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实现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同时,高校教师作为航线上的舵手,通过以德正身、以德施教,使大学生坚定信仰、信心、信念的现实取向。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的协同育人有助于引导大学生将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绘入中国梦的壮丽图景中,最终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担当得起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三)有利于推进高校课程建设改革实践

高校课程建设在学校改革中处于基礎性地位,是新时代高校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高校课程建设改革实践关乎教学范式的推陈出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划清了二者各司其职的界限,将协同模式的课程建设改革实践引入科学轨道。一是有利于推进课程理念协同,提炼各门专业课、通识课以及实践课中的德育元素,注入学生的日常教学。强化教师“守渠种田”的责任意识,最终形成“三全育人”新格局。二是有利于推进育人制度协同。从顶层设计制定协同模式的雏形,发挥党委领导的责任带头作用,学生工作部门和教学管理部门的补充优势,辅导员和专业教师的专职分工,搭建一套以育人实效为标准的高校内部子系统管理体系。三是有利于搭建工作平台的协同模式。打造教学资源共享平台,传播教学改革示范课程,开展教学实践活动,精心实施教学协同模式创新,时刻把握学生的发展动态,在合作中实现共生共赢。

二、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内在逻辑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作为加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智慧结晶,厘清其逻辑关系,利于增强协同育人的教育合力。价值指向的一致性、课程资源的差异性、思政体系的协同性,体现了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联系与区别。

(一)价值向度:思政课程引领课程思政的思想价值

思政课程全称“思想政治理论课系列课程”,在育人过程中起着示范引领的职能,一方面,“思政课程引领课程思政的政治方向,是二者逻辑互构的起点”[3]。思政课程涵盖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方面的内容,其蕴含深刻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是课程思政的思想源泉。另一方面,思政课程引领课程思政的价值旨归。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规定通识或专业课中需融入思想政治因素,课程思政必须集中体现党和国家意志,以爱党、爱国家、爱人民、爱社会主义为核心,以党的历史为滋养,畅通将各科思想政治元素传输给学生的渠道,有序培育和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担负培育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使命。

(二)内容向度:课程思政拓展思政课程的育人载体

课程思政在协同育人的过程中发挥着补充的作用。一方面,课程思政壮大了思政课程的师资队伍。课程思政意为“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到各门课程中去,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举止”。由此观之,课程思政突破了传统专职教师模式,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专业课教师、党政机关、辅导员、心理健康中心教师等成员共同参与其中,助力实现“专人育人”到“全员育人”的转化。另一方面,课程思政拓展了思政课程的授课载体。其一,课程思政涵括了知识传授、价值观塑造、能力发展等多方位多层次的目标。其二,课程思政授课涵盖了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实践课程等多种形式。其三,课程思政蕴含的德育元素涵括家国情怀、民族精神、科学精神、工匠精神,以及社会主义文化、革命文化、校园文化等。

(三)合力向度:课程思政协同思政课程的教学创新

思政体系的协同创新源于以下两方面。其一,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有机协同的根本宗旨在于育人为本、德育先行。二者互为补充、良性互构。互为补充即构建两套互补性的课程体系,构建以思政教育为支点、课程思政为补充的课程体系。良性互构即搭建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双向互构的教学平台,推动实现教学机制的创新。其二,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有机协同的着眼点在于共享信息、共享发展。共享信息主要体现在教学资源共享、学生思想观共享、教学模式共享。共享发展即思政课程秉持着遵循中央精神的定力智慧,引领课程思政建设并为其提供一套可供参考的标准,最终构成二者的协同促进。因此,思政课程协同课程思政的教学创新,关键在于秉持育人宗旨,坚持正确的思想政治导向,在共享资源中促进共享发展。

三、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现实困境

近年来,很多高校开展了不同形式的课程思政的探索,但与“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的建构诉求还存在差距与不足,其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协同目标浅隐化

“立德树人成效是检验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4]。但在现实中,高校以立德树人成效作为评价尺度的意识还很淡薄。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其一,部分高校领导意识淡化,改革节奏缓慢,将工作重点放在了一流学科建设和高校评比的各种显性指标上,忽视了对于学生思想道德、价值观层面的引导。其二,部分教师认识不足,没能将“育德”和“育才”并重。特别是在一些理工科院系中,教师存在重理性认识而忽视感性道德引导的现状,甚至对于引入思政元素的教学持怀疑态度。其三,高校基层管理者对二者协同育人的意识较为薄弱。现实中高校课程思政改革往往落在了特定的几个学院,学工、团委、教务等其他部门对此知之甚少,未能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因此,“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关乎教学改革行动的时效性和高质量水平。

(二)协同主体单一化

教师作为课堂的主体和第一责任人,个人教学能力关乎课程思政与思政課程协同育人的实际成效。在实际教学实践中,部分教师对课程思政的理解和实践成果有失偏颇。第一,部分自然科学类的专业教师认为自己专业的学科体系足矣,推行协同育人的理念会打破原有体系的逻辑完整性。同时,部分教师认识片面化,存在刻板印象,无法处理“知”和“德”的辩证关系,认为传授专业课知识即“育人”。第二,部分教师具备协同育人意识,但个人能力有限,缺乏及时反馈,教学热情逐渐淡化。部分教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匮乏、人文知识储备不足,无法将思想价值引领与理性思维融会贯通。第三,部分教师处于二者协同育人路径的摸索阶段,对教育技巧缺乏了解,导致讲授内容空洞、流于形式,无法有效提炼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潜层规律,将其灵活运用到各项实践活动中。

(三)协同资源模糊化

有学者指出:“课程资源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能被教育主体开发利用的、有利于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各种要素的总和。”[5]由此表明,课程资源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具有决定性意义。然而,现如今各门课程资源的挖掘相对“不饱满”,表现有三:首先,部分哲学社会科学类的专业课理论源起西方,自由主义、普世价值论渗透呈扩张趋势,马克思主义理论被曲解。其次,一些理工类课程受传统理性科学观影响,强调客观真理,忽视价值引领,注重实验操作、数据精确、技能训练,忽视了学生价值观塑造和理想信念的培养。最后,挖掘思政资源对于理工农医类等专业课程难度极大。不仅如此,教师在课程思政讲授的实际过程中难以把握时长和难度,无法在纵向和横向中达到平衡。部分教师强行灌输课程思政因素,导致课堂索然无味,学生对诸如此类的课堂产生抵触情绪,无法企及协同育人的预期成果。

(四)协同机制式微化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理念的实现,不仅需要各部门间的深度协作、思想政治教育课发挥返本开新的作用,更需要对教育教学实践改革的整体规划。但从实际发展来看,规划、保障、实施和督查等机制未能系统化推进,表现如下:一是欠缺整体环节上的顶层设计,落实责任不到位。一些高校在推进协同育人过程中持观望态度,进程参差不齐,需要目标性、导向性、针对性集合为一体的教学模式的自我革新。二是师资保障和培养不充足,缺乏财力保障、师资培养等体制机制的设计。学校缺乏教学所需的软性培养环境和延伸教学链条的硬件条件。三是监督评价体制和激励政策缺乏设计。目前,多数高校基于此的监督评价体制和激励政策处于空白或者是虚设状态。相关的示范课比赛举办次数有限,相关科研立项的数量有限,未能充分发挥课程思政教学名师的表彰示范作用。

四、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实践路径

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与思政课程共同发挥协同育人效应有赖于教学实践中的推广。只有直面高校推进进程中的问题,通过教学目标、师资队伍、课程设计、系统机制等环节的创新性变革,才能将思政课的说理性、育人性、亲和性、针对性渗透育人的全过程,形成多元联动、环环相扣、统筹合一的协同实践路径。

(一)明确目标定位,发挥育人元素引领力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理念的实现是一项系统化的工程,需要各项课程共同配合发挥作用。在专业课中提炼出文化基因和价值范式反哺于以立德树人为目标的教学全过程中。一是要在思想上强化“育人共同体”的意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化“三全育人”的目标,遵从主流意识形态,以国家培养人的需要为总指挥,深化“育人共同体”。同时,高校需贯彻“三全育人”理念,形成集“课堂育人”“科研育人”“发展育人”为一体的教育观,构筑协同效应。二是强化高校对“协同育人”的理性认识,树立发展育人理念。高校管理者要将思想政治教育嵌入日常管理工作中,发挥向导作用,树立主体责任意识,完善听课制度、督导管理制度等。三是高校管理者应当调动学院内同学科、同科室的常态化研讨制度,充分挖掘教师德育传授的自信自觉,打消专业课教师的不信任感。各专业的专职教师应以发展动态的思维对待课程思政,有效衔接不同阶段和层次的教学,从而实现协同育人的长效机制。

(二)凝聚师资力量,强化教师队伍导向力

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是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理念落实的关键,是实现“三全育人”的操盘手。教师的天职就是教书育人,所谓“教书育人”,是指“教师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以自身的道德行为和人格魅力言传身教,引导学术寻找自己生命的意义,实现人生应有的价值追求,塑造自身完美的品格”[6]。因此,教师需做到政治理论强、思想觉悟高、视野范围广、品格行为正,切实提升育人的能力和艺术。一是增强教师的能力素养和责任使命感,讲授力求专业化、精确化、明细化,从经典国学作品中汲取灵感,正所谓“亲其师则信其道,信其道才愿受其教”,以人格魅力感化、影响、指导学生,从“经师”变为“人师”。二是要加强分工协作,强化专业课教师队伍内部的协同。部分教师对于如何在专业课中融入思政元素存在实操方面的疑问,但不否认育人的重要性。因此他们需请教其他教师为指导顾问,发挥其示范引导作用,定期召开小型座谈会分享对特定学科的教学理解和讲授技巧。举办内外合作的教师培训活动,引入专家院士、典型人物开展全覆盖、多学科、多层次的培训体系。通过各科教师之间的定期互助,逐渐形成常规化机制,最终形成教育主体协同育人的聚焦效应。三是提升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营造一个自觉、平等的课堂氛围,以人文关怀打动人,改编成通俗易懂的教学案例,循序渐进地发挥教师队伍的德育思想渗透功能。

(三)厘清课程差异,昭示思政资源亲和力

众所周知,实现高校二者协同育人需整合的思政资源涉猎众多,包括物力人力资源、校内校外资源,历史文化资源,教科书和网络资源等。首先,不同课程的教师需各自强化课程思政的渗透作用,更替消解落后过时的思政资源,汇集畅通新型的各类思政资源。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在横向上准确传授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纵向上深化中小学政治课和高等教育政治课的衔接,切记牵强附会和模棱两可。通识课程要在潜移默化中渗透历史文化、社会担当、人文情怀、中国精神、中国价值等德育元素,打造精品化课程。理工类课程在传授自然科学知识的同时,要突出培育科学精神、弘扬工匠精神,深化创新精神,将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贯穿课堂教学。医学类课程需针对生命的敬畏、人生的态度、医护工作者的社会责任等方向开发思政资源。同时,教师应当添加典型的課程思政教学案例,改革课本内容,拓展校内资源平台,增设教室、图书馆、校史馆、音乐厅、体育场等教学平台。其次,教师应创新课程设计,拓展网络传播渠道,发挥校外资源的有益补充作用。在当前新媒体生态环境下,课程设计要以学生新需求为切入点,开发微信小程序,在博物馆参观中育人,在艺术馆活动中育人,在网络直播中育人,以体验式和沉浸式教学达到理性和感性的双重共鸣。

(四)创新合作机制,重塑系统建设聚合力

统筹顶层的制度建设是一切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教学改革的核心,“各教学单位和部门要围绕课程思政所要求的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为课程思政的建设提供相应的教学管理和教学服务方面的条件”[7]。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形成制度建设的一体化设计,健全科学多元的评价体系。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形成专门的“课程思政”领导集体,包括各学院党委、团组织和学生组织,形成自上而下、层层递进、各司其职的联动机制。高校领导应加入课程思政的教学队伍,将工作中的经验同育人理念结合分享。在课程建设的评价标准上,建立动态多元的评价制度,将课程思政的效果纳入教师考核的评价指标,作为创新教育的一项,同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共同组成评价体系。二是完善课程思政的教学督导工作,落实领导听课制度,横向上参照其他高校、社会等维度,纵向上持续追踪该教学设计的反馈,构建协同育人的追溯机制。三是推动系统创新性整合,盘活公平有效的激励机制。鼓励有条件的学院先行给予物质奖励,以示范学院带动其他学院,对示范课程及杰出教师给予物质奖励和不同程度的表彰。鼓励不同学科的专家学者积极探索出适用于本专业的“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将其制度化、常态化施加运行。

加快推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深化主流价值在各类学科知识传授的重要作用,既是高校培养人才的新使命,也是致力于贯通教学各环节的新举措。只有牢牢把握课程思政“主旋律”、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内容“主阵地”、制度建设“主渠道”,才能在实践中不断提升协同育人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新时代推进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协同育人,构建具备政治高度、思想深度和生活温度的教学课堂,是切实提升思想政治工作水平,乃至完善“大思政”格局下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应然重任。

〔参 考 文 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01).

[2]邱伟光.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与生成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17(07):10-14.

[3]王景云.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逻辑互构[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9(06):186-191.

[4]王栋梁.新时代落实立德树人成效评价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09):26-28.

[5]陈华洲.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开发利用的问题和对策[J].江汉论坛,2009(06):43-45.

[6]郑永廷.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的若干思考——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思想理论教育,2017(01):4-9.

〔责任编辑:丁 冬〕

猜你喜欢
思政课程协同育人课程思政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对高校思政课程创新的探索
传统节日德育资源在思想政治课程中的应用
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研究
专业教师与思想政治教师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协同育人视角下高校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
由“依附”走向“联动”:学校与政府协同育人策略研究
案例教学法在高职思政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职业中专思政课程增强传统文化教育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