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液压与气动系统装调与维护》赛项 SIE项目辅导策略探究

2022-05-30 10:48钟世锨
师道·教研 2022年7期
关键词:辅导竞赛信息化

钟世锨

一、提出问题

职业技能大赛是依据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结合生产和经营工作实际开展的以突出操作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为重点的、有组织的群众性竞赛活动。《液压与气动系统装调与维护》赛项作为传统的机电类赛项,对2013年开始举办第一届至今,已经连续多届举办市赛、省赛和国赛。对以往的成绩和竞赛选手的跟踪了解后发现,该项目竞赛遇到以下几个问题:首先,竞赛选手对竞赛内容理解不透,缺乏内在驱动力,成绩难突破。其次,竞赛选手的综合能力不强,职业素养不够,与实际脱轨,毕业后与岗位匹配度不高。第三,竞赛选手的专业发展不明确,后劲不足。

二、解决问题的方法

为了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借鉴了学校课改中大力推进和获得成功的SIE项目教学法。SIE项目教学是我校梁珠芳主任率先提出的一个教学理念,“S”是School、“I”是Information Platform and Resource、“E”是Enterprise,其核心是校企共建信息化网络教学平台,以企业实际加工的产品作为教学项目,尽可能贴合甚至替代教材的任务,以网络连线、视频直播等方式将企业专家、设备“请”进课堂。通过SIE所强调的产教融合,注重将辅导过程和内容与实际生产对接,评价标准对接企业的岗位标准,并采用信息化手段建立技术交流、人才培养、评价反馈的多元化沟通平台,助力技能竞赛更上一个台阶。

三、依托信息化提高辅导效率

SIE项目教学模式中,学校与企业、教学与生产的有效沟通要借助信息化技术。通过搭建信息化平台,搭台联网。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有效地降低校企联合培养的成本,也能有效提高了竞赛辅导效率,丰富辅导手段,使训练效果数据化、可视化。

1.通过信息化技术搭建专家交流平台

利用微信邀请了广州白云液压机械厂有限公司陈工作为技术顾问,交流技术难题,以实际生产的角度去检视选手的竞赛成果,同时分享企业生产的实际案例。以师傅带团队的方式保持与企业的密切联系,熟悉行业规范,扩展选手的专业视野。除了邀请专家,还通过加入行业专业的论坛和谈论群,如中华工控网、爱液压、液压品牌之家。通过论坛和谈论群,向行业大咖请教专业问题,培养选手解决问题的习惯和探究精神。

2.通过信息化技术加强竞赛选手管理

竞赛选手的竞赛过程是以时间为单位进行量化管理,每个模块规定多少时间完成。以往的方式是选手记录每个模块完成的时间,但多次训练的时间通过文字的方式不够直观和可视化。采用问卷星的方式,收集学生每次训练的时间数据,再通过电脑生成可视化数据,可清晰了解选手的训练时间的变化,从而优化和强化相应的训练项目。除了时间收集,选手的各项得分也可以通过问卷星导入电脑,形成可视化数据。另外在选手选拔时,参考多边形能力图,建立专业理论能力、动手实操能力、身体素质、沟通交流能力、逻辑思维能力、6S习惯的六维度能力图。可视化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更好进行选手的选拔和管理。

3.通过信息化技术加强竞赛设备管理

赛项的设备中包含了基础模块、电气控制模块、测控仪器、液压元件模块、叠加阀模块和气动元件模块,还有工具、维护配件和耗材。以往并没有按时对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导致设备经常出现不同程度的老化和损坏情况,影响选手的训练。为此,结合企业的6S管理要求,一方面规范摆放设备物料,做好标识,另一方面建立详细的耗材资料库和设备保养记录。耗材资料库能清晰反映当前可用耗材的数量和折损数量,为后期的耗材的科学规划和申报提供有效参考数据。设备保养记录详细记录设备的保养内容、次数和保养周期,通过定期科学的保养,有效地降低了设备的损耗进度和维修次数,提高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4.通过信息化技术丰富竞赛辅导方式

信息化技术一方面拉近了校企双方的交流,另一方面也能获得非常多优质的学习资源。以往选手初期的培养主要依靠辅导教师和师兄,效率不高且进度慢。竞赛训练又涉及液压原理、PLC控制、气动原理、电工知识等多学科知识,选手前期需要一个多学期的知识积累。但其实网上的平台有很多专业的学习资源,如技成培训、我爱自学网、哔哩哔哩、抖音,这些平台都汇集了大量专业的、直观的学习资源。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一方面可以缩短训练周期提高效率,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学生自学和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技能竞赛辅导策略

技能竞赛辅导策略是教师在技能竞赛辅导过程中,为达到一定辅导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相对系统的行为,是为了有效解决技能竞赛过程中的问题的方法和程序。借鉴SIE项目教学的理念,结合该项目的特点,将竞赛辅导分为三个阶段。

1.前期:线上线下结合,选拔训练选手

此阶段是选人和培养团队阶段,通过线上宣传和线下动员对专业和竞赛有兴趣、上进的学生加入,建立机电专业兴趣团队。经过一段时间训练,每位成员提交一份操作视频,全体成员点评,教师初步确定参训选手。团队以社团的模式运营,要求学生每天准时训练打卡,完成指定的训练任务,训练内容阶梯式开展。着重培养他们的综合职业素养,包括专业理论能力、动手实操能力、身体素质、沟通交流能力、逻辑思维能力、6S习惯,形成六边形能力图。同时加强学生的思政教育,传递工匠精神文化和团队合作精神。邀请已经毕业的师兄回校参加经验分享活动,引导学生熟悉和热爱机电专业,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树立理想目标,强化内在驱动力。

2.中期:加强难度,线上点评,提升技能水平

经过前期的学习和训练,一些综合能力强的学生就会显现出来。此时将团队分为两组,综合能力强的学生进入竞赛组,成为竞赛选手,其他的学生组成后勤小组。竞赛小组开始有计划地系统地开展竞赛训练,熟悉竞赛流程和操作规范,借助SIE教学模式,协同企业技术顾问,一同检视竞赛选手的成果,并多次开展线上的交流会议,点评选手的表现,攻克技术难点。后勤组虽未有机会参加比赛,但因学生对专业的热爱和学习的热情,可以继续留在团队里。一方面根据自己的兴趣继续学习专业知识,另一方面通过专业能力继续服务竞赛组。为此将后勤组划分三个小组,分别是试题小组、维护小组和体能小组。试题小组负责协助教师设计训练任务和题目。维护小组负责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负责按照6S标准管理好工具和耗材。体能小组负责整个团队的体能训练,特别是竞赛组选手的体能训练,科学规训练项目,保证竞赛选手体能能够适应漫长而又紧张的比赛节奏。

3.后期:后勤管理,高强度PK,全面冲刺

小组之间通过中期的磨合和训练,团队的凝聚力不断加强,配合更加默契,竞赛选手的发挥也日渐稳定,后勤组的管理也日益规范,好像刚刚创立的公司,发展逐渐步入正轨。此时要做的是提高目标,加强训练强度,全力以赴,全面冲刺比赛。一方面要紧跟选手的状态,另一方面要关住选手的心理变化。越到后期,选手们经过长久重复的高强度训练,心理容易发生变化。有时会因为枯燥的训练而太过放松、失误频频,有时因为训练压力而睡眠不好、发挥失常等等。为此,辅导教师应该多做学生思想工作,可以适当带学生出去团建放松,比如看电影、打篮球、爬山等。另外为了营造较真实的竞赛环境,可以模拟竞赛过程,按照主办方的流程认真组织模拟,或者与兄弟学校竞赛交流,如因疫情不方便也可邀请兄弟学校,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开展线上比赛交流。

五、结语

一直以来,职业技能大赛是教育行政部门考核评价职业院校教育质量的工具。在很大程度上,教师更多是关心如果提高竞赛成绩,对竞赛选手有时是机械性地重复训练,反而忽视了职业技能大赛本身作为教育教学改革和产教融合的典范和竞赛选手综合素质的发展。不够重视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很难在成绩上有突破,也无法为学生的长远生涯发展提供更坚实的基础和保障。SIE项目教学模式,突出了产教融合、校企联合的必要性和信息化手段的重要性。受SIE项目教学理念启发,重新认识技能竞赛的意义和出发点,将培养竞赛选手的综合职业能力作为重点,使选手们明白专业的发展和职业的意义,不要只是成为一个“竞赛机器”,仅掌握特定的技能,是无法收获个人的职业意义,也很难长期投入并实现成绩突破和个人的长远发展。

【本文系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教育科研一般项目“1+X证书制度背景下中職SIE项目教学策略研究”(编号:2020YQJK015)的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 韦英哲

猜你喜欢
辅导竞赛信息化
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
我看竞赛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信息化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