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德艺双馨”应从小培养

2022-05-30 10:48刘翠丽
师道·教研 2022年7期
关键词:昆虫动手美术

刘翠丽

基于美术核心素养的教育大环境下,小学美术学科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各种美术技能之外,还应该从小培养学生优秀的品德,让学生从小就朝着“知行合一,德艺双馨”的方向发展。

一、激发兴趣

美术老师应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地激发学生对美术学科的兴趣,让孩子从小就喜欢美术,热爱美术。

(一)引入激趣

在教学中,我们从课堂的引入开始就要激发学生的兴趣。一些课例可以用小游戏、故事或小视频的形式引入学习,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二年级“巧救小昆虫”一课,我用一个小故事引入新课——“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小时候喜欢观察昆虫,有一天一个小孩手中拿着一只小昆虫,让达尔文猜这只小昆虫是死是活……”故事一下子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对教学绘画小昆虫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二)示范激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精彩的示范也能引起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如在教学一年级“可爱的小虫”一课时,我用轻黏土示范捏了一只色彩漂亮、造型可爱的蜻蜓,孩子们看我示范完后马上就跃跃欲试了。

(三)赏析激趣

老师的肯定也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孩子的个性及能力存在差异,孩子们的作业或作品也会呈现不同层次的水平。对于好的作品我们应该大力地表扬,而对于能力较弱孩子,我们也要找到他们的优点进行表扬。孩子们在老师的肯定中增添了信心,从而对美术学科产生更浓厚的兴趣。

二、发展素养

美术课堂教学应让学生在学习中得到审美、语言表达、动手、创造等多方面能力的提升,让每一位学生在艺术方面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一)审美能力

学生美术审美能力的培养,应该从低年级就开始,甚至在每一节美术课中都要做到。要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好的,什么是美的,同时也要知道哪些是丑的。在绘画的过程中要知道线条流畅的美,合理运用点线面的美;色彩搭配的美,不同情境中冷暖色调的美;合理构图的美。画内容美、充满正能量的题材。

(二)语言能力

在美术学科教学中可以多引导学生“说”,如在教學二年级“切开的果实”一课时,让学生说一说不同果实切面的形状、花纹有哪些不同。在作品评价环节的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自评和互评作品的方式培养语言表达能力。老师可以适当引导,如提示学生从绘画主题有没有符合要求、构图美不美、色彩搭配合不合理等方面来表达。

(三)动手能力

小学美术低中高年级都设计了动手的课程,如绘画、剪纸、轻黏土、手工制作等。低年级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更为重要,从小培养好了较强的动手能力,可以为以后的学习提供更多的帮助。在美术学科的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教材设计的课程开展,如在一年级“漂亮的小彩灯”的剪纸课教学中应先教会孩子们如何用剪刀,然后再让学生用折、剪、镂空、粘贴等技法设计制作立体彩灯。到了中高年级则要对学生要求更高些。在美术学科的教学中,只要把每一学段的手工课程落实到位,学生的动手能力也就培养好了。

(四)创造能力

我们应不断培养孩子们的想象、创造能力。在课堂上,老师应鼓励孩子们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并用绘画的方法表现出来,孩子的想法不尽相同,老师要多肯定,让孩子有信心。如在教授一年级“奇异的‘海怪”一课时,我引导学生用几种海洋生物的某部分组合成一种新的“海怪”。如鳄鱼的嘴、鱼的身、水蛇的尾巴、八爪鱼的腿、螃蟹的钳子……组合在一起。通过引导,学生的想象更加丰富了,创作出了一幅幅奇特的“海怪”图。

三、渗透德育

在美术学科的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呢?可以充分结合美术教材进行,如在教学剪纸课时,除了要教育学生安全用刀,还要教育他们做到纸屑不能乱扔,保护好课室的干净卫生。在教学二年级“美丽的叶子”、四年级“家乡绿梦”时,教育学生保护环境、爱护地球;教学五年级“做个胸卡送老人”一课时,则要适时教育孩子尊重长辈,常怀一颗感恩的心;教学六年级“神州大地之旅”一课时,在学生欣赏完祖国山川壮美,建筑雄伟后,要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等。

责任编辑 钱昭君

猜你喜欢
昆虫动手美术
我也来动手
RFID昆虫阅读放大镜
动手吧,把水“洗”干净!
创意美术
动手画一画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我最喜欢的昆虫——知了
昆虫的冬天
动手演示找错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