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比较阅读,探索整合教学

2022-05-30 05:00欧洁红
师道·教研 2022年7期
关键词:表达方法白鹅母鸡

欧洁红

随着统编教材的全面推广,正如温儒敏先生强调的“重视语文核心素养重建语文知识体系。教材只能提供少量的课文,光是教课文读课文是远远不够的。”为此,在“海量阅读”基础上的“整合阅读教学”应运而生。学生基于主题,围绕不同文本的有机整合,在教师的有效指引下,进行系统、整体的比较阅读、感悟体会,并积极构建知识与能力的教学过程。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是以“作家笔下的动物”为主题,编排了老舍的《猫》《母鸡》和丰子恺的《白鹅》三篇作品。旨在引导学生进行比较阅读,体会不同作家对动物的喜爱之情。本单元如果还是基于单篇教学,学生不容易体会作家多样的表达方法,而把文章进行主题比较阅读,通过整合、对比、鉴赏,更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育,有效促进阅读能力的提升。

一、课前整合预习,明确单元目标

1.课前预习。“单元整合阅读”把预习放在首要环节,便于学生明确整个单元的教学目标和思路,为本单元的学习积极做准备。在教学本单元时,为了更好地指引学生预习,我设计了单元预习单,内容包括:初见课题质疑→第一遍速读课文(圈出生字词,不会读的查字典)→第二遍朗读课文(摘抄喜欢的词语或句子)→第三遍默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提出不懂的问题。五个有梯度的预习要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来确定预习的内容,照顾各个层面的学生,可以培养学生单元整体感知能力,帮助教师了解学情,为进一步学习指导铺垫。

2.检测反馈。为了落实预习目标,课堂上对预习进行检测,我让学生通过朗读,检测学生的预习情况。先由四人小组的小组长领着组员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可采用多种方式:齐读、轮读、找重点段读等,充分表达自己的情感,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的思想感情。接着,师生共同讨论出需要读的重点段,每段找小组代表读,老师随时点拨读法,指导朗读。此环节有助于教师检测学生预习情况,为本单元整合教学奠定基础。

二、课中整合文本,落实比较阅读

1.围绕主题,有机整合。本单元三篇描写动物的文章《猫》《母鸡》《白鹅》各具特色,在作家灵动的笔下,动物的特点跃然纸上。为了更好地整合教学资源,结合每篇文章的教学重难点,我为每篇文章精选拓展篇目,课堂中进行整合阅读教学。如《猫》一文,老舍先生从“古怪”出发,通过具体事例描写了猫老实、贪玩、尽职的特点,让我们体会到了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课堂上拓展阅读冯骥才的《猫婆(节选)》,让学生边读边思考:猫婆有什么特点?作者是通过哪些具体事例表现自己对猫的喜爱之情?引导学生以例学法,举一反三。而《母鸡》一文,老舍先生则以情感变化为线索,描写了自己对母鸡由“讨厌”到“不敢再讨厌”的态度变化,表达了对母爱的赞颂之情。教学中整合阅读老舍先生的《小动物们(节选)》,引导学生思考:作者是怎样写出自己对鸽子的喜爱之情的?学生通过阅读不难发现,作者运用对比描写鸽子的外形特点,对鸽子的喜爱之情也从人物语言中自然流露。学生通过迁移拓展,进一步学习运用了对比的表达方法。《白鹅》一文描绘了一只高傲的白鹅,表达了作者对白鹅的喜爱、欣赏之情。可以整合法国作家布封的《狮子(节选)》一起教学,引导学生圈画描写狮子“高贵”的词语,体会作者通过具体事例,运用对比把狮子的“高贵”写得详细具体。总之,围绕主题,课堂中通过整合阅读教学(《猫》+《猫婆(节选)》、《母鸡》+《小动物们(节选)》、《白鹅》+《狮子(节选)》),教给学生学习方法,通过拓展阅读,给课堂增容,把本课学到的知识点进行拓展运用,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实现一课一得,提升阅读和理解能力。

2.比较阅读,学习表达。(1)比较同一作家笔下不同动物。《猫》和《母鸡》都是老舍先生的作品,安排在同一单元,旨在引导学生进行对比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充分阅读后,通过分组讨论,比较两篇文章在表达上的异同,感受作家的各具特色的表达方法。通过引导学生从两篇课文的文章结构、语言特点、情感表达等方面进行比较,发现两篇文章相同之处都是采用總分结构,运用北京口语,表达了对动物的喜爱和赞美。(2)比较不同名家笔下同一动物。本单元教材中课后练习、学习链接、语文园地的交流平台都巧妙地渗透了对表达方法的指导。《猫》一文链接了夏丏尊和周而复写的《猫》片段;《白鹅》一课链接了俄国作家叶·诺索夫的《白公鹅》,这样的安排可以很好地落实本单元语文要素的要求。

3.迁移运用,积累表达。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整合阅读教学旨在把本单元学到的知识点进行拓展运用,学习借鉴作者的表达方法,提升阅读和写作水平。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写自己喜欢的动物,试着写出特点”。《猫》一文课后“小练笔”节选课文第一部分,用“说……吧……的确……可是……”写出了猫看起来相互矛盾的古怪性格——既老实又贪玩。我在引导学生在把握猫的特点的同时,使读写结合起来。先让学生回忆自己喜欢的某种小动物或某个人,有没有类似这样前后矛盾的性格特点,尝试将这一特点提炼概括出来,比如小狗既乖巧又调皮,爸爸既严厉又慈祥,然后再通过具体事例描述,照样子写一写,表达喜爱之情。

三、课后整合资源,开放拓展延伸

1.推荐阅读。本单元的课文都是描写动物的文章,每一课教学完成后,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与“动物”相关的课外读物,让他们进行课后拓展阅读。如《刘家猫园》《田园里的小蜜蜂》《巩乃斯的马》《一只惊天动地的虫子》,要求学生能快速阅读,了解动物特点,并与教材文章进行对比,作者是如何表达对动物的情感的。

2.读书分享。教师在推荐阅读的同时,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摘录重要语句,写出自己的读书感悟,把读书和生活结合起来。课堂上让学生交流分享阅读收获,展示阅读成果,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活动与表演相结合,在自由、轻松地氛围中给予学生肯定和鼓励。长此以往,学生就会盼望着读,自觉去读,甚至于手不释卷,沉浸在读书的快乐之中。让学生在活动的参与过程中,接触大量的书籍,使阅读面越拓越宽,使课内和课外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责任编辑 邱 丽

猜你喜欢
表达方法白鹅母鸡
如果艺术有一万种表达方法
“忘恩负义”的大白鹅
母鸡
母鸡下蛋
一只大白鹅
白鹅写生记
母鸡
可爱的大白鹅
英语中序数词的表达方法
人肠系膜血管平滑肌细胞BKCa 通道在HEK293 细胞上的表达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