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高年级小组合作模式朗读的实践研究

2022-05-30 05:31吴曼华
师道·教研 2022年7期
关键词:设置评价语文

吴曼华

朗读训练,是学生学习语言的的重要途径。重视朗读训练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发展学生语言能力,发展学生思维,陶冶学生情操,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小组合作模式下,课堂合作朗读教学能有效增强学生体悟文本的能力,落实小学生朗读训练,激发学生朗读兴趣,提高学生朗读水平。

一、万般滋味,皆在朗读

语文课堂应该是诗意的课堂,而放声朗读恰是诠释诗意语文的基本方式。朗读有助于学生体会作品的内涵,使情感自然地流淌出来,从而更深刻地感受文字的情味与含义。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用好小组合作模式开展朗读训練,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引导其通过朗读活动逐渐认识更多的生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带给自己更多的乐趣,从而进一步巩固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在学习中的主动性。

二、埋下种子,读出枝繁叶茂

(一)任务明确保高效

小组合作朗读任务在内容的选择及问题的设置上,应针对本单元语文要素及本节课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选取重点朗读的内容并设置与之相对应的问题。以五年级上册第18课《慈母情深》为例,单元其中一个语文要素是“体会作者描写的场景、细节中蕴含的感情”,针对此语文要素,教师可选取6~9自然段——在工厂找母亲的场景作为精读部分设置小组合作任务。结合单元导读及课后习题,可以设置这样的问题:我从      这些语句中体会到       ,我可以读出这样的感情。引导学生在朗读中品词析句、悟出情感。

(二)形式万变激兴趣

教师应该根据课文内容及特点设置多样化的形式进行小组合作,如接龙朗读、分角色朗读、组内挑战读、表演式朗读或小组互评读等等,让学生在多形式的朗读中感受合作的意义及朗读的乐趣。五年级上册第六课《将相和》,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接龙表演朗读第7至9自然段——完璧归赵,学生通过表演去朗读,变得十分积极认真,因为孩子天生有着强烈的表演欲望,而通过表演朗读,也能使学生在人物的语言中,感受其充满智慧和勇敢的精神。

(三)展示多彩显魅力

为了提高学生对朗读的兴趣及重视度,教师在不断强化的同时,还应该增强展示环节的仪式感。教师可以根据朗读内容的特点多样化地选择展示方式,以增强学生的朗读兴趣。以五年级上册第六课《将相和》为例,教师可以设置以分角色朗读为形式进行小组合作,与之对应,制作“蔺相如”“廉颇”“秦王”及“旁白”的头饰。在我的教学实践中,当老师拿出这些精美的头饰时,学生便会迅速在小组中分配和朗读任务,以争取更多的时间进行练习,因为每一个小组十分期待上台展示,教师只是制作了简单的道具,却增添了朗读的无限乐趣。

(四)评价有效互提升

有展示就有评价,评价是为了有效提升学生对技能的掌握。小组合作模式实施至今,很多学生已经能自如地表现自我,但却往往缺少有目的性地倾听。如若学生没法做到有目的性地倾听,就无法给予他人有效的评价;同理,教师如果期望学生在评价过程中能说具体、说有效,则应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性的倾听。为此,教师可借助小组评价标准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倾听。有了具体的标准,学生就能有针对性地倾听,也能给出具体的、有效的评价。这样不仅展示了自己,也实现了小组有效的、具体的互评,使得小组朗读变得更加有意义。这不管是在自评、小组评,还是在全班评都是行之有效的。但是评价若仅止步于此,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失去动力和兴趣。此时,教师可增设小组奖励机制以增强学生朗读兴趣,如以小组统计表为辅助,在每次合作朗读任务结束之后,由组内的计分员统计分数,月累计排名第一的评为“最佳朗读者”,这些同学将获得奖状和奖品。增设奖励机制,不仅增强朗读的乐趣、提高学生朗读的兴趣,也在无形之中促使学生自觉努力提高个人的朗读水平,营造了浓厚的朗读氛围。

责任编辑 李少杰

猜你喜欢
设置评价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本刊栏目设置说明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地铁出入段线转换轨设置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