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园冶》的布景艺术美学

2022-05-30 10:48顾梓莹倪应丹
艺术科技 2022年11期
关键词:借景布景美学

顾梓莹 倪应丹

摘要:以江南私家园林和北方皇家园林为代表的中国古典园林是我国传统文化瑰宝,不仅涉及园林营造,还涉及画论、舞台布景等方面,延伸至现代,体现在现代建筑如博物馆之类的营造上。《园冶》是我国第一部阐述园林艺术理论的专著,其中诸多营造技法尤其是“借景”在现代仍有借鉴意义,因此文章从造园、绘画、舞台布景、现代设计之间的关系出发,阐述《园冶》的布景艺术美学。

关键词:《园冶》;借景;布景;美学

中图分类号:TU98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2)11-000-04

计成是明代末年园林艺术学家,其总结造园实践基础的理论著作《园冶》是我国第一本园林艺术理论专著,该书把他的园林创作实践总结提高到了理论层面。《园冶》作为一部研究我国古代园林的重要著作,不仅涉及园林营造,还涉及绘画、戏曲等,对后世影响深远,时至今日,仍对很多方面具有借鉴意义。“借景”作为该书的精华,展现了该书的布景艺术美学,其也体现在绘画、戏曲、现代建筑设计中。

1 山水写意园林

我国山水画与园林艺术密不可分。在一定程度上,造园论就是画论,计成的《园冶》也反映了这个特点,他在书中强调园林的设计应“皆能入画”“可入画”。在我国绘画中,写意是一种重要的艺术手法,与工笔画相比,写意并不追求逼真的细节,而是用简单的笔法表现作品和作者的意境。我国的写意绘画多以自然风景为主,因此产生了写意画、山水画等绘画形式。山水画始于汉末魏晋时期,发展于唐朝。王维开创了以笔墨为主,重写意的中国文人绘画传统。而从魏晋南北朝开始,造园就注入写意的成分。小中见大作为写意画给人的感受,在园林营造中也有体现,如唐代私家园林就尤其注重小中见大,当时的园林营造通过“移写”自然山水,再现自然山川。

謝赫《古画品录》中的“六法”,即“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1],是后世画家、批评家、鉴赏家遵循的中国绘画传统的基本准则,主要体现了尊重自然发展规律和借助自然并融入环境中的观点。在《园冶》中可以看到该绘画“六法”的身影,如“经营位置”对应造园造景中的“相地立基”。计成在《园冶·相地》篇中提到“相地合宜,构园得体”,意为如果相地能合宜,那么造园自然可以得体。计成认为造园造景先要“相地立基”,也就是大概了解地形地貌,这样才能“经营”好“位置”。同时其强调在造园过程中应借助自然,不是刻意改变自然,而是随自然的变化而变化,如“如方如圆,似偏似曲;如长弯而环璧,似偏阔以铺云”[2],这就是说园林的布局应顺应和利用天然的地势。

在陈从周先生眼里,造园的艺术目标是创造意境,因此他认为“文学艺术作品言意境,造园亦言意境”“园林之诗情画意,即诗与画之境界在实际景物中出现之,统名之曰意境”[3]。我国古代文人造园的追求是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因此在营造私家园林的过程中会顺应自然规律,也就是《园冶》中所言“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宋代郭熙在论及山水画时说“山水有可行者,有可望者,有可游者,有可居者”,这个重要理论不仅是绘画思想,而且是园林美学的指导思想。其意思是天下的山水,大体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可行,可望”的山水,一种是“可游,可居”的山水。“可游,可居”的山水总是比“可行,可望”的山水更高一层,因为在“可游,可居”的山水中,作画者与自然山水融为一体。

在意境的营造上,不同画家有不同的追求,对应园林的营造也是如此[4]。计成在《园冶》中多次提及“境界”“妙境”“深境”之说,关于园林意境,他将其表述为“境仿瀛壶”和“壶中天地”。他在《园冶·屋宇》里说:“境仿瀛壶,天然图画。意尽林泉之癖,乐余园圃之间。”[2]一句“天然图画”,表明在其心中园林营造应顺应自然,虽出自人工雕琢,但好似浑然天成,与自然融为一体。

在营造意境的过程中要合乎自然,同样体现在《园冶》中对我国传统园林营造重要技法即借景的描述上。在《园冶》中,计成认为“园林巧于因借”,关于“因”,计成在《园冶·兴造论》中提到,“‘因者:随基势之高下,体形之端正,碍木删桠,泉流石注,互相借资;宜亭斯亭,宜榭斯榭,不妨偏径,顿置婉转,斯谓‘精而合宜者也”。此处所说的造园应充分顺应自然,依照自然形态展开适当的创作,其表现为人与自然和谐共存。

除地势等自然因素外,“因”也与季节有关。如《园冶·屋宇》中“惟园林书屋,一室半室,按时景为精。方向随宜,鸠工合见”,指安排园林中的书屋,要充分考虑不同季节的景色特点,做到在每个季节都可以欣赏其特色美景,这也与中国画论中强调山水绘画应揭示不同时令自然风景之特色的观点相对应。如王维在《山水论》中提到“凡画山水,须按四时”,画春景的时候须“雾锁烟笼,长烟引素”,状夏景的时候须“古木蔽天,绿水无波”,绘秋景的时候须“天如水色,簇簇幽林”,摹冬景的时候须“借地为雪,樵者负薪”[5]。中国古典园林中对书屋的安排多能展现该特色,如拙政园内的“听雨轩”,坐落于中花园的东南方向,四面朝北,院子的西北方有一片池塘,池塘里种着荷花,池塘旁种着芭蕉和竹子,可以根据季节的变化欣赏各种风景。

中国传统山水画对园林营造有深远的影响。计成在《园冶》中的诸多理论都体现了中国古代画论的影子,在他的笔下,“入画”是理想园林应达到的境界。他既是一个出色的造园家,又是一个优秀的画家,宗奉五代画家荆浩和关仝的笔意。在《园冶》出现之前,造园尚未形成系统的理论,而《园冶》的出现与当时发达的绘画理论有联系,趋于成熟的绘画理论为造园理论提供了借鉴。

2 舞台布景中的借景

除绘画外,与园林营造关系密切的还有戏曲,由此涉及园林演剧与现代舞台布景。在江南园林中,景物的空间组织通常用对比和掩映的手法创造景深、虚实相生等。

中国园林艺术领域研究泰斗童寯先生在《江南园林志》一书中写到“园之妙处,在虚实互映”[6],这种虚实相生的意境,在《园冶》中也有体现。前文提到的“巧于因借”除了体现要合乎自然外,还展现了在园林营造过程中的虚实互映,“因”对于自然来说是实的,而“借”对于自然来说是虚的。在《园冶》的导论《园说》中也有虚实相生的论述,如“径缘三益,业拟千秋,围墙隐约于萝间,架屋蜿蜒于木末。山楼凭远,纵目皆然;竹坞寻幽,醉心既是。轩楹高爽,窗户虚邻,纳千顷之汪洋,收四时之烂漫。梧阴匝地,槐荫当庭;插柳沿堤,栽梅绕屋;结茅竹里,浚一派之长源;障锦山屏,列千寻之耸翠,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这可以视为对园林景观设计和美学经验的继承,“围墙隐约”“架屋蜿蜒”都是通过实景体现无限深意[7]。

具有国粹之称的戏曲艺术也具有一种虚实相交的层次。戏曲空间的层次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即自然空间、审美空间、舞台空间。自然空间指剧场空间;审美空间是通过角色表演,观众自行想象的空间;舞台空间则指演员借助道具、灯光等展示的能引起观众想象的审美知觉空间。这三种空间造成戏曲艺术虚实相交的空间层次。

在戏曲艺术中,与园林关系最紧密的当属昆曲。作为一个昆曲爱好者,陈从周认为“三五步,行遍天下;六七人,雄伟万师。演剧如此,造园亦然”,这阐明了二者在虚实结合方面的特点。前文提到的园林演剧,正是将戏曲附属到了园林文化系统中。同时,随着园艺界的繁荣,园主们对建筑和设计的要求越来越高,如在园林中搭建专门的观演场所等。为让表演效果更好,园主们都费了一番心思,把机关隐藏在看上去平淡无奇的亭子里,如可以聚声的波状屋顶、可以自由拆卸的壁板、地砖下的“地龙”,它们都和昆曲的表演相关。在这种精巧的设计下,花园变成了一座别致的剧院[8]。园林布景与戏曲舞台相得益彰,戏曲的兴盛也促进了园林营建的创新。

发展至今,园林仍对舞台布景有极大的影响,《园冶》中的美学思想也对构建表演舞台产生了巨大的作用。现代表演舞台的布置,可以体现对“借景”的应用和对“天人合一”的追求。布景作为“舶来品”,与话剧艺术协调、和谐,因而其并不完全适合我国的演出模式,必须经过改造,吸收传统的优秀成果。

桂林山水作为举世闻名的瑰宝,也被运用到舞台布景中。由张艺谋、王潮歌、攀跃导演的《印象·刘三姐》在构建表演舞台时,就将阳朔的山水景致作为背景,让所有的表演、故事都在这个真实的舞台上发生,进而给予观众全新的视觉体验,由此令人真正体会到借景对天人合一的追求[9]。

计成在《园冶·借景》中提到,“构园无格,借景有因……夫借景,园林之最要者也。如远借,邻借,仰借,俯借,应时而借。然物情所逗,目寄心期,似意在笔先,庶几描写之尽哉”。古代私家园林借景,通常借的都是园外之景,要求园林是一个独立的空间,这与刘三姐歌圩有相似之处。因为舞台表演首先要框定在一定的范围内,演员在这个范围内表演,须划定一个独立的表演空间。通常,古代私家园林用设置高墙的方法阻隔园林和外界,现代许多表演也都是利用该方法,通过建造固定的剧场以形成独立的环境。刘三姐歌圩是借助自然景观建造独立的舞台空间,不是借助高墙,而是巧妙借用漓江和田家河实现营造独立空间的目标,通过漓江和田家河,将该处与其他地方隔绝,形成一个与园林密闭的独立空间类似的表演场所。这样巧妙的借用只是将其与周围环境隔绝,并没有阻隔其“借景”,隔水相望,周围的景物仍可以作为其“借景”的对象,使表演舞台融入自然中,成为舞台的构成之一,整个自然成为一个舞台,一切活动都在自然中发生,在保证舞台形成独立空间的同时巧妙完成借景。

3 当代设计文化的发展

《园冶》中关于造园的美学思想,不仅对现代舞台布置产生了影响,还可以在现代中外许多建筑的营造中找到其身影。借景手法有远借、邻借、仰借、俯借、应时而借,计成提到要“俗则屏之,嘉则收之”,他认为园子虽然有墙挡着,但是墙外的好看景色总是能借来的。我国传统的园林建筑往往以远方的风景为背景,与周围的风景融为一体,给人一种远景和近景同为一景的视觉幻象。正是视觉幻象的存在,才能产生远、中、近三个层面的视觉经验,进而丰富观赏者的视觉感受。

远借是我国园林景观运用的一种典型方式。如“借景入园”是寄畅园的特色,北岸向东南借锡山和龙光寺塔,东岸则向西远借惠山,通过远借天然美景将锡山和惠山同时融入园中,在增加景深的同时,使人工园林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并将近山远峰延伸到园外。具有同样效果的还有苏州的拙政园,主要远借北寺塔的巍峨雄壮,从东园穿过中园,游客站在倚虹亭抬眼望去,便可以欣赏拙政园最精华的部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起伏的水面,随着视野不断向远方延展,掠过曲桥、方亭,雄伟的北寺塔遍进入视线,这座威严的宝塔倒映在池中,可以让人感觉到视野之远、宝塔之高,远借此塔,堪称拙政园的神来之笔。除南方园林外,北方园林同样多用远借技法。北京西海子公园是镶嵌在通州城内的一颗璀璨明珠,通过北关大道过水涵洞、假山瀑布、溪流连通西海子湖和葫芦湖而形成贯通水系,并运用借景手法使东侧的燃灯塔进入西海湖景区视野。

在现代,除园林中的借景外,远借还可以应用在博物馆中。在宁波博物馆的展示空间内,设计师巧妙利用建筑的形状特征,将远处的建筑、树木、天空、云朵等作为展览的背景,其远借的代表便是悬挂于宁博窗前的老鹰雕塑。老鹰在人们的认知中本就是翱翔于天际的,于是设计师将其悬于开放的窗前,让窗内可见的整片天空作为雕塑的背景,使静止的雕塑有了一种即将展翅高飞的真实感,进而完美展现了雕塑的动态表现力。这样的表现效果便利用了借景技巧,在开阔观赏者视野的同时延伸了展览空间。因此,远借手法在当代博物馆展示空间中的应用,既能增强展览空间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又能丰富陈列空间的设计方法[10]。

苏州博物馆的设计也运用了远借。苏州博物馆的整体建筑范围被限定在忠王府和拙政园之间,这要求苏州博物馆在不喧宾夺主和不绿叶衬花之间寻找平衡点,与两边之景相得益彰。正如其设计者贝聿铭先生所言,“建筑不能与自然争美,有了建筑,风景美应更加显露出来”。苏州博物馆远借拙政园和忠王府,游客行至二楼透过窗内向外望去时,仅有一墙之隔的拙政园和忠王府的景观便可以映入眼帘,而苏州博物馆内采用的新中式风格使博物馆内外的景观并不冲突,体现了园林中人工与自然的共存。

《园冶》中的借景手法,不仅是我国在学习和借鉴,其他国家也会参考,并结合民族特色表现不同的借景。放眼海外,《园冶》的借景理念对其他国家的建筑、园林设计等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尤其是日本。《园冶》自传入日本后,便受到欢迎,甚至成为教科书,其对日本的造园学、文学、美术等方面都产生了影响。在现代设计中,位于日本滋贺县甲贺市的私立美术馆便运用了借景手法,将远处层峦叠嶂的山峰、影影绰绰展现屋顶的神慈秀明会神殿和钟塔作为所借之景,透过美术馆的窗户,这些自然风光便呈现在观赏者眼前。运用远借的方法,可以将远处的美景尽收眼底,也不会错过眼前近景,身处大厅,望向透明的玻璃窗外,拥有150年历史的迎客松将直接进入视野[11]。美术馆使用借景手法营建,成为一座“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园林”,将大自然完美融入美术馆中,诠释了中国古代文人山水画悠远的意境。

4 结语

《园冶》的布景艺术美学不仅关涉园林营造,在绘画、舞台布景、现代建筑设计中都可窥见其身影,诸如画论、演剧的发展也为园林营造提供了借鉴。而通过借景,它们共同展现的是一切都要合乎自然,不管是绘画等其他方面还是园林营建,最高境界都是顺应自然,使人为美融入自然中,在绘画中表现为作画者与自然山水融为一体,在园林中则表现为“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美学理想。

参考文献:

[1] 张瑞.“六法论”内涵对当代山水画教学的启发与拓展[J].大观(论坛),2022(1):147-149.

[2] 计成.园冶注释[M].陈植,注释.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8:56-57,79.

[3] 陈从周.陈从周全集:第6卷[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3:18.

[4] 曾秋.古代山水画“经营位置”与古典园林意境的营造[J].美术大观,2011(7):46-47.

[5] 潘运告.中国历代画论选:上[M].长沙:湖南美术,2007:92.

[6] 童寯.江南园林志[M]. 2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58.

[7] 曾繁仁.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山水写意园林之美学理念及其当代价值[J].文艺研究,2018(7):114.

[8] 樊路遥.中国古典园林与戏曲舞台空间布景的共通性[J].安徽农业科学,2016,44(13):231-232,235.

[9] 彭建偉.论借景在《印象·刘三姐》演出舞台中的运用[J].河池学院学报,2009,29(6):82-86.

[10] 袁美玲,潘俊峰.“借景”手法在宁波博物馆展示空间中的应用研究[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8(9):92-93.

[11] 杜帆.《园冶》中“借景”在设计中的应用与思考[J].传播力研究,2019,3(35):207.

作者简介:顾梓莹(1997—),女,江苏泰州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中国古代美学。

倪应丹(1997—),女,江苏无锡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中国戏曲史。

猜你喜欢
借景布景美学
仝仺美学馆
盘中的意式美学
托物言志借景寓廉 寓廉于景廉景交融——探索郑州市人民公园内的廉洁文化元素
纯白美学
这半江月谁家之物——借景抒怀类
布景技术在T台艺术中的运用与创新
舞台布景模块化
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借景”理法分析
“妆”饰美学
天凉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