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促教”的物理化学课程思政改革探索

2022-06-03 01:32向锐
速读·下旬 2022年3期
关键词:专业教育物理化学教育改革

◆摘  要:课程思政是党中央对高校教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举措。当前,如何高效的在物理化学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仍然是困扰广大研究者的难题。本文首先剖析了阻碍物理化学课程思政改革顺利进行的几大原因,随后,着重介绍了针对这些问题所进行的教学实践探索。依靠学习通网络学习平台作为重要辅助,探索了一套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课堂引导为辅的“以学促教”新模式,为更好的进行物理化学课程思政改革提供了新范例。

◆关键词:物理化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思政素材;专业教育

◆Abstract: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reform in various courses is a requirement from the Party's Central committee, representing a pivotal step that promoting the all-around development of all the students. Currently,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reform in physical chemistry course more effectively remains challenge for researchers. Herein, the reasons that hamper the conduc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reform in physical chemistry course were firstly summarized. Then, the results of exploration and education practice around these problems were highlighted and discussed. With the assistance of an internet education platform (i.e. Chaoxing Xuexitong), a novel ‘promoting teaching through learning’ model was explored, relaying on the students’ independent study as primary and the teachers’ classroom guidance as auxiliary. This work may represent an example for the better conduc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reform in physical chemistry course.

◆Key words:Physical chemistry; Curricula politics; Education reform; Curricula politics materials; Professional education

2016年,習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了“三全育人”的概念,以及“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的理念。自此,在全国各大高等院校中,“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拉开了帷幕。近年来,在国家教育部的指导和推进下,课程思政建设在全国高校中遍地开花,“课程思政”也成为了高校教育学研究的新兴热点领域。然而,众所周知,“课程思政”不同于“思政课程”,由于各类课程的自身特点迥异,很难套用在思政课程中总结的相关理论成果。因此,针对各类课程的特点,广泛开展课程思政实践探索,进而在大量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适用于不同学科特色的普遍性规律具有重大的意义。

笔者针对物理化学课程思政建设中的诸多痛点,利用“学习通”网络平台作为重要辅助,开展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学促教”的物理化学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探索,以期使学生在更加丰富、多元且轻松的氛围中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思想道德水平,同时使老师在今后的课程思政教学中更加游刃有余。

1 物理化学课程思政建设中的痛点

物理化学通过数学和物理的方法来研究并揭示化学变化背后的本质规律,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和完善的知识体系,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和必修课程。物理化学课程的受众面极广,涉及化学、化工、环境、材料、能源、医药、食品、生物等专业,非常有利于课程思政教育的开展。然而,结合笔者和国内各高校的实践经验,当前的物理化学课程思政建设仍存在许多痛点。

1.1教师的思政教育水平参差不齐

如前文所述,由于物理化学课程受众面极广,各高校通常需要配置多人的教学团队才能完成教学任务。因此,由于知识背景、生活阅历等差别,教学团队中不同教师的思政教育水平往往参差不齐。比如,由于物理化学课程本身难度大,对于刚站上讲台不久的青年教师,能够吃透课程所涉及的知识点,做到授业解惑已属不易。若要很好的兼顾思政教育,则难上加难。而对于年长且长期从教的中老年教师,虽然有熟悉教材和知识点、生活阅历丰富等优势,但也往往存在跟青年学生年龄差距大、思想较为僵化、对新生事物和新媒体等关注不够等等劣势,导致思政教育水平难以提高。

1.2思政元素的挖掘和元素库的建设不易

从课程特点来讲,物理化学堪称“化学中的哲学”,其悠久的学科发展史中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辨与科学人文精神。此外,物理化学课程中还涉及大量的生产生活实践中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这些本身为思政元素的挖掘和思政元素库的建立提供了有利的基础,当前,许多研究者针对物理化学思政元素的挖掘和元素库的建立都展开了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有借鉴意义的成果。比如,孙艳辉等人,从科学发展史、科学家简介、经典理论和方法、学科交叉、科学发展前沿及物理化学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等6个方面挖掘和梳理课程蕴含的思政要点,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类似地,张运昌等人,也报道了从家国情怀、科学素养、唯物辩证、人文素养和科技前沿这5个方面挖掘和归纳物理化学思政元素的实践成果。而毛晓明,则以“热力学三大定律”的教学为例,详细展示了如何挖掘物理化学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尽管上述成果为思政元素的挖掘和素材库的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但是问题仍然存在。其中,笔者认为最主要的一个问题是,这些思政元素完全来自教师团队,很难站在学生容易且乐于接受的角度去挖掘思政元素,很容易出现“教师讲思政、学生不耐烦”的情况。此外,教师团队由于自身精力有限,很难做到素材库的与时俱进,素材库的更新换代难以保障,新案例也可能变成老黄历。

1.3切实做到课程专业教育和课程思政教育齐头并进不易

物理化学课程内容丰富,包括化学热力学、相平衡、化学平衡、统计热力学、电化学、化学动力学、表面与胶体化学等。由于涉及大量的需要推导和理解的基本公式,学生需要足够的时间才能跟上教师的思路、做笔记、理解并记忆相关知识点。因此,在实践中,物理化学的教学时往往相当紧张。这样的现状,为课程思政的实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课程思政元素的加入,是否会进一步挤占原本就不充裕的专业教育学时?这是许多物理化学教师在开展课程思政时重要的忧虑之一。诚然,当前的一些研究也为思政元素在物理化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机融入提供了借鉴。比如,董桂伟等人提出,可根据思政元素的特点,将思政元素分为一般元素、重点元素和典型元素三类。不同类型的元素,区别对待,进一步细化课堂教学设计。然而,即便如此,思政元素的引入仍然会挤占专业教育学时。这一问题仍是物理化学课程思政建设的重大挑战。

1.4课程思政的学习效果考核不易

課程思政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然而,我们的课程思政教育是否成功的达到这一要求,目前仍缺乏简单有效的评价体系。研究表明,当前的物理化学课程思政教育评价主要依靠课程论文、综合作业、案例分析、方案设计等方式进行。然而,这样的一些考核方式更加注重的是结果而非过程。以课程论文为例,在实践中,常常出现学生大范围拷贝网络上相关论文的情况,很难客观且真实的反映思政教育的效果。因此,构建合理、科学的考核模式也是物理化学课程思政的一大难点和痛点。

2 “以学促教”的物理化学课程思政教育实践

为了更好的开展物理化学课程思政教育,笔者借助“学习通”网络学习平台,对线下、线上相结合的课程思政建设思路和“以学促教”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其总体思路是利用网络学习平台强大的资源整合、数据分析、过程监控等功能,将网络学习平台变成思政教育的主战场,利用丰富、全面而新颖的线上资源,让学生由被动听思政变成主动学思政,甚至是主动讲思政。在不过分挤占课堂专业教育学时的前提下,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提升自身思政水平,并在课余的师生线上互动过程中,达到同步提升教师的思政水平的目的。具体来讲,该模式包括思政元素的挖掘与素材库的建设、线上网络学习平台的建设、课堂教学的再设计以及多元多维度的考核模式的建立等几个方面。

2.1思政元素的挖掘与素材库的建设

图1.思政元素素材库构建逻辑关系示意图

如图1所示,在思政元素的挖掘和素材库的建设方面,笔者借鉴了许多前文提及的方法和手段。比如,笔者首先借鉴张树永报道的方法,将物理化学思政元素归结为政治方向、思想品德等7大类。然后,借鉴董桂伟等人推荐的方法,根据思政元素的内涵、融合度等,将思政元素分为一般元素、重点元素等类别。最后,根据这一逻辑关系,对教材进行深度挖掘和梳理,将每个章节中的思政元素分门别类。在构建思政元素库的同时,可将思政元素切入点也进行一并的梳理,为后续课堂教学的再设计打下基础。此外,在思政素材的收集方面,不一定求全,但力求多元化,尤其是文献资料、图片、短视频、微博热点文章、热搜等等。

2.2线上网络学习平台的建设

在2020新冠疫情肆掠期间,笔者所在教研团队依托学校购买的超星学习通平台,完成了线上网络课程的建设工作。该线上课程的重点在于专业知识的传授,包括视频资源,PPT教案、电子书等文献资料、习题、试题、讨论、答疑、问卷等资源。在疫情期间,该网络学习平台作为教学主战场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当教学秩序恢复常态之后,该平台成为了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辅助手段。鉴于该网络平台强大的功能,笔者将思政素材库中的思政元素很方便的整合到了原有的体系中。相对弱化原有的专业知识任务点,新增重点思政元素和典型思政元素学习任务点。新增思政案例讨论、思政案例投稿、思政问卷等环节。通过这些措施,将网络学习平台变成了思政自主学习主战场。

2.3课堂教学的再设计

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课堂教学也需针对性的进行再设计。具体而言,课堂教学中重点针对一般性思政元素的嵌入进行设计。所谓一般性思政元素,可以是一句引导性的话,一个小实例。对于这类素材,需要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在不打乱教学节奏的前提下,润物细无声。此外,对于重点元素和典型元素,它们往往是一个振奋人心的科学故事、亦或一个引人深思的热点事件。在课堂教学中,这类元素必然挤占专业教育学时。由于已经构建了线上学习渠道,笔者将这类素材也进行了针对性的凝练,引导学生课后借助网络资源进行深度学习。通过这种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方式,在不挤占课堂专业教育学时的前提下,达成课程思政教学目标。

2.4多元多维度的考核模式的建立

相较于以往课程论文、综合作业这样的侧重于结果的考核,在新的教学模式下,探索了综合态度(依据网络平台提供的任务点完成度、学习时间、互动交流次数、问答回复率等学情分析)、知识(在线思政知识小测验)和能力(学生投稿、作业互评、专题讨论、等你来纠错等板块)等方面的侧重于过程控制的多元多维度的考核模式。在教学实践中,由于网络平台可以提供实时的学情分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了很方便的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对于消极参与思政学习的同学可以重点督促。而学生投稿、作业互评等考察环节的引入,不但使评价体系变成主、客观相结合的更加全面的考核体系,更重要的是在提升学习趣味性的同时,教师也能从学生的投稿、讨论中提升自身的思政素养。在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中,学生主动参与思政元素投稿43人次,在此基础上,思政素材库更新人文科学类重点素材8例,热点事件类案例3例。显然,实践结构表明,在这样的良性互动中,学生的思政教育参与度明显提高,正在成为思政元素的挖掘者和元素库的构建者。在与学生的交流讨论,以及甄别来自学生的素材的过程中,笔者对于课程思政的认识以及思想政治水平也在不断充实和更新,真正达到了“以学促教”的目的。

3 结语

当前,在全国高校范围内,课程思政改革的浪潮如火如荼。作为一门受众面极广且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物理化学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引起了广大研究者的关注。尽管近年来的相关研究和实践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物理化学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仍然存在。本文首先对相关困难和挑战进行了分析和归纳,随后介绍了有关“以学促教”的物理化学课程思政新模式的实践探索。这种线下、线上相结合,即线下专业知识教育为主、线上思政教育为主的模式,为解决物理化学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提供了新思路。

参考文献

[1]陈欣.《物理化学》课程思政体系设计[J].化学工程与装备,2021(04):259

[2]周建国.物理化学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J].大学教育,2021(08):79

[3]刘玉文.“物理化学”课程中能力培养与素质教育融合的探索与实践[J].化工时刊,2021(08):40

[4]孙艳辉.物理化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践[J].大学化学,2021,36(03):2010015.

[5]张运昌.物理化学课程思政建设与实践[J].科技文汇,2021(10):53

[6]毛晓明.物理化学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以“热力学三大定律”的教学为例[J].广东化工,2020(13):229.

[7]董桂伟.工科基础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路径——以材料物理化学为例[J].大学化学,2021(36):2107051

[8]张树永.高校化学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目标与实现途径刍议——以物理化学课程教学为例[J].大学化学,2019(34):4-9

作者简介

向锐(1988.03—),男,重庆丰都人,汉,研究生,重庆大学,讲师,电化学,重庆科技学院。

猜你喜欢
专业教育物理化学教育改革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物理化学课堂教学改进的探索
Chemical Concepts from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高职艺术院校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
房地产专业教育与“三创”教育的耦合效应
学有所悟,学有所乐
工程教育认证模式T的人才培养模式
任务型教学在初中英语听说课教学的应用研究
高职院校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研究
浅谈大学教改中创新型的物理试验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