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拐点、难点与奇点

2022-06-06 10:20毛浩然刘艳芹
教育评论 2022年5期
关键词:英语课学段英语课程

●毛浩然 刘艳芹 林 杏

一、前言

随着义务教育全面普及,教育需求从“有学上”转向“上好学”。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网络新媒体迅速普及,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方式不断改变,儿童和青少年的成长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人才培养面临新挑战。“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成为我国大中小学教育的灵魂三问。义务教育英语课程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也亟须与时俱进。教育部近期印发了《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版英语课标”),全面落实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培养要求,聚焦中国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培养学生适应未来发展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2022版英语课标全面梳理课程改革的困难与问题,注重对实际问题的有效回应,加强一体化设置,促进学段衔接,进一步精选对学生终身发展有价值的课程内容,减负提质。同时,细化育人目标,明确实施要求,增强课程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1]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2011版英语课标”)颁布以来,相关研究可分为四个方面:(1)核心素养研究。重点研究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2]、思维品质与能力[3]等,然而研究内容大多属于理论建构层面,偶有结合操作实例的研究,但是案例和数据较少,且尚未覆盖核心素养的全部内容。(2)课程教学研究。重点研究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阅读教学策略[4]、英语学习活动观的理念与实践[5]等,但研究内容主要集中于阅读活动,尚未覆盖所有学习活动,也缺少高阶思维能力的实证研究。(3)教学评价体系研究。重点研究教-学-评一体化[6]、英语阅读能力测评体系[7]和高考、中考等终结性测试系统与以素质教育为目标的形成性测试教学之间的矛盾[8]等,但尚未对教学评价效果进行大样本的教学实践与论证。(4)教师素养研究。重点研究核心素养视域下的英语教师教学、研究与培训[9],但以教学能力为主,缺乏科学思维能力研究。此外,还存在各个学段纵向衔接欠佳、部分课程实施要求不够明确等问题。[10]核心素养、学习活动观、“教-学-评”一体化、教学研究与教师培训等研究热点均有效助力新课标的修订。

基于以上研究成果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对人才培养的新期待,2022版英语课标不忘本来,吸收外来,继往开来,面向未来。为帮助一线教师更好地学习和利用好2022版英语课标,本文全面梳理了课程方案、课程理念、核心素养、课程内容、学段目标、教学提示、学业质量等方面的拐点和建议,指出实施新课标存在两个难点并提供针对性的突围奇点。

二、2022版英语课标的拐点

(一)课程方案方面

一是明确了“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义务教育阶段时代新人培养的具体要求。二是优化了课程设置,落实“双减”政策要求。三是细化了实施要求,明确教学改革方向和评价改革重点,对培训、教科研提出具体要求,强化监测与督导要求。[11]

(二)课程标准方面

一是强化了课程育人导向,将党的教育方针细化为本课程应着力培养的核心素养,体现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培养要求。二是优化了课程内容结构。基于核心素养发展要求,遴选重要观念、主题内容和基础知识,增强内容与育人目标的联系,优化内容组织形式。设立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加强学科间相互关联,带动课程综合化实施,强化实践性要求。三是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整体刻画不同学段学生学业成就的具体表现特征,形成学业质量标准,引导和帮助教师把握教学深度与广度,为教材编写、教学实施和考试评价等提供依据。四是增强了指导性。针对“内容要求”提出“学业要求”“教学提示”,细化了评价与考试命题建议,注重实现“教-学-评”一致性,增加了教学、评价案例。五是加强了学段衔接。注重活动化、游戏化、生活化的学习设计,体现学习目标的连续性和进阶性,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做好准备。[12]

(三)课程性质方面

英语课程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具有基础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特征。这打破了仅将英语视为工具性学科的偏见,明确学习和运用英语有助于学生了解不同文化,比较文化异同,汲取文化精华,逐步形成跨文化沟通与交流的意识和能力,学会客观、理性看待世界,树立国际视野,涵养家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学生终身学习、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奠定基础。[13]

(四)课程理念方面

2022版英语课标在课程理念方面有六个兼具宏观、中观和微观的具体化引领。[14]

一是发挥核心素养的统领作用。围绕核心素养确定课程目标,选择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方式,改进考试评价,指导教材建设,开展教师培训。这是2022版英语课标的实施重点。二是构建基于分级体系的课程结构。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确定起始年级和学习内容要求,灵活安排教学进度。三是以主题为引领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遵循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原则,紧密联系现实生活,体现时代特征,反映社会新发展、科技新成果,聚焦人与自我、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等三大主题范畴,以不同类型的语篇为依托,融入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等要求,以单元的形式呈现。四是践行学思结合、用创为本的英语学习活动观。秉持在体验中学习、在实践中运用、在迁移中创新的学习理念,倡导学生围绕真实情境和真实问题,激活已知,参与到指向主题意义探究的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等一系列相互关联、循环递进的语言学习和运用活动中。坚持学思结合,引导学生在学习理解类活动中获取、梳理语言和文化知识,建立知识间的关联;坚持学用结合,引导学生在应用实践类活动中内化所学语言和文化知识,加深理解并初步应用;坚持学创结合,引导学生在迁移创新类活动中联系个人实际,运用所学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形成正确的态度和价值判断。五是注重“教-学-评”一体化设计。坚持以评促学、以评促教,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成为各类评价活动的设计者、参与者和合作者,自觉运用评价结果改进学习。注重引导教师科学运用评价手段与结果,针对学生学习表现及时提供反馈与帮助,反思教学行为和效果,教学相长。坚持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逐步建立主体多元、方式多样、素养导向的英语课程评价体系。六是推进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的深度融合,重视教育信息化背景下英语课程教与学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对英语课程教与学的支持与服务功能,鼓励教师合理利用、创新使用数字技术和在线教学平台,开展线上线下融合教学,为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要提供支撑,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五)核心素养方面

2011版英语课标的课程目标由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和文化意识等构成。《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了“核心素养”概念,《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 版)》提出了由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共同构成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英语课程要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方面。语言能力是核心素养的基础要素,文化意识体现核心素养的价值取向,思维品质反映核心素养的心智特征,学习能力是核心素养发展的关键要素。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相互渗透,融合互动,协同发展。”[15]其中,思维品质提升是重中之重。“思维品质指人的思维个性特征,反映学生在理解、分析、比较、 推断、批判、评价、创造等方面的层次和水平。思维品质的提升有助于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对事物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16]提升思维品质的目标是帮助学生“在语言学习中发展思维,在思维发展中推进语言学习;初步从多角度观察和认识世界、看待事物,有理有据、有条理地表达观点;逐步发展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 使思维体现一定的敏捷性、灵活性、创造性、批判性和深刻性”[17]。

(六)课程内容方面

英语课程内容由主题、语篇、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等要素构成。围绕这些要素,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活动,推动学生核心素养在义务教育全程中持续发展(见图1)。[18]

图1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内容结构示意图

课程内容的六个要素共同构成核心素养发展的内容基础。其中主题具有联结和统领其他内容要素的作用,为语言学习和课程育人提供语境范畴;语篇承载表达主题的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文体素材;语言知识为语篇的构成和意义的表达提供语言要素;文化知识为学生奠定人文底蕴、培养科学精神、形成良好品格和正确价值观提供内容资源;语言技能为学生获取信息、建构知识、表达思想、交流情感提供途径;学习策略为学生提高学习效率、提升学习效果提供具体方式方法。[19]

(七)学段目标方面

2022版英语课标的教学目标按学段设置,由2011版英语课标的五级目标调整为2022版英语课标的三级学段目标。一、二、三级分别对应3~4、5~6、7~9学段。兼顾小学英语开设起始年级区域差异,设置预备级和三个“级别+”(见图2)。预备级主要满足 1~2年级教学需要,以视听说为主。“级别+”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弹性选择,内容要求用“+”标识。核心素养的具体内涵在各个学段目标中都有充分解读,使各学段教学目标更加有的放矢。[20]

此外,2022版英语课标的附录减少为5项,新增核心素养学段特征,删除功能意念项目表、话题项目表和课堂用语。综合性特征体现核心素养在不同学段的衔接性与完整性,分项特征从不同维度描述各个年级学生的核心素养,为人才培养过程和效果评估提供分类依据。

图2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内容分级示意图

(八)学业质量方面

学业质量标准是以核心素养为主要维度,结合课程内容,对学生学业成就具体表现特征的整体刻画。英语学业质量标准以学生在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方面的核心素养及其学段目标为基础,结合英语课程的内容和学生英语学习的进阶情况,从学习结果的角度描述各学段学业成就的典型表现。英语学业质量标准依据“六三”学制不同学段学业成就表现的关键特征,描述三个级别学习结果的具体表现。“五四”学制学段学业质量标准参照学段目标研制。[21]

(九)教学建议与评价建议方面

课程实施的教学建议主要有坚持育人为本,加强单元教学的整体性,深入开展语篇研读,秉持“英语学习活动观”组织和实施教学,引导学生乐学善学,推动“教-学-评”一体化设计与实施,提升信息技术使用效益。在实施教学评价时,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一是教学评价应以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二是教学评价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三是教学评价应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和手段,体现多渠道、多视角、多层次、多方式的特点。四是教学评价应充分关注学生的持续发展。五是教学评价应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22]

(十)教学提示方面

教学提示不再是放之四海皆准的泛泛而谈,而是兼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具体化建议。

预备级(1~2年级)以视、听、说为主,提供自然、地道的视听语言输入,引导学生注意倾听、乐于模仿、大胆表达,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注重学生的体验、感知和实践,选取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主题,如家庭或学校生活、动植物等,通过直观、形象、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多感官参与学习;利用视频、图片、实物等,带领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故事、演唱歌曲、说唱歌谣;通过游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采用以激励为主的评价方式,重点关注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参与程度。[23]

一级(3~4年级),引导学生注意倾听、敢于开口、不怕出错、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或转述他人的观点等;突出听说,重视模仿,借助图片、视频、简笔画、手势,让学生听说韵文、韵句,听唱歌曲,听读课文录音等,创设丰富的语境,采用“音、形、义、用”相结合的方法,避免脱离语境的机械记忆与操练,遵循形式、意义和使用统一的原则;围绕主题,依托语篇,设计体验、模仿、理解、应用等体现逻辑关联的语言实践活动,采用问答、描述和表演等活动内化所学语言和文化知识;通过小组讨论、制作展板或海报、创编故事以及表演等活动,用英语交流和表达新的认知。[24]

二级(5~6年级),为学生创设体验成功的机会。因材施教,设计不同难易程度的学习任务,布置差异化作业,组织对话交流、短剧展示、歌曲演唱、故事创编、海报设计等活动,引导学生做到“想表达”“能表达”和“会表达”;减少对教学的过度控制与统一要求,为学生提供有意义的学习素材,指导学生听录音模仿、朗读语篇、为故事配音、演唱歌曲、韵文等;有机融入对学习方法的指导,鼓励学生主动寻找学习资源;本着“学用结合、课内外结合、学科融合”原则,开展英语综合实践活动,把学生的学习从书本引向更广阔的现实世界。[25]

三级(7~9年级),做好初中和小学的教学衔接,关注学生在知识、能力、习惯、方法等各方面的进阶。提升学生的自律意识和情绪管理能力,分阶段为学生示范不同策略的使用方法,指导学生采用学习日志、档案袋等,在完成学习活动后适时总结学习得失,反思学习效果,改进、优化并持续推进自己的学习;引导学生在真实、有意义的语言应用中整合性地学习语言知识,尽量以词块形式呈现生词;引导学生关注词语的搭配和固定的表达方式,构建词汇语义网,积累词块,扩大词汇量;帮助学生在大量的语言实践活动中,规范语音,练习拼读,强化语感,加强运用,内化所学,大胆使用新的词块自主表达意义、解决新问题。[26]

附录部分新增了长达52页的8个教学案例,根据不同学段、不同语言技能,从分析单元主题入手,解读教学目标,研读语篇,设计教学过程,评析案例,全面详实地体现了核心素养引领下的完整教学过程,以案例形式鲜活呈现了“如何教”“如何学”“如何考”,示范性和可操作性更强。

三、2022版英语课标的实施难点

(一)教师的思维能力欠佳制约学生思维训练的提质增效

2022版英语课标空前重视思维品质,但重视与落实之间最大的实施难点在于不仅学生缺乏思维能力训练,而且教师也缺乏思维能力训练。大部分中小学英语教师的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系统思维和创新思维等思维能力均不尽如人意。如果不能有效提升英语教师的思维品质,那么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将成为空中楼阁。2022版英语课标提供的众多教学案例中对思维品质提升路径的建议仍比较碎片化,亟须对思维训练路径进行系统梳理,使之兼具结构化、系统性和可操作性。

(二)听评课的“合作性缺失”导致教师专业成长要素的隐性流失

2022版英语课标首次对教学研究与教师培训做了具体要求,如倡导建立教师学习和研究共同体,开展小课题研究并转化为切实有效的教学实践,并提出教学研究与教师培训的具体建议,足见对教研工作和教师专业化水平提升的重视程度空前。2011年《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实施以来,我国各级各类中小学英语教师培训效果不容乐观,实效性较差、针对性较弱。[27]症结何在?

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听评课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平台之一。但调查结果显示:在86%以上的受访中学里,听评课活动基本上流于形式,出现“拒绝合作、表面合作、不合而作”的“合作性缺失”的尴尬局面。[28]绝大多数评课话语存在表达单向性、内容单一性、形式刻板性等问题,导致听评课这一教师专业成长重要平台的隐性流失。调查和访谈结果还显示,造成听评课“合作性缺失”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学校未制订较为完善的听评课制度,难以从机制上消除同事互相评课时的面子顾忌,无法激发教师们参与专业听评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二是超过70%的受访中青年教师在听评课时其实有话要说,但涉及商榷性批评意见时不知道该如何得当措辞,且因碍于同事之间的情面,往往干脆少说、不说或只挑好的说,极少呈现具备建设性的商榷性评课话语。[29]

四、2022版英语课标实施的突围奇点

(一)思维能力训练突围奇点

一是类比求同与辨析求异。如,教师在进行商榷性评课时可以利用类比互文实现求同思维,激活交际双方的共同认知,引发共鸣和顿悟。[30]又如,通过类比和辨析寻找中文与外语词汇、句法与语篇之间的异同点。

二是向下多层级分类与向上三维度归类。中国师生易犯的错误是思维和表达缺乏逻辑层次,导致逻辑错位、伪相关、主旋律弱化、无逻辑主线、本末倒置、碎片化表达等问题。突围奇点是向下多层级分类和向上三维度归类。“规范的分类须注意如下四点:(1)要有统一且科学的分类标准;(2)子类别之间要逻辑平行;(3)子类别相互之间不能有重叠;(4)新分类要进行客观规范的命名并给出新分类的定义。”[31]

三是贴标签与下定义。贴标签是凝练核心信息、分类归类命名和创新思维与表达的突围奇点。“贴标签”高阶思维和表达训练宜聚焦五类标签:(1)名词化标签;(2)限量版标签;(3)结构化标签;(4)镶嵌式标签;(5)术语化标签。下定义是非常有效的思维和表达训练方式。如,不要只是进行“What’s this? It’s a desk”这样的问答,而应该多问“Would you please describe a desk?”“Would you please give a definition of a desk?”,这样答案就可能丰富多彩。如:(1)a piece of furniture like a table,usually with drawers in it,that you sit at to read,write,work,etc.(2)a place where you can get information or be served at an airport,a hotel,etc.每天养成给三五个事物下定义或用五个名词描述身边的亲友的习惯,这种思维和表达训练可以有效训练师生用英语精准凝练核心信息的能力。

四是输入内化输出五问简答。为了对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进行全面训练,可进行如下五问简答的训练:(1)作者想解决什么问题?(2)他的结论和创新点是什么?(3)他是如何得出这些结论和创新点的?(4)他的论证维度、研究方法、论据、逻辑等有无不严谨之处?(5)你有哪些正反两面的点评?其中(1)(2)(3)属于逻辑思维训练,(4)属于批判性思维训练,(5)属于创造性思维训练。五问简答可用于日常训练、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等教学全过程。

(二)商榷性评课话语的“五维”“六何”“七化”奇点

英语商榷性评课话语的“五维”指语言知识与语言技能,过程、方法与策略,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跨语言文化意识。

英语商榷性评课话语的“六何”指何人(评课者、被评者、听评者),何地(在什么场地评、多大场地、什么类型的学校或场合),何时(什么时间评、评多久),何课(什么类型的公开课、什么课型),何故(这么评的理据是什么),何如(评课效果如何)。

英语商榷性评课话语的“七化”指虚心尊重常态化、评课要点结构化、赞美体谅具体化、商榷话语潮语化、改进方案理据化、理据表述通俗化、敏感难题类比化。商榷性评课话语策略的得当应用,有助于扭转中小学教师评课话语的合作性缺失现状和去专业化倾向。[32]

五、结语

“培根、铸魂、启智、润心”是外语教师的使命担当。要想将学生培养成具有“全球视野,家国情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就要摒弃思维定势,做到“Think outside the box”甚至“Think without the box”。只有与时俱进,教学相长,才能把学生培养成终身学习者、责任担当者、问题解决者和优雅生活者。

猜你喜欢
英语课学段英语课程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及实践路径
泰州地区技术应用型高等院校大学英语课改发展方向研究
基于OBE理念的综合英语课程形成性评价机制研究
放缓坡度 因势利导 激发潜能——第二学段自主习作教学的有效尝试
积累真素材 表达真情感 彰显真性情——第三学段作文指导教学策略探索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课后巩固作业形式和评价策略
Problems and Measures for English Teaching Assessment in Primary and Junior Middle School
湖州试行普通高中学校学段制
快乐的英语课
哪本书都一样 等4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