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背景下音乐教学的探索

2022-06-07 13:53朱敏
艺术评鉴 2022年8期
关键词:音乐欣赏信息化教育

朱敏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全面发展和信息化技术的深入应用,加速了音乐课堂上教学模式的变革,本文结合《音乐欣赏》课和《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的特点,从实际出发,简要剖析了信息技术在这两门课程中的运用。

关键词:信息化  教育  音乐欣赏  乐理与视唱练耳

中图分类号:J60-05

教育信息化就是在教育过程中较全面地运用以计算机、多媒体网络通讯为基础的现代信息,实现开放、共享、交互、协作。对于转变教育思想与理念、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创造性人才具有深远意义。特别是当前的音乐教学当中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及复杂性特点,传统教学理念和方法呈现出较大的局限性,无法满足新时期教学工作要求。为此,应该以信息化手段为依托,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及相关设备的价值,促进音乐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升,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为此,应该结合音乐教学的具体内容,实现信息化手段的合理融入,真正构建智慧课堂及高效课堂,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一、《音乐欣赏》课中的信息化运用

音乐欣赏课不同于音乐欣赏,音乐欣赏仅局限于一些娱乐场所,是一种无意识地、不需要学习作品的任何相关信息的纯听觉享受,仅仅是为了放松心情、减缓现实生活的疲乏。而音乐欣赏课则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步骤地、理性地聆听。它要求学生从作品中学习到更深层次的含义,如:创作背景、曲式结构、和声特点、节奏、节拍的特点,有些曲子还要细致讲解到每个乐节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速度、力度的变化反映作者什么样的创作意图等。只有全面地认识音乐、懂得音乐,才能真正理解音乐、欣赏音乐。在教育改革背景下,除了要帮助学生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外,更重要的是对学生音乐艺术素养的培养,这也是增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点。为此,教师应该针对经典曲目进行深入讲解,使学生了解其中的文化艺术内涵,深刻感悟音乐的魅力及价值。

在传统的音乐欣赏课中,一般都是以播放光碟、音频为主,教学形式单一、枯燥,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落实,学生的注意力很容易分散。现代社会由于信息化飞速发展,各种软件、平台层出不穷,多媒体技术不断升级,使得音乐欣赏课的课堂也得到了极大的创新与改革,从学生被动地听课转化为學生主动通过各种平台、网站去搜索资料,主动学习,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了,教学效果明显提高了。

(一)微信、学习通软件在教学中的运用

在音乐欣赏课教学中,教师课前通过微信给学生发送视频或者音频资料,让学生提前欣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通过学习通布置与本乐曲相关的作业,学生在网上完成后提交,实现课前预习的环节。通过这种“先学后导”的形式引导学生课前先行进入,构成对乐曲的初步感知,通过这种翻转课堂,把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顺利地过渡到课堂学习。在课堂上,教师对词曲作者的创作背景、创作思路等进行系统解析,通过多媒体插播视频或音频让学生在视觉和听觉的共同作用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共鸣,培养学生的领悟能力与鉴赏能力。为了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及探究学习效果,教师应该不断增进与学生的交流沟通,了解学生在网络学习中的问题及原因,并在线下教学中予以针对性调整,解决学生的困惑;做好课前预习和课上学习之间的有效衔接,借助学习通软件和微信等引导学生开展课前预习,了解音乐课堂中的重点及难点,以便跟随教师的思路提升课堂效率。

(二)微课、视频在教学中的运用

在音乐欣赏课的教学过程中,有时需要讲解到曲子的结构特征,例如歌曲《春天在哪里》属于AB二段体,教师可以通过微课的形式,讲解常见的几种曲式结构,在制作的谱面上用不同的色块或线条加以区分。在讲解本曲子里点睛的前十六后八节奏的时候,可以通过课前做好的幻灯片进行播放。微课能够使碎片化的知识点以及扩展性的知识点和抽象的概念更加形象化、具体化,针对性强,更容易理解。再例如欣赏古筝曲《云裳诉》,可以在PPT文稿上播放解析该曲子的相关资料,之后可以把此曲MTV的视频插入到幻灯片里,边聆听边讲解边欣赏,根据上课内容需要随时可以中断或反复观看视频,最后完整观看视频。视频的加入使得如诉如泣的作品美轮美奂,在视觉、听觉的冲击下仿佛使听者身临其境,犹如回到兵戈铁马的战争年代。把杨玉环与唐玄宗复杂的感情交织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视频的加入能够更深刻地调动欣赏者的情绪与共鸣,所以微课、视频在欣赏课中的运用大大地提升了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既提高了欣赏能力,又提高了学生音乐素养。为了增强微课教学的实效性,教师要对微课视频的质量予以不断改善,使其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及需求。在选择曲目时应该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使其更具针对性,引导学生深刻感受音乐背后的人文情怀和艺术魅力,为学生带来沉浸式的学习体验。微课视频的时间不能过长,通常保持在5—15分钟左右,能够使学生集中注意力,避免造成审美疲劳。一般情况下,微课教学可以与翻转课堂结合在一起,鼓励学生通过微课进行自主学习的同时,在线下课堂中留出足够的时间用于学生的自主讨论和交流,这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可以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使其探讨微课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及收获,在思维碰撞中激发灵感,有利于加深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

二、《乐理与视唱练耳》课中的信息化运用

《乐理与视唱练耳》是一门特殊的学科,它是由《乐理》和《视唱练耳》这两门课程合并为一个版本的学科,兼有理论和技能的双重特点。传统的《乐理》课教学模式比较单一、枯燥乏味,不能吸引学生,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更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随着科技的进步与课堂的改革,信息化给《乐理》课堂带来极大的变化与全新的艺术体验。《视唱练耳》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认谱,然后跟钢琴唱,反复模唱,训练音高、音准、节奏等。信息技术下,可以通过音乐软件自动生成音高和节奏,这正是新课改的重要内容和培养学生的最终目标;还可以通过图形形象地唱出所需的音高。《乐理》课程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抽象性特点,学生面对繁杂的理论知识,在课堂学习中往往会昏昏欲睡。因此,教师应该采用信息技术增强课堂的趣味性,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在《视唱练耳》中,充分发挥各类音乐软件的作用,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为学生提供不同的学习渠道,增强音乐教学课堂的灵活性。

(一)触摸教學一体机在《乐理》课中的运用

1.和弦和转位和弦

教师在《乐理》课上讲解和弦以及和弦的转位知识点时,学生经常会难以理解。如何攻破这个知识点,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利用学生的日常生活,结合现代的触摸一体机,帮助学生快速理解和弦及和弦转位的意义。给学生观看在网上收藏搜索到的和弦图,边分析边生动讲解。

图片非常直观形象,能够唤醒同学们的好奇心,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使得课堂有声有色,生动有趣。在教学中还可以采用动画或制作gif动图来表现和弦的转位。讲解各种和弦以及其转位目的是为了感受其和音效果,然后通过编辑和弦,再播放和弦,把各种和弦进行对比,进行连接,通过仔细聆听,得出明亮的、暗淡的、倾向性的等不一样的艺术体验,提高学生的艺术品鉴能力和音乐素养。这种制作图片(尤其是动态图片)、编辑音响、构图等技术效果与日常生活常识紧密相连,更容易使学生真正地参与到课堂里去,深刻地领悟老师讲解的内容,更容易深层次地理解和记忆,实现现代教育的个性化特征。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鼓励学生运用网络搜集相关学习资源,实现学习渠道的拓展及延伸,有利于增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密切交流,共同构建完善的资源库。信息化教学和生活化教学之间的有效融合,可以消除学生的陌生感,使学生认识到音乐和生活之间的关系,在音乐学习中更加具象地了解和弦和转位和弦的特点,在实践中加以灵活运用,提升学生的音乐技能及综合素养。

2.民族调式

我国的民族调式即五声性调式,宫、商、角、徵、羽五个音分别对应的do、re、mi、sol、la,这五个音中的每个音都可以作为调式的主音。课上老师可以利用触摸一体机搜索宫调式、商调式、角调式、徵调式、羽调式的谱子和歌曲,然后对着谱子播放对应该调式的曲子。例如:《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是商调式的曲子,为了使同学清晰而又直观地感受民族音乐,教学时可以利用一体机搜索该谱并播放。然后带着同学唱一遍该谱,增强商调式的调式感。触摸教学一体机搜索便捷、播放灵活、制作方便、切换方便,可以取得传统乐理课堂上无法达到的教学效果。相较于过往的灌输式教学而言,运用触摸教学一体机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感官、听觉感官和触觉感官等,使学生在沉浸式的体验当中获得全方位的认知,使学生转变被动学习的状态,提高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民族调式教学中,教师可以针对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难点加以深入讲解,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真正突出课堂教学的重点,帮助学生突破学习瓶颈。

(二)计算机音乐软件在《视唱练耳》课中的运用

计算机音乐软件是具有音乐特性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很多专业音乐制谱、制作等软件可以针对不同风格的音乐进行采集、创作和演奏。在《视唱练耳》教学中,可以制作曲谱,通过麦克风录制声音,并存储为声音文件,分析声音采样,进行音频的筛选与合成。通过幻灯片播放制作曲谱,例如有些音程的音准唱的时候难度大,可以把所需的乐节进行重点标注或截图,然后进行讲解和反复模唱,这样所有同学都能非常清晰、直观、明了地看清楚,实现资源共享。

再例如,教学中学生有时会为找不到音准、音高感到困惑,那么可以想象比拟成楼梯状,如果音程是上行就比拟成上楼梯状,如果音程是下行,就比拟成下楼梯状。通过这种图文并茂的通感比喻,更容易在教学中让学生找准音高,减轻学生训练难度。例如:下面阶梯图就是通过通感的手法,把十度大跳音程比喻成跳十层楼梯,使学生寻找下行大跳音程的感觉。教师应该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除了要具备丰富的音乐专业知识外,还应该提升信息化素养,能够适应新时期教育改革的要求,掌握不同计算机音乐软件的操作方法和技巧,能够在课堂当中更加游刃有余的利用各类软件辅助教学。此外,还应该避免在教学中出现本末倒置的情况,合理控制音乐软件的使用时间,更重要的是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切实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

最后还可以利用Midi播放完整优美的视唱曲,利用这些软件教学,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和形式,又使课堂生动形象,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参与度,课后再结合利用微信发送的录音,课程的内容能够重复播放,使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参与度增强了。注重对学生学习成果的展示,在微博、微信和短视频平台等新媒体平台鼓励学生上传自己的作品,以便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增强学生在音乐学习中的自信心。通过与他人的交流,也能够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并在后续学习中予以全面改进。

三、结语

教育信息化技术给课堂带来了极大的变革,由以前单一、平庸、枯燥的课堂形式,变成视、听、唱多种感官结合的丰富多彩的课堂,大大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增强了课堂的生机与活力,缩短了学生的感知时间,开发了学生的潜能,提高了学习效率,能够将学生更好地引导到预设的学习目标上,增强了音乐的感染力和学生深层次的音乐素养。

参考文献:

[1]许婉.信息化背景下中职音乐欣赏课教学探究——以民歌教学为例[J].北方音乐,2020(19):148-150.

[2]廖幸瑶.“互联网+”背景下中职公共艺术音乐课堂教学模式探析[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21(02):13-15.

[3]宋耀文,王明华,聂福林.基于多元智能教学模式的探究与实践[J].科技咨询导报,2006(18):252.

[4]朱建萍,李晓薇 著.视唱[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猜你喜欢
音乐欣赏信息化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陶冶情操,培养审美
提高学生音乐欣赏兴趣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