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文化视阈下影视与武术的相互影响

2022-06-07 13:53尹苒韩蕊
艺术评鉴 2022年8期
关键词:武术文化影视艺术大众文化

尹苒 韩蕊

摘要:大众文化视阈下影视与武术的结合,促使兩者产生了新的变化。武术类影视作品为我国影视行业的发展增加了独特的艺术表现内容,甚至成为中国影视的标志性名片。影视的大众性将很多“小众”的武术门派、拳法推向了大众视野。影视艺术与武术文化相互影响,之后产生了影视武术,其成为大众文化的重要代表。随着自媒体短视频平台的发展,武术文化借助影视创作手段在短视频平台上也呈现出了异彩纷呈的景象。本文从大众文化视阈角度出发,分析新时代影视作品和影视创作手段在与武术文化结合的过程中产生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大众文化  影视艺术  武术文化  影视武术

中图分类号:J0-05

大众文化是一种以大众为主要消费对象,以娱乐为主要功能,并辅之以现代传播手段和经营、生产方式的文化。①作为西方工业化的产物,大众文化从诞生之初其目的就是服务大众,满足消费主义,实现利益最大化,让更多的人可以享受到文化带来的精神享受。与大众文化相对的是精英文化,精英文化的特点是少数性、贵族性、严肃性、绝对权威性,往往呈现出很强的阶级色彩,简而言之,进入精英文化的门槛较高。而大众文化恰恰相反,它以通俗性、娱乐性、消费性、复制性等特点满足了更多普通民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在大众参与的过程中,大众不仅仅是单纯的接受者,同时也是具有能动性的反馈者,大众文化一方面是“为”大众服务而生产的文化,另一方面也是“由”大众智慧而产生的文化。由此可见,影视艺术与武术文化都有着典型的大众文化特征。

一、影视与武术

20世纪以来,最为典型的大众文化就是影视艺术。早在影视艺术尚未发展成熟之时,匈牙利学者贝拉·巴拉兹就已经坚定地认为影视艺术是最具有群众性的艺术。巴拉兹指出,随着电影的出现,“我们不仅亲眼看到了一种新艺术的发展,而且看到了一种新的感受能力、一种新的理解能力和一种新的文化在群众中发展起来。”②影视艺术以其独特的视听综合艺术的表达方法,用视听语言的具象化跨越了文字和语言的阻碍,使得不同国家、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人们都可以欣赏与理解,默片时代电影艺术大师卓别林的作品深受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就极大的认证了这一观点。影视艺术以其独有的艺术语言和艺术魅力突破了文化传播中的层层阻碍,成为全球范围内受众最为广泛、影响力最大的大众文化。影视艺术伴随着文化发展的变迁,形成了影视文化学、影视美学等相关学科,进一步将影视艺术与大众文化的结合推向了学术研究领域。

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有着浓厚的民族色彩和群众基础。乃至世界上提到中国,率先想到的就是中国功夫。中国武术博大精深,传承至今的文化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原始社会人类为了生存不断积累的攻防搏斗技能。中国武术门派繁多,招式千变万化,中国传统文化中,也有“武艺”一词,指骑、射、击、刺等方面的技能,同时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追求的意境美,讲求动作观赏。中国武术除外在形体动作上的追求外,还追求内在美的提升,讲求“武德”,注重刚柔并济、内外兼修、以德服人,这些都透露出中国武术文化的精神内涵,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武术从外到内都有着很强的文化特征,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都获得了很多人的追捧,以武术为主题的表演、电影、电视也深受观众喜爱,由此可见,武术也在大众文化的范畴之内。

影视武术是影视艺术与武术文化的结合。影视武术可归为演艺武术的表现形式之一,从技术层面上来讲,是将踢、打、击、摔、劈、刺等动作按照一定的技巧和规律组成的徒手和器械使用的各种攻防技击的连贯性系列动作。虽然影视武术在某种程度上有些偏离实际武术,但我们应该肯定的是,影视武术的动作原型还是以传统武术为基础,并且促进了武术文化的普及与发展。没有时间与空间,武术就得不到施展,而影视则是记录时间与空间的最佳工具。随着影视艺术的市场化和商品化,武术文化成为影视艺术作品中的一大亮点。武术不仅仅是赛场上的刀枪剑棍、斧钺钩叉,在影视观众眼中更是出神入化。

二、武术文化对影视艺术的影响

武术文化对影视艺术的影响,首先体现在产生了特定的电影类型——武打片。武打片,也称武侠片,是在中国发展起来并主要在中国生产,以中国武术及武侠传奇为主要表现对象的动作片。③按照对武术技击的表现形式,电影研究者贾磊磊将中国武打片分为三种主要类型:“一是以特技技术为主要表现方式的神怪武侠片;二是将喜剧性的表演与武打动作相结合的谐趣武打片;三是以纪实手段展现真实武术的技击武打片。”④早期的香港古装武侠电影,诸如《大醉侠》《三少爷的剑》《倩女幽魂》等,属于第一类以特技技术辅助的武侠片;成龙的功夫电影,诸如《A计划》《龙兄虎弟》《醉拳》等,属于第二类喜剧动作片;《叶问》《一代宗师》等有传记特征的武打片则属于第三类技击武打片。很多中国武打片在创造高票房的同时,更创造了像李小龙、成龙、李连杰等享誉内外的功夫明星,深受海内外观众的喜爱。中国武打片具有中国式的侠义精神,在大多数的武侠电影中,除了应接不暇的拳法和标志性的动作外,更展示了中国人民保家卫国、不畏强暴、奋勇抗争的民族精神。

其次,武术文化的介入对影视创作过程产生了直接影响。从影视艺术的角度来看,武打片和动作片具有武术表演和艺术表演的双重意义。因此,这就要求影视武术不仅要有武术表演的真实性和惊险感,还要具有影视创作的镜头感。武打片或动作片,除了要具有武术的力量与技巧之外,还需要具有美感,从这一要求出发,影视武术直接对影视创作的过程产生了影响。为了体现武术出神入化的魅力,武打电影中大量运用运动镜头,演员的运动与镜头的运动相互配合,完成场面调度,增加武打元素的运动视感,使得武打片不像观看武术表演般的隔岸观火,而是将镜头化为第一视角,引导观众完成客观视角与主观视角的切换,使得观众内心有参与感与代入感,观众时而是抽身事外的旁观者,时而是武打场面的参与者,从受众心理来看,可以实现观众情绪的跌宕起伏,进而使得观众更加关注影片中角色的命运发展走向。同时,为了增加艺术美感和震撼效果,还会配合武打动作设计更多镜头化的艺术处理,将武术套路和招式融入到影视画面构图、景别变化、蒙太奇方法、数字特效之中。最后在影视后期剪辑阶段,将武打动作的节奏与剪辑节奏相统一,保证武打片追求速度、力量与刺激的艺术效果。这些对影视创作主体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方面要求影视创作者要懂艺术创作技巧,另一方面还要懂武术技巧,并且具有将二者完美融合的能力。观众在欣赏武打电影时,时而充当武打主角,时而充当主角的对手,时而充当旁观者,这种角色切换的体验,可以让观众的注意力时刻高度集中,进而体会到惊险与刺激,在心理层面上满足了观众追求刺激的心理需求。

最后,武术文化的介入对影视行业分工产生了影响。除了影视创作中传统的演员、编剧、导演、剪辑等分工以外,武打片还有武术演员、武术替身、武术指导、动作指导等行业分工,俗称武行,甚至在很多电影创作中,武行承担着非常重要的创作任务。香港知名导演程小东就是武行出身,自小学习京剧,有7年的北派功夫学习经历,最早以副武术指导的身份进入电影行业,后与徐克、杜琪峰等导演合作,后来开始独立执导电影。他的作品《生死决》《倩女幽魂》《笑傲江湖》成为20世纪80—90年代香港功夫电影的一个重要标志。还有知名的武术巨星李连杰、吴京等,他们都是武术运动员出身,自身都具有非常扎实的武术功底,在影视创作的过程中,将表演艺术与武术力感完美融合在一起,成为名副其实的功夫巨星。

三、影视艺术对武术发展的影响

首先,影视艺术对武术文化的影响,体现在将某些武术门派和功夫从“小众”推向大众。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电影就把武术文化带入到大众视野。武侠小说中的少林派通过电影《少林寺》,将抽象的文学描写变成了具象影像,将小说里神秘的铁头功、少林棍通过影视画面展现在观众眼前,使观众的想象化为了现实,风靡一时,成为80年代武侠电影的标志。无影脚将北方的一些用脚套路融入到南方拳法之中,在电影《黄飞鸿》中得到了艺术化的演绎,将“佛山无影脚”这一南方拳种推向了大众视野,更使得广东佛山成为了家喻户晓的武术之乡。电影《叶问》通过对咏春拳宗师叶问生平经历的演绎,不仅展示了咏春拳快、准、稳的特点,更展示出了中国传统武人的精气神,叶问出场时的宁静祥和、谦虚和善就是这种武术精神的体现。王家卫的《一代宗师》以群像展示的形式,展现了民国期间“南北武林”多个门派的宗师级人物,以及咏春拳、八卦掌、八极拳、形意拳等中国传统武术,展示了各大门派的拳法特色,以及中国武人所追求的内在精神气质。影视艺术把各个武术门派和功夫呈现在大众视野之下的同时,更是用这种具象化的手段展现了中国武人的共同价值观,即武德。在中国的影视武术作品中,无不透露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这种精神层面的内容具有普世价值,让观众们不仅赞叹于中国武术招式的千变万化,更被中国武术深沉而博大的内涵折服。形神兼备的中国武侠电影不仅得到了国内观众的极力追捧,国外影迷也不计其数。影视武术作品成了传播中国武术文化的一个绝佳手段,更促进了中国武术文化在海内外的传播与推广。

其次,影视手段与新媒体传播平台的结合,促进了网络武术亚文化的衍生与传播,进一步推动武术走向大众视野,传递武术文化,弘扬中国武术精神。短视频平台在近年的传播势头甚猛,很多优质的短视频创作者进入到了互联网大众的视野,同时,“国风”“国潮”类话题激增,大众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关注度极高。其中,武术类内容创作博主成为“国风”的典型代表,各个武术门派的“高手”采用影视或者动画等形式,借助短视频平台一展中国武术的风采,对武术发展有极大的利好作用,促进了网络武术亚文化的衍生、传播和发展,使得武术文化在网络环境中得到了更多年轻人的喜爱与追捧,对武术的长远发展有着积极作用。

最后,影视促进了武术产业化发展。武术借助影视艺术形式,充分展现了武术运动和武人的独特魅力,激发起更广泛的大众对武术文化的关注与热爱,为武术产业化发展作出了极大贡献。以少林武术產业化发展为例,少林武术借助《少林寺》等诸多影视作品的传播,让少林功夫名声大噪,声名远播,吸引了海内外各地武术爱好者的眼球,纷纷前来少林寺观光、旅游、学习,极大的提高了少林武术产业的经济效益。随着近年来短视频平台的崛起,少林寺武僧们的抖音账号也成为展示少林功夫的阵地,在新时代借助新的传播途径网络平台,让更多人知晓少林功夫,使得少林武术产业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与少林相关的武术教育培训产业不断壮大,并成为少林武术产业的主要经济支柱之一。从少林寺走出的释小龙、王宝强等影视武术演员更成为少林武术产业的名片。可见影视艺术对于武术文化的长足发展起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四、结语

武术借力影视,在新时代找到了新的发展方向,在迎合市场需求的同时,又使武术文化本身得到最大程度的传播。影视借力武术,一方面丰富了创作内容和创作手段,另一方面,从观众审美需求出发,增加了影片的观赏性与审美趣味,同时借助武术文化提升了影视作品的内涵,在赚取高票房的同时,又取得了好口碑,影视与武术的结合可谓是双赢局面。

参考文献:

[1]彭吉象.影视美学(第三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148-165.

[2]贝拉·巴拉兹.电影美学[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2.

[3]徐誉.传播效应视角下的新时代武术影视[J].电影文学,2011(24):37-38.

[4]徐春毅.跨文化视阈下的武术与中国电影百年华诞[J].中华武术研究,2014(03).

[5]李文鸿,吕思泓,王天翔.大众文化视野下的功夫影视与武术发展[J].武术研究,2021(07):4-8.

猜你喜欢
武术文化影视艺术大众文化
浅谈对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几点思考
北大教授力挺《创造101》:大众文化不是草履虫
浅析“大众文化”
“互联网+”时代下的影视艺术教学研究
中国传统武术文化与西方骑士精神比较研究
影视传媒对武术文化传播的影响研究
敦煌古代武术研究综述
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国际影响力研究
浅谈影视艺术课程在高职教学中的连贯性
影视艺术传播视野中的内容与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