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发展背景下大学音乐通识课程创新路径

2022-06-07 23:21姚卉
艺术评鉴 2022年8期
关键词:通识课程文化自信大学

姚卉

摘要:高校开设音乐通识教育课程的价值不仅在于其是美育与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也是培养学生创新创造能力的重要途径。从目前情况来看,音乐通识教育在高等教育机构已实现完全普及,不过专门的教材数量有限,自选自编较普遍。同时,不少高校的音乐通识教育存在形式刻板、内容单一,缺乏吸引力;针对性不足、系统性有限等缺陷和不足,不同程度地制约了音乐教育课程发挥积极作用,导致这些缺陷产生的原因既有部分高校缺乏应有重视,也缘于高等教育领域中应试教育残余影响。故新时期高校通识课程要基于文化自信发展背景下开展创新工作,既要转变思想观念,完善制度供给;又要立足本地、实事求是、汲取传统民族音乐文化营养;还要跨类别融合多种艺术形式,构建立体美育机制。

关键词:文化自信  大学  音乐  通识课程  创新  路径

中图分类号:J60-05

通识课程的“通”有普通和通用两层含意,“识”也有知识和见识两层含意。因此,大学音乐通识课程既是指相对基础和基本的音乐知识教育,也指其适用于全部学科的全体学生。同时,开展大学音乐通识课程的目的也不仅是传授最基本和基础的理论,而是要达到提高学生音乐艺术思想认识水平的更高目标。早在20世纪初,以教育界一代宗师蔡元培为代表,众多教育专家学者已经意识到艺术教育融入通识教育是让学生认识真善美的正途与大道。新中国高等教育在起步阶段便已开设了与艺术通识相关的课程。时至今日,大学音乐通识课程不仅是高校通识教育体系的核心组成之一,也成为了素质教育改革浪潮中培养全面发展高素质人才的重中之重。

一、大学音乐通识课程的重要性

(一)美育与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此处的《诗》指《詩经》,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诗歌总结。在两三千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诗经》既是诗歌也是音乐,是古代艺术家将劳动人民日常劳作生活中的歌唱提练总结后的集成。而在强调诗礼治国、诗礼传家的儒家创始者孔子看来,《诗经》的地位早已超越了音乐诗歌的艺术境界,达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高度,因为无邪的思想具备了教化众生的作用。

漫长封建社会时期,劳动人民没有资源和机会接受系统性的专业教育,只能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进行代际间的文化传承。在这个过程中,音乐是最为常见也最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之一。贫苦大众将生活与劳作中总结形成的德育和美育元素通过音乐传承给下一代,而下一代又通过这些音乐艺术形式了解和认同本民族的价值观,于是不同地区逐渐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方民族文化传承体系。

尽管区域之间音乐艺术、传统文化在细节方面千差万别,然而音乐作为教育手段的普遍性和延续性却是显而易见的共同点。不仅如此,各民族更是将音乐融入了日常劳动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是个别没有本民族文字的少数民族更是将音乐作为记载民族史与文化史的唯一载体。

而当今天的国人时常感叹中华传统文化之悠久、丰富和厚重之际,音乐在构建优秀传统文化体系中的作用更加凸显和清晰。新时期高校开设音乐通识课程早已不是纯粹的艺术教育,而是兼具了德育和美育的重要作用。从这一角度来讲,音乐通识课程就是大学开展德育和美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

(二)培养学生创新创造能力的重要途径

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这个共识意味着各种艺术形式始终根植于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然而艺术之所以不同于生活的日常和普通,原因在于艺术是经过提练后升华了的生活,是更加富于表现力、寄托了作者理想后的再现。因此,艺术的核心之一就是创造,是通过人类思想、想象、幻想后的再创造的成果。

比如传统民族音乐《春江花月夜》,其营造了典雅悠远的音乐艺术氛围。但是春、江、花、月、夜中任何一个单独的图景在现实中都是寂静无声的展示,惟有艺术家通过头脑中的想象和创造,才能将无声之音赋予有声的旋律,这便是音乐内在创造力的佐证。

而在大学开设音乐通识课程正是为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引导学生在音乐、图景、心境之间建立联系。从这一角度来讲,大学音乐通识课程也是培养学生创新创造能力的重要途径。

二、大学音乐通识教育现状

(一)高等教育机构已实现完全普及

在开启素质教育改革序幕后,高校迅速启动了加速推广音乐通识教育的系统性工程。目前,凡正规高等教育机构已实现了大学音乐通识课程的完全普及,且正在结合地方实际,积极探索音乐通识教育提质增效的发展路径。

受到区域经济文化基础、发展水平等多种因素影响,不同地方高校在音乐通识教育开展方面还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主要表现是:经济基础相对雄厚、发展速度较快的地区在高校音乐通识教育方面更加系统、规范、快速、高效。相比之下,经济基础较薄弱、水平相对较低的地区则有所不足,处于比较缓慢、滞后的状态。

(二)专门教材数量有限,自选自编较普遍

多数非艺术类高校中,音乐通识教育可用的专门教材数量相对有限,院校或教师自选自编教材的情况相对普遍。这是由于非艺术类高校在教育方向、专业设置、课程形式与内容等方面与专门的艺术高等院校之间存在明显区别,很难有一统天下的音乐通识教材,只能通过院校或教师自主挑选和编撰才能使通识教育更具针对性。这不仅是为了适应高校人才培养的现实需要,也是提高音乐通识教育个性化、着力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必然。

三、大学音乐通识课程常见问题

(一)形式刻板、内容单一,缺乏吸引力

在非艺术类专业高校中,多数普通高校开设音乐通识课程普遍存在形式刻板、内容单一,对大学生缺乏吸引力的问题。

比如课堂上往往是教师讲学生听的沉闷状态,教师只能在有限的素材中选择尽可能多的内容阐释和讲解,但不少教师自身只具备某一种音乐专业素养,在通识教育方面缺乏完整的理论知识体系和实践技能,因而面向学生的通识教育时常常有心无力。73EC884A-57BD-4FC4-9B0F-ADC8929D5FAE

又如不少大学开设音乐通识教育课程数量极其有限,教师不得不在相对紧凑的时间段里尽快教完足够多的内容,如此匆匆忙忙的课堂教学自然难以保证品质。

再如大学扩招持续多年,有限的音乐教师面对的是持续增加的学生。教师的时间和精力毕竟有限,学生数量持续增加,带来的教学压力让不少音乐教师难以负担,这也是部分高校音乐通识课程难以保证品质和效率的重要原因之一。

多种不利因素叠加之下,部分高校音乐通识课程逐渐形成了一成不变的僵化模式,而年轻大学生对刻板生硬的音乐通识教育很快产生了审美疲劳。久而久之,一些大学生便对音乐通识课程产生逆反心理和抗拒情绪,进而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针对性不足、系统性有限

在前面提到的多种负面影响因素作用之下,一些高校音乐通识课程还出现针对性不足、系统性有限的问题。具体表现就是音乐通识课上往往以音乐鉴赏为主,例如教师往往大量播放经典交响乐、古典音乐,要求学生对这些经典和精品仔细聆听、认真体验。

然而,音乐通识教育却不局限于音乐鉴赏教育,而是涵盖了包括乐理知识、实践技能、创新能力等在内的更多环节和层面,但部分高校音乐通识课程恰恰在这些方面欠缺意识和能力。

显然,泛泛而听的音乐鉴赏课程很难发挥出德育或美育的真正作用。相反,这些过于笼统和简单化的教学降低了大学音乐通识课程的针对性和系统性,一定程度上成为制约艺术教育的负面影响因素。

四、大学音乐通识课程问题成因

(一)重视程度相对有限

从本质上分析,当前部分高校中音乐通识课程出现各种问题的缘由不只是技术手段陈旧落后,更是在教育思想上对音乐艺术通识教育缺乏应有重视。这既体现在课程安排上数量少、频率低,也表现在音乐通识课程的专业教师数量极其有限。同时,缺少关注的不良后果还在于音乐通识课程可以获得的资源投入更加匮乏,教师难以丰富课堂教学形式与内容,这是在硬件层面阻碍大学音乐通识课程提升品质和效率的又一负面因素。

更为不利的是,一旦学生察觉学院在音乐通识教育方面不重视,该课程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和重要性往往迅速下降。而学生主观思想上有所忽视的结果常常是逃避学习或更加心不在焉地敷衍了事。无疑,这种双向的忽略必然给大学音乐通识教育带来更加严峻的挑战,这也是部分高校在音乐通识教育中步履维艰的背景和成因。

(二)应试教育残余影响仍有存在

相较于千禧年之前固若金汤的应试教育模式,时下国内高校素质教育早已成为大势所趋,然而这并不代表陈旧落后的应试教育观念被彻底清除。事实上,部分高校音乐通识教育中的应试教育残余影响仍有存在,只是转换了表现方法,例如功利意识明显的问题在实质上依然是应试教育的观念体现。

一些大学生学习音乐通识课程的目的并非是接受音乐艺术的熏陶或培养审美鉴赏能力,也不是试图通过学习音乐基本知识或基础技能修身养性、提高品格修养,这些学生心目中的音乐通识课程不过是学分的代名词。上音乐通识课就是为了挣学分,而挣学分的目的则是为成绩单、毕业证增加亮点,进而能够据此获得更加理想的工作等。显然,动机不纯会阻碍学生在音乐通识课程中获得真善美的教育,急功近利的思想观念本身就与音乐德育和美育的宗旨背道而驰。

五、文化自信发展背景下大学音乐通识课程创新路径

(一)转变思想观念,完善制度供给

随着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走向强起来,文化自信從未如此清晰地彰显在每个国人的思想意识深处。文化自信发展的背景下,大学音乐通识课程当尽快转变思想观念,完善制度供给,以此为创新创造更为良好的平台和条件。

一方面,高校当意识到创新音乐通识教育已不仅是开展德育美育的客观要求,而是已经成为树立民族文化自信心的途径和渠道。音乐通识课程既要进一步丰富教育形式和内容,也要从根本上突破陈旧思想观念的束缚。

另一方面,大学音乐通识课程提质增效还应在基本规则层面进行维护和强化。比如增加音乐通识课程的排课数量、频率、专业任课教师、专门教材或辅助教学素材等。只有保持足够数量且持之以恒的投入,音乐通识课程才能有源头活水不断补充,才能从涓涓细流逐步扩展成为大江大河。

(二)立足本地、实事求是,汲取传统民族音乐文化营养

树立民族文化自信心的前提之一是提高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大学音乐通识教育的创新还需要立足本地、实事求是,汲取传统民族音乐文化营养。

比如在音乐鉴赏教学中增加更多传统民族音乐内容,包括众所周知的经典民乐、传统民乐,以及经过现代化演绎后的改良民乐等。这些既有典型传统音乐艺术特征又不乏现代化元素的民乐不仅是多数大学生耳熟能详的经典旋律,也更易激发年轻大学生对传统民族音乐艺术文化的兴趣、热忱与深入研究的探索欲。尤其是融入现代声乐技巧后改编的传统民乐本身就是创新创造的成果,对引导和培养学生创新创造意识、能力更为有益。

又如,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培养其具备至少一种民族乐器的演奏能力。中华民族传统乐器种类繁多,其中不乏笛子、二胡、琵琶、筝等常见乐器。按照学生个人喜好为其选择一种民族乐器练习演奏,这不仅是培养一种音乐艺术爱好和技能,也是在日复一日的演奏中增强传统文化自信心的有益举措。

(三)跨类别融合多种艺术形式,构建立体美育机制

音乐是艺术门类中的大类,但又具有跨种类的特点。比如音乐和戏剧、各种民俗民间艺术等常常有所交集。而跨类别融合多种艺术形式,构建立体美育机制也是音乐通识教育创新的又一途径。

比如,传统民族戏曲、戏剧中,音乐既可以是背景,也能独立成篇,这一点在长江中下游各省份流行的传统采茶调、采茶戏、采茶曲、采茶歌等艺术形式中十分突出。将这些跨类别的艺术形式融入大学音乐通识课程不仅可以进一步丰富教育形式和内容,也是激发民族自豪感、提升文化自信心的重要策略。

六、结语

作为艺术门类的代表之一,音乐历来是爱与美的教育重点。很长时间以来,高校音乐通识课程普遍倾向于西方音乐理论和审美鉴赏,对传统文化艺术的关注度较为有限。文化自信发展背景下,民族民间音乐艺术形式正在成为高校音乐通识教育的创新资源,这不仅是由于传统民族民间音乐各具地方特色,极具民间智慧和创造力,也是由于扎根于本土的传统音乐蕴含着更加丰富和浓厚的传统文化艺术底蕴,其中的人文精神、艺术感召力更加具有穿透性与感染力。因此,基于文化自信发展背景的大学音乐通识课程需要立足本土、挖掘传统、因地制宜,探索更具个性特色的教育道路。这既是新时期高校音乐通识教育提质增效的重要策略,也是新形势下以艺术通识教育激发文化自信、深化素质教育改革、培养全面发展高素质人才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曜鹏.关于新时期高校通识音乐教育的思考与探索[J].艺术评鉴,2019(14):83-84.

[2]宋戈,王丽娜.通识音乐教育在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中的意义与作用[J].安微科技学院学报,2019(02):84-88.

[3]刘永福.大学通识音乐课程体系建设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10):140-144.

[4]王琦,张超.“互联网+”背景下高校音乐教育产业与人才培养模式[J].艺术评鉴,2019(09):94-95.73EC884A-57BD-4FC4-9B0F-ADC8929D5FAE

猜你喜欢
通识课程文化自信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至善
应用型通识课程的开发与建设
通专融合视野下高职教育集群型课程模式建构
高职院校通识课程教学实施研究
新闻媒体坚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高校通识课程《美术鉴赏》双语教学实践与研究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
门槛最高的大学(前10名)
偶的大学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