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红色文化的策略研究

2022-06-15 14:25陈艳红
教学研究与管理 2022年4期
关键词:红色文化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陈艳红

摘 要:红色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具有鼓舞人心、激发爱国热情,增进人的社会责任感的功能。若能将其渗透到小学语文教学中,能使学生形成强烈的民族自信,更积极认真地学习。据此,文章从小学语文教学实践出发,以渗透红色文化的教学策略为研究,开展相关探索。

关键词:小学语文;红色文化;教学策略

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宝藏,也是现代和平中国鼓舞人心、引领国民树立爱国情怀、培育国民社会责任感的独特力量。将红色文化与小学语文教学相融合,借力语文课堂向学生渗透红色精神,培育学生的红色基因,不仅能丰富学生精神世界,还能武装学生的头脑,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文化自信,切实提高学生的精神生命质量。

一、红色文化的主要内涵

红色文化包括两类,一类是物质性红色文化,另一类是非物质性红色文化,但其均是我党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在长期革命及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所形成的革命精神及其载体。其中,物质性红色文化则是指展现非物质性红色文化的各类载体,比如革命遗址、烈士陵园等,其均具有较强的红色文化渲染性以及实践教育性。非物质性红色文化指的是我党在革命战争时期,领导人民群众一同塑造的长征精神、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等革命精神,以及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形成的青藏铁路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对这些精神进行概括,则表现为:爱国爱民、坚定理想、拼搏奋斗、求真务实、不畏牺牲、追求胜利。可以说,这些精神是助推社会纵深发展的内在活力。

二、小学语文渗透红色文化的教学策略

(一)提炼红色元素,潜移默化渗透

借力小学语文课堂渗透红色文化,引导小学生育成爱国精神,首先,教师要通晓语文教材,了解关于红色革命的篇章,理解课文所表达的主旨,提炼文章中的红色元素,依据“润物细无声”原则,合理安排教学环节,巧设教学活动,潜移默化、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的民族发展史、红色革命史,深化学生的红色文化感知,强化其文化自信心与民族自豪感。

例如在教学《七律·长征》一文时,教师要事先掌握词中红军长征的背景,并要求学生在课前搜集、整理关于红军长征的资料,包括红军长征的起因、目的、历史意义、精神作用等。随后,在授课期间,教师可以邀请学生以自主思考、同桌互论、小组讨论等方式分享课前预习情况,使学生初步形成对红军长征的认知。待学生基本掌握红军长征的背景,教师再带领学生逐一解析文本内容,使学生了解并掌握红军长征的严酷环境以及艰辛过程。若课堂时间充足,教师还可进一步延伸课文内容,以视频、图文结合等方式向学生細致地介绍红军长征的具体路线,介绍个中故事,大力传播红军热爱祖国、不畏艰难的精神,洗涤学生的心灵,厚实学生的精神,从而使学生自觉地学习红军革命精神,认真学习,成长为有能力、有理想的爱国人才。

《七律·长征》的创作者是毛泽东主席,且小学生曾经学过与之有关的课文《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师可顺势引入与此课文同名的歌曲《吃水不忘挖井人》,用情感饱满、歌声悠扬的音乐滋润学生的心田,引导学生感知毛主席为我国红色革命事业做出的贡献。在歌曲播放过程中,教师还可同步利用多媒体工具,播放关于红军长征、毛主席的图片视频,进一步深化学生的红色革命情感,使学生深刻意识到我们美好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从而更认真地学习知识,参加积极向上的活动,不断提高个人综合素养。

(二)巧设角色表演,身临其境体验

小学生年纪小,生活经历少,尚未能对红色革命实践进行深层次理解,以致其对红色文化的认知只停留于表面,更无法借力红色文化激励自己和培育爱国精神。故此,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实践时,教师有必要赋予学生亲身体验的机会,引导学生身临其境,深入把握红色革命及其文化精神,进而武装学生头脑,提升学生精神境界。

例如在教学《金色的鱼钩》一文时,教师可让学生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利用多媒体工具呈现课文内容的图片、视频等资料,初步深化学生的体验,使之形成关于“人、事、物、魂”的感受。随后,对学生进行分组,形成多个角色扮演小组。各表演小组自行讨论分配角色,由组员依据个人对角色的理解搭配表情、动作以进行表演,从而通过个人表演、其他同学的表演深入把握“老班长”慈祥、有责任心的精神品质,感知红军的精神之美。若条件允许,教师还可邀请学生做故事延伸策划,想象“人、事、物、魂”的进一步发展,循序增进学生对红色文化的理解,进而在角色表演、故事策划中将红色文化精神内化成个人思想与行为指导,不断促进自身成长为有优秀品格的人。

又如,在教学《十六年前的回忆》时,教师可设计李大钊、宪兵等角色扮演活动,邀请学生在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初步把握李大钊事迹的基础上进行角色扮演,通过模仿李大钊说话的语气、表情、动作等感受其坚贞不屈的精神,并通过模仿宪兵来了解宪兵的凶恶与残暴,继而对比两个角色,更深刻地把握文本的意旨。随后,再进一步播放与此课文有关的影片,带领学生体验革命征途,体悟革命精神,从而将语文教学上升到理性层次,让学生获得革命精神的熏陶。

唯有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实践体验,学生才能突破课文文字的局限与个人想象的桎梏,深层次、多维度地把握文字表层下内藏的红色革命精神文化,进而获得精神境界的提升。

(三)小组合作学习,培植集体精神

大多小学生在家中深受家长宠溺,以致学生出现较为明显的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的性格特征。若任由其发展,必然不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培育。而我国红色文化恰巧蕴藏着丰富的集体主义精神,教师应当充分发挥其作用,潜移默化地改变学生。例如,教师在教学《朱德的扁担》一文时,细致地讲解朱德司令被乡民热爱的故事情节,向学生宣扬朱德主动在扁担上写上自己名字,一定要与乡民一同去挑水的可贵的集体合作精神,进而教育学生要树立集体意识,主动与他人合作,突破个人中心思维的局限,促进集体发展。同时,教导学生认知个人与集体间的关系,使之意识到脱离集体的人实质上是无根浮萍,使学生不断形成更深刻的集体主义精神。

(四)突破课内桎梏,向外拓展体验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红色教育,传播红色文化,教师要适当突破课堂空间局限,开发外部活动形式,不断增强学生的红色精神感知。

首先,设计“一节电影课”,使学生通过观赏电影以学习、感知红色文化。正式播放电影前,教师可先给学生布置任务,要求其在课后利用图书馆资源、互联网工具等查找并了解与影片有关的信息,比如影片的时代背景、主要人物及其有关的红色故事等,使学生初步形成关于影片的大致认知。在影片播放结束,再要求学生写电影观后感。若时间允许,可组织学生开展红色文化班会,请学生围绕红色影视作品进行沟通。比如《长征》《小英雄雨来》《上甘岭》等,持续深化学生对革命先烈奋斗、牺牲精神的体会,使之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环境,更努力地学习知识。

其次,举办歌唱红色经典活动,在趣味活动中渗透红色文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多种渠道搜集相关历史资料,并搜罗与此相关的红色歌曲,比如《映山红》《十送红军》等,于课文讲解结束后带领学生学唱,营造有趣而活跃的红色文化氛围,使学生在歌唱活动中更深刻地明悟红色文化,更牢固地掌握红色事迹及其精神品质。

最后,开展红色经典诵读比赛,弘扬爱国情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组织学生就红色文化文本展开诵读、演讲、话剧等活动,在引导学生了解红色文化课文、经典作品的同时锻炼学生的理解、表达能力,不断拓展学生的红色作品阅读面,丰富学生的红色认知。例如给学生推荐《狼牙山五壮士》《长江之歌》等,让学生更进一步了解红色精神文化。

三、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倡导“抓好青少年学习教育,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教师应积极借助课堂及课外延伸活动,循序渐进地渗透红色文化,使学生获得红色文化熏陶,深刻感知红色精神,并将其内化为个人行为指导,使他们坚定地树立成为国家栋梁之材的崇高理想。

参考文獻

[1]陆燕.打好中国底色 传承红色基因——小学语文教学发展新方向[J].新智慧,2021(12).

[2]臧松刚.用语文的方式传播红色文化基因[J].教学与管理,2020(02).

[3]庄润红.红色文化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的融合[J].语文课内外,2021(18).

[4]邱晓绚.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红色文化教育的研究[J].少年写作,2021(35).

猜你喜欢
红色文化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论红色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实现路径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红色文化的价值诉求
红色文化书籍的历史及装帧的特色审美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