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G时代公共艺术的演进研究

2022-06-15 07:45吴鑫炬罗曼
艺术科技 2022年4期
关键词:艺术家公众交流

吴鑫炬 罗曼

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公众之间的通信更加便捷,而且移动通信技术的升级和创新也为公共艺术开辟了一个新的体验领域。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公共艺术的形式越来越丰富多变,其公共属性和公众参与也在不断优化。针对6G技术给未来公共艺术与公众关系带来的变化,文章以1G到5G时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为基础,通过具体实例梳理公众与公共艺术之间的通信方式,发现移动通信技术及其发展的进步规律,并推断6G技术将以5G技术的材料万物互联为基础,这样公众与公共艺术之间的交流将打破现有直接感知的局限,开辟数字情感互联领域。这将为公共艺术带来一种新的形式,也可以让公众更好地参与其中,发挥积极作用。

关键词:6G;公共艺术;情感互联;交互

中图分类号:J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2)04-00-03

在如今全球信息化渗透的时代背景下,公众的生活习惯随着移动通信行业的发展发生了巨大变化。20世纪80年代至今,通信方式从传统的信件发展到网络信息数字化传递,社会行业架构在短短几十年间迭代更新。2018年5G技术问世,信息传输速度是4G同等环境下的10倍,真正开启了全球万物互联时代,同年全球各国科学家开始着手6G技术的研发工作。公共艺术是公众能直接参与的时代表现载体之一,随着未来6G技术的问世,在数字化背景下,公共艺术的形态演变和与公众的关系深化是现在需要研究的问题。

1 公共艺术与移动通信

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人类科技的发展,而公共艺术作为人类科技与美学的集中载体之一,其发展和移动通信技术也有紧密的关联。

第一,20世纪80年代是通信技术发展的重要分水岭,在此之前,工业社会时期的通信和信息获取依靠传统信件、报纸和固定电话,且基本依靠人力及动物进行运输和传播。在大力发展工业的背景下,许多新型材料及科学技术被艺术家们运用到自己的公共艺术作品中,但由于时代限制和思考的范式,大多表现为静态的纪念性雕塑、极少数机械动态的雕塑以及艺术表演如舞龙、舞狮、烟火秀、灯光秀等艺术形式。

第二,20世纪80年代之后,1G通信技术的诞生正式标志着信息化社会及民用移动通信时代的到来。而“大哥大”就是彼时的民用移动通信工具,由于售价很高,所以用户很少;固定电话是公众联系的主要方式,城市的大街上也建有移动电话亭。90年代的上海淮海中路立有由政府委托艺术家制作的一个“打电话的少女”(见图1)公共艺术雕塑,记录了一个少女使用公共电话亭的瞬间。

2G时代(1995—2007年)的到来,意味着社会迈入了移动图像信息时代,公众可以通过低门槛的移动设备发送彩信、图像等信息,这个时期的艺术家将图像通信技术运用到自己的作品当中,打造了不同于以往传统艺术的表现形式,公众参与的空间不再仅限于灯光充沛的环境,如巴特罗之家于2005年被选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单位后,每月20号和24号在建筑外墙上有精彩的灯光秀(见图2),编程的动态灯光与巴特罗之家原本就奇异的设计相契合,为公众带来了不同的感受。

3G时代(2007—2013年)和4G时代(2013—2018年)也就是公众熟知的互联网时代,此时无线通信功能和国际互联网结合,苹果公司与微软公司是其中的先行行业巨头,大众可以通过移动设备了解世界各地的信息,公众初步与网络关联。在网络科技和大数据运算的加持下,交互技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公众参与的公共艺术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公共艺术的公共性被无限开拓,参与门槛降低。例如交互艺术作品ECHO- Public interviews(见图3)通过电脑实时捕捉加上人工智能运算可以生成一个和参与者相似又陌生的人像,艺术家希望以此拉近人与智能技术及陌生人之间的关系。

第三,在当下5G时代(2018—),技术的商用正式开启万物互联时代,移动通信技术已经成为当代人们交流必不可少的关系纽带,公众通过移动设备和生活中的一切产生联系,互联网将世界的信息数字化集中到网络环境中,形成一个数字化的公共空间。这对拥有公共性特征的公共艺术来说是一个新兴环境,它模糊了许多事物之间的界限。在这样的环境下,公共艺术必须接受不断变化的环境特征,并适应人们对艺术产生的新需求。这体现在数字化产品和网络空间的不断介入上,于是公共艺术的创作空间从物理空间转变为数字化环境[1]。公共艺术和公众的关系从单一的单向体验转变为双向互联。公众对公共艺术的感知体验在移动通信技术发展的背景下得到扩充丰富,但两者之间的交流仍表现为公众对公共艺术的单向信息接收(见图4)。

2 公共艺术与感知架构

第一,直接感知是指公众面对某个客观物体是直接通过感官接收信息和参与的,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覺。美国哈佛商学院有关研究人员的分析资料表明,人的大脑每天通过5种感官接收外部信息的比例如下:视觉83%,听觉11%,嗅觉3.5%,触觉1.5%,味觉1%。公共艺术包括早期的雕塑艺术、灯光艺术,统一将视觉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直到现在视觉仍为艺术创作的主要作用方式。随着2020年沉浸式体验的流行,艺术的各个行业也逐渐往其他的感官方式努力,如早些年的沉浸式美术馆、5D体感电影、气体实验室等再到如今的虚拟现实技术、声光电全息感应装置。公众的直接感知感官被不断开发,公共艺术的形式从固有形态渐渐转变为一种无定义性。

第二,间接感知是指公众面对某个客观物体不直接通过原始感官体验的感受方式,但还是要以直接感知为基础,是公众对特定物体产生的情感上的共鸣,这一感知过程就属于间接感知。此类手法在公共艺术创作中屡见不鲜,其中又包含限定情感传达。有戏谑、充斥喜剧色彩、传达欢喜的公共艺术,如汤姆·弗兰岑(Tom Frantzen)于1985年创作的《捉弄警察的叛逆少年》,展现了一位正在巡视的警察被一个藏在下水道里的男童突然抓住脚踝的画面[2],这个喜剧化的情景被艺术家定格下来传达给公众;2000年,在被炸毁的艾尔弗雷德·P.默拉联邦大楼的原址上,建设了纪念堂,还有一组空椅子的公共艺术,空椅子由青铜和石头组成,整齐排列成方阵,每把椅子上都刻着遇难者的名字,代表死去的168个生命[3]。63F5E53E-882D-4953-A988-F4E8FD158C03

3 公共艺术与情感互联

移动通信技术的本质在于交流,其作为媒介使得公众之间的交流方便快捷,世界网络的信息传递与接收更智能。回溯移动通信技术的变迁,从最初的文字信息到声音再到如今的实时影像通话,就是通信技术对公众的感官开发以及交流方式的发展史。而公共艺术是艺术家与公众之间交流的媒介,通过感官的直接传达及情感的间接传递达到交流的目的(见图5)。

目前移动通信技术依旧局限于公众之间表面的信息传达或者公众与虚拟世界的直观信息传达。即使是现在最先进的交互类电子科技公共艺术,仍然停留在刺激公众初始的直接感知之上,待到6G技术问世后,对5G万物互联通信技术进行升级,通信方式将交流本身纯粹化、简单化,将使公众与公共艺术之间的交流不再只依靠以五官的初始直接感知为主、情感感知为辅的感知架构。直接感知依旧占据主导地位,但情感感知将脱离间接和被动的地位,转为直接的、主动的感知方式,这意味着公众可以依靠6G移动通信技术实现情感通信和互联,直接准确地传达信息。

当情感成为公众与公共艺术交互的途径之一,加上情绪脑电波成功被采集和通过数据化保存下来,公众直接通过公共艺术的媒介与艺术家进行特定的情感互联,艺术家将自己的直观情感感受寄托于公共艺术,或者将情感本身作为公共艺术,传达的信息直观准确,从某些方面来说剥夺了部分群体已经习惯的艺术探索过程,但同样准确的信息传达可以消除错误信息,减少误解。公共艺术的形态结构从现实的、可视的部分转变为虚拟化的、无形的,部分甚至可以摆脱场地的限制。通过互联网、移动通信技术,公众可以使用移动设备随时随地参与公共艺术的情感互联。同时,公众也能借助6G移动通信技术参与到公共艺术的情感互联创作中,由此打破艺术与公众、艺术与生活现实的界限,开发公共艺术公共性的新领域。

4 结语

公共艺术是艺术家与公众之间交流的媒介,移动通信技术是公众之间交流的媒介。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公众与公共艺术交流感知的方式将从现实的、原始感官的往虚拟的、情感直观的方向发展,形成情感互聯的交互方式。6G技术的开发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情感传递的步伐却早已开始,未来公共艺术的演进,需要艺术家、科学家及公众的共同努力与探索。

参考文献:

[1] 赵华森,陈燕.智慧城市中的公共艺术设计:解放即将被数据驯服和囚禁的人类[M].北京: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9:45.

[2] 廖婵,李世国.互联时代的沟通方式及情感体验[J].包装工程,2011(24):80-83.

[3] 尹智欣.公共艺术在数字化环境中的角色研究:以杂音墙为例[J].装饰,2021(9):2.

作者简介:吴鑫炬(1998—),男,浙江湖州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环境设计与城市公共艺术。

罗曼(1981—),女,辽宁鞍山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环境设计与城市公共艺术。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课题“公共艺术多维助力上海旧区改造与社区生态系统再造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20BWY028;上海市设计学IV类高峰学科资助项目“环G60城乡创新及可持续设计研究”成果,项目编号:DES21002;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青年科研团队培育计划资助项目“公共艺术与智慧环境空间研究”成果,项目编号:QNTD20210963F5E53E-882D-4953-A988-F4E8FD158C03

猜你喜欢
艺术家公众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公众号3月热榜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交流”等5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