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石刻书法展览的可能性

2022-06-15 08:33张子春
艺术科技 2022年4期
关键词:石刻场域书法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文化方面需求的增长,人们对艺术的追求和鉴赏能力也与日俱增。书法作为中国古老的文物和最传统的艺术门类之一,一直被人们喜爱追捧。然而书法并非仅仅指书写作品,广义上来说还包括铭刻在石头上、铸造在青铜器、烧制在陶瓦等器物上的作品。但仅从近二十年的书法展览模式来看,当代书法艺术的展览模式的发展是延迟的、缓慢的、落后的,无论是现当代的书法艺术展,还是对书法文物作品的展览都是闭塞的,缺乏开创性的。书法艺术和文物展览的空间与场域如何与书法本身融为一体就很值得思考。文章以徐州地区汉代石刻展览方式为例,探索石刻书法展览的可能性。

关键词:书法;石刻;文物展览;艺术展览;场域

中图分类号:J2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2)04-00-03

徐州是汉高祖刘邦的故里,两汉文化深厚,文物遗存也很丰富。其中石刻就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在历史上,徐州地区存有相当多的汉代石刻,但由于時间的长久、战乱以及水患等各种原因,许多汉碑已经遗失。从古至今,大量的金石学家致力于金石拓本收藏研究,在他们的著录中也收藏了珍贵的拓本资料。仅仅通过普通的展览和书籍了解这些文物和艺术作品是有限的,也是低效的,因此需要依据中外艺术展览和科技的发展去探索新型的展览模式,更好地向群众展示徐州地区乃至全国其他地区的石刻艺术以及书法家的创作作品。

1 徐州地区的汉代石刻

徐州地区的石刻主要是指已经出土的目前仍存有实物或拓本的汉碑石刻,包括墓志铭、塞石题记、墓阙题记、黄肠石题记、祠堂题记、画像榜题、镇墓石、禁令公告等类型。徐州西汉王陵墓葬丰富,已发掘的有徐州狮子山楚王陵、羊龟山楚王王后陵墓、龟山楚王刘注墓、驮蓝山楚王墓、西卧牛山楚王墓等,这些陵墓中出土了大量的墓道塞石,黄肠石、墓志、石阙、墓室题记等。为祭奠逝者,通常会在陵园中建祠堂,因此在祠堂的后壁侧壁上又会有汉画像石祠堂题记,也留有文字的遗迹。汉字的发展史,一直是学者们高度关注的课题。徐州遗存的汉碑石刻对研究汉字发展的价值和意义是巨大的。两汉历经400多年,徐州出土的汉碑石刻中有明确纪年的达25方,文字书体等各方面都具有鲜明的特点和差异,从纪年中又可以看出石刻文字跨越了西汉篆书、隶变、成熟隶书这三个汉字成型的关键阶段。因此,对徐州这一地区汉碑石刻的整理即可看出在这一阶段中国汉字发展状况的缩影。

然而目前对这些已经发掘的汉墓保护不够,一些石刻文物受损,大量带有刻铭的石版暴露在外,经历了风吹日晒,很多刻铭模糊不堪。因此,我们更要多关注加强对石刻文物的保护护理,在此基础上开发展览,拓宽展览模式,充分运用徐州汉墓石刻的场域特征。

2 中外艺术展览中场域的变化

要讨论如何更好地开发展览石刻书法,就要先放眼于世界,学习其他国家、地区当代艺术展览中对场域的利用,而不应该仅仅局限于空间上、地点上的变化。

在当代艺术蓬勃发展的今天,艺术家们不断开动脑筋,他们希望观众与艺术品的关系不再仅仅停留在“看”与“被看”上,而是运用各种技术、各种技巧让观众跟随自己的艺术作品进入多维度的感官体验之中,从而拉近观众与艺术作品的距离,减少观众对艺术品的陌生感,甚至能让观众亲身参与进艺术作品之中,成为这件作品的一部分[1]。例如,在2019年乌镇当代艺术邀请展中有一件作品——《超越——乌镇2019—2050》,这件作品是一位从1990年以来一直致力于嗅觉研究和实验的艺术家——西塞尔·图拉斯。在这次展览中展出的他的这件作品就是使用了气味,并且给每一种气味都配上了对应的小故事。观众一闻到味道,风吹稻香、烟雨朦胧的江南景象就宛若在眼前。同时这些气味还能唤醒观众们的记忆,回想起自己童年少年时的时光。这种感官上的刺激让观众们在不知不觉中与艺术作品产生联系,参与到作品之中,使他们与场域产生共鸣[2]。

在古代石刻书法的展览中,刻石者作为艺术作品的创作者,他们可能并非专业的艺术家,也没有想要主动地向观众展示自己的作品,甚至并没有把自己手下的刻石铭文当成艺术作品。但观众在观赏这些石刻铭文时,作为石刻作品的欣赏者,他们是被动地接收艺术家们传递来的艺术信息,刻石者及其刻石的场景仿佛就在眼前。有效的展览就应该是打破文物与观众之间的隔膜,打破艺术品与观众的界限,把所要展览的文物和艺术品融入生活环境,使得观众亲身经历体验、主动探索发现,让他们置身于当时的场景环境之中,产生更加深刻的感受,使其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闻到相同气味就可以引发他们的思索和兴趣。将石刻书法和艺术置于场域之间,让观众与艺术品发生关联,从而使其更深刻地理解艺术作品,产生共鸣,这种方式应该被充分运用到传统考古文物、书法艺术的各种展览之中。

3 传统书法艺术展览空间

近些年来,中国当代艺术发展迅猛,创新性强,从事当代艺术的艺术家们不仅在表达思想的手段上开拓思维,还在艺术品展览的空间上花费很多心思,使得中国当代艺术展览空间经历了从传统走向当代的转变,有了一定的进步。然而,书法作为中国最传统的艺术门类之一,一直被人们喜爱。也正是因为它扎根传统太深,让它一直无法真正走向世界,让全世界人民都认识、了解、欣赏这门艺术。不断有艺术家们挑战传统,如中央美术学院的徐冰老师在20世纪80年代末创作出的代表作《天书》,日本书法大师井上有一先生和目前争议较大的曾翔先生的“丑书”等。其实都是在对书法艺术的边界进行探索。抛开书法艺术本身,单从书法艺术展览来看,它的展览模式是非常单一的,发展是延迟的、缓慢的、落后的、跟不上艺术发展潮流的。

目前大部分的书法展览保持着传统艺术的展览模式,即把艺术作品放在画框里、画轴上、展柜里。图1是在青岛展出的全国第五届正书展,白色的底版为了衬托出作品,效果也是比较突出的。这种环境单调的展览能够让观众尽可能地将视线集中在书法作品上。这样做的好处能够让欣赏者更加专注于作品本身,书法作品本身的魅力不会因为外界的变化而受到影响。但是对于大多数对书法艺术本身不熟悉、不懂得欣赏的群众来说,这种展览无疑是枯燥乏味的。这也就能解释为什么书法展演变成了“认字展”,观众在面对一幅幅作品时,既不懂从何处欣赏,也无法得知书法家想表达什么,更不可能和作品产生互动,从而带来不一样的观赏体验,因此只能把书法作品中的内容读一遍,或者挑几个认识的字读一遍。638AD823-7DBF-4CA4-8B4E-BF81D5EFEC91

还有一种展览形式是类似于博物馆的展览方式。书法作品装裱在画轴上悬挂在墙上,隔着厚厚的玻璃板,这一层层的隔膜似乎就是在一次次将观众推远,这种方式导致观众看不清晰。当然排除那些有历史价值的文物需要通过这种方式来保护,现在还存在这种刻意模仿博物馆的展览形式。虽然不能否定这种展览的优势,但它的弊端是一目了然的。

书法是本土艺术,它本应该是与人们距离最近的艺术,不希望它脱离社会远离群众,成为一小众人自娱自乐的产物[3]。因此这不仅对书法艺术本身的发展提出了要求,还对丰富书法艺术展览的形式提出了要求——让书法展览不再是为了作品而展览,而是展览本身亦是一件作品。对文物的展览与当代书法艺术展览方式也是差不多的,在观赏文物、学习历史的时候有一种距离感,感觉是在被动地接收博物馆想要传达的信息,这种学习是低效甚至无效的。徐州地区汉墓中的刻石很大一部分还保留着原始挖掘时的景象,这自然不利于对文物的保护,但对亲近石刻艺术是有帮助的,也为拓宽石刻艺术的展览方式提供了新思路。

4 关于展览形式的几种构想

文物和艺术品展览的空间场域逐渐朝着一体化发展,这种展览模式也正是人们所追求的。好的艺术作品一定要全方位地呈现给观众,与观众产生互动,从而传达艺术家深层次的艺术思想,引发观众的思考,达到艺术鉴赏的效果。因此,当代书法艺术展览也应该拓宽眼界、打开思维、不断创新,追求不一样的、探索效果更好的展览模式。

4.1 展览场域空间上的转变

人们一想到书法这门传统艺术,就认为它应该在博物馆、展览馆、艺术馆等老式展览场展出。其实书法艺术发展到今天,作为传承这项艺术的从业者早就应该主动探索让人们更好地理解书法艺术的方式。当代艺术中越来越多的艺术作品展览场所从室内转向室外,展览场域逐渐从封闭走向开放,融入公共空间。书法艺术的展览也可以从室内走向室外,例如,在对徐州地区石刻文字的进行展览时,可以直接安排在发掘石刻的现场或墓道之中;在对简牍、帛书这类书法作品进行展出时,可以把展览地点选在竹林中。因为简牍这类书法作品本身就是写在竹子、木片上的,将这样的书法作品回归到它载体本身,相信观众在观赏的时候一定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4.2 营造时间上的效果

在新型书法艺术展览中,场域不再是艺术作品的背景。书法家或者策展人直接把其加入自己的艺术理念,使其成为一个整体的艺术作品,成为表达书法家观念的一部分。

例如,将长卷的书法作品从展厅进门入口处一直延伸到各处直到出口,给观众一种在历史的漫漫长河中散步的感觉。大幅长轴作品可以从展厅悬挂于展厅顶部从上垂下。另外,可以运用灯光和作品之间的配合,营造光影虚幻变化的效果。

4.3 场域的整体氛围与人的结合

杜尚曾在1942年策划了国际超现实主义展,在展览中他别出心裁地策划了不一样的观展方式,即观众需要通过一个特定的网线空间设置才能看到艺术作品。与此同时,杜尚还特意安排了几个孩子在网线空间内玩耍,阻隔观众的观展视线,制造了一个超常规的观展心理场域。类似的例子在各种当代艺术展上还有很多,可以将这些手段学习运用到中国书法展览当中,比如将书法作品中的线条用坚固的材料做成一个三维立体的空间,制造场域让空間成为一种观念。观众在这种立体直观的环境里也能更好地感受到平时书法家所说的结构、空间、虚实。

4.4 现代高科技技术的运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VR技术逐渐成熟,元宇宙概念被提出,文物和艺术作品的展览也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影响发生改变。元宇宙重新定义了人与空间的关系,创造了虚拟与现实融合的交互关系。传统的展览主要是人观赏静止的文物或艺术品,随着科技及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书法展览的场地也向线上逐步转移。现在越来越多的博物馆推出线上“云看展”。在线上看展,人们足不出户,既能克服客观环境对观展的影响,又可以通过轻轻拖曳鼠标欣赏书法艺术作品,拉近与文物、艺术品的距离。未来人们甚至可以跨越时空阻隔,全身心沉浸式地体会艺术家们和古代劳动人民的生活环境,与他们进行仿真式的互动沟通,甚至可以真实模拟风吹、雨打、气味、震动等感受。这样的观展一定是更加有趣、更加高效、更加记忆犹新。

5 改变展览方式的意义

当下,书法走向展厅、走向展览机制,诸多书法作者研习帖学,书法风格单一,书法展览也丝毫没有变化。不应该把艺术创作局限在笔法、作品形式等基础问题上,而更应该积极探索空间、造型上大胆的夸张表现,独特的展览风格形式让人眼前一亮,人们才有兴趣愿意在展厅中多驻足一会,才有机会把书法等传统文化发扬光大,而不是仅仅局限在小圈子中。这也是要思考、要探索的问题。徐州汉墓石刻文字属于民间通俗隶书,不像官方文字那么严谨俊美。其字形天真烂漫,笔画的直来直去对我们当代艺术的前进方向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当代书法的发展离不开对碑版的借鉴,展览方式的改变有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贴近文物,随着时间的推移,其重要性愈发凸显。充分继承和开掘文物,更好地利用文化遗产是当代书法家的使命,更是每一个人的责任。

6 结语

我们应该多关注、多加强对石刻文物的保护护理,在此基础上以更多形式开展展览,丰富展览模式,充分运用徐州汉墓石刻的场域特征,让人们更好地感受石刻的温度,聆听石刻的声音,拉近古人与当代人的距离,拉近艺术家与大众的距离。通过更加真实高效的展览方式,让参观文物展览的人们有更强的画面感、文化感、历史感,更深刻地体会徐州地区石刻的独特语言魅力。

参考文献:

[1] [英]海伦娜·韦伯斯特.建筑师解读布迪厄[M].林溪,林源,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7:35-37.

[2] 张春.创作空间与展示空间的场域关联:湖北美术学院2011级陶艺空间营造课程概略[J].艺术科技,2016(3):45-46.

[3] 巫鸿.作品与展场[M].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2005:196.

作者简介:张子春(1996—),女,安徽淮北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书法。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项目“徐州地区汉代石刻文字整理与研究”项目成果,项目编号:SJCX20_0878638AD823-7DBF-4CA4-8B4E-BF81D5EFEC91

猜你喜欢
石刻场域书法
基于“自主入园”的沉浸式场域教研
中外石刻大不同
西狭颂摩崖石刻
书法
民主论辩场域中的法律修辞应用与反思
书法欣赏
书法
近十年(2010~2019年)辽代石刻文研究综述
书法欣赏
组织场域研究脉络梳理与未来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