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核心素养中“课前导练—课中合作”美术学习模式的实践研究

2022-06-15 11:46陈水长
艺术科技 2022年4期
关键词:减负增效核心素养

摘要:美术学习必须从源头上去认识学生核心素养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内涵,再梳理出课前导练、课中合作的操作规则,构建出一个合理有序的班级合作体,达到减负高效的目的,形成美术互助共赢的合作团体,创建美术情景学习,逐步形成核心素养。

关键词:减负增效;核心素养;课前导练;课中合作;美术学习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2)04-00-03

美育在“双减”背景下要如何实现减负增效,实现高质量的教学?通过平时的观察发现,在龙岩市实验学校课改实践中,紧紧抓住学生怎么“学”展开学科教学活动,尝试课前的针对性导“练”,课中进行疑难探究合作攻关,具有事半功倍的作用,从单纯的技巧性教学转变为对学生美术素养的提升[1],整个年级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达到五育并举,全面发展。

1 学习模式的背景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核心素养”概念出现于2014年教育部颁发的文件《关于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其对教学提出了新的意见,要求学生具备适应社会终身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美术核心素养的关键能力涵盖了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等方面,同时审美判断和文化理解孕育了学生的必备品格。龙岩市实验学校2020年開始在七年级全面实行各学科指向核心素养的学习模式课改,美术课尝试课前自学教材以识读图像,形成初步艺术感知,课中合作同伴互助探究进行美术的深层图像识读,在审美判断中促使中学生获得许多审美元素,如节奏和韵律、真善美与假恶丑等,使学生的审美意识得到强化,美术的审美判断逐渐形成。美术表现通常以口头的说和材料制作体现,其较高境界就是进行有个性的创意表达,在模仿的基础上实现超越,拓展延伸是对主题内容进行思维发散后的深层表达。学生通过对现实的观察和理解,逐步把图像识读迁移到现实生活运用中来,借助训练对美的元素进行重组或对客观现实进行再创造,新的美术作品就应运而生了,创意实践培养了学生塑造和重建美的能力。美术作品能把地域特征和留存比较久远的文化信息记载下来,形成多姿多彩的地域文化,加深学生对文化的理解,提高对美术元素的认识,增强民族自豪感。开展合作探究对美术学习提出了新的要求:能准确识别图像、确认和辨别图意。在此基础上,迁移知识进行美术创意表达,对原有图形发散重组,改造出新的图像。图像识读包括审美判断,美术现象的背后是文化价值,要从文化理解的角度审视美术现象所蕴藏的文化价值。学生核心素养应该是可教、可学、能塑造,让学生自主学习成为一种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乐观合作的态度。尝试通过学习模式探究来破局,改变原有的一些低效耗时的操作模式,大胆创新,引进合作,研究“课前导练—课中合作”的学习模式,再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以期实现丰富有效而又减负高效的美术学习。

2 课前导练的创新设计

学生的自主行为可以从课前学考虑。怎样做到提前有效地学?这就涉及预习单的设计问题。课前导练的预习单怎么设计呢?可以在美术方面出“新”,围绕所学的内容铺设,总结出一种新思路,用适合铺垫的图像展示,或从生活素材照片甄选加以创新运用。以此为媒质,让学生审慎观察、仔细理解和辨别。课前导练要讲究针对性、导向性、实效性。有效地进行课前预习,上课时学生就会深入辨析思考,少一些盲从,有提前解惑才能课上若有所思,更清楚所学内容。设计思路要从整体出发,理出相关的知识脉络,搭建平台,寻找对应的知识点并整理成思维导图,找到相应的内容进行美术表现,就有了深层次的内在理解表达。美术表现是一项综合表现,要能说、会评、善画或设计作品。美术表现过程可从一个局部开始分析,导出前因、经过和结果,从整体把控,把各个局部连接起来。在设计导学方案时,要设计出有一定思维难度又容易操作的题型,从学生感兴趣的素材入手,由易入难,从中感受和尝试,让学生自主发现图像的意义和内在价值,顺藤摸瓜找到恰当的美术叙述语言。循序渐进的训练能使学生学得更好,更能切中问题要害,提升素养。比如“有创意的字”这一课,可以提前让学生寻找与创意表达相关的商业图片,来体会有创意的字,把这些图片放到“班班通”上,大家一起比较,由个体到群体理解图像,随后老师把图片进行对比,学生能够产生非常直观的感受,提前观察思考,为课中合作理出思路,再以合适的美术表达引导学生展现自我,课堂上学生思维活跃,课堂生成的新认知就更多,能够实现高效实用减负,用创意表达出新意,用智慧点燃课堂,提升思维品质。

3 课中的独学与倾听习惯的培养

“真正学习的声音是宁静的”,因为真正的学习是从未知走向已知的过程,这个过程非常艰难,要进行大量的思考,而思考的声音是安静的[2]。美术课堂上,必须培养学生独学的习惯,学生要学会安静地思考,上课开始就要着力抓好学生翻阅书本、阅读内容的习惯,让学生看懂图意,学会识读图像,以课本导学为指引,仔细审视每一幅图的本意是什么,再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分析,这样学生就能清晰地说出图形的信息,也能发现美。比如“摆件巧安排”这一课中,以书本在客厅摆放的图片引起学生注意,用陈设物点缀缺少细节、色彩单调的居室,增添了温馨与情趣,让空间丰富了起来。学生的独学为课堂的讨论探究提供了认知条件,所以在平常的教学中要将学生独学落实到位,使之成为一种习惯。另外,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在小组讨论时要认真倾听借鉴同学的意见,通过思考后再阐述自己的见解;在展示时,要倾听其他组的观点,以弥补自己认识的不足;在老师点评或讲解时,要倾听老师的观点,提高自己的综合分析和判断能力。要注意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日常坐姿,上课时老师要抓好这些细节,长期跟踪落实到位,让学生的“学”变得有深度和容量。突出“导”的功能,强化学生“学”的习惯,变换时空,形成浓厚的课堂独学气氛以及善于倾听的习惯,这样的课改才能真正提质增效,才能进一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中合作一定要围绕重点、难点开展教学,可以设计导练单进行教学,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设计成练习题,营造思维训练场,做好组织教学,要让每一个学生形成时间观念,培养学生跳一跳、摘桃子的习惯,这样的课才是提质增效的课。在课堂上理解了重难点,课后巩固的时间就会缩短,学生学的积极性和效率就能得到优化。“教学,从根本上说,是思考着的教学引导着学生思考,又让思考着的学生促动教师思考。”[3]减负增效可避免课后重复消耗时间。

4 课中合作分层落实相互帮扶

美术课要开展课中的合作,对学生有哪些要求呢?要培养好各小组长,明确职责,形成规则,不断调试,最终形成一种可控、可操作的模式,让合作成为一种习惯。比如,在布置作业“有创意的字”合作学习探究时,分组时就要明确创意字的艺术感知,定出交流规则,及时总结,概括出要点,做好记录,商议确定主题,学生把它画出来,在组内展开讨论,探讨提炼出合理部分,舍弃不足部分。每一个小组形成各自的表现方式,争论后形成的创意更有价值,求同存异,最终确定好形象再进行刻画表达。抓住图像切入点展开发散思维,比如有学生提出把名字设计成小车,小组就以现实的车的造型展开讨论,相互启发有什么新的造型车,开始画草图,把字形笔画在组合变形中分解提炼出车的模型结构,学生心里面就已经有了创意的思路,老师从中点燃思维之花瞬间就如火般喷发。若学生构思把名字设计成一座房子的结构,那内在的组织结构特征如何在这几个字中有机搭配呢?组长可先粗画一个模型,让组内成员参与到设计中来,思考怎么把字体变形为房子结构的图形,再经过反复修改外形,把字的笔画巧妙穿插进去,小组成员一起琢磨把字的结构进行形象草图再加工,分析字体笔画的变形应用,经历一个深层探究的过程。解决变形问题后,着手美化修改,如此这般反复推敲,使美术的信息量浓缩为一种高度概括而又精准的定稿。在探究中捕捉一些灵感,将美的瞬间形象及时记录描绘下来,逐步完成构图,在思维碰撞中交流升华,促进内在的感悟进行深度理解表达,互相合作,见证成功的喜悦,学生的“学”就入心入骨渐成素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是一场真学习,渐入佳境开启智慧人生。从中形成相互帮扶的美德,实现有个性的减负增效的探究学习。

5 有效的合作与美术评价测评的关系

美术课堂中的合作要顺利实现,就需要老师有超前意识,整体把控课堂,微观上恰到好处地处理各个学习环节,该放手时就让学生自主大胆地学,该收时要能让学生凝神听,老师要精要地讲,精准点评,做到收放自如,拿捏有度,以45分钟为时间轴,串起知识点连成面,拓展空间,帮助学生实现互动交流和实践探索,有效提升技能。时间安排紧凑,合理分配,形成秩序美。老师的“导”在于引导有方,注重让学生在情景中学习,要善于编故事,通过营造情景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关注度,通过适度竞争激活课堂,在问题情境中拉开序幕,在抢答中提高热度,以计时来强化时间意识,只有精准把控时间的学习才会如期生效,才能把握好节奏进行合作学习。有效合作的关键在于转变管理观念,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模式已经不适应时代发展,必须花大力气建立坚强有力的小组团队,培养合作意识尤其重要。班主任会同科任老师制定合作规则,明确成员职责,如组长必须做什么,讨论时该做什么,要有反馈记录,明确职责管理措施,这样美术学习的内容分派任务才能默契分工,协同作战。比如,“寄情山水”一课对三远法的认识,可分派三组学习不同的透视,分别给出平远、深远、高远的图,给每组一幅进行探究分析,发现平远是平视,深远是俯视,高远是仰视,平远表现开阔、纵深,高远表现高耸。小组分工和老师综合点评可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认识。课中合作要有美术反馈和评价,对于学生图像识读的感知和艺术表现上的构图,老师要精准点评,点中要害,切中弊端,引导学生及时修改,要发现学生作品中暴露的问题,指明方向,对于学生在技法上存在的问题,要帮助提出整改方向。让其理出一个准确的思路。比如山水画教学,技法上的勾线、皴擦、点染要有直观感受,在反复练习中找到规律形成技法,作品成型后要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在课堂上点出创新点,使学生有范可依。美术技法的积累和思维的碰撞,让学生理顺对美的感悟,老师要把课上得生动有趣有味,学生才能从深度图像识读中感受到乐趣,找到支撑艺术表现的立脚点,进行合理的创意表达,环环相扣,相互促进。恰当的点评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体会到堂課成就在哪,亮点在哪,这样学生才能做到心中有数,实现减负增效。

6 美术课改的困惑与改进

课堂进行新模式实践之初,都会存在一些新的问题,所以我们在尝试过程中,要反复地比较有利和不足,不断改进相应环节,扬长避短。以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学生的情况,分析学习活动的有效程度,了解教学现状,反馈调整,指明方向。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在课堂上要选择典型实例进行分析,通过模拟案例来感受这种案例情景,让学生有范可依,突破现实,操作起来轻车熟路,不拘泥于现实。比如,“借物寓意”一课中,选取画作的画家要借助植物本身的属性来表现自己的精神追求和气节,教师可引导学生从身边熟悉的花卉、蔬果进行写意练习,体会用笔墨进行造型的技法,同时理解绘画形象包含了创作者的思想情感。艺术高于生活是突破创新的表达,有美术的韵味,美术的特征比生活的图像更典型,技法构图程序语言、创造性美的表达,都来自生活而又不局限于生活,让学生从基本的点、线、肌理、色彩入手进行三维创造,让其学会设计思维,在设计作品时能够实现有意味的形式美感,能融会贯通,从知识和生活两方面切入,不断提升技能,勤练基本功,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老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引领学生砥砺前行,让学生学得越来越好,乐学、爱学,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

7 结语

合作是为了有效地学,学会自主探究,独立思考,学而不懂生疑,进行对学和群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通过合作探究解疑释疑,实现有思维深度、高效地学,达到减负效果。课前导练必须围绕课中教材图像展开,引导学生自主看懂图像,学会分析。课中合作以熟悉的图片展开,挖掘图像的内在价值和审美情趣,设计可操作的问题进行探究,尽量让每个学生都学会梳理知识,充分调动学生会学、善学、乐学,养成质疑问难、文本阅读、图像识读等习惯,能够进行图像的重组和创新,形成创意思维,多进行图形变式创意,学会推陈出新,从闽西客家文化、红色文化的土壤中挖掘绘画题材,自主创新,开拓进取,不断生成新的知识和技能,提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 张静婕.浅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高中美术特长生教学实践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21(8):150.

[2] 陈静静.学习共同体:走向深度的学习[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85.

[3] 张楚廷.教师的四重奏:教学·学教·教问·问教[J].课程·教材·教法,2008(8):7.

作者简介:陈水长(1970—),男,福建长汀人,本科,高级教师,研究方向:美术教学。

课题项目:本论文为福建省教育科学规划2020年度课题项目“指向核心素养的课前导练-课中合作学习模式研究”成果,项目编号:Fjjgzx20-229

猜你喜欢
减负增效核心素养
初中语文课堂如何实现“减负增效”
初中英语教学中实现“减负增效”的策略
轻摆渡,济江川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浅谈英语教学中的减负增效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初中作文教学分层分组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