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城市触媒理论的城市公园更新设计研究

2022-06-15 16:52何政君王梦林
艺术科技 2022年4期
关键词:城市公园

何政君 王梦林

摘要:中国城镇化步伐稳步加快,城市格局持续扩张,经济不断发展,这预示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现阶段,城市规划建设由增量规划转向存量规划,城市存量空间更新,成为未来城市格局演變与发展的重要举措。城市公园是城市空间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城市公园的更新有利于城市空间与环境的整合,并且能促进公园周边各空间环境的互联互通。引入城市触媒理念,探讨城市公园更新与触媒理论的关系,深究触媒理论在城市发展中的内涵,能促进城市空间可持续发展。文章以八里湖滨水公园作为设计研究对象,探讨城市公园作为触媒要素所引起的区域性触媒反应,及公园内各种要素的发酵作用,进而推动城市空间区域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城市公园;触媒理论;更新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2)04-0-03

1 城市公园更新的背景概况

在中国城镇化步伐稳步加快,城市格局不断扩张的背景下,城市的公共服务设施、市政设施等关乎人们生活与城市空间要素的品质无法满足居民的需求。城市公园作为城市空间的有机组成部分,需对自身品质进行评估,并进行更新设计。城市公园、口袋公园、城市绿地等都是城市更新中绿色空间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也是景观结构更新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城市处于动态生长过程,这一动态过程所带来的传统与现代之间的碰撞,体现了城市空间可塑性、多样性的特点[1]。

近些年,对城市公园的更新愈发普遍,但大多数公园更新局限于公园内部单个区域或功能的微观调整,未从宏观整体的角度审视问题及调整定位。因此,综合因素的参与、城市整体空间的考量都将成为公园更新的重要因素。

2 城市触媒理论的内涵与影响

“触媒”(catalyst)是存在于化学中的一个概念,也被称为催化剂,能够在化学反应中保持自身不被消耗,并且能够在不改变化学反应平衡的基础上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2]。之后,这一概念延伸到城市设计领域,“城市触媒”的理论概念最早在《美国都市建筑——城市设计的触媒》一书提出,这本书由美国建筑师韦恩·奥图(Wayne Attoe)和唐·洛干(Dorm Logan)一同撰写。城市触媒理论认为,在城市设计中引入新的元素,并将其作为设计更新的催化剂,可以对其他的城市现有元素产生影响,并引发连锁反应,可将这种连锁反应所引发的积极效应扩大到城市设计中的其他区域。

城市触媒参与城市空间的重塑,能够积极释放自己的功能价值,使城市空间的发展具有更为深远的影响。城市触媒不一种是结果,也不是事物的最终形式,而是一个对城市空间重塑的探索和提升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将以触媒理论所产生的相互促进的影响和自身的连锁反应去调和城市发展中未知要素带来的不确定性,并完全释放自身功能价值,调整空间环境。因此,城市触媒的核心是以控制点引导城市空间的发展。无论是物质要素还是非物质性要素,这些不同的要素都需要具有连锁效应内涵,并以物理空间的更新为基础,发挥非物质性要素的积极影响,推动城市空间更新发展。

3 公园更新与触媒理论的关联性

在存量背景下,城市公园更新与触媒理论之间存在渗透关系。城市公园作为城市存量空间的重要组织,可以促进城市空间的整体变化[3]。城市公园的意义在于通过公园的容纳性将使用者和空间连接起来,从而对城市空间和人口产生引导性。触媒理论也同样如此,可以准确把握城市公园在城市整体系统发展中的引导作用,通过城市公园的调节效应,平衡人与空间的发展关系,从而形成城市反哺公园的良性循环。通过可持续的空间更新发展方式,适应存量发展,衔接公园周边,实现更全面、更具体的空间尺度变更和城市空间的互联互通建设,促进城市建设和城市空间可持续发展。

4 城市公园更新的触媒效应

将城市触媒理论应用于城市公园设计中,是设计应用中长期的策略性与适应性过程。对触媒理论在城市公园设计中的应用进行探究,可以分为触媒元素的选择、触媒元素的活化完善和后续触媒效应的控制这三个步骤[4]。“十四五”规划首次提出关于提升城市品质的发展要求,将城市更新作为重要推手。在此背景下,各大城市充分探究自身发展要素。2017年九江市完成行政区域扩张,并对城市存量空间的发展提出要求,并于2019年批复了公园文化景观提升工程,对城市公园的促进作用有了一定预判和认识。下文以九江市八里湖滨水公园为例,结合触媒理论内涵,对城市公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理性分析,深入探讨城市公园更新与触媒效应的内在联系。

4.1 触媒要素的选择和放置

城市公园的更新与自身条件存在根本联系,存量背景下的城市公园,存在功能划分、综合价值、环境管理等方面的问题,难以满足新型背景下不断提升的品质要求[5]。要聚焦城市公园,将城市公园作为存量空间品质提升的先行点,对城市公园内部进行实地调研,深度分析周围城市环境,对公园内部的环境及城市发展环境进行细致分析,对城市公园本身的触媒点进行发掘,同时依托城市发展主体,使公园本身成为城市格局发展的触媒点,摆脱增量影响,提升存量品质。

4.1.1 项目区位

八里湖为长江水系,八里湖公园位于九江市濂溪区边界,坐拥壮美湖景,且背靠庐山,有着丰富的景观资源,在主题元素上可拾取“庐山”“长江”等触媒因素,又因八里湖公园处于两区接壤处,对城市的区域协调发展有着重要作用(见图1)。目前,八里湖滨水公园由于其自身建设时间与设计问题,存在定位模糊、空间规划不合理、植被种植不合理、文化元素缺失等诸多现实问题,希望能够通过对园区内部空间的更新,建成具有活力的滨水公园,同时刺激城市空间持续发展。

4.1.2 问题分析

首先,公园的空间功能分类不明确,功能设施没有提前规划,而是随着建设时间的增长而主观增加。公园内的人口分布不均衡,八里湖公园由一个海滩和一个小广场组成,但由于空间规划不当,人群聚集在公园的部分区域,活力呈现较差。其次,忽视了当地的文化和植被,导致公园的进一步发展受限,植被的水土保持存在问题。为了提高城市公园的质量,我们必须以城市公园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为触媒点。

对公园周边区域的空间布局、交通可达性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可知,市政府迁移至公园附近,学校及商场等配套设施趋于完善,空间可达性强,居民、商业混合的空間以及市政厅、公安厅的建立,共同增强了人群流动性。最为重要的是公园自身的区位,未来将成为两区交流的枢纽。综上所述,对八里湖公园进行触媒更新,能够增强公园活力,重塑公园内涵,提升公园品质,以确保城市持续发展过程中的触媒效应。

4.2 触媒要素的参与和开发

在触媒元素选取和植入之后,需通过量身定制的处理方式对要素进行激活,并且通过持续的研究探讨合理的设计策略,对要素进行自身完善的更新,以此达到连锁触媒效应。要在保证触媒元素其本质不变的背景下,激活自身活力,同时扩大触媒要素的影响范围。

4.2.1 突破性区域性

八里湖滨水公园地处九江市濂溪区边缘,且与柴桑区接壤,是未来两区发展的交流集散地。随着存量更新需求的迫切,八里湖滨水公园的更新也迫在眉睫,园区内部采用观景长廊的建设,增强不同空间的联系,激活空间活力(见图2)。而公园特殊的地理位置,导致活动场地活力的缺失和场地边界通达不畅,其未能与周边场地环境产生互动。公园位于八里湖大道旁,八里湖大道横跨八里湖,公园孤立于周围地区,而提升公共交通的便利性,可以柔化空间边界,同时促进两区间的互联互通。除去物质性的触媒要素,非物质类的触媒要素,即文化活动、自然生态等,也能在城市环境内部产生长期的连锁反应,进而促进周边地区的交流发展。

4.2.2 增长和扩大要素

选择和植入触媒要素之后,应该更加关注这些触媒要素的后期发展,要将城市公园作为城市空间的触媒要素,深挖公园发展潜力,促进城市发展。因此,城市公园内触媒反应的存续,也成为影响城市触媒反应的因素。

在公园空间相互联系的前提下,公园内部以物质要素为基础建立观景长廊,划分空间,并与隐含着影响观景体验的非物质形态的植物生态相互结合,最大限度地发挥各自的触媒效应,让人们能够直观感受到人与场地空间之间的互动。

4.3 催化作用的持续影响

催化剂的活化是设计的一个重点,且对触媒效应的指导和控制非常重要。城市公园的更新不仅改善了公园本身环境,对城市整体发展也有积极作用。物质类触媒要素改变了公园的整体格局,而非物质类的触媒要素则改变了城市公园的文化内涵[6]。触媒更新由点、线和面的空间结构组成,使触媒系统能够及时对现实问题作出反应,而且能够以强大的动态性和反应性应对未来的问题。在城市设计中,并非所有的触媒点都能发挥积极的触媒作用,因此,必须对可能影响触媒实施的诸多因素进行综合性分析,再根据城市公园发展的内在需求,探索潜在的触媒点,合理布局,同时根据场地现状和周边环境特点,准确定位触媒元素的功能价值,深挖潜在的触媒价值,按价值功能合理引导和开发触媒元素。最后,城市公园与城市系统循环发展所带来的系统性和整体性影响,会随着地区活跃性的增强以及大众的参与度的上升而产生内在变化,在触媒效应的持续作用下,完善城市规划建设,促进城市人文、社会经济活力的进一步提升。

5 结语

在触媒理论的指导下,城市公园更新的核心意义在于构建可持续的适应性设计。一方面,城市公园通过重新挖掘空间的多种可能性及自身的内涵,在物质要素更新重组的同时,创建能承载非物质类要素的空间基础,以新的视角发掘出那些具有潜力的和城市衔接的方式方法,提升场地的活力;另一方面,城市公园通过各组织间的相互促进,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功能体系,为城市发展中的其他系统提升搭建良好的背景,在自我完善与更新的同时,将自身所产生的影响纳入整体城市空间,而不仅仅局限于公园内部,同时为城市格局的进一步演变奠定灵活性基础,保证城市系统高效运行。触媒理论所引导的区域可持续性设计,能够跟随城市生长机制持续更新的步伐,不断深挖和探究空间更新带来的新的可能性及新的内涵与属性,最终实现城市结构的自我更新。

参考文献:

[1] 刘源,王浩,汪辉.城市综合公园“有机更新”初探:以青岛贮水山城市绿谷设计为例[J].林业科技开发,2012,26(6):113-117.

[2] 金广君,陈旸.论“触媒效应”下城市设计项目对周边环境的影响[J].规划师,2006(11):8-12.

[3] 刘骏,柘弘,张华东.存量规划背景下城市公园设计策略研究:以重庆金州公园为例[J].建筑与文化,2019(2):91-93.

[4] 甘振涛.公共景观在城市设计项目中的触媒效应研究:以合肥市天鹅湖公园为例[J].建筑与文化,2020(7):66-67.

[5] 杨雨婷,马红杰.触媒理论下城市小微消极空间改造设计研究:以北京惠新西街小区外侧公共空间设计为例[J].城市住宅,2020,27(12):142-143.

[6] 夏捷.公园城市语境下长沙公园群规划策略与实践[J].规划师,2019,35(15):38-45.

作者简介:何政君(1997—),男,江西九江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环境设计。

王梦林(1963—),男,湖北武汉人,硕士,教授,研究方向:环境设计。

猜你喜欢
城市公园
基于AHP的城市公园体育资源评价体系及实证探究
从“城市公园”到“公园城市”
刘玮玉艺术作品
我将打扫城市公园
城市公园景观设计探讨
立体绿化在城市公园设计中的运用
城市公园景观建设中的生态问题探讨
浅析城市公园中的景观设计
论城市公园设计
浅析城市公园种植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