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策略探究

2022-06-21 09:15江洁钟
教学研究与管理 2022年5期
关键词:语文要素文言文教学策略

江洁钟

摘 要:文言文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被较多编排在统编版语文教材中,文言文的学习对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和提升语文素养具有重要作用。《古人谈读书》是统编版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一篇课文,文中的两则文言文短小精炼,却饱含许多读书的道理。文章以《古人谈读书》这篇文言文教学为例,通过“反复诵读”“探究学法”“落实要素”“反思领悟”等探究小学文言文教学的方法策略,帮助学生读懂文言文,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同,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文言文;教学策略;语文要素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积淀丰厚的文化底蕴,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语文核心素养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通过语文的学习,学生具有较开阔的文化视野和文化底蕴。从整体来看,统编版语文教材融入了大量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文言文便是其中的亮点。从选材内容来看,大多数文言文是语言精简、意蕴丰富、节奏鲜明的小古文,非常适合小学阶段的学生初步学习。而《古人谈读书》是统编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的单元主题围绕“读书”展开,让学生从不同名人的读书故事中得到启发,激发学生对读书的兴趣,从而养成多读书、好读书的习惯。教师如何在文言文教学中落实语文核心素养,笔者认为在《古人谈读书》一课教学中可以采取以下四个方面的教学策略。

一、在反复诵读中感知,提升语言素养

对于文言文的学习可以引用苏轼的诗句“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读”是文言文教學中离不开的环节,也是最重要的学习方法。如何让学生通过读来领悟古文的韵味,从而增加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尤为重要。这里谈到的“读”有三种层次。

(一)读准字音,通读全文

初读是读准文言文中较复杂的字音。如文中第一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里连续出现了五个“知”,根据意思的不同,最后一个“知”应该读成“智”的音。同样“默而识之”中的“识”应该读成“zhì”的读音。在朱熹谈读书的论述中,要注意第二句的“却只漫浪诵读”中的“漫浪”很容易错看成“浪漫”。故教学的第一步应该是引导学生将文言文中的字音读准确。

(二)读准节奏,感知韵律美

在字音读准确的基础上,学生可以先根据语感划分文章的诵读节奏,教师相机对其进行指导。这一遍诵读是可将文言古文读通顺,读出古韵味与音韵美,注意学生的诵读速度不宜过快,要结合正确的诵读手势,双手捧书而读。可通过教师范读、配乐诵读引导学生读出文言文的音韵美,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落实语文核心素养。

(三)想象画面,以读促悟

《论语》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朱熹则来自宋朝,学生不能直接理解作者当时的写作背景。教师需要将作者的写作背景交代给学生,在课堂上对作者的读书生平进行渗透,对古人读书的方式和书籍材料进行补充。带着对写作背景的了解,借助书上配画,学生再来诵读古文。在读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便想象一位头盘发髻的年轻男子坐在窗前,手捧书籍摇头晃脑读书,眼神却只随着窗前飞过的大雁,嘴里虽念着课文,却没有节奏,全然是心思不在书中的情景。学生自然会联想到自己有时候读书不认真的样子,便可了解文章的意思。

二、探究学法,把握大意,提升阅读素养

学生此时对文章的大概意思有一定了解,如他们大概知道篇一是古人关于读书的一些名言警句,告诉我们一定的学习态度和道理。篇二是关于“心、眼、口”在读书时的关系。但是具体是哪些学习方法,哪些具体关系,学生仍比较模糊。所以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需要把握文本大意。这里结合最新课标对学生的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独立性来完成。其中可以用到的方法如下。

(一)结合注释理解

新教材的文言文都会在右边编排一些重难点字词的注释,以便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文章。如篇一中的首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中的最后一个“知”,注释就给出了解释:同“智”,智慧的意思。

(二)联系上下文理解

文章中句与句之间并不是隔断的,而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学生可以通过上下文的联系来猜测句子的大意。篇二中如何理解最后一句“心到最急”,学生可以根据前文所言“眼到、口到”的意思,大概猜得到心到的重要性。

(三)扩词法

文言文中的字词通常是简洁的,往往一个词或者一句话就用一个字来表示,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用给字组词的方法来帮助学生理解句意。如篇一中“默而识之”中的“默”,可以组词为“默默”,默默地记住它,学生就可以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三、梳理信息,把握内容要点,落实单元素养

统编版语文教材采用人文主线和语文要素“双线组元”编排选文,每一单元都在单元首页指出该个单元的语文要素。本单元以“读书明智”为主题,其语文要素是“根据要求梳理信息,把握内容要点”。学习《古人谈读书》时,学生需梳理出古人的读书态度与方法。

师:同学们,本单元我们要掌握的语文要素是:根据要求梳理信息,把握内容要点。在理解大意的基础上,你能梳理出哪位古人的读书方法和态度吗?

生:从“敏学好学,不耻下问”一句得知孔子认为对待读书的态度是谦虚好学。

师:你是通过什么方法来梳理?

生:找出关键词“好学”“不耻下问”。我还知道朱熹的读书方法是“心到、眼到、口到。”朱熹先说出读书的方法,再围绕这个读书方法来谈读书之道。

师:是的,那你知道“根据要求梳理信息,把握内容要点”的方法吗?

生:找出中心句。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引导学生在通读全文,理解大意的基础上,通过抓关键词、找中心句等方法梳理信息,把握内容要点。

四、反思感悟,提升思维素养

在上述的教学片段中,学生根据要求梳理出读书之道,对他们学习有较大的指导意义,把学到的读书之道应用到学习和生活中去才是本课教学的根本目的。《古人谈读书》一课注重启发学生思考读书应有的态度与方法,结合自己生活学习经验,引导学生反思与感悟,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笔者开展了以下教学片段。

师:学习古人谈读书的方法后,反思自己学习过程,是否做到朱熹所说的“心到,眼到,口到”?

生1:在学习古诗的时候,我没有用心理解古诗的意思。第二天老师在课堂上提问诗句大意,我却未能回答出来,是因为我学习时“心”没到。

生2:有一次,我想着马上写完数学作业就可以看电视了,没有细心算题,结果算错了很多道,我今后要多向朱熹学习。

在本课教学中,笔者通过引导学生反思自我,感悟读书之道,借鉴古人的经验,学以致用,从文言文中汲取中华传统文化的智慧,提高学生的思维素养。

学习古文,最重要的是“学古贯今”,将古人的智慧用于现在的学习生活,让学生掌握古人的学习方法从而融会贯通在自己的学习生活中。文章着眼于从诵读中去体会文言文的优美,让学生从反复诵读中去感悟古人的读书智慧,再探究学法,彻底读懂文言文,逐步落实语文要素与核心素养,让文言文不再晦涩难懂,让中华文化根植于学生心中。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长蕾.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理念的小学小古文教学有效策略探讨[J].课程教学,2021(06).

[3]汪静东.聚焦语文核心素养 创新小古文教学[J].语文教学通讯,2021(11).19EBBE15-BD39-4D6C-8397-4ECF8B1DC379

猜你喜欢
语文要素文言文教学策略
小题精练(二) 文言文翻译
小题精练(一) 文言文翻译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浅谈一年级学生阅读能力培养
基于语文要素优化教学路径策略的研究
正确解读课后习题 有效落实语文要素
在“双线并进”中落实“双线组元”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