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高校特教师范生专业认同与职业决策困难的关系研究

2022-06-24 08:21周春艳郝梦婷靳少举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特教总体师范生

周春艳,郝梦婷,靳少举

(1.四川文理学院四川革命老区发展研究中心,四川 达州 635000;2.郑州市昊雨智能发展服务中心,河南 郑州 450052;3.四川文理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四川 达州 635000)

2021年教育部印发了《特殊教育专业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标准(试行)》文件,要求师范院校重视特殊教育师范生(下称特教师范生)的培养,加强对特殊教育的职业认同,涵养特教情怀,同时关注特殊教育课程改革的动态和发展情况,帮助特殊教育师范生制定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注重职业成长。目前特殊教育师范生就业后的离职率较高,这就不仅造成了人才的流失,也是对国家教学资源的浪费[1]。深究其原因,发现特教师范生对专业的认同感较低,或者从开始就不喜欢此专业,进而受各种因素的影响造成职业决策困难,这是影响特殊教育师范生毕业后是否选择从事特殊教育行业的主要原因。

专业认同是在校大学生在与外界环境的接触中逐渐认识、认同、接纳所学专业及相关职业,最终选择与专业相关的职业,并将其作为终身发展目标的一系列情感、认知或行为模式。特教师范生的专业认同是指特教师范专业的在校大学生对自己专业的认知、情感、期望、价值观及技能的感知,并将其视作职业发展的程度。[2]职业决策最早由凯恩提出,指的是个人在对多个目标或职业进行抉择时,以个体的价值观为基础分析利弊,最终选择利益高,损失最低,价值最大化的职业的过程。而职业决策困难是指在职业决策过程中,若个体自我认识不足,欠缺自我决定能力,无法顺利进行职业决策且未达到理想的职业状态。[3]陈立对特教师范生职业决策特点的研究发现:不同年级、性别、家庭环境的特教师范生之间具有差异性,专业成绩、课程实践参与程度、入学动机、从教意愿等因素会对学生职业决策困难产生影响。[4]93雷莉、韩玉亭等人在针对专业认同与职业决策困难的关系研究中均证实了两者之间存在相关性,特教师范生对专业认同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就业选择和职业发展[5][6]67。

通过对已有文献的梳理发现,特教师范生专业认同与职业决策之间具有一定的关系,但也受许多其他因素的影响。国内关于两者之间关系的研究相对较少,鉴于我国东西部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差异,本研究更加关注我国西部地区特殊教育师范生的职业发展,因此本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的相关结论能为研究我国西部地区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发展和未来特殊教育人才资源建设提供重要的实践借鉴。

一、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四川、贵州、重庆三所综合性师范大学的特殊教育专业本科生作为调查对象。本次调查使用电子问卷的形式进行,共收回电子问卷335份,剔除无效问卷后共得到有效问卷296份,回收率为88%。研究对象基本情况如下:男生有66名、女生230名;大一年级有97名、大二年级89名、大三年级67名、大四毕业生43名;自主选择特教专业的学生有112名、家长或其他人意愿选择特教专业的学生120名、调剂至特教专业的学生64名。

(二)测量工具

1.专业认同问卷

本研究使用改编自秦攀博等编订的《大学生专业认同问卷》[7],总共由23个项目构成,该问卷由专业认知、专业情感、专业行为、专业适切四个维度组成。测量项目采用李克特5点计分法统计分数,四个子维度(专业认知、专业情感、专业行为、专业适切)的克隆巴赫α系数分别为:0.82、0.97、0.95、0.95,内部一致性α系数均在0.8以上,表明此问卷的内在信度较好。后经过效度检验结果显示,所有项目的对应共同度值均高于0.4,旋转后累积方差解释率为83%(均大于50%),表明问卷的效度良好,可作为本研究的工具使用。

2.职业决策困难问卷

本研究使用余婷修订的《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调查问卷》[8]25,共26个题项,使用李克特五点计分法统计分析,包含三大维度:缺乏准备、信息不足、矛盾冲突。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3,各个子维度缺乏准备、信息不足、矛盾冲突的内部一致性α系数均为0.8以上,信度指标良好。后经过项目分析和因素分析的结果验证(KMO值为0.818,大于0.8),呈现良好的性质标注,说明该量表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亦可作为本研究的工具使用。

(三)数据分析

本研究使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 21.0对回收的有效问卷进行描述性分析、方差分析、T检验、F检验和回归分析等分析,得出西部三所高校特教师范生对于特教的专业认同水平和职业决策困难的现状,分析西部地区高校特教师范生专业认同与职业决策困难的关系特点。

二、研究结果

(一)西部高校特教师范生专业认同和职业决策困难整体情况

1.西部高校特教师范生专业认同和职业决策困难总体及各维度统计分析

为了解西部高校特教师范生专业认同和职业决策困难整体情况,通过对样本数据进行描述统计分析,对专业认同和职业决策困难总体及各维度的均值和标准差进行描述分析,结果见下表。

表1 特教师范生专业认同和职业决策困难总体得分情况

由表1可知,特教师范生的专业认同总体得分为3.56,四个维度按平均值高低排序:专业情感>专业认知>专业适切>专业行为,其中专业情感的平均值最高,专业行为的平均值最低。由此可见,西部高校特教师范生的专业认同整体为中等,专业适切性对专业认同度影响最大,但专业认知的影响最低。职业决策困难总分的平均值为3.23,三个维度按平均值高低排序:缺乏准备>信息不足>矛盾冲突,其中缺乏准备的平均值最高,矛盾冲突的平均值最低且信息不足及矛盾冲突的均值低于职业决策困难总分。由此可见,特教师范生缺乏准备对职业决策困难影响最大,但矛盾冲突的影响最低。

2.西部高校特教师范生专业认同和职业决策困难在性别上的差异性检验

通过对西部高校特教师范生专业认同和职业决策困难总体水平在不同性别上进行描述性分析并对各个维度进行T检验,分析不同性别的特教师范生在专业认同和职业决策困难各个维度上的差异状况,结果见下表。

表2 特教师范生不同性别在专业认同和职业决策困难各维度的差异比较

从表2可以看出,不同性别的特教师范生在专业认知维度和专业认同总体上呈显著差异(p<0.05),而在专业情感维度上呈极其显著的差异(p<0.01),表明男女生在专业认知和专业认同总体上差异不大,但在专业情感上差异很大,女生的专业情感程度显著优于男生。同时不同性别在专业认同的子维度专业行为、专业适切、职业决策困难总体及各个子维度均无显著性差异性(p>0.05),说明不同性别的特教师范生的专业行为、专业适切程度和职业决策困难总体及各个子维度的水平相当并无差异。

3.西部高校特教师范生专业认同和职业决策困难在年级上的差异性检验

为进一步了解西部高校特教师范生专业认同和职业决策困难在年级上的差异,通过对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对不同年级的特教师范生的专业认同总体和职业决策困难总体及各个维度的差异性进行分析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不同年级特教师范生在专业认同和职业决策困难及各维度的差异比较

从上表可知,不同年级对于专业认同总体和各个子维度均呈现出显著性差异(p<0.01),经过事后分析检验(LSD)显示,在专业认知和专业情感维度上,大三和大四的特教师范生极其显著地高于大一,大三显著高于大二,大四极其显著地高于大二;在专业行为适切维度和专业认同总体上,大三和大四的得分极其显著地高于大一,大三和大四的得分极其显著地高于大二。不同年级的职业决策困难水平及各个子维度均呈现无显著差异(p>0.05),表明不同年级的职业困难决策水平并无差异,但是大三特教师范生的职业困难水平高于其他三个年级。

4.西部高校特教师范生专业认同和职业决策困难在专业选择意愿上的差异性检验

为探究西部高校特教师范生专业认同和职业决策困难在专业选择意愿上的差异,通过对不同选择意愿的特教师范生的专业认同总体和职业决策困难总体及各个维度的差异性进行分析检验,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专业选择意愿在专业认同和职业决策困难及各维度的差异比较

由上表可知,特教师范生的专业认同各维度及总体在专业选择意愿上存在极其显著差异(p<0.01)。对比不同专业选择意愿的特教师范生在专业认同总体及其各个子维度上的均值,自主选择意愿的特教师范生均值高于他人意愿和调剂的特教师范生,且经过事后分析检验(LSD)发现,自主选择意愿与他人意愿及调剂的学生均值存在极其显著差异(p<0.01),他人意愿的学生均值与调剂的特教师范生均值存在显著差异(p<0.01)。在职业决策困难中矛盾冲突因素在专业选择意愿上的差异分析结果中的F值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说明矛盾冲突在专业选择意愿上不具有显著差异,而在缺乏准备、信息不足及职业决策困难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职业决策困难总体及其各个子维度的得分上,调剂意愿的特教师范生均值高于自主选择意愿的特教师范生,呈极其显著差异。

(二)西部高校特教师范生专业认同与职业决策困难的关系分析

1.西部高校特教师范生专业认同与职业决策困难的相关分析

为深入分析西部高校特教师范生的专业认同程度与职业决策困难水平之间的关系,研究通过使用统计分析软件对西部高校的特教师范生专业认同和职业决策困难进行了相关分析,研究结果如下表所示:

表5 西部高校特教师范生的专业认同度与职业决策困难的相关性分析

从上表可以看出,西部高校特教师范生的专业认同程度和职业决策困难存在显著相关。具体分析可知:专业认同度与职业决策困难总体水平的相关系数为r=-0.35,p<0.01,两者之间呈极其显著负相关;在专业认知、专业情感维度与职业决策困难总体呈现极其显著负相关(p<0.01),专业适切维度与职业决策困难总体呈现显著负相关(p<0.05),专业行为维度与职业困难总体则不相关;专业认知与信息不足、矛盾冲突维度呈现极其显著负相关(p<0.01),专业认知与缺乏准备维度呈现显著负相关(p<0.05);专业情感与缺乏准备、矛盾冲突维度呈现极其显著负相关(p<0.01),专业情感与信息不足维度呈现显著负相关(p<0.05);专业行为与矛盾冲突维度呈现极其显著负相关(p<0.01),专业行为与信息不足维度呈现显著负相关(p<0.05),与缺乏准备不相关;专业适切与矛盾冲突维度呈现显著负相关(p<0.05),与缺乏准备、信息不足不相关;信息不足、矛盾冲突维度与专业认同总体呈现极其显著负相关(p<0.01),缺乏准备与专业认同总体水平不相关。

2.西部高校特教师范生专业认同与职业决策困难的回归分析

为进一步探究西部高校特教师范生专业认同与职业决策困难之间相互作用,研究者设计自变量为西部高校特教师范生的专业认同总体及其各个子维度,因变量为西部高校特教师范生职业决策总体及其各个子维度,使用通过SPSS21.0软件进行回归分析。具体分析结果如下所示:

(1)专业认同度总体对职业决策困难总体的逐步回归分析

如表6所示,研究假设Y代表职业决策困难,X代表专业认同,其回归方程为:Y=4.61-0.39X,得出R方值为0.12,意味着专业认同总体水平可以解释职业决策困难总体水平的12%变化原因。另外专业认同的β值为-0.39(t=-4.22,p=<0.01),则说明专业认同总体水平对职业决策困难总体水平具有及其显著的负向影响。

表6 专业认同度总体对职业决策困难总体的逐步回归分析表

(2)专业认同度各维度对职业决策困难总体的逐步回归分析

如表7所示,将特教师范生专业认同的各个子维度纳入回归方程,专业认知在模型中,R2为0.12,意味着认知可以解释职业决策困难的12%变化原因。其回归方程为:职业决策困难=4.51-0.36*认知。另外,认知的β值为-0.36(t=-4.25,p<0.01),则表明专业认知对职业决策困难总体水平有显著的负向影响。

表7 专业认同各子维度和职业决策困难总体的逐步回归分析

三、讨论分析

(一)西部高校特教师范生专业认同总体水平与各维度间的讨论分析

1.西部高校特教师范生专业认同的总体情况

本研究关于特教师范生专业认同的总体情况的调查结果与韩玉亭[6]67、余婷[8]37等人的调查结论大致相符合,与他们的研究结果相比,本研究发现西部高校特教师范生专业认同的总体水平处于中上等,但由于维度划分及调查问题略有不同,各因子得分情况也略不相同,因此各维度的高低排序为:专业情感>专业认知>专业适切>专业行为,其中专业情感的平均值最高,专业行为的平均值最低。其中专业行为维度虽相比低于其他三个维度,但均值和其他维度均超过理论中值,说明西部高校特教师范生在专业学习的过程中对专业呈现一种正向积极的趋势,能根据专业意识规范自己的专业学习行为,也愿意为专业学习付出实际行动,但积极性不高。专业情感程度最高,这说明西部高校的特教师范生具备较强的专业情怀,随着学业进程逐渐加深,更愿意接受和适应所学专业,调整自己的态度去了解本专业,从而将特殊教育事业作为自己终生从教的职业。由上述讨论可知,西部高校特教师范生的专业认同情况与前人研究基本符合,但由于我国东西部特殊教育发展的不平衡和不充分的现状,对于西部高校的特教师范生来说,对专业的认同度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因此要摆正学习态度,学会用心接纳所学专业,积极完成专业学习任务,不断提升专业能力。

2.西部高校特教师范生专业认同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从性别差异上来看,西部高校特教师范生的专业认同总体情况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女生的专业认同度高于男生,此外女生在专业认知维度与男生相比呈显著差异,在专业情感维度与男生相比呈现极其显著差异,女生比男生表现出更高的情感认同,更愿意从事特教工作,这符合社会对女性工作的定位与期待,这一研究结果验证了刘丝等人的研究结论[9]。从不同年级的差异看,西部高校的特教师范生专业认同度在各个年级上均存在极其显著性差异,事后检验分析显示,在专业认知和专业情感维度上,大三和大四的特教师范生极其显著地高于大一,在专业行为适切维度和专业认同总体上,大三和大四的得分极其显著地高于大一,大三和大四的得分极其显著地高于大二。随着学业进程的发展,师范生的专业认知不断提升,对特殊教育专业有更多的了解,因此高年级的学生比低年级的学生表现出更高的专业认同水平。从专业选择意愿上看,自主选择、父母及他人意愿和调剂的特教师范生的专业认同存在极其显著差异,说明专业认同度与专业选择意愿相关,自主选择意愿的特教师范生均值高于他人意愿和调剂的特教师范生,自主选择专业的师范生在专业学习上有较强的自主意愿,专业学习动机和学习意识较高,而他人意愿和被调剂的师范生对特教专业大一新生可能存在心理抵触的现象,可能会表现出对专业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主动学习能力弱。

(二)西部高校特教师范生职业决策困难总体水平与各维度间的讨论分析

1.西部高校特教师范生职业决策困难的总体情况

研究发现西部高校特教师范生的职业决策困难总体均值高于理论中值,职业决策困难程度中等,这和陈立等人的研究结果基本相符[4]93。职业决策困难各维度的均值高低排序为:缺乏准备>信息不足>矛盾冲突,其中缺乏准备得分最高,说明西部高校特教师范生在面临职业决策时没有做好足够的职业准备。有63%的研究对象在“目前我还没有进行职业规划”项目中选择“否”,表明大部分的特教师范生在校期间没能尽早地搜集专业相关的职业信息,明确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其次是信息不足,56.4%的研究对象不太清楚自己对职业的要求和期望是什么,55.6%的研究对象害怕所选职业不能达到自己的期望而懊恼,从而给自己带来一定的冲突矛盾和情绪不适,这与韩永楠的研究结果相似[10]。特教师范生在大学期间更多的是注重专业课程学习以及学校活动及学业的完成,而对于就业信息的获取能力薄弱,甚至都不清楚如何获得较为准确的就业信息;而就业信息的不足也会导致学生因自己对职业的要求和期望,而带来一定的矛盾冲突和情绪的不适。

2.西部高校特教师范生职业决策困难各维度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通过对西部高校特教师范生职业决策困难在各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检验可知,不同性别、不同年级的学生的职业决策困难并无显著差异,但专业选择意愿对西部高校特教师范生职业决策困难水平有显著影响。具体分析可知:男女生的职业决策困难总体水平并无差异,但女生的整体得分较高,女生可能在职业决策过程中受职业信息不足、缺乏准备或其他因素的影响,表现出更多的矛盾冲突,此结论也验证了韩玉亭等人的研究[6]67。在各个年级中,大三学生的职业决策困难水平较大四学生得分较高,可能大三阶段对于师范生来说会出现就业迷茫,加上职业信息不足、缺乏准备的影响,表现出更多的焦虑与冲突,到了大四阶段,学生的状态才逐渐调整过来。从不同专业选择意愿上看,特教师范生在职业决策困难上存在显著差异,多重比较分析后发现,在缺乏准备和信息不足维度及总分上,被调剂的学生高于自主选择的学生。究其原因可能是,自主选择的学生较为主动,对职业规划有较明确的职业目标,但被调剂的学生就较为被动,缺乏对专业的学习兴趣及目标甚至影响未来的职业规划。

(三)西部高校特教师范生专业认同程度与职业决策困难水平间的关系分析

研究的调查结果显示,西部高校特教师范生的专业认同与职业决策困难水平呈现显著负相关,且专业认同的四个维度均与职业决策困难呈现显著负相关,表明了特教师范生的专业认同程度和各个子维度越高,则未来的职业决策就会较为顺利,会减少很多的冲突与矛盾,减轻特教师范生的就业压力,这一研究结果验证了以往的研究结论[11]。将专业认同的四个因子作为预测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对职业决策困难总体水平来说,专业认知维度的预测程度最佳,表明了师范生对专业的了解程度越高,对专业投入的行为越多,就能结合自身条件及外界信息制定符合自身发展的规划,对未来职业规划做出充足准备,就会减少未来职业决策的忧虑和困难。通过将专业认同总体和各维度对职业决策困难的回归分析,发现专业认知对职业决策困难总体水平有显著的负向影响,随着对专业认知的加深,特教师范生能更加了解和认识到自身与专业的匹配程度,以及需要改善和提升的地方,逐步确立符合自身的职业目标及规划,减少对未来职业决策的压力。

四、研究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结论

第一,西部高校特教师范生的专业认同状态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女生的专业认同程度高于男生,高年级学生比低年级学生表现出更高的专业认同程度,自主选择专业的特教师范生专业认同度最高,专业调剂的特教师范生专业认同度最低。

第二,西部高校特教师范生职业决策困难度总体处于中等水平,主要是由于缺乏准备和信息不足造成其职业决策困难。专业选择意愿为调剂的特教师范生职业决策困难度水平最高,自主选择专业的特教师范生职业决策困难度水平最低。

第三,西部高校特教师范生的专业认同度与职业决策困难总体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专业认知对职业决策困难有显著的负向预测效果,提升专业认知水平可以明显降低职业决策困难度。

(二)建议

第一,从宏观层面来看,国家和社会应继续关注与支持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坚持政府主导,特教特办的工作方针,加强对特殊教育的统筹规划和条件保障,重视特殊教育师范生的培养。首先应不断提高特教教师待遇,尤其是西部地区,落实特殊教育教师津贴制度,在普惠政策的基础上给予特别扶持,优化特殊教育教师发展环境,增强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吸引力,减少人才外流和离职倾向;其次是完善特殊教育教师专业证书制度,推进特殊教育教师持证上岗,吸引优秀人才从事特殊教育事业;最后是倾斜支持特殊教育公费师范生培养,加强对特教师范生的专业情怀教育和实践教学技能的培养,注重特殊教育教师职前职后一体化发展,提升职业决策意识和能力。

第二,从中观层面来讲,首先应对特教师范生增加实践类的课程设置,改革师范生实习、见习的模式,提升学生专业认知水平,聚焦学生的专业技能提升;通过系统化的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优化复合类人才培养课程,加强职前职业技能的培训;通过入学的专业学习和专业情感的培养,提升特教师范生的专业认同度;通过各种渠道为毕业生提供优质的招聘信息,开展就业指导,完善就业咨询工作,拓展学生就业渠道,减轻学生的就业压力。其次,家庭层面也对师范生的专业认同和就业决策产生重要的影响,之前的研究证实在进行专业选择时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很大的,进而影响学生未来的职业决策。父母在为孩子选择专业时要充分考虑孩子的兴趣和能力是否与专业相匹配,尽可能了解更多专业知识信息,为孩子提供理性建议,在进行职业决策时要给予孩子更多的支持和自主权,支持帮助孩子做出合理的职业规划。

第三,从微观层面来看,首先,西部高校特教师范生应不断提升专业学习能力,提升对本专业的认知水平,伴随着专业学习进程的加深,提升个体的专业行为和专业适切能力,增强对特殊教育专业的认同度。其次,特教师范生不论是被动还是主动选择了特殊教育专业,当选择了此专业之后应该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慢慢去接纳本专业并逐渐去适应特殊教育学习,男生相较于女生更应该增强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主动性,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实习、见习活动,提升专业技能的习得,增加顺利就业的砝码。最后,特教师范生应明晰对自身定位,提前做好职业规划和就业准备,主动及时地通过各种渠道了解与本专业就业相关的信息,加强自我决定能力的提升,减少职业决策困难,顺利走向职场。

猜你喜欢
特教总体师范生
“南京特教师范招待所”饭盆
一只普通的食堂饭盆与一段独特的特教历史
构建“两翼三维四能”师范生培养模式
用样本估计总体复习点拨
2020年秋粮收购总体进度快于上年
做好特教学校班主任工作的几点思考
略论师范生儿童文学核心素养
2018年公费师范生招生专业及计划数
外汇市场运行有望延续总体平稳发展趋势
直击高考中的用样本估计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