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绵用力,久久为功

2022-06-27 18:44吕燕津
学习与科普 2022年21期
关键词:思政课程多维度课程思政

吕燕津

摘要:本论文旨在探讨在大中小思政一体化理念下如何构建思政理论课程、思政实践课程、课程思政的多维度长效运行机制。长效运行机制的提出主要是针对当前思政一体化建设还存在组织机构不完善、一体化流于形式、在落实、落地、落细方面做得尚不到位的现象。思政课程尚存仅是各学段知识的简单“拼盘”现象,没有真正做到循序渐进、螺旋上升、承前启后、融会贯通,尚存教研“背对背”、各学段教学目标、内容、方法脱节现象,没有真正做到彼此协同,持续发力,并且对从事思政一体化教学的教师的培训指导力度尚感不够;思政实践活动尚存不成体系、肤浅随意、流程不规范等问题,实践活动缺乏理论指导,学生重体验,轻领悟,收获感不强,没有真正发挥不同学段青少年的朋辈教育作用;思政实践课程的内容和形式尚欠丰富,资源尚感匮乏;课程思政不能打破学段壁垒进行统筹,缺乏相关机构组织教师定期进行大中小课程思政协同研讨活动,以致于思政课跟其他学科的契合点不明、融合度不够,思政课的统领地位没有得到真正凸显。本文对上述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梳理、分析,并分维度提出了解决问题的一些构想,以期为大中小思政一体化的持续推进、深入开展提供思路。

关键词:大中小思政一体化;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思政实践课程;多维度;长效运行机制

构建大中小思政一体化长效运行机制的重要意义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思政课课程目标分四个阶段进行了整体规划,提出了大学阶段重在增强使命担当、高中阶段重在提升政治素养、初中阶段重在打牢思想基础、小学阶段重在启蒙道德情感。明确了不同阶段思政课程的统一性和差异性。这就为构建思政一体化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也是思政一体化长效机制构建的重要理论依据。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建设的一次重大理念创新。这一理念旨在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等内容以及中国的历史经验、民族智慧和民族精神系统、全面、深入、有序的融入到大中小思政课程中,本着培元固本、守正创新、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原则为思想政治课布局,扎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迫切需要构建大中小思政一体化多维度长效运行机制(以下简称“长效机制”)。长效机制的推进对改变不同学段思政教育衔接不畅、教师学情不清、育人针对性不强、教研“背对背”等现象,解决大中小学思政理论自成体系、各学段思政课程相互脱节简单重复以及思政实践活动不系统、课程思政的推进流于形式等问题都有重要意义,这一机制可以更好地整合思政育人资源,汇聚社会、家庭、学校力量,提升全学科教师思政育人意识,发挥青少年群体朋辈传帮带作用,促进一体化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思政实践活动协同发展,实现思政课从大学到中小学的整体布局,强化思政教育的育人功能。

大中小思政一体化的整体构建理念将思政教育用一根红线串联起来,对红色基因的赓续、家国情怀的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等都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构建大中小思政一体化长效运行机制的具体做法

思政一体化建设绝不是思政课程的简单“拼盘”,而是建构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思政课程体系。因此,长效机制要明晰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整体框架,创建一体化思政课程教研中心,建立一体化教师培训机构和培训研学基地,创建一体化实践活动课程研发中心、一体化课程思政指导研发中心。这些机构的设置不仅是课程组织管理形式的创新,更是为了在实际教学中时刻统一目标、统筹教学内容、编写教学资料、规范教学管理、丰富教学手段、拓展教学空间、打造高端平台,从而达到全面推进一体化教、学、研工作的目的。长效机制的建立可保障工作常态化、纵深性、持久性开展。

一、确定三个“一体”:统筹思政理论课程

(一)一体教研,加强课程管理

由相关教育主管部门创建思政一体化理论课程教研中心 。一体化教研中心有别于各学段的政治课教研中心,而是由不同学段的专、兼职思政教育专家组成的、著眼于一体化育人模式的探讨、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的教研部门。大中小思政课程虽然课本名称不同,内容不同,教育对象不同,教法学法均不同,但是思政课程“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应该是一致的,从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度去抓思政课的建设的认识应该是一致的。故组建思政一体化理论课程教研中心不仅有必要性,而且有可行性。教研中心应打破学段知识体系壁垒,常态化组织思政一体化教研活动。结合不同学段的育人特点统筹教学目标、布置教学任务、分享教学方法。定期举办一体化思政教学技能竞赛,逐步形成汇集大中小优秀思政教师的教育团队。

一体化教研中心的人员构成不仅是来自大中小不同学段的专职思政教师,还可以临时聘任社会各行各业政治素养过硬、技能才干突出的业界精英,这样的人员构成更有助于思政教师超越各自知识领域的局限性,使得教研活动不拘泥于学术研究,始终站在立德树人的高度进行对话、探究;更有助于分享教育资源,开展岗位体验、家庭教育、朋辈教育等活动;更有助于催生大国工匠讲思政课的“楷模思政课堂”、高年级学长为低年级学弟学妹讲思政课的“朋辈思政课堂”、优秀父母讲思政课的“家庭思政课堂”等新型课程模式。

(二)一体培训,建设教师队伍

由市区教育主管部门或大中小学校牵头,组建专门的思政一体化教师培训班,制定完善的培训管理制度,聘请政府机关党政领导,思政专家、研究员等专业人士,英模、劳模、企业家、大国工匠等行业领袖,文艺、体育等领域优秀代表担任专兼职培训讲师,遴选具有培养潜力的大中小思政教师参加培训,为思政教师提供学习机会,确保思政教师的思想觉悟、业务能力普遍优于其他学科教师,为在培训中表现出色、成绩优异的思政教师搭建施展才华的平台,让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思政课教师不仅能在专业领域尽快脱颖而出,而且有机会走上领导岗位,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推广贡献力量。

(三)一体基地,创设教学科研情境

可将党史纪念馆、博物馆、革命先烈故居等红色教育基地、政府相关部门、高校马院、知名企事业、彰显传统文化底蕴的景区等开发为思政教师培训基地和思政课教学基地,主要用于大中小思政教师理论研修、教学研修、实践研修以及沉浸式思政实践课程的开展,在促进新时代思政课教师的全面发展的同时,让思政课程不拘泥于课堂,使其在立体鲜活的情境中更具亲和力和针对性。

二、确立两个“着力”,聚焦思政实践课程研发

习近平主席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而思政实践课程的研发就是为了更好地发挥社会大课堂的作用。青年学子不仅要有爱国情、强国志,更要有矢志报国的行动。思政教育归根结底不是为了培养学究,而是培养政治过硬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决定了其应该将课堂教学和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瞬息万变的政治形势紧密结合起来,与当今时代同频共振。抗疫期间,思政课堂就在医院,在社区,在大筛现场……神州十三号执行载人飞行任务时,思政课堂就在中国空间站……让宝贵的社会资源成为最好的教材,学生才能在目见耳闻、身体力行中坚定信念、明确使命。

(一)着力组建思政一体化实践课程研发中心

新型思政课程研发中心可由高校马院教师、学工部领导、团委书记、中小学德育干部、优秀班主任等构成,这一群体具有较为完备的理论基础、组织学生活动的丰富经验,具有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资源,他们的组织协调能力和智慧火花更有利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更有利于实践课程的研发和实施。

(二)着力建立思政一体化实践课程研发机制

实践课程研发中心亟待研发紧贴社会生活、形式内容更为丰富、场所更为灵活的新型沉浸式课程,如可研发思政素拓课程、思政校本课程,思政社团课程、红色研学之旅课程、志愿服务课程等,学生也可在老师指导下携手社会力量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形成思政教育和社会教育协同育人格局。

实践课程要有意识地打破学段界线,力争让不同学段的学生走进同一个课堂,对不同年龄的学生进行混编。实践课程要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度,可参照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指导学生通过观察体验、研讨交流、质疑辩论、考察调研、走访帮扶、项目研发、总结反思锤炼思想,坚定信念。课程研发团队要对课程资源进行筛选,对实践场所进行调研,编写好相关教案、学案、课题项目研发方案等,逐步形成比较成熟的思政实践活动的规范模式、相关教材、评价体系。让学生带着教材参与思政实践活动,让教材成为链接课堂与社会的纽带。例如可以让高校的青马学员做导师,带领中小学生上志愿服务课程,大学生引领中小学生读教材、写学案、指导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以此来锻炼大学生的领导力,发挥朋辈教育的力量,在坚定理想信念的道路上携手共进。也可以撰写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案,在非遗传人、大国工匠的引领下让学生走进乡村,走进民俗博物馆,走进民俗艺术作坊,学习匠人手艺,感悟传统文化。

三、秉持一个“坚持”,指导课程思政,开展全员育人

课程思政必须坚持“三全育人”原则。课程思政是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在一体化的理念下开展课程思政,更有利于多学科教师跨学段共同发力,协同育人,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各个学段学科体系、专业体系、教材体系、管理机制体系之中,引导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转化为内在德性和素养。

(一)德育为先统领一体化课程思政目标

课程思政应将立德树人的理念有机融入到大中小各学科核心素养之中,将德育置于课程目标之首,将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制定教学目标的首要维度。制定大中小学段逻辑清晰、衔接紧密的课程思政目标体系。

(二)创建一体化课程思政协同研发中心

一体化课程思政协同研发中心应致力于创建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一体化课程思政体系,使各学段、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一体化课程思政应深度挖掘高校各学科门类专业课程和中小学语文、历史、地理、体育、劳动、艺术等所有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发挥所有课程育人功能。指导学校研发具有“一体化”特色的思政与其他学科有机结合的校本示范课程,如:傳统文化思政课程、党史思政课程、劳动思政课程、美育思政课程、体育思政课程等。指导各学科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研究,找准学科与思政的契合点。推出一批思政示范课和思政名师,构建大中小课程思政网络公共资源平台,由点到面,深入推进。

(三)创设一体化课程思政评价体系

课程思政不仅关涉到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教学方式等的变化,也关涉到教学评价的变化。唯分数论的评价体系显然是不适宜的。一体化课程思政的评价应更加关注学生的道德修养、行为习惯的养成过程,关注学生在学习成果中渗透的情感态度,关注学生运用知识服务社会和他人的能力,关注学生在研讨交流中秉持的立场观点等。因此,课程思政评价应综合采用结果评价、过程评价、动态评价等方式,并将这一评价结果作为学生升学的参考依据,从而加强大中小协同思政育人的力度。

综上所述,构建“大中小思政一体化”多维度长效运行机制,是从娃娃抓起,厚植家国情怀、坚定理想信念的需要,是一以贯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是大手拉小手赓续红色基因、弘扬家国情怀、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是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开设思政课、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绵绵用力,久久为功,构建多维度长效运行机制,从思政课程、思政实践活动、课程思政等的建设上深耕笃行,必将促进思政教育行稳致远。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19(24):9-15.

[2] 许瑞芳等.新时代大中小思政一体化建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

[3] 李志聪,何晓文. 中学德育管理一体化课程群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

本文系天津市中小学德育工作研究课题《中华传统文化视域下的大中小思政一体化研究》研究成果(课题编号:JJDYZ2021002)

猜你喜欢
思政课程多维度课程思政
多维度探究PDCA循环在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360与龙芯中科宣布将加深多维度合作
以“一”融“多”:多维度拓展群文阅读时空
以“一”融“多”:多维度拓展群文阅读时空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对高校思政课程创新的探索
传统节日德育资源在思想政治课程中的应用
案例教学法在高职思政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职业中专思政课程增强传统文化教育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