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科竞赛为导向的园林规划设计实践课堂教学探索

2022-06-30 14:00郭超
安徽农学通报 2022年10期
关键词:园林规划设计学科竞赛

摘 要:以学科竞赛为导向的风景园林专业本科实践课堂教学改革,融合了该学科较强的社会性、实践性和应用性等特点,从竞赛選题、前期调研、设计分析、阶段答辩、过程控制、完善成果等阶段递进式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实现教育输入向教育产出转变。最终达到以竞赛促教学发展、以竞赛促人才培养的目的。

关键词:学科竞赛;实践课堂;园林规划设计

中图分类号 G642.0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7731(2022)10-0189-03

Exploration on Practical Classroom Teaching of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Guided by Subject Competition

GUO Chao

(Jiyang College, Zhejiang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 Zhuji 311800, China)

Abstract: The practical classroom teaching reform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majors under the guidance of discipline competition, which integrates the strong sociality, practicality and application of the discipline, and selects topics from the competition; preliminary research; design analysis; stage defense; process control; improve the progressive teaching in the stages of achievement, focus on cultivating students′ application ability and innovation ability, and realize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educational input to educational output. Finally, the purpose of promoting teaching development and talent training by competition is achieved.

Key words: Discipline competition; Practice class; Garden planning and design

当前,风景园林行业发展迅猛,行业对于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增加。在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人居环境建设的背景下,风景园林已成为一流学科,学科的快速成长与巨大的社会需求,使得景观规划设计作为风景园林的专业核心课程教学也将发生变革。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不仅是学科教育和改革的需要,更是美丽中国建设的迫切需要。

1 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当前的课堂教学中,教学模式主要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处于被动学习过程,对知识的理解深度不够。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导致其在实践环节的表现参差不齐,不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钻研的能力。惯性思维、理论基础薄弱、设计经验匮乏、个体封闭式学习以及模仿与样式主义等,都是阻碍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影响因素[1]。很多国外院校以开放式教育鼓励、启发、引导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2 创新竞赛实践课堂教学模式

学科竞赛是培养学生文献综述能力、论文写作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分析设计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以及管理组织能力的重要载体,是实践教学实现质量提升的有效途径。把实践教学与学科竞赛相结合,实现实践教学,教学内容上的时代性和教学方法上的多元化。

2.1 强化选题的综合性 伴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风景园林专业实践领域范围较广,实践项目涉及更加多样化的场地类型,要解决的问题也更加复杂。因此,实践课程中设计题目的选择显得尤为重要,设计场地的选择也不能单纯地拘泥于绿地,而是选择场地现状相对复杂,具有一定理论研究性和探索性,具有一定尺度的实际地块。选择具有综合性功能的实际场地,便于学生深入基址分析,善于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3]。当下风景园林学科竞赛高度关注城市发展现实问题,强调与其相关学科交叉和新技术应用,如未来景观、生态环保、雨洪管理、乡村旅游、数字乡村、智慧景观、历史遗迹的保护和发展、自然资源保护、棕地改造等。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等问题的突显,以及城市化带来的各种弊病,景观如何承载新的生活方式和发挥新的社会作用,如何建设设施共享、智慧互联、功能集成、低碳绿色的新型景观成为新时代命题。以竞赛题目作为设计实践教学的选题,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从专业角度去思考并尝试解决我国当前的环境、生态、社会、文化等具体问题。整个竞赛的过程,从选题立意-方案构思-项目成稿,相当于一个科学研究项目的立项-研究-结题,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形成较

2.2 实现双向现场踏勘 19世纪英国规划师、教育家盖德斯(Geddes Patric)提出的“调查-分析-设计”模式(Survey-Analysis-Design)。此后,无论是佐佐木英夫(Hideo Sasaki)提出的RAS模式、劳伦斯·哈普林提出的RSVP模式,还是麦克哈格提出的千层饼分析模式,都是对“调查-分析-设计”模式的发展和延续[4]。场地调研过程中,引导学生从场地周边环境、地形、水体、植被等要素入手,通过教师引导、学生主导的场地调查与分析,并以此为依据提出设计方案。这样的现场亲身实践对学生理解景观环境的景观构成、基本尺度、材质、空间限定以及意境的体会至关重要[5]。3ECDFFAE-BCCE-4958-9B40-24EA55CB4BDC

在解读完设计任务书之后,进行第1次项目现场踏勘。在此次踏勘过程中,主要让学生熟悉场地现状,从现状中去发现问题,学生在场地上通过徒步、速寫、测量、摄影等途径,记录场地的特征。然后进行场地分析和方案构思,在这期间学生带着各自所做的现状分析和方案构思图纸,再次回到设计场地对照设计进行现场踏勘。第2次重返现场,主要是要学生针对自己的方案再结合实地现状,对方案图纸进行修正。在这样双向现场踏勘的基础上,让学生的设计思路更好地从场地现状问题入手,避免单纯的为设计而做设计,使设计落脚到场地上。

2.3 增加设计阅读研讨 在方案设计阶段增加阅读研讨,通过大量的课外专业知识阅读,对学生进行设计思维训练。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问题越来越复杂,作为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风景园林师的规划和设计必须以场地问题为出发点,以理性的思维去量化分析场地现状。在设计实践中,从发现问题到研究方案之间的论述理由必须充分,在提出设计目标时,需要充分借鉴和改进可用的系统的理论。在实践课中,在完成初步设计方案讨论后,对学生的设计方案基本了解之后,给学生提出专业相关且较为成熟的理论,推荐学生阅读原始文献,而不直接讲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例如,深入挖掘著名风景园林师麦克哈格(Lan McHarg,1920—2001)的“千层饼模式”理论,学生对该理论进行阐述和批判后,运用到自己的设计中。讨论完各个主题之后,同时分析各主题之间的联系,一方面培养辨析能力,另一方面培养建立联系的能力。在学生和老师之间不断的“问”“辩”的过程中,逐渐建立严谨的设计逻辑,形成自己的设计哲学,进行“有意识”的积极的实践,而不是“无意识”的被动跟随[6]。通过阅读来提升发现问题、解析问题的能力,这样的阅读能使学生的方案论证能力更强。在实践课堂中增加阅读研讨环节,对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能力、多视角解析问题能力、表达能力、设计思维逻辑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

2.4 实行阶段设计答辩 对设计的各个环节进行分阶段控制,每个阶段完成相应的设计任务,学生明确每个阶段的学习目标,同时对相应环节的设计成果进行展示汇报。同学们可以用手绘草图,电脑制图或模型等相结合,展示自己的方案,限时对自己方案进行解说。同时,聘请校内专业老师与校外同行专家进行专业点评。采取分阶段设计答辩的形式,一方面教师有效地了解了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同时学生也更好地跟紧老师的教学计划,无形中有效地控制了学生的学习进度。

2.5 完善成果考核机制 设计作业评分一般是指导教师根据对学生设计指导的印象和最终的设计成果,以单一的方式给学生打分。在改革过程中,采取过程性的考核方式,按照每个竞赛教学环节来打分,从现状分析到方案讨论再到设计答辩等环节进行评分。最后设计答辩采用终期集体评图的方式,采用团队教师评分制,不同领域的教师如规划设计、园林建筑、园林工程与技术、园林植物等,充分结合自身专业特点,对学生的成果进行评议,意见相对客观全面。

3 竞赛实践课堂教学的优势

3.1 实践教学环节进一步完善 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教学目标,从“知”“行”2个层面培养学生从认识到思维、从操作到交流与组织、管理的景观设计师实践全过程能力[7]。整个实践教学过程环环相扣,实现“现场踏勘-主题定位-再次踏勘-设计研读-设计答辩-成果考核”的教学环节。在全过程的训练中,在分析问题的深度、理念的落地性、空间功能表达上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3.2 学生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 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对风景园林空间一定的判断能力,对风景园林空间的比较、抽象、分解、概括、分析等综合能力,对风景园林空间设计的图纸表达能力,基本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项目的实践操作能力,以及一定的小组交流能力和个体或小组完成中观尺度风景园林设计项目的组织协调能力,使学生在整个竞赛教学环节中建构自己的学习能力、应用能力及创新能力。

4 学科竞赛进课堂的教学经验

4.1 以课堂为中心,打好基础 竞赛实践教学,立足于课堂,夯实学生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为实践教学环节打好基础。课程理论内容分为基础模块(设计元素、空间营造、场地设计),专项模块(生境构建、游人行为与景观设计、彰显场所文化)。课程实践内容以设计专题的形式,包含公园设计、附属绿地设计、滨水景观设计、乡村景观设计。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的设计理论基础越扎实,对设计场地的主题把握越准确;学生掌握实践技能越熟练,图纸的质量越高,创意表达越准确。学生要以课堂为核心,掌握与理解设计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创造性思维知识,掌握软件操作技能,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相辅相成。

4.2 以竞赛为引导,开拓思维,走出课堂 借助竞赛的动力,使学生以课堂学习内容为基础,在课外进行延伸拓展学习,增加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作热情。竞赛开始阶段,教师系统介绍比赛详情,解读命题细则,分析历年获奖作品,引导学生集思广益,进行头脑风暴。竞赛核心阶段,启发学生发散创意思维,体现设计内涵。竞赛收尾阶段,教师提醒生按时提交作品。学科竞赛进课堂,既延伸了学生的第二课堂,也是给学生建立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

5 结语

作为应用型高校,学科竞赛与课程的融合、与课堂的融合是理论联系实际较好地践行模式。创新景观规划设计专业实践课程教学模式,使实践更加具有系统性,不让实践课作为理论课的一种补充形式,从根本上建立实践课程模式,真正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科研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张文英.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课程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中国园林,2011(2):1-5.

[2]乔万敏,邢亮.开放式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视角[J].教育研究,2010(10):86-90.

[3]林箐.务实、融合、开放北林研究生风景园林设计课程改革尝试[J].风景园林,2016(1):57-61.

[4]郭超.基于直观认知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过程性教学改革探索——以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为例[J].风景园林,2016,22(10):177-179.

[5]邱玲,高天,陈泓.基于景观认知理论的《景观设计》实践教学[J].南方筑,2018(1):122-127.

[6]彭琳,赵智聪.UT Austin风景园林专业硕士“阅读研讨”型课程教学评述[J].中国园林,2018(8):101-105.

[7]李瑞冬,金云峰,沈洁,等.“共享平台”下风景园林专业本科课程设计教学改革研究[J].风景园林,2018(1):118-112.

(责编:张宏民)3ECDFFAE-BCCE-4958-9B40-24EA55CB4BDC

猜你喜欢
园林规划设计学科竞赛
高职院校《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教学新思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创新创业课程群组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以学科竞赛为依托 助力创新型人才培养
以学科竞赛为依托 助力创新型人才培养
浅谈独立院校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组织与实践
“学研赛”并重的计算机类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以学科竞赛为抓手,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探索与实践
高职《园林规划设计》示范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浅谈园林绿化施工中的苗木管理技术
浅谈园林绿化施工中的苗木管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