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几点做法

2022-06-30 02:29徐小英
民族文汇 2022年36期
关键词:激励性长方体教学效果

徐小英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科学实验也表明,一个人一旦对某种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其各种感觉器官和思维就会处于最活跃的状态,注意力也会高度集中,观察细致,思维敏捷,想象丰富,记忆深刻,从而收到良好的效果。下面试谈谈本人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几点做法和体会。

一、用直观性的教具激发兴趣

小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决定了他们对客观事物所具有的一种好奇心态。数学教学中直观教具的运用,可以使干巴巴的数学变活,抽象的概念形象化,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低年级教认“1”和“许多”时,先出示1个苹果、一朵花、一支铅笔,让学生认识这些物体都是“1”,形成“1”的概念。再出示许多苹果、许多花朵、许多支铅笔,让学生观察后认识这些物体都是“许多”。通过运用直观教具的观察比较,学生既形象又极容易理解“许多”可以分成一个一个……一个一个合起来是“许多”的概念,这样的教学,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让学生获得了知识。

此外,在教学中,教师如能抓住小学生“好动”特性,以教具或学具为载体引导其动脑、动口、动手,则对培养他们思维的抽象性与概括性有很大的帮助。如教学9加几,先让学生在“十格纸”上摆9个棋子,在外面摆2个棋子。教师引导:“怎样摆,才能很快看出9加2得多少?”当学生移动棋子后,教师问:“谁来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学生能回答:“我看到十格纸子上空着1个格,就从外面的2个中分出一个放在空格里,凑成10,再加上外面剩下的1个,很容易看出9加2得11。这种由学生在操作的基础上描述的思维是发自内心的,自主获得的。接着,让学生分别操作9加3、9加4、9加5后,再让学生从大量的实践中,从直观的观察中概括出9加几的计算方法。

二、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兴趣

教学方法是教师将知识传授给学生的栋梁,恰当的教学方法,既可突破教学难点,也可唤起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

好玩、好动是儿童的天性。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能力,而且还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加深理解和牢固掌握。比如,教一年级知识“正方体和长方体”的认识时,可要求学生事先准备橡皮泥,课堂上让学生动手捏一捏,把橡皮泥捏成长方体,这时,每位同学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不到几分钟,形状不同的各种长方体竟然出现在每张课桌上,有捏成房子形状的、有冰箱形状的,有书本状的、有方木状的……再比如,在教一年级“比较10以内数”时,让学生把自己制作的5个红色的苹果,7根黄色的香蕉,8颗绿色的葡萄图形混合在一起放在桌子上,然后让学生按不同的颜色、形态进行分类,并一排排摆好,老师再用不同的形式提问:“(1)谁和谁比?(2)谁比谁多,多几个?(3)谁比谁少,少几个?(4)再添几个就和谁同样多?(5)谁拿掉几个就和谁同样多?采用一一对应的方法,让学生用具体图形进行比较,从而建立“同样多”的概念,理解“多”与“少”的意义,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获得知识,激发了兴趣,发展了能力。

教师在教学中,还可以将一些抽象的数学内容形象化、儿歌化、游戏化,比如运用小鸭、小猫、红花、绿树等动植物形象去图解应用题,解决知识难点,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根据1--10的数字特点编成儿歌,可以加深学生对数字的记忆,将知识内容与游戏结合起来,如“找朋友”,在讲授1加2等于3、2加4等于6时可让扮“3”、“6”的学生分别找自己的朋友。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创设情境,设置悬念激发兴趣

人们的思维在解决问题时才会积极起来,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必须善于创设情境,设置一些疑问悬念,以此激发学生探索积极性,把“教”的主观愿望转化为学生渴望“学”的内在需要。例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让几位同学任意说出几个多位数,老师和同学进行比赛,看谁能迅速判断这个自然数能否被3整除。结果老师很快说出那个数能被3整除,……“这里面有什么诀窍?”同学们迫不及待地渴望找到答案,从而调动了学生探求新知、发现规律的积极性。又如,教学“圆的周长”导入新课后,教师巧设疑点,拿一根小线绳,一端系上小石块,用手捏住另一端在空中绕圈,然后设问:“空中的 圆还能用‘绳测’、‘滚动’的方法测量出它的周长吗?这样创设探索情境,造成悬念,启动了学生思维的闸门,使学生产生了欲罢不能,急于解决困惑与悬念的感觉。

四、用亲切而富有激励性的教学语言激发兴趣

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教师教学语言应具有的亲切性与激励性。小学生的模仿性极强,而且教师在他们心目中也具有很高的位置,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将对学生产生较大的影响,学生听课的情绪也会受到教师情绪的感染。教师丰富的表情与善于变化的语调都将会把學生紧紧的吸引到课堂上来,如果教师板着面孔,语言缺乏激情与感染力,那么,课堂就会是另一番景象,教学效果也就会大打折扣了。

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在教学中运用激励性和启发性的语言十分必要。如“你准行”、“再好好想一想”、“你一定能做出来”、“真能干”、“真聪明”等等语言,以激励学生探求知识的勇气和决心,也会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愉快的学习情趣。

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把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看作是教学艺术的一个重要方面。只有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高度的注意力,才能提高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激励性长方体教学效果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德育教学效果——立足曾国藩修身齐家思想的教学实践探索
基于分形评估模型的实践教学效果评价方法
情感优教对中职护生老年护理教学效果的影响研究
拆拼长方体
探究组合长方体的最小表面积
建立和实施企业激励性年金制度探讨
化学课堂教学中激励性评价的运用与思考
浅谈激励性语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掌握“函数的表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军人激励性薪酬体系优化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