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律动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及效果的探讨

2022-07-01 12:30张羚子
民族文汇 2022年35期
关键词:初中音乐课堂教学

张羚子

摘 要:音乐主要包括乐曲演唱和乐器演奏两种形式,即人们通过音符、节奏抒发自身情感的方式。音乐来源甚广,简单的节奏、劳动的吆喝都是生活中常见的音乐元素。当人们投身至音乐中,肢体会不由自主地摆动,舞蹈律动由此而生。舞蹈律动作为学生了解音乐、学习音乐的途径之一,在初中音乐课堂中有着重要地位。本文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对舞蹈律动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作用、困境和应用依次予以阐述。

关键词:舞蹈律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

引言

“德智体美劳”是我国当代学生理应具备的品质,随着素质教育在初中教育中的地位提升,音乐、美术、体育等课程不再只是修身养性的“辅助学科”,其课堂改革也得到了各地校方重视。舞蹈律动即人们听到音乐后的不自觉摇摆,是学生理解节奏、音符、旋律等知识的最佳切入点,舞蹈律动在初中音乐教学中也得到广泛的使用。

一、舞蹈律动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作用

1.舞蹈律动可提升学生的音乐感受

传统音乐课堂中教师教学手段相对机械、单一,教师教学不过是简单播放教材对应的歌曲,并通过板书向学生简单介绍乐理知识和乐曲创作背景。枯燥的音乐课堂难以吸引学生兴趣,学生也不知如何正确欣赏评价一首歌曲。舞蹈律动可将教材中的音符、旋律具象化,学生可通过动作变化理解乐曲节奏变化。

以七年级上册《欢乐的啦啦歌》一课为例,这首歌以三拍子为主,旋律简单、活力无限。教师便可带领学生边听歌边鼓掌,以鼓掌频率划分歌曲节奏。教师也可带领学生摇摆,第一个“啦”字向左摇,第二个“啦”字向右摇以此类推,帮助学生理解三拍子含义。从中可见舞蹈律动可帮助学生直观理解乐理知识,提升学生的音感、乐感能力。

2.舞蹈律动可激发学生的音乐热情

诚如前文所述,传统音乐课堂的枯燥性导致学生课堂参与度、配合度相对低迷,加之校方安排的音乐教学课时本就不富裕,学生未能在音乐学习中真正收获演唱歌曲或演奏乐器的内在动力。舞蹈律动能充分调动学生肢体,让学生在演唱过程中发挥各器官的功用,以此加强学生的音乐沉浸感。以七年级上册《茉莉花》一课为例,这是一首学生耳熟能详的民间歌曲,学生演唱过程中便可根据字词变化舒展肢体,通过挥手动作延伸“好一朵茉莉花”这一歌词内容。学生演唱中的肢体放松,演唱气息和音准也会随着上升,学生收获了音乐自信,学习自愿自然是会提升的。

二、舞蹈律动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困境

1.教师不重视舞蹈律动应用

诚然舞蹈律动对初中音乐教学有着这样那样的好处,但碍于课时限制和教师自身的认知局限,多数初中学生并非常年系统学习乐理知识或乐器演奏技巧的个体,初中音乐教学局限在“能唱歌”或“能简单演奏一首歌”层面,教师并不会过多讲解舞蹈律动知识,学生因而无法将自身肢体与乐曲表演有机结合在一起。

2.教师舞蹈律动教学不合理

如前文所述多数教师未能正确认知舞蹈律动的作用,也未在课堂中系统训练学生的律动技巧。但也有部分教师意识到舞蹈律动对学生理解音乐内容的积极作用,会在音乐课堂中有所实践。然而教学的不充分和对学生个性掌握的不充分,致使学生律动与乐曲节奏存在错位关系。有时教师会播放一些音乐舞蹈作品,试图开发学生的律动思维。但视频观看某种程度上也限制了学生的思路,学生想象匮乏也影响了舞蹈律动的有效性。

三、舞蹈律动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1.营造律动环境,激发音乐兴趣

舞蹈律动应是学生全身心投入到音乐欣赏中的不自觉行为,全身心投入意味着教师应在课堂中充分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以七年级上册《欢乐颂》一课为例,《欢乐颂》最初为席勒所作诗歌,音乐家贝多芬后为之谱曲并流传至今,其中以“欢乐女神圣洁美丽”为首的第二乐章节奏欢快,在纪念性场合较常出现。教师教学时便可边播放歌曲便带领学生摆动双臂,模拟人们见到“女神”(赢得胜利)的喜悦之情,以此加深学生对乐曲内容的理解,提升学生的演唱兴趣。

2.讲解律动要点,提升音乐感知

教师在课堂中讲解舞蹈律动需对班级学生做统一规定,哪个拍子对应哪个动作需在学生间达成共识,教师借由学生动作便可知晓其学习程度。而适当律动也能愉悦学生心情,给予学生开阔的、多元的音乐感知角度。以七年级下册《二泉映月》一课为例,这是一首二胡乐曲,以二胡旋律的变化寄托了瞎子阿炳这位艺人的生活坎坷。《二泉映月》带有哀伤意味,开头一小节更是节奏变化极快,学生便可在每次节奏变化出现时随之摆动,通过肢体摆动幅度的差异体现二胡演奏的不同技巧。教师应确保班级学生在节奏变化最快之处均有所反应,并确保学生对《二泉映月》的认知基本一致,这样才是舞蹈律动与音乐教学的有效结合。

3.利用律动节奏,掌握音乐节奏

节奏和旋律是学生学习音乐时不得不面对的两大难题,初中学生对乐理知识的认知多是流于表面,能够分清节拍和“Do”“Re”“Mi”各音符便是极限。因而教师教学时应充分利用舞蹈律动,带领学生系统回顾节奏知识。以七年级下册《友谊地久天长》一课为例,这本是一首苏格兰民歌,后被翻译、填词引入我国。全曲节奏相对统一,学生只要掌握“怎能忘记旧日朋友 心中能不怀想 旧日朋友岂能相忘 友谊地久天长”几句旋律便能顺利演唱全曲。故教师教学应统一学生在演唱这几句时的肢体动作,并让学生在演唱过程中始终保持同一频率摆动,如此一来学生演唱节奏才会清晰。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合理运用舞蹈律动一方面能帮助学生直观理解乐理知识、乐曲内涵,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自愿和参与热情;另一方面也能以肢体动作表达乐谱符号,加强学生对旋律、节奏的把握,以此提升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表演能力。

参考文献

[1]楊静汝.浅谈舞蹈律动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及效果[J].北方音乐,2020(09):223-224.

[2]韩图雅.舞蹈律动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及效果的探讨[J].当代家庭教育,2019(29):101.

[3]郑丹.舞蹈律动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及效果的探讨[J].考试周刊,2018(A0):179.725DF99E-94EE-4FAC-AB89-8D49135B6B22

猜你喜欢
初中音乐课堂教学
“双减”政策下的课堂教学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试论师生互动教学在初中音乐课堂的应用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跨越式跳高课堂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