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班本课程的探索与反思

2022-07-01 15:20郝毛毛
民族文汇 2022年35期
关键词:班本课程幼儿园大班课程建设

郝毛毛

摘 要:班本课程是园本课程的一部分,主旨是为了引导幼儿成为课程的主人,成为自我发展的主人。班本课程开展的内容,来源于幼儿在学习与生活中遇到的实际情况,课程围绕幼儿产生的兴趣和引发的问题为切入点,是幼儿与幼儿、教师、环境之间产生的学习与探索的过程。幼儿园班本课程是生长的,课程生长表面上看是班本课程内容的生发,是幼儿活动的产生,实质上是儿童发展空间和多元发展可能性的增加。在开展大班班本课程《奇妙西游记》实践过程中,教师有收获也有反思,本文针对课程开展中遇到的疑惑和反思,进行探讨。

关键词:班本课程 幼儿园大班 课程建设

伴随着学前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能够深刻的感受到幼儿园班本课程在实施中越来越趋于成熟和专业。班本课程的开展不仅丰富了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而且,极大地拓宽了教育的多元化。陈鹤琴先生曾提到:“学前儿童是在周围的环境中学习的,应该以大自然、大社会为中心组织课程。”大自然和大社会都是活教材,所以在课程资源收集时,教师以充分尊重幼儿为前提,从幼儿的个体经验、兴趣、班级情况为出发点,构建和实施了属于本班特色的课程主题。

一、从教育观出发,引发课程主题生成

现代化的教育观和儿童观告诉我们,要追随幼儿的兴趣,关注生活、关注游戏,陪伴和支持孩子发展,做孩子童年的守护者!以幼儿为主体,教师促进幼儿发展为核心。

在班本课程的具体实施中,幼儿的需求和发展已经成为课程的中心指向,这不仅因为幼儿的兴趣能有利于教育活动的有效进行,更重要的是,这是对幼儿人格、权利的尊重,对幼儿主体性、个性的尊重。任何发展性教育都是建立在高度重视幼儿的兴趣需要的基础上的。

(一)以幼儿兴趣为导向

在一次“画脸谱”的美术活动中,马梓阳小朋友画了一

张孙悟空的脸谱画,并兴奋的给周围的小伙伴们科普了起来:“孙悟空是《西游记》里的人物,他可厉害呢,打的妖怪们落花流水,我很崇拜它。”其他小朋友也纷纷附和着,自己也看过《西游记》。作为老师,能够敏锐的捕捉到幼儿发出的“求知信号”是教师的必修课,所以,在与幼儿的互动中,诞生了班本课程《奇妙西游记》。

(二)以儿童指南为依据

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理论依据,活动的

开展要符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通过开设不同领域的活动,使得幼儿对《西游记》具有全面、细致、科学的了解,爱上中国传统文学。

二、从多维度出發,促进课程综合化发展

班本课程的实施不仅仅依靠教育教学活动,同时在教师的区域活动、户外活动、一日活动中体现和丰富。作为教师,倾听幼儿的心声,顺势而为,应孩子的需求,开展特色班本课程,以中国传统文学为支点的班本课程,采用一种新的视角,不断挖掘《西游记》对于幼儿学习和发展的价值,使班本课程的实施真正成为一个生活化、趣味性和综合性的过程。

(一)班本课程更聚焦于儿童综合发展。

认识《西游记》中的各种妖怪,了解西游记中的故事情节,我们不急于告诉儿童,而是等待儿童通过多种途径广泛获取,家庭中、社区中、电子产品中、图书中等等,之后为孩子们搭建交流和展示的平台,童话剧表演、皮影戏等活动的开展,是幼儿厚积薄发的展示。

(二)班本课程注重儿童主体性的发挥。

课程实施过程是一个师幼互动、同伴互动的过程充分彰显了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性。在不同的活动中,幼儿一步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没有什么可以难倒他们。当然,在实施过程中,如何处理好幼儿个体、小组、集体之间的关系,如何最大化的发挥幼儿的主体性,减少消极等待的时间,还需要不断摸索。

(三)区域活动发展幼儿自主游戏的能力。

“西游大杂院”是区域活动与集体活动的呈现,区域活动的独立、自由与集体活动的高效互为补充。

1.区域活动内容选择和材料投放需满足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在建构区和美工区,教师适时投放图片、仿真实物造型等,为幼儿的游戏搭建支架。

2.关注幼儿各领域之问的均衡发展。通过区域游戏记录,统计幼儿参与区域游戏的种类,了解幼儿喜好。

3.集体活动需根据课程发展及幼儿兴趣灵活调整。基于幼儿的兴趣临时调整增加的,敏感的捕捉幼儿的兴趣,提升幼儿经验,助推课程的深入发展。

(四)童话剧表演体现合作的作用。

表演是幼儿最爱的游戏,幼儿在参与表演的过程中,体验角色的情惑,接受问题的挑战,感受表达的快乐,享受与同伴合作游戏的乐趣。同时也锻炼了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从课程内核出发,探索活动教育价值

(一)“无中生有”激发幼儿自主意识

班本课程的内核在于“无中生有”,这是一种幼儿园课程开发策略,也是课程生长的机制。其关键在“生”,无论谁是生发的主角,“生”的结果一定要指向儿童,最终一定能给幼儿的学习和发展增加机会和可能。

(二)“遵循规律”支持幼儿无限发挥

教育的核心是促进和支持幼儿的生长。幼儿的生长空间可能性有限又无限。有限,是因为幼儿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不可能超越规律;无限,是因为在遵循发展规律的前提下,挖掘一切可能性,给予幼儿更多的机会和挑战。

四、从课程反思出发,探索更多可能性

(一)在反思中探索指导策略

在课程开展过程中,教师、幼儿环境、师幼关系等各个生态因子都应该能够自由生长,但又需要相互关联,在互动中寻找平衡。在课程实施中,教师可以成为一名好的听众,不随便对幼儿的分享做出好与坏的判断。在玩游戏材料或是和其他伙伴发生争论时,尽量鼓励幼儿去解决他们所面对的问题,如果幼儿需要协助,尽量尝试将这些情况转变为学习或解决问题的契机。

(二)在总结中拓展课程经验

随着课程的结束,教师可从两个方面进行思考和新的探索:对课程资源的价值判断和课程资源的运用逻辑。价值判断是一个综合考量的结果,它立足幼儿的生活和经验,追随幼儿的兴趣与需要,也基于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当然,课程资源本身的性质也是价值判断的参考依据。一个具有统整感和逻辑感的课程资源开发不是对某一资源浅尝辄止的试探,而是锁链式的生发推进。

在班本活动发展中,也是教师不断反思和总结的过程,班本课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老师和幼儿不断互动,不断实践,才能在一次次的好奇中收获成长,教师也会不断反思、总结,为今后的班本活动提供经验支持,最终,通过班本活动的开展,促进幼儿身心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組织编写,《幼儿园教育指导钢要(试行)解读》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02(09)179BEDB5-1ADD-47F6-B4D5-A69464486C99

猜你喜欢
班本课程幼儿园大班课程建设
大班幼儿绘画特点的调查分析
基于儿童语言表达力培育的班本课程实践
特色龙城,润养课程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基于卓越计划的金属结构材料课程实践化改革与建设
资源、生态与环境学科群体系下普通地质学课程建设思考
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课程园本化背景下幼儿园主题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幼儿园大班环境中的常规教育
晨间锻炼中大班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