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教学中写作技巧培养途径探讨

2022-07-13 00:46江苏宿迁沭阳县建陵高级中学丁小静
作文成功之路(高考冲刺) 2022年6期
关键词:写作技巧写作能力作文

江苏宿迁沭阳县建陵高级中学 丁小静

在语文教学中,写作一直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关于这一点,从各大考试中就可以看出端倪,作文分数一直占比很大。但是,无论是对教师而言,还是对学生而言,写作一直都是难题,教师有无从下手的无奈,学生有谈作文色变的苦楚。写作与其他语文学习内容不同,主观性非常强,也十分考验语文综合能力,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很难找到好的切入点。

而高中生在写作时也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导致作文水平很难得到提升。要想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教师就需要教给学生必要的写作技巧。在高中阶段,学生已经拥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再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学生在写作时就会有足够的底气,就能够稳定发挥,从而写出高质量的作文。

写作是思维活动的展现形式,良好的写作能力对学生的语文成绩乃至未来的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可见,提升高中生的写作能力很有必要。而每一项技能都不是与生俱来的,都需要学生通过不断的努力去获得,当然也离不开教师的培养。

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技巧,系统性地安排写作教学工作,让学生了解到掌握写作技巧的重要性,拓展学生的思维模式,提升他们的思维能力,传授他们相关的写作技巧,使他们的作文水平得到整体提升,从而提高语文素养,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本文简单探讨了高中作文教学中写作技巧的培养途径,供广大同仁参考。

一、勤观察,会积累,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库

艺术来源于生活,写作同样源于生活。日常生活中存在大量写作素材,这就需要高中生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并将观察到的素材整理归纳,丰富写作素材库。观察和积累是学生必备的能力,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养成积累的好习惯,让学生将写作的目光投向生活,在生活的富矿中寻找写作灵感和素材。

善于观察,能够让学生获得写作灵感,并且生活中的人、事、物可以带给学生感悟和思考。但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很多学生观察能力不强,不能从生活中汲取写作素材。

教师作为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需给予学生合理的引导,传授学生写作技巧,并开展写作训练。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可以朝着一定方向努力,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记录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不仅能丰富生活,还能为写作积累大量的素材。

在日常生活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并引导学生看到美景、趣事时随时记录下来,也可以记录当时的感受。在记录过程中,学生就会关注到很多细节,观察能力和理解感悟能力自然会得到提升。

观察能力的养成离不开科学的训练,教师要多开展训练。比如,可以在课上展示一幅以太阳为背景的图片,然后询问学生看到图片想到了什么。学生会回答“傍晚,太阳下山”。教师询问学生作出此种判断的依据,学生回答“图片背景是昏黄的,与太阳升起的色调不同”。接着,教师展示生活中的场景,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细致观察图片,基于常识作出回答。随后,教师让学生看窗外,观察树,让学生猜测树的品种。大部分学生虽然经常见到树,但并不能区分树的种类。教师可以趁机讲解一些树的知识,再让学生观察树枝和树叶的形状,判断树的种类。如此,既能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又能拓展教学内容,开拓学生的视野。

教师可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事物,提出问题,让学生抓事物的特征,以锻炼学生的分辨和观察能力,逐渐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意识,使学生能快速把握事物的特征,从而在写作时能迅速找到重点,确定写作对象,提高写作能力。

借助各类活动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时,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将日常观察到的事物作为写作素材,扩充学生的素材库,丰富学生的写作内容,使学生养成观察和积累的习惯。久而久之,学生在写作时就能信手拈来,逐渐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

另外,课外阅读也是开阔学生视野的重要途径。学生大量阅读,能学习和借鉴别人的优点,掌握表达技巧和写作手法,丰富阅读积累,拓展写作角度,积累宝贵的写作经验,为提高写作能力奠定基础。

二、提前搜集相关写作素材,进行头脑风暴

很多学生抵触写作,拿到一个命题时,大部分学生会感到大脑一片空白。这样一方面是因为积累的写作素材不够,一时间找不到合适的素材,另一方面是因为语言知识没有形成体系。在刚开始写作时,学生一般会根据作文命题和写作要求,构思简单的框架,然后再填充具体的内容。

当学生语言组织能力差又缺少必要的写作素材时,教师就要根据实际情况给予引导,但这引导并不是手把手地教学生如何写此题,而是教会学生写作的方法,构思的技巧等,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教师可以在课前布置相关写作任务,让学生根据写作主题自主搜集素材,充实素材库。然后让学生自己思考,搭建文章的框架。但要注意,设计的作文题目应该是学生感兴趣的,否则很难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因此,在进行写作教学时,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调动学生的写作热情,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写作教学活动中,这样才能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

在假期前一天,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观察一个场景,比如菜市场、夜市、广场等,让他们寻找感兴趣的内容,搜集写作素材,然后拟题、写作。教师不要限定题目,而是圈定一个范围,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选择,这样能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促使学生自主写作。

教师还可以给学生提一些建议,让学生自主选择写作内容,在确定题目后收集相关资料,可以实地考察,也可以从网络渠道获取信息,搭建文章框架,将收集的资料合理用于作文中,丰富文章内容,提高作文的可读性。在作文评价环节,教师可以随机点学生到讲台前朗读自己的作品,然后让其他学生评价,指出文章的优点和缺点。这样不仅能丰富评价形式,活跃课堂氛围,还能拓展学生的写作思路,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大有裨益。

另外,教师还应认识到写作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有耐心,不能急于求成,要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掌握写作的技巧,提高写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关注学生的课堂表现,分析学生的作文,发现学生作文的优缺点。对表现优异的学生要提出表扬,以帮助学生树立写作自信。还可定期组织活动,让进步快的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从而让学生都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快速提升写作能力。

三、由简至繁,分阶段进行训练

学生的基础能力决定着认知水平,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掌握学生的认知水平,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更加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提高写作教学的效率。可以进行分阶段训练,逐步推进,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跟上教师的步伐,让每一位学生的写作能力都能得到提升。

分阶段开展写作训练,需要基于学生的学习能力认真设计教学方案,逐渐提高写作训练的难度,让学生快速适应训练的强度。教师要按照由简至繁的顺序,逐步提高各阶段训练的难度,不仅要科学设计训练难度,还要创新训练的开展方式,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以逐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学生的基础水平与认知水平存在一定差距,教师要想让学生共同进步,就要采用分层训练的方式,逐渐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首先,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主进行写作训练。为了让学生自主写作,教师可以布置写读后感、电影观后感及生活事件感悟等方面的写作任务。这样既能给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又能让学生获得写作灵感。

比如,可以抽出两节课的时间,播放《肖生克的救赎》。该电影有很强的教育意义,可以触动学生的情感之弦。随后,布置写观后感的任务。学生刚看完电影,对电影情节记忆犹新,会有更多灵感和写作素材,自然能写出佳作。

其次,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传授给学生写作技巧。在讲解课文时,对作者采用的写作手法和技巧要重点分析,并引导学生仿写。教师在讲解写作技巧时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要适当适度,如果一次性讲太多,学生会消化不了,甚至可能适得其反,导致学生畏惧写作。

另外,在学生积累了经验、学会了模仿、养成了好的写作习惯后,教师就可着手对学生进行作文水平拔高的训练,并鼓励学生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每个作家有其独特的写作风格,教师要引导学生将掌握的写作知识内化,形成自己的写作特色。

最后,在学生完成写作任务后,教师要积极评价,指出优缺点,为下次训练活动做准备。教师的评语可以激励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写作。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写作训练,学生可以熟练运用写作技巧,积累更多写作素材,提高写作能力。

四、提倡个性发展,培养创新精神

创新思维是非常宝贵的,在写作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传统的语文教学,用枯燥、呆板的教学形式限制学生,学生只能循规蹈矩,将锋芒与个性全部隐藏起来,是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的。

想解决学生作文千篇一律的问题,教师就要鼓励学生张扬个性、发展创新思维。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在写作教学中,要给予学生更大的自由,不束缚学生,使学生愿意写作、乐于写作。要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借写作训练给予学生表达观点的机会,让学生逐渐爱上作文。教师要给予学生足够的尊重,要允许学生存在差异,因为优秀并没有固定的模式,应该各有各的特色。当班级学生对某件事产生不同看法时,教师要进行合理引导,让学生正确看待此事,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

在日常生活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寻找能够激发写作欲望的事物,在写作时要抒发真情实感,敢于表达自己,要根据写作主题和自己的实际想法,科学选择写作素材,形成独特的写作风格。

例如,在学习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感受文中排比手法的表达效果。学完课文,教师可以根据教材进行写作延伸,让学生以“关于自己的梦想”为话题,写一篇800字的作文。高中生正处于青春期,面对升学的压力,加上处于躁动的年纪,教师也可以结合这一实际情况,开展写作训练,让学生以“我的青春永不朽”为话题写作。这两个话题都与高中生息息相关,能满足高中生表达内心情感的需求,所以,学生对话题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和感悟,自然能写出自己的特色。教师要给予正确的引导,激活学生的情感,让他们调动积累,融入真情实感,写饱含真情实感的、个性的、创新的好文章。

五、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想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特点,有计划地开展教学活动,采用不同类型的写作训练,锻炼学生的写作思维,提升他们的思维能力。

以记叙文写作为例,涉及人物描写时,就要从细节入手,抓住人物的神态、行为,然后再描写环境,以更好地烘托故事情节,突出人物形象。想做到这点,学生需要认真观察,用心感受,并发散思维,融入自己的情感和理解,才能将所见所闻转化为写作素材。

还可以让学生改写诗歌,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能力,让他们发挥想象力,进行故事创作,可以将诗歌扩写成一部小说或者舞台剧等。要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想法展现出来,就地取材。利用这种训练方式,既能活跃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对写作产生兴趣,又能加深学生对写作知识的记忆,为提高写作能力奠定基础。

综上所述,作文是一种具有高度综合性、创造性的语言活动,涉及的知识点很多,想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并非一朝一夕的事,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在教学中,教师要重点训练学生的写作技巧。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保持耐心和细心,关注学生的成长,要制定科学的目标和计划,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拓展学生的眼界和知识面,为学生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

猜你喜欢
写作技巧写作能力作文
多角度优化写作技巧教学的方法
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技巧的策略分析
重视作文教学 提高写作能力
谈初中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
如何有效提高中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理论思考
小学语文写作技巧教学策略
今人优秀时政诗的写作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