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初中阅读教学“学的活动”的策略与路径研究

2022-07-23 15:07崔列钧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22年6期
关键词:文本目标活动

崔列钧

“学的活动”的提出及其在初中语文阅读课堂中的实施,是基于传统“教的活动”的改革与创新,“教的活动”是指在传统的课堂中教师占据着绝对主动权,教师“教”的活动远远大于学生“学”的活动,学生处于被灌输的学习状态。而“学的活动”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坚持以“学”为中心制订学习目标,设计课堂活动,让学生有更多参与学习、主动建构的机会,以带领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发展学习能力。王荣生教授曾指出:“要以‘学的活动’为基点开展语文课堂教学。”基于此,本文就优化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学的活动”的实施策略与落实路径进行了以下几点分析,以供参考。

(一)先学后教

“学的活动”提倡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活动,但并不是教师全程无参与的学习活动。初中生在语文阅读的学习中需要施教者与同伴的参与,才能获得更高层次的发展。因此,在“学的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需要认清“先学后教”是推动“学的活动”顺利开展的有效策略之一。要求教师明确“学”的起点,结合学情梳理“教”的过程,在“教”的过程中为学生创造出更多“学”的条件;明确“学”的目标,使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一切活动都指向学生,并最终实现“学”的目标,教师思考的不是都教了什么,而是学生学到了什么,怎么学的,学得怎么样。

(二)以学定教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大部分教师的教案设计,都取决于教师的主观意愿,如教师会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分析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与难点,并利用自身认为比较高效的、便捷的方法进行语言知识的讲解或者文本内涵的分析,却忽视了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的学习个体,教学方案的制订应以学生的知识积累情况、学习情感需求等综合因素为考量标准,并构建“编者”“师”“生”“文本”“情境”等多边活动的关系。想要提升教案制订与学生学习发展需求的契合度,就需要教师坚持“以学定教”的教育理念。如教学情境的创设需要考虑到学情,以学生的课前预习学习情况为教案制订的依据,结合学生的知识吸收情况调整教学方案,以对学生课堂学习与表现情况的了解,对“学的活动”做出评价,并以此为依据设置训练任务。

(三)为学而教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顺利地开展“学的活动”,需要教师做到为“学”而“教”。这是实现“学的活动”目标以及为学生发展服务的突出体现。首先,教师的语文阅读教学应指向“学的活动”,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基础知识点讲解以及基本技能传授,而是要做到“教”指向“学”。主要表现为教师的一切教学行为都围绕学生学的行为,能够以教的行为促进学的行为的发生。其次,学生的“学”应具备明确的目的性,缺乏目的性的“学”的学生犹如水上浮萍,所获得的学习效果也只会事倍功半,此时就需要教师适当介入,帮助学生在语文阅读学习中明确学习方向并落实到具体的学习活动中,从而实现有意义的“教”与“学”。

(一)合宜的学习目标确定是开展“学的活动”的前提

“学的活动”在语文阅读课堂中的践行,需要以教师优化目标设计为第一要务。在学习目标的设计中,教师应以学情为出发点,依据课标、作者和编者意图、单元教学目标,在深度解读文本的基础上明确应通过哪些方法掌握哪些知识、技能,领会哪些情感与价值观,以明确的学习目标设计为教学活动设计的依据,为“学的活动”有效实施奠定基础,有助于“学的活动”效度的提高。

以《智取生辰纲》一课的语文阅读目标设计为例。传统的教学目标设计一般为:①通过复述“智取生辰纲”的过程,梳理课文情节;②品读人物描写,揣摩人物心理,分析杨志、吴用的人物形象,理解作品意义;③体会故事明暗两线的妙处,品味生动传神的语言。

从这几个教学目标的设计中,可以看出教师的教学目标设计点在于如何通过教师的讲解让学生掌握知识、技能与领悟情感,却未能凸显出“学”在教学目标设计中的主体性。而基于“学的活动”为中心的学习目标设计,则侧重于学生在学习目标实现过程中的积极参与与自主建构,更要考虑到选文所在单元的学习目标以及作为样本指导学生鉴赏整本《水浒传》的维度,实现选文学习目标、选文所在的单元学习目标和整本《水浒传》阅读目标的共生。如下面的学习目标设计就更有实效:①抓住明暗两线,梳理、概括课文情节,绘制思维导图;②结合人物在其他回目中的经历,把握人物性格特点,探讨其性格形成原因,为杨志(或吴用)撰写人物小传;③了解古代白话小说的艺术特点,任选课文中的一个片段改写成课本剧,对比感受古今语言的变化。

对比上述中的两种目标设计,可以发现后者的学习目标设计更能凸显出以学为中心、以学定教的教育观。《智取生辰纲》是《水浒传》的重要部分,可作为例子教给学生阅读整个单元、阅读整本《水浒传》的方法,特别是单元导语中提到的“探讨人物性格形成的原因”这一目标是编者为学生提供了打开《水浒传》这扇门的一把钥匙。因为全面了解杨志并探究他的性格成因需要章节勾连,联系整本书的其他相关回目来分析,这就为鉴赏林冲、武松等人物提供了方法指导。这一目标定位为后续“学的活动”开展指明了方向,是“学的活动”的效度提升的必備条件。

(二)有效的学习活动设计是开展“学的活动”的保障

“学的活动”在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的落实,需要教师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学习主体对于学习活动是否有参与的积极性,对于“学的活动”是否顺利开展至关重要,也是“学的活动”有效实施的内在影响因素。大量实践证明,传统的语文阅读课堂中,因为教师所设计的语文阅读活动过于枯燥,导致学生在刚刚进入到阅读活动时,就对文本的阅读失去了继续探索的渴望。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教师考虑文本中的兴趣点、关键点、对比点、矛盾点、忽略点等,提升文本阅读的吸引力,让“学的活动”组织有温度,有梯度,有深度,使初中生的语文阅读学习保持热情。

1.抓住关键词设计活动

初中阶段一些文言文都会在文中出现关键词或关键句。如《曹刿论战》中的“论”和“远谋”,《核舟记》中的“奇巧”,《口技》中的“善”,《醉翁亭记》中的“醉”与“乐”,《周亚夫军细柳》中的“真将军”等。教师在教学中可抓住这些关键词或关键句设计学生活动,往往能提挈全篇,把看似分散的学生活动串起来,收到一线串珠的效果。

2.巧借对比点设计活动

我在教《曹刿论战》时,设计了“比较阅读,欣赏论术”这个活动。原文第一段如果删去乡人与曹刿的对话和鲁庄公与曹刿前两次对话后也是通畅的,但与原文比较原文好在哪里?学生踊跃参与,在交流展示中演角色,品人物,很好地揣摩出了对话时的人物心理。同时也分析出用乡人说的“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来反衬曹刿的责任感和爱国精神。鲁庄公与曹刿的前两次对话是用鲁庄公的“鄙”来反衬曹刿的“远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充分展示,不仅落实了文言字词、句式等学习,而且品“言”会“文”,体味了人物心理,掌握了反衬这一表现手法,真正明白了为什么要这样写,扎实而全面地实现了学习目标。

(三)精彩的课堂互动生成是开展“学的活动”的体现

教师是“学的活动”的组织者,在“学的活动”开展之前,教师为了让“教”与“学”的方向更明确,会预设学习方案,但在实际教学中经常会出现教师预设之外的状况。这些课堂的意外生成同样也是“学的活动”的组成部分,是学生主动参与的体现。学生作为有鲜活生命的个体,在开展学习活动的过程中,经常会提出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面对不偏离目标的“横生枝蔓”,教师应适时挖掘、点拨,激发学生质疑、思辨,以促使学生在“学的活动”中深入挖掘文本内涵,让学生的语文阅读学习走向更深处。

我教《变色龙》时,学生分析到警官奥楚蔑洛夫在判定狗咬人事件时,认为赫留金是受害者,这时有同学持不同意见,认为赫留金不是受害者,是加害者。我没有立即判断对错,而是让他们从文中找出依据。认为赫留金是受害者的学生马上在课文中找到了证人、证物、证言。持反对意见的学生找出第11段有关语句,学生据此判断是赫留金自导自演了一出想通过自残获得赔偿的悲情戏。教师随即引导,当我们把赫留金放到他所处的生活环境中,他是受害者吗?在文章最后,即便他是这个案子的受害者不仅得不到赔偿,反而受到警官的恐吓和众人的讥笑。在这样一个经济大萧条、沙皇反动统治最黑暗的社会,就注定了赫留金是一个受害者!

开展活动时,教师要善待学生的意外生成,应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不能因担心课前预设未能完成,而忽视学生的意外出彩点。教师应即时调整策略,适时点拨,引导激励学生讨论、展示、交锋,教师不时纠偏解惑,带领学生一起沉潜文本,揣摩品味,让学生由低阶学习走向高阶学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维力与表达力。

(四)适当的阅读拓展延伸是开展“学的活动”的深入

基于“学的活动”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活动,不应仅仅局限于课文中的内容分析。虽然现行的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吸收了以往的教材编写经验,以新课程理念以及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为导向,并经过了众多专家的严格筛选与编排,但是教材中所容纳的文本内容始终是有限的。想要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为学生开发出更为宽广的阅读学习空间,就需要教师立足于教材对初中生的阅读“学的活动”进行有效拓展与延伸,为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难易度不同的文本内容。学生也可根据自己的阅读喜好选择相同文体或相同主题的文本阅读,打破课堂、教材的局限性,提升“学的活动”的广度和深度。

如教师可以以体裁为切入点,组织拓展性的阅读学习活动。初中生在语文阅读学习中接触最多的体裁就是記叙文、散文、童话、诗歌等。相同体裁的文本阅读,可以帮助初中生掌握同一类型体裁文章的写作特点,掌握这一类型的文本阅读学习方法。譬如在学了《皇帝的新装》一课之后,可以向学生推荐《海的女儿》《一千零一夜》等童话类文本,带领学生在离奇曲折的童话故事阅读中,把握童话故事的写作特点,学会运用其中的写作手法,提升写作能力。

总之,“学的活动”组织与实施,是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也是学生学习与发展的需求。初中语文教师应认识到“学的活动”的本质,积极地探索阅读教学“学的活动”的策略和路径,构建以“学”为中心的真学课堂,正确地定位“教”与“学”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在全程参与的语文阅读学习活动中获得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以及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

作者简介:江苏省启东市天汾初级中学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文本目标活动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